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05年天文学史部分
温柔似野鬼°
819次浏览
2020年07月29日 02:1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价电子-纱笼
觉得很有用
故上传到百度
与大家一起分享!
大家好:天文学史部分收录的范围
为国家正式
出版的主要报刊杂志
以年代排序
其条目格式为:
题目/著者/刊物/年/卷/期/页码
连载刊登
本所出版的三种期刊除外
1998-2005年天文学史部分
赵有钦及其《革象新书》
朱敬
天文爱好者
1992
3
11-12
--------------------------------------------------------------------------
云梦《日书》星宿记日探讨
尚民杰.文博
1998
2
62-62
再谈西周月相定点日期--与王占奎同志再商榷
李仲操.文博
1998
2
69
谈西周千亩之战与宣王纪年
李仲操.文博
1998
3
80
西周月相历日问的对应关系.李仲操.文博
19986
72-75
初吉等术语含义臆测~再答李仲操先生.王占奎.文博
1998
6
76-79
追寻中华古文明--访"夏商周断代工程"办公室及工程专家组组长、历史学家李学勤
先生
本 刊.百科知识
1998
5
7-7
支撑起远古文明的大厦-古埃及两河流域年代学中的天文问题述评
孙小淳
光明日报
1998年7月17日
伊斯兰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
陈占山
海交史研究
1998
1
85~95
癸酉日食说
李学勤
中国文化研究
1998
3
25~29
清代的流星观念和观测
段异兵
自然辨证法通讯
1998
5
39~49
偃师商城与夏商文化分界
高 炜等
考古
1998年10期p66~79
海尔对二十世纪天文学的贡献.丁蔚
天文爱好者
1998
6
8-9
从二十八宿看唐宋时代吐鲁番之文化杂糅.杨富学.西域研究
1998
4
59-62
略论吐鲁番墓葬中出土的天象图.胡隽秋.西域研究
1998
4
63-66
中国有关汤若望科学活动的记述与研究
王冰
WLCCCIJASB
S.J.(1592-1666)
1998年
1085-1096
明代大食分日食记录考证,刘次沅等,陕西天文台台刊,1998,21(1),83-98.
天光视亮度的表述方法,刘次沅,陕西天文台台刊,1998,21(1),99-102.
崇祯实录和长编中的天文资料,刘次沅等,陕西天文台台刊,1998,21(2),75-82.
带食而出的天光变化,刘次沅等,天文学报,1998,39(3),278-286.
-------------------------------------------------------------------------------
上古年代之迷有望破解--"夏商周断代工程"天文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本刊.
科学时报
1999年1月6日
台湾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台湾科研机构介绍).本刊.科学时报
1999年3月5日
新世纪需要科学史-访中国科学史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席泽宗.本刊.科学时报
1999年3月12日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恒星光环.本 刊.科学时报
1999年1月11日
"国际天文学;联合
会小行星通报33789号"向全世界公布--"中国科学院星"获永久性
命名. 本 刊.科学时报,1999年10月15日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记中国科学院科学史所陈久金. 记者.科学时报,
1999年12月28日
人类最早记录的一次日食-中国夏代"仲康日食", 吴晋生.贵州文史丛刊,1999,2,52-52
夏商周年代学研究的历史任务, 李学勤.文物,1999,3,49-51
甲骨文日月食与商王武帝丁的年代, 张培瑜.文物,1999,3,56-63
历算大师--一行, 元 夕.中国科技月报,199 9,4,62-63
领先世界的宋元天文学, 记 者.中国文物报,1999年4月25日
汉唐间的天文仪器, 记 者.中国文物报,1999年4月25日
世界最早的日月食记录, 记 者.中国文物报,1999年4月25日
清宫中的西洋科技仪器--汤若望款地平式日晷、南怀仁款浑天仪、赤道公晷仪、
绘图记算仪、双千里镜象限仪、盘式手摇记算机.本刊.中国文物报
1999年1月24 日
关于夏商分界研究的补白.高 炜.中国文物报
1999年7月7日
三个确定一个否定-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天文学成就
席泽宗
中国文物报
2000年11月29日
中国古文明年代之谜揭开尘封--可靠夏商周年表将问世, 记者.文汇报,1999年4月27日
关于西周金文月相的一点意见. 彭裕商.中国文化研究,1999,2,10-14
月相词词义分析. 黄怀信.中国文化研究,1999,2,15-16
采用牛顿科学方法-探所行星运动公共特征演化成因. 陈寿元等.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2,36-43
空间天文学-当代科学前沿. 艾国祥.科学中国人,1999,4,10-13
一科古代彗星破碎的假说. 庄天山.华侨大学学报(哲社)*,1999,1,64-73
汉简《占书》的分野说. 陈乃华.山东师大学报(社科)*,1999,2,16-17
中国历史上的内观象台与"钦天监司天台". 郭世荣等.寻根*,1999,1,29-31
《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序.席泽宗
光明日报
1999年7月2日
古代彗星的认证与年代学.卢仙文等.天文学报
1999
40(3)
312-318
西周金文"履"字探源.江林昌.中国文物研究
1999
3
43-46
近600年公元、干支、年号纪年换算表.何远景.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
1999
28(3)
89-89
夏商周断代工程全文历谱研讨会纪要.江林昌.文物
1999
6
94-96
62
跋两篇敦煌佛教天文学文献
邓文宽
文物,2000,1,83-88
《周易》星象通考(一).乌恩溥.周易研究
1999
2
25-35
从顾颉刚反对"观象制器"说到"观象制器"内容古于《周易》.邱继宗.
