法律责任的含义
余年寄山水
573次浏览
2020年07月28日 19:4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在家的英文-票拟
答:法律责任,即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二、法律责任的特点是什么?答案
答:法律责任有两个特点:
(1)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
(2)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
三、什么是违法行为?答案
答:广义的违法行为,指所有违反法律的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狭义的违法行为。狭义的违法行为,也称一般侵权行为,包括民事侵权行为和行政侵权行为,指除犯罪外所有非法侵犯他人人身权、财产权、政治权利、精神权利或知识产权的行为。
四、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答案
答:违法行为有五个构成要素:
第一,违法行为以违反法律为前提;
第二,违法行为必须是某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第三,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第四,违法一般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
第五,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
五、法律责任的目的是什么?答案
答:法律责任的目的在于:保障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权力得以生效,在它们受到阻碍而使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受到侵害时,通过适当的救济,使对侵害的发生有责任的人承担责任,消除侵害并尽量减少未来发生侵害的可能性。
六、怎样理解法律责任的功能?答案
答:法律责任的目的是通过它的三个功能来实现的,即惩罚、救济、预防。
(1)惩罚功能,就是惩罚违法者和违约人,维护社会安全与秩序。
(2)救济功能,就是救济法律关系主体受到的损失,恢复或补偿受侵犯的权利。
(3)预防功能,就是通过使违法者、违约人承担法律责任,教育违法者、违约人和其他社会成员,预防违法犯罪或违约行为。
七、怎样理解法律责任与权力、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答案
答:法律责任与法定权利与义务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法律责任规范着法律关系主体行使权利的界限,以否定的法律后果防止权利行使不当或滥用权利。
其次,在权利受到妨害以及违反法定义务时,法律责任又成为救济权利、强制履行义务或追加新义务的依据
。
再次,法律责任通过否定的
法律后果成为使权利、义务得以顺利实现的保证。
八、法律责任有哪些分类?答案
答:以引起责任的行为性质为标准,将法律责任划分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违宪责任。
九、法律责任的归结指什么?答案
答:法律责任的归结,也称归责,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或国家授权的机关依法对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和确认。
十、怎样理解责任法定原则?答案
答:(1)责任法定原则是指,法律责任作为一种否定的法律后果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包括在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之中,当出现了违法行为或法定事由的时候,按照事先规定的责任性质、责任范围、责任方式追究行为人的责任。
(2)要贯彻责任法定原则。
首先,要由特定的国家机关或国家授权的机构归责。
第二,反对责任擅断,坚持“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受罚”的原则;
第三,反对有害追溯,不能以事后的法律追究在先行为的责任或加重责任。
第四,责任法定一般允许人民法院运用判例和司法解释等方法行使自由裁量权,准确认定和归结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十一、怎样理解公正原则?答案
答:第一,对任何违法、违约行为都应该依法追究相应的责任。
第二,责任与违法或损害相均衡。
第三,公正要求综合考虑使行为人承担责任的多种因素,作到合理地区别对待。
第四,公正要求在追究法律责任时依据法律程序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同等地追究法律责任。
十二、怎样理解效益原则?答案
答:效益原则是指在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时,应当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讲求法律责任的效益。为了有效地遏制违法和犯罪行为,必要时应当依法加重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提高其违法犯罪的成本,以使其感到违法、犯罪代价沉重,风险极大,从而不敢以身试法,或有所收敛。
十三、法律责任的免除是什么意思?答案
答:法律责任的免除,也称免责,是指法律责任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而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从我国的法律规定和法律实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免责形式:
1、时效免责,即法律责任经过了一定的期限后而免除。
2、不
诉及协议免责,是指如果受害人或有关当事人不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就在实际上被免除,或者受害人与加害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协商同意的免责。
3、自首、立功免责,是指对那些违法之后有立功表现的人,免除其部分和全部的法律责任。
4、因履行不能而免责,即在财产责任中,在责任人确实没有能力履行或没有能力全部履行的情况下,有关的国家机关全部或部分免除其责任。
十四、法律责任的承担是什么意思?答案
答:法律责任的承担,是指责任主体依法承受不利的法律后果。承担方式可以分为主动承担和被动承担。
(1)主动承担的方式,是指责任主体自觉地承担法律责任,主动支付赔偿,补偿或恢复受损害的利益和权利。
(2)被动承担的方式,是指责任主体根据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确认和归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十五、什么是法律制裁?它与法律责任有何关系?答案
答:(1)法律制裁,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2)法律制裁与法律责任有密切联系。一方面,法律制裁是承担法律责任的一个重要方式,法律责任是前提,法律制裁是结果或体现。另一方面,法律制裁与法律责任又有明显的区别,有法律责任不等于一定有法律制裁。比如在特殊侵权责任的情况下,如果责任人主动承担赔偿责任,就不存在民事制裁。
十六、法律制裁的种类如何?答案
答:与法律责任的种类相对应,法律制裁可分为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违宪制裁。
十七、什么是刑事制裁?答案
答:刑事制裁是司法机关对于犯罪者根据其刑事责任所确定并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刑事制裁以刑罚为主要组成部分,也包括一些非刑罚的处罚方法。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类,包括自由刑、生命刑、资格刑和财产刑。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法律制裁。
十八、什么是民事制裁?答案
答:民事制裁是由人民法院所确定并实施的,对民事责任主体给予的强制性惩罚措施。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
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以上不同形式,可以分别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除外,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还可
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法处以罚款和拘留。民事制裁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
十九、什么是行政制裁?答案
答:行政制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者依其行政责任所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行政制裁可分为行政处罚、劳动教养、行政处分三种。
(1)行政处罚是由特定行政执法机关对违反经济、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够犯罪的公民、法人所给予的一种行政制裁。行政处罚的方式有:警告、罚款、拘留、没收财产、停业、吊销营业执照,停发许可证,追缴税款,等等。
(2)劳动教养是由专门的行政执法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但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措施。
(3)行政处分是由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依照行政隶属关系,对违法失职的国家公务员或所属人员实施的惩戒措施,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二十、什么是违宪制裁?答案
答:违宪制裁是根据宪法的特殊规定对违宪行为所实施的一种强制性措施。承担违宪责任、承受违宪制裁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员。制裁的形式主要有:撤销或改变同宪法相抵触的法律与决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罢免违宪的国家机关领导成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