周易研究
1999
2
43-53
67
中外古代文明年代学研究的比较--"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李学勤.光明日报
1999年8月20日
二十世纪中国学者的天文学史研究. 席泽宗等
天文爱好者,1999,5,2-4
四架铜制天文古仪, 王建华.天文爱好者,1999,2,22-23
影响欧洲天文
仪器技术东渐的若干因素. 张柏春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21(5),45-53
古为今用的天文研究, 李 兰.科技日报,1999年4月21日
古新星和超新星的研究. 王渝生
科技日报,1999年9月7日
小行星观测的丰硕成果. 王渝生
科技日报,1999年9月14日
李善兰与哥白尼学说在中国的传播. 黄汉平.科技日报,1999年9月6日
关于夏文化的上限问题--与李伯谦先生商讨. 邹 衡.考古与文化,1999,5,50-55
以天文学方法重现武王伐纣之年代及日程表. 江晓原等.科学,1999,51(5),25-31
宇宙观念的发展:古近代宇宙观. 罗先汉.科学,1999,51(5),56-58
对圭表起源的一些看法. 邓可卉等.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16(5),48-51
周人月相纪日法探实. 黄怀信.文博,1999,5,19-27
睡虎地《日书·玄戈篇》探源. 王志平.文博,1999,5,28-34,18
放马滩《日书》小考. 胡文辉.文博,1999,6,26-29
日月食卜辞的证认与殷商年代. 张培瑜.中国社会科学,1999,5,172-197
敦煌汉简中力谱年代之再研究. 罗见今.敦煌研究,1999,3,91-100
中国元明历法中朔望和交食的推算研究. 李 勇.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1999,12
天文仪器制作家耿询山曲折人生
陈美东
寻根*
1999
6
14-16
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对天文历法的贡献. 律雪云.历史教学*,1999,3,49-49
清代杰出的科学家-邹伯奇
尹明明等.历史教学*
1999
12
47-48
乾隆时期西北地区的天文大地测量及其意义. 冯立升.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3,60-68
明末清初中国士人对四行说的反应-以熊明遇《格致草》为例
徐光台.
汉学研究*(台)
1999
17(2)
1-30
乾嘉时期历算学家李锐(1769-1817)的生平及其《观妙居日记》
冯锦荣.
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港)
1999
8
269-286
从《尚书·尧典》看中国早期历法的功能与《天学真原》一书的一点商榷.宣焕灿.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1999
20
162-168
上海天文台年刊第1-20期总目录.本刊.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1999年第20期
布朗族的天文历法知识刍议.李海樱等.云南天文台台刊*
1999
2
76-81
傣族历法与农历异国的由来简介.李维宝等.云南天文台台刊*
1999
4
67-73
三角函数表与明末的中西历法之争-科学的物质文化试探(上下).祝一平.
大陆杂志(台)*
1999
99(5,6)
41-48;9-18
Important Defects in Ancient Chinese Theories about the Structure of Heaven
and Earth
陈美东
CPHS
East Asia(Press)
1999年
157-164
居延汉简中月朔简年代考释. 罗见今.汉学研究(台)*
1999
17(2)
169-185
1997年3月9日日食新疆北部天光观测报告,刘次沅等,日全食与近地环境*,
科学出版社1999,51-58.
"天再旦"研究,刘次沅等,中国科学A,1999,29(12),1141-1147.
-------------------------------------------
----------------------------------
夏商周同祖国同源考, 景以恩.齐鲁学刊,2000,1,45-51
关于居延新简及其历谱年代的对话. 罗见今.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2000,29(1),87-95
居延新简,敦煌汉简中的<日书>残简. 魏德胜.中国文物研究.2000,1,65-70
古羌夏部族创制了中国历法. 白 剑.文史杂志,2000,2,52-54
<绵阳第一碑>与盘古王表石. 王德奎.文史杂志,2000,2,54-57
古代宇宙学说-盖天说.鲁子健.文史杂志
2000
4
34-36
中国古代彗星记录的证认
卢仙文.天文学进展
2000
18(1)
38-45
·札记·《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历学"条正误
史玉民.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0
22(2)
77-79
《新仪象法要》评述.施若谷.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0
22(4)
71-77
中国古代历法与印度及阿拉伯的关系-以日月食起讫算法为例.曲安京.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0
22(3)
58-68
英制双千里镜象限仪-中英皇室首次交往的见证
刘潞
文物天地
2000
2
32-34
论殷墟卜辞的新星
李学勤.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0
2
14-17
云南天文台1999年度学术论文汇总.本刊.云南天文台台刊*.2000
2
70-78
金代干支纪年官印研究.陈春霞等.北方文物
2000
2
30-36
《新仪象法要》版本研究与校勘.刘蔷等.文献
2000
3
239-251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的天文历法.阎晓天.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0
6(4)
14-15
齐彦槐及其制作的天文仪器.邓可卉.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
2000
29(1)
74-80
2000年的天象与历法. 余仁杰.科学时报,2000年1月5日
黑洞不是洞-二十世纪的科学:天文篇. 王艳红.科学时报,2000年2月2日
宇宙背景辐射意味着什么-二十世纪的科学:天文学篇(上下). 张小军.
科学时报,2000年2月14-15日
夏朝始于公元前2069年前后--<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副组长立伯谦教授推定. 本刊.
科学时报,2000年2月15日
占星家的悲剧. 张明昌.科技日报,2000年2月23日
本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仁杰.科技日报
2000年7月14日
<二化斋>学得记-兼评《天学外史》. 钮卫星.中华读书报,2000年3月1日
江晓原.众口纷纭说"断代".中华读书报
2000年7月26日
《夏商周年表》正式公布-夏商断代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刊.
光明日报,科学时报,中国文物报,2000年11月10,12日
康熙雍正帝宫中观测日食(附铜镀金日晷图).毛宪民.中国文物报
2000年5月28日
明清之际望远镜在中国的传播和制造
戴念祖
燕京学报
2000
9
123-150
天文历史年代学初论-在上海STS学术沙龙的演讲
江晓原.世界科学
2000
5
28-31
《革象新书》作者赵友钦
戴念祖
中华科技史同好会会刊
2000
7
31-34
传统历书以二十八宿注历的连续性.邓文宽.历史研究
2000
6
173-175
夏商周断代工程及其成果和意义.江林昌.文史知识
2000
12
4-12
中国古代的置闰法:一个概率问题.曲安京.西北大学学报(自然)
2000
30(6)
465-469
我国上古结绳记事探究
刘正英
寻根*
2000
5
4-12
中国历史纪年前探一千二百年-李学勤、席泽宗等谈体会
本刊
寻根*
2000
6
5-19
古观象台蒙难整百年.李元.科学时报
2000年12月29日
从夏启建国到武王克商-夏商周三代建立年代学标尺.于静.中华读书报
2000年12月20日
<天学>还是<天文学>.刘兵.中华读书报,2000年3月1日
西学东传--《沟通中西天文学的汤若望》王渝生主编.本刊.中华读书报
2000年12月20日
《奇器图说》和《欧洲天文学》中的欧洲农业机械
张柏春
农业考古
2000
1
179-196
夏商周年代学的考古学基础.李伯谦.光明日报
2000年11月24日
武王伐纣相关文献再检讨,周晓陆,刘次沅
南京大学学报,2000,37(3),120-127.
------------------------------------------------------------------------------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主要天文学成果
席泽宗
中原文物
2001
2
23-24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方法和西周王年的解决
陈久金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科)
2001
23(1)
77-82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主政时间的天文学
姚传森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
2001
7(1)
42-45
二十四节气形成年代考. 沈志忠.东南文化
2001
1
53-56
中国48颗人造卫星的成长历程
徐福祥
中国国情国力
2001
4
46-48
再评南朝天文学何承天
徐 君
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
2001
30(1)
89-94
晋侯的世系及其对中国古代纪年的意义
(美)倪德卫等
中国史研究
2001
1
3-10
三皇五帝断代工程与夏商周断代工程
王大有
博览群书
2001
2
4-8
夏商周断代工程与中国科技测年技术的发展
仇士华
中原文物
2001
2
26-26
有关夏年代和夏文化测年的几点看法
刘 绪
中原文物
2001
2
32-32
揭开银河的神秘面纱
李啸虎
科学
2001
53(4)
41-44
夏商周断代工程及其天文学问题
刘次沅
天文学进展
2001
19(2)
94-100
我国近年来天文学的新发现(摘要)
胡景耀
天文学进展
2001
19(2)
92-93
利簋"岁鼎克闻"补正
张永山
清华大学学报(社科)
2001
4
42-44
古俗新研(十)--初民时间、空间和数字概念探源,汪宁生,云南文史丛刊*,2001
1,14-22
云南少数民族历法的历史文化背景,李维宝,云南文史丛刊*,2001
1,63-73
《授时历》中的招差法和弧矢割圆术研究,张惠民,西北大学学报(社科),
2001
31(5),453-456
乾卦六龙的天文科学含义新解
宋会群
周易研究
2001
4
78-88
论中国古代天文学机构的基础特征
史玉民
中国
文物研究
2001
4
178-182
解读中国历法
王霆钧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17(11)
37-40
47
基歇尔绘制的一幅占星图-天文图
蒋洪生译
中华读书报
2001年4月4日
经纬星月日
断代夏商周. 刘次沅.科学新闻周刊
2001年4期
隆重庆祝国家天文台正式成立挂牌
杨永田
科学新闻周刊
2001年18期
封底
寄语天文学--《天文学与中国天文学的现实与未来》讲话
周光召
科学新闻周刊
2001年48期
中国天文学会简介,本 刊,大众科技报,2001年10月25日
吕氏春秋中的天文气象学知识,刘昭民,科学月刊(台)*,2001
32(10),892-892
殷商纪时法补论--关于殷商日界,宋镇豪,学术月刊,2001
12,95-102
伐纣天象与岁鼎五星聚,张培瑜,清化大学学报(哲社),2001
16(6),42-56
天文学论考(东洋文献2001年), 栗原圭介, 东洋研究140号*, 25-52页
光辉灿烂的古代天文历法(东洋文献2001年), 蒋南华, 贵州社会科学*, 252页
覌象受時かま四分暦へ(东洋文献2001年), 平势隆郎, 中国-社会文と化16号*,
205-223页
建除ょりみた《日書》の成立過程試論(东洋文献2001年), 工藤元男,
中国-社会と文化16号*, 224-240
漢代の暦製:簡牘暦譜から検証すゐ(东洋文献2001年), 吉村昌之,
中国-社会と文化16号*, 241-255
武王伐纣天象解析,刘次沅等,中国科学A,2001,31(6),567-576.
三苗日食的可能年代,刘次沅
陕西天文台台刊,2001,24(1),9-14.
推算三千年天象,揭开中国史谜团.刘次沅
天文爱好者,2001
1,5-8.
-------------------------------------------------------------------------------
曾以为发现了火星人,高俊方编译,科学世界,2002
2,61-63
李淳风及其《乙巳占》的科学贡献,关增建,郑州大学学报(哲社)*,2002
35(1),121-124
新世纪初天文学展望,李启斌,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
1,10-15
读江晓原《回天》后--兼论周武王何以必须在甲子朝到达殷郊牧野及封微子于孟诸,陈奇猷,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
1,4-6
祖冲之的天文历法工作--纪念祖冲之逝世1500年, 陈美东,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2
24(2), 68-73
天文西学东渐的历史脉络-读《天文西学东渐集》
张柏春
中华读书报
2002年5月15日
明清之际汤若望的窥筒远镜
戴念祖等
物理
2002
31(5)
322-326
周初历法问题
刘次沅
陕西天文台台刊
2002
24(2)
160-163
读《中国天文考古学》
王仁湘
考古
2002
5
88-90
内蒙古师大科学史研究所对天文学史 的研究, 李迪,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
2002
31(2), 169-178
韩显符及其天文仪器研究, 邓可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 2002
31(2), 179-186
月相和西周全文月相词语研究, 叶正渤, 考古与文物, 2002
3, 77-84
虎簋
历日与周穆王年代, 李仲操, 考古与文物, 2002
3, 65-65
科学家找到再现宇宙早期图象方法, 本 刊, 大众科技报, 2002年6月25日
中国古代文明及其研究, 李学勤, 齐鲁学刊, 2002
4, 5-12
哥白尼学说在当时影响了谁, 朱健榕,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2
2, 22-24
康熙与《律历渊源》的编纂, 吴伯娅,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2
4, 62-67
关于《明清测天仪器之欧化》, 伊世同, 哈尔滨业大学学报(社科), 2002
4(2), 122-128
清钦天监管理探赜, 史玉民,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2
24(4), 54-59
古代文物中的日月形象, 许亚飞, 文物世界, 2002
5, 20-22
曾侯乙墓漆箱"武王伐殷"星象图考, 钟守华, 江汉考古, 2002
2, 69-73
盖天说在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地位, 李 迪,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
2002
31(3), 281-289
美国之行答问--关于"夏商周断代工程", 本 刊, 中国文物报, 2002年8月16日
巨大的天文望远镜, 李 元, 科学时报, 2002年9月8日
庆祝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成立40周年暨建台130周年, 路甬祥等, 科学时报,
2002年9月19日
紫金山升起的星宿凝视人间--纪念张钰哲诞辰100周年, 朱令枢, 科学时报,
2002年10月17日
比100亿光年更远--哈勃望远镜捕捉到的景象, 李 元, 科学时报, 2002年6月23日
第一座天文馆的诞生, 李 元, 科学时报, 2002年6月2日
格林威治天文台, 刘兵, 科学时报(科学周末), 2002年12月8日
青岛之星--104岁的观象台等, 李元, 科学时报(科学周末), 2002年12月22日
学者能接受占星术吗?本刊, 科学时报(科学周末), 2002年12月22日
周家台秦简历谱校正, 刘信芳, 文物, 2002
10, 80-83
周家台30号秦墓历谱新探, 黄一农, 文物, 2002
10, 84-87
尧典四星何时有--试论中国人在7400年前的天文观测活动, 王红旗, 文史杂志,
2002
6, 34-37
龙凤虎天族及濮阳西水坡大墓, 董立章, 中山大学学报(社科)*, 2002
42(2), 41-48
《《甘石星经》是一部伪书考辨, 蔡克骄等,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2
24(5), 66-68
礼教、传教与交食测验--清钦天监档案中的交食记录透视, 石云里等,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2
24(6), 44-50
《甘石星经》是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吗?夏诗荷等,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
18(10), 57-59
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评介:天文学界的"能人"--里卡尔多·贾科尼侧记,
王仲, 科学, 2002
54(6), 60-63
天文与艺术, 李启斌, 科学, 2002
54(4), 50-53
太阳大行星发现之旅,李啸虎,科学,2002
54(1),35-38
私の暦算天文学史研究, 中山茂, 科学史研究(日), 2002
41(秋), 156-162
知识史与思想史--以西洋天学进入中国及其对传统思想的影响为例(上), 葛兆光,
文史知识, 2002
11, 48-54
关于初吉是
否月相的问题, 杜勇, 中国文化研究, 2002
4, 149-151
《国语》"武王伐殷"天象检讨--兼论江晓原、钮卫星之《回天》, 杨小明,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2
19(6), 57-60
对伐纣纪年的看法, 李志超,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2
19(6), 61-61
李淳风及其《乙巳占》的科学贡献, 关增建, 郑州大学学报(社科), 2002
35(1), 121-124
耶稣会士与哥白尼学说在华的传播, 江晓原, 二十一世纪(港)*, 2002年73期, 90-102
祖冲之家族的天文历算研究及其贡献, 张惠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
2002
30(4), 28-34
天文与艺术, 李启斌, 科学月刊(台)*, 2002
33(11), 982-987
诗经日食及其天文环境, 刘次沅等, 陕西天文台台刊, 2002
25(1), 74-80
天再且日食的根据与计算--对Keenan质疑的注释, 刘次沅, 陕西天文台台刊,
2002
25(1), 70-73
80
中微子天文学和X射线天文学的诞生, 袁美英等, 自然杂志, 2002
6, 359-360
朱熹:一位被遗忘的天文学家, 乐爱国, 东南学术, 2002
6, 36-42
知识史与思想史(上下)--以西洋天文学进入中国及其对传统思想的影响为例, 葛兆光,
文史知识, 2002
11-12, 48-54
13-20
如何写好天文学论文, Helmut A·Abt, 天文学进展, 2002
20(4), 299-301
孔子创立了"日心说", 吕达余, 文汇读书周报, 2002年7月5日
徐光启的命运和启示, 陈乐民, 文汇读书周报, 2002年7月5日
西周青铜器断代研究的新成果--关于《西周纪年》, 李学勤, 文汇读书周报,
2002年12月13日
-------------------------------------------------------------------------------
德国中部发现3600年前的古代天文台, 唐若水, 光明日报, 2003年1月3日
哥白尼靠什么革命--读《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发展中的行星天文学》, 江晓原, 光明日报, 2003年2月13日
评《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 王绶琯, 光明日报, 2003年6月13日
《天文学简史》介绍, 本刊, 文汇读书周报, 2003年2月21日
《历象本要》名义考, 颜玉科, 齐鲁学刊, 2003
2, 28-30
《国语》"武王伐殷"天象检讨--兼论江晓原、钮卫星之《回天》, 杨小明,
科学技术哲学(人大资料), 2003
2, 70-73
中国早期日食记录研究进展, 刘次沅, 天文学进展, 2003
21(1), 1-10
武王伐纣年质疑--研究中国历史年代的材料及天文学途径, 李勇, 中国科学,
2003
33(2), 178-185
关于徐光启对天主教的理解, (日)安部力, 档案与史学, 2003
2, 27-31
武王到底哪年伐纣?--国家天文台李勇博士质疑"夏商周断代工程"有关结论, 本刊,
科学时报, 2003年5月16日
改变天文学史--(英)《剑桥插图天文学史》, 江晓原, 科学时报, 2003年4月17日
席泽宗:一个和七个--《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席泽
宗院士自选集》, 陈久金,科学时报, 2003年7月31日
20世纪的天文巨人--纪念哈勃逝世50周年, 卞毓麟, 科学时报, 2003年9月26日
古人观天到底看到什么?--科学史学者破解古代天象记录尺度之谜, 本刊,
科学时报, 2003年8月13日
必须正确才是科学吗?--以托勒密天文学说为例, 江晓原, 中华读书报, 2003年4月30日
哥白尼革命:靠什么获得胜利, 江晓原, 中华读书报, 2003年2月26日
《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序, 张广达, 中华读书报, 2003年5月21日
宇宙--人类的智力操场--(英)《剑桥插图天文学史》2003年出版, 钮卫星, 中华读书报,
2003年7月30日
中国人进入太空:人类进化史上的又一进步, 钮卫星, 中华读书报, 2003年10月15日
新见迭出的一部大书--读《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 李迪, 中华读书报,
2003年10月15日
苍天有眼眷斯文--读《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 卞敏麟, 中华读书报,
2003年10月15日
晚明东西文明交流的生动历史--《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耶稣会传教士》, 余三乐,
文汇读书周报, 2003年5月2日
试论揭喧的宇宙演变思想, 王元春,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
20(3), 67-70
逨鼎的王世与西周晚期历法月相纪日, 张培瑜, 中国历史文物, 2003
3, 6-15
重新审视我国天文学研究与教育--还科学发展本来面目与国际先进理念接轨, 本刊,
科学新闻, 2003年11期
ツンポヅゥム:加賀と近江--地域と人脈から見ゐ近世科学史(続):天文曆学, 本刊,
(日)科学史研究, 2003年42卷(春), 55-57
我国古代记录的特殊流星现象与现代印证, 吴光节, 天文学报, 2003
44(2), 156-165
徐光启墓修复方案诞生始末--上海交通大学建工学院古建筑专家曹永康和他的课题组,
本刊, 科技日报, 2003年6月18日
叶笃正:大科学家的风范, 本刊, 科技日报, 2003年6月25日
海王星发现史会不会改写--百年争论再起波澜, 周道奇, 大众科技报, 2003年6月3日
天文学家王绶琯, 本刊, 大众科技报, 2003年2月20日
波恩施泰尔幻绘宇宙, 陈育和, 大众科技报, 2003年7月24日
略论傅作霖在华之工作, 郭世荣等,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3
4, 35-44
逨鼎的月相纪日和西周年代, 张培瑜, 文物, 2003
6, 78-84
天文星占在北宋皇极政治中的作用, 董煜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
2003
11(3), 56-60
郭守敬与通惠河, 张帆, 文史知识, 2003
7, 11-16
对清代地方志中日食记录可靠性的分析及其启示, 吕凌峰, 自然杂志,
2003
25(4), 243-245
爱德文·哈勃--大宇宙观奠基人, 张华编译, 国外科技动态, 2003
8, 30-31
谱写天文学的"神曲"--写于哈勃逝世50周年, 卞毓麟, 科学, 2003
55(5), 38-42
天
文文物研究的宏篇佳作--《席泽宗院士自选集》读后, 邓文宽, 中国文物报,
2003年10月8日
明末中西历法争论中国回历的推算精度, 吕凌峰等, 回族研究, 2003
4
78-80页
古观象台上看火星
赵洋摄
科学月刊(台)
2003
34(10)
封底
古观象台上看火星, 赵洋, 科学月刊(台), 2003
34(10)
封底
探索遥远宇宙的几条途径, 赵洋, 北京青年报, 2003年5月6日
是"天球"不是"天体"-纪念哥白尼《天球运行论》出版460周年, 吴国盛,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3
25(6)
98-101
中国古代历法中内插法的应用与发展, 张惠民,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
2003
28(2)
198-202
以寝孪方鼎
肄簋为元祀的帝辛祀谱, 徐凤先,中国历史文物, 2003
6
7-9
-------------------------------------------------------------------------------
以天文学手段研究上古史--《古新星新表与科学胡斯探索》, 刘钝,光明日报,
2004年1月29日
宏大与精致,专业与科普-介绍《步天歌研究》
刘次沅
中国文物报
2004年9月8日
天圆地方和天方地圆, 曾耀寰, 科学月刊(台), 2004
35(1)
30-36,
权威又好读的天文学史--《剑桥插图天文学史》, 吴国盛, 科学时报, 2004年1月8日
拉着滚动条读历史--江晓原等《紫金山天文台史》, 吴慧, 科学时报, 2004年1月15日
科学史泰斗的毕业结晶--席泽宗《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 江晓原, 科学时报,
2004年1月15日
《古新星新表》对我的影响, 汪珍如, 科学时报, 2004年2月5日
读《西望梵天:汉译佛经中的天文学源流》, 戴吾三, 科学时报, 2004年7月1日
祖先眼中的繁星世界--陈久金《星象解码》, 洪蔚, 科学时报, 2004年7月1日
陈久金的第一本科普书《星象解码》首发式, 本刊, 科学时报, 2004年5月13日
哈勃和他的天文学范式, 陈刚,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4
26(1)
74-79
20世纪中国学者的天文学史研究, 席泽宗,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 2004
10(1)
6-11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几个天文学问题, 刘次沅等,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
2004
10(1)
23-29
"西法"传朝考(上), 石云里,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 2004
10(1)
30-38
清代地方志中月食记录的可靠性分析, 吕凌峰,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
2004
10(1)
39-42
清代钦天监的天文工作, 姚传森,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 2004
10(1)
43-46
评《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 王绶琯,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 2004
10(1)
12-13
科学史家席泽宗院士, 万辅彬,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 2004
10(1)
1-1
院士慧眼观天文--访席泽宗, 万辅彬,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 2004
10(1)
2-5
印度天文学介绍, 蒋世仰, 自然杂
志, 2004
26(1)
45-49
"西法"传朝考, 石云里,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 2004
10(2)
42-48
清钦天监与周期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比较研究, 史玉民,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4
26(2)
77-82
清钦天监与同期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比较研究, 史玉民,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4
26(2)
77-82
中国钦天监第一个洋监正汤若望和《在上苍的阴影下》, 袁志英, 德国研究, 2004
1
46-51
读《汉译佛经中的天文学源流》, 蒋劲松,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 2004年4月23日
星占学里的凶兆, 钮卫星,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 2004年8月27日
红色星球的诱惑--《火星的故事》, 李元,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 2004年8月27日
读《西望梵天--汉译佛经中的天文学源流》, 孔庆典, 中华读书报, 2004年6月9日
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李元, 中华读书报, 2004年4月14日
中国星空:一部写在天上的历史--陈久金《星象解码》, 钮卫星, 中华读书报,
2004年9月15日
霍金:关于黑洞我可能弄错了, 王婷婷, 科技日报, 2004年7月22日
希腊与中国古代星辰神话的文化比较, 张文安, 中华文化论坛, 2004
3
133-137
古代巴比伦塞琉古王朝时期食分算法初探, 唐泉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
2004
34(3)
369-372,
关孝和对《授时历》中弧矢割圆术的研究, 邓可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
2004
34(3)
364-368
逆潮正解13年--《天学真原》新版序, 刘兵, 博览群书, 2004
6
70-74
金石盟--《御制天主堂碑记》与清初的天主教, 祝一平,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 2004年75本第2分
389-421
宋代社会星占的衰微, 李志超, 寻根, 2004
4
59-79
一本描述中国星座的书--陈久金《星象解码》, 席泽宗,文汇读书周报, 2004年10月15日
谈钮卫星《西望梵天一汉译佛经中的天文学源流》, 江晓原, 文汇读书周报,
2004年1月23日
邢云路与明末传统历法改革, 王淼,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4
26(4)
79-85
关于《远镜说》和《交食历指》中的望远镜, 赵栓林, 内蒙古师范大学报(自然),
2004
33(3)
332-335
耶稣士传入天文学辨, 赵德宇, 历史教学*, 2004
7
74-77
跨进21世纪的天文学, 王绶琯, 新华文摘, 2004
21
113-115
《金天会十三年乙卯岁(1135年)历日》疏证, 邓文宽, 文物, 2004
10
72-74
上古授时仪式与仪式韵文--论《夏小正》的性质时代演变, 韩高年, 文献, 2004
4
99-111
爱丁顿钱德拉塞卡关于白矮星的争论及启示, 肖明, 大学物理*, 2004
23(8)
48-53
利用天文学方法确定颛顼的历史年代, 赵永恒等, 科学, 2004
56(6)
14-16
第十二批天文学名词的推荐译名, 本刊, 天文学进展, 2
004
22(4)
354-362
读《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 沈刚, 社会科学战线, 2004
6
270-271
百岁李鉴澄见证中国现代天文事业, 李元, 北京晚报, 2004年12月11日
读《汉译佛经中的天文学源流》, 蒋劲松,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 2004年4月23日
星占学里的凶兆, 钮卫星,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 2004年8月27日
红色星球的诱惑--《火星的故事》, 李元,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 2004年8月27日
读《西望梵天--汉译佛经中的天文学源流》, 孔庆典, 中华读书报, 2004年6月9日
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李元, 中华读书报, 2004年4月14日
中国星空:一部写在天上的历史--陈久金《星象解码》, 钮卫星, 中华读书报,
2004年9月15日
希腊与中国古代星辰神话的文化比较, 张文安, 中华文化论坛, 2004
3
133-137
霍金:关于黑洞我可能弄错了, 王婷婷, 科技日报, 2004年7月22日
权威又好读的天文学史--《剑桥插图天文学史》, 吴国盛, 科学时报, 2004年1月8日
拉着滚动条读历史--江晓原等《紫金山天文台史》,吴慧,科学时报,2004年1月15日
科学史泰斗的毕业结晶--席泽宗《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 江晓原, 科学时报,
2004年1月15日
《古新星新表》对我的影响, 汪珍如, 科学时报, 2004年2月5日
读《西望梵天:汉译佛经中的天文学源流》, 戴吾三, 科学时报, 2004年7月1日
祖先眼中的繁星世界--陈久金《星象解码》, 洪蔚, 科学时报, 2004年7月1日
陈久金的第一本科普书《星象解码》首发式, 本刊, 科学时报, 2004年5月13日
----------------------------------------------------------------------------------------------------------------
中国古代对天地相对尺度的认识--兼论王充的独特贡献, 关增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 2005
7(1)
7-11
17-18世纪中国天文学思想的一条演变轨迹, 石云里等,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5
22(1)
101-105
孔子诞辰:公元前552年10月9日, 江晓原, 江晓原著《走来走去》, 2001年
孔子生卒的中历和公历日期, 张培瑜, 天文学报*, 1989
30(4)
409-414
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天文学研究基地--国家天文台的建立与发展, 国家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5
20(1)
68-71
畴界老牛回忆录(连载), 陈遵妫, 天文爱好者*, 2005
5
54-55
预言未知天体--经典力学如日中天, 王玉民, 天文爱好者*, 2005
2
45-47
一步步"走近"太阳, 王玉民, 天文爱好者*, 2005
3
48-49
独特的古代中国天文学, 张建芳等, 中西文化研究(澳门)*, 2004
2
63-72
秦简《天官华》的中星和古度, 钟守华, 文物, 2005
3
91-96
中国古代太阳中天观测及二至点测算精度, 李勇, 天文学进展, 2005
23(1
)
70-79
正视我国学者在天象上的发现权, 许梅,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
66-67
金星凌日及中国古代的相关记载, 戴闻,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
13-16
《苏立亚历》的时差算法, 唐泉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 2005
35(1)
117-120
《周髀算经》的自洽性分析, 曹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 2005
13(2)
39-43
古代印度的视差算法, 唐泉等,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 2005
11(1)
56-62
調查ノ-ト:18世纪の朝鮮の渾天儀--裴相說の木製渾天儀につぃて, 安大玉,
数学史研究(日), 2004年通卷180号16-25
20世纪第一谜(通古斯大爆炸):旧事未了
再起波澜, 李啸虎, 科学,
2005
57(3)
50-53
日冕--时间的雕塑和测量, 王德昌, 科学, 2005
57(4)
55-58
独特的古代中国天文学, 张建芳等, 中西文化研究(澳门)*, 2004
2
63-72
江蕙和她的《心香阁考定二十四气中星图》, 沈雨啎, 历史教学*, 2005
1
66-67
天文学与哲学的伴生关系, 刘孝贤, 北京师范大学报(自然), 2005
41(3)
230-232
从科普期到我国近年天文教育的发展, 李鉴等, 北京师范大学报(自然),
2005
41(3)
322-324
"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十五年, 王二超等编译, 世界科学, 2005
5
26-26
中美天文学本科教育比较, 陈黎等,北京师范大学报(自然),2005
41(3),261-263
云南师范天文学教育的发展与展望, 毕雄伟等, 北京师范大学报(自然),
2005
41(3)
249-251
古代巴比伦月亮黄伟计算法, 唐泉,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5
27(3)
91-97
明末邢云路《古今律历考》探析, 王淼,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5
27(4)
92-97
梅瑴成对江永:《翼梅》引起的中西天文学之争, 郭世荣,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5
27(5)
79-84
武王伐纣与上古天文学, 李志超, 寻根, 2005
3
49-53
论元明两代中亚回回天文学与中国天文学的交流, 张廷, 淡江史学(台)*, 13期237-258
唐历在东亚的传播, 王勇, 台大历史学报(台)*, 30期33-51
古代中国の気象観·気候観の変遷と特色, 小林春树, 東洋研究(日)*, 143号61-92
宋代天文机构人事管理制度略探, 董煜宇,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
2005
11(2)
51-55
元上都回回司天台的始末, 李迪, 内蒙古师范大学报(自然), 2005
34(3)
309-313
江户時代の天文·测量仪器, 中村士, 科学史研究(日), 2005年44(夏)
102-105
中国古历经朔数据的恢复及应用, 李勇, 天文学报, 2005
46(4)
474-484
再论郭守敬玲珑仪, 李迪, 寻根, 2005
5
58-59
推动天文学发展的沃尔特·巴德, 王鸣阳译, 科学世界, 2005
10
75-79
张家山汉墓竹简《奏谳书》纪日干支小考, 黄一农, 考古, 200
5
10
73-75
略论《周易》对中国古代历法的影响--兼与李申先生商榷,乐爱国,周易研究, 2005,5,55-59
星占对北宋军事活动的影响, 董煜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 2005
13(6)
58-61
安多藏传佛教寺院中的时轮学院与天文历算教育, 张士勤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
2005
35(6)
831-834
行星古今谈--太阳系有多少颗行星, 傅承启, 自然杂志, 2005
27(6)
346-350
苏颂与《新仪象法要》再探讨, 王兴文,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5
27(6)
86-90
登封观星台的历史文化价值, 关增建,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5
27(6)
80-85
徐光启对《崇祯历书》的编译与其实际成效的问题研究, 刘鸿亮, 辽宁大学学报(社科)*, 2005
33(6)
110-114
创业与敬业--恭贺李元先生80寿辰, 赵世英, 天文爱好者, 2005
6
14-15
天文科普常青树--记李元先生, 钱汝虎, 天文爱好者, 2005
6
16-17
地心说简史--从柏拉图到第谷, 张兆鑫, 天文爱好者, 2005
6
48-49
恒星天文学的诞生, 王玉民, 天文爱好者, 2005
8
48-49
从赫罗图到恒星演化理论, 王玉民, 天文爱好者, 2005
10
51-55
《千字文》中的天文知识, 薛念祖, 天文爱好者, 2005
10
64-65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黑色星系--几乎完全由暗物质构成, 本刊, 科技日报, 2005年2月25日
民国年间竺可桢论历法改革, 吕文浩, 中华读书报, 2005年 5月11日
星图简史, (英)雷·芬利, 中华读书报, 2005年6月15日
见证北京天文馆50年历程, 李元, 科学时报, 2005年1月7日
论天王星引发印尼大地震之谬, 柯资能, 科学时报, 2005年4月22日
在日报轰炸机下的我国现代天文学, 赵世英, 科学时报, 2005年8月19日
64年前的那次日全食观测, 樊洪业, 科学时报, 2005年9月23日
创始人亲述天文馆老故事, 李元, 法制晚报*, 2005年1月27日
新天文馆四大看点壮观体验, 汪红, 法制晚报*, 2005年1月27日
陶寺城址是我国最早天文观测点, 本刊, 光明日报, 2005年10月27日
中国"巨石阵":具有世界意义的考古发现--关于山西陶寺城址的天文学意义, 江晓原,
中华读书报, 2005年11月30日
2005年12月31日 整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