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心得
温柔似野鬼°
535次浏览
2020年07月29日 06:2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一行白鹭上青天全诗-八老
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诚意之功,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强调自觉性、主宰性。知是理之灵处,谓之心,亦谓之性。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即本心的“明觉”,人心的这种明觉,是阳明心学基石中的基石,格致不是去认识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
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增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直透大义,反向自心,事上磨练。
正文
00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阳明心学是对儒学道统的一种继承和开创。《大学》开篇就谈到了三纲八目,三纲分别是“明德”、“亲民”、“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学的核心是对人的塑造,修齐治平也是以个人的道德修养为基础而展开的。“至善”是“明明德”所追求的境界,也是“明明德”和“亲民”所共同追求的境界。
002
阳明说的心,是就心的功用与作用而言的心。心的作用是对外在与内在的感知和反映,所以心所包容的内容不是虚无的,“至善”就是心对其所能感知之物的一个最切合于事理的能动把握,“至善”的来源依然是世间的万事万物,当万事万物投射于人心之时,当心物融合的那一刹那,人心对事理的反映与本然如此的自然之理重合为一时,那个心之所止的点就是“至善”。阳明认为这种“客观存在”在被人心能动反映并在不掺杂主观私见的“天人合一”之时,即是“至善”。
003
宇宙万物虽然不是特意为人而存在的。但是没有人的意识的参与,宇宙万物无论是混沌未开还是井然有序,都只是一出自歌自舞自开怀单调乏味的独角戏。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去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以人心为主,这正是阳明心学的特色。
004
“天理”是什么?“天理”实际上就是“真理、原理、规律”等等在人心的投射,这些东西在没有投射到人心之时的存在,中国古代也有一个字可以对这些描述进行通杀,这个字就是“道”字。“道”投射于人心就是“天理”,孤立于人心的存在状态就是“道”。
005
惟其欲往而未尝真往,是以道途之不问,资斧之不具,舟车之不戒。若决意向前,则真往矣。真往者,能如是乎?此最工夫切要者。”不知道路而漫无目的前去,也就是心里想想要去而已,并不是真的要去,这样才会产生不问路途,不准备路费,不准备交通工具等一系列问题。真的要去,能这样吗,这是工夫切要之处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这些功夫,都是完成“诚意”的方法工具。“诚意”是这些方法工具的头脑。方法工具当然很重要,而且人在行动中在这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最多的。
006
天命其实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人通过主观的努力可以把握与掌握到的东西;另一部分是谁也难以跳出的天地牢笼,“上帝的秘密”。儒家是一种刚健的、向上的、奋发的学说主张,对于人力之外的事物,一向是一种“存而不论”的态度,“先尽人事,后信天命”,谦卑中的奋进与不屈,这种精神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007
“意之所在便是‘物’”,纵然大千世界有森然万物,但只要没有进入我的“意”,便皆不能称之为“物”。“《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008
阳明之“格物”的“格”字,和《孟子》中的“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的“格”字是一样的意思,是纠正的意思。“格”字“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格”的意思是“将不正的给扭转为正”,将心中意识从偏倚的状态扭转到正道就是格物,剩下的状态就是“存天理”,也就是“明明德”。“知”的功能是心学核心关注点,其他的一切都是以人心具有“知”的这个功能为基础才能展开的。“格物”之所以重要,就因为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这些障碍让人们本来就具有的良知灰暗不明。
009
“至于作止语默,无处不然,随他发见处,即就那上面学个存天理。这便是博学之于文,便是约礼的功夫。”这些句子中,这里实际上也点出了修养此心的功夫。
010
人只有一个心,没有掺杂人欲的情况下称之为道心,掺杂人欲的情况下称之为人心。道心也好,人心也好,关键还是一个心,心只有一个心,但是这一个心却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持守正道的状态,一种是偏移了正道的状态,人心在同一个时刻,只能是这两种状态中的一种,不可能两种状态共存。觉知功能的是非判断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步骤,在这一基本判断之后,心体到底是保持切中天理的状态,还是保持偏移天理的状态才是天理是否能做主的关键。
011
人类进入文明
社会以来,就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虚文”的东西越来越多,知识越来越多,理论越来越多,而这些东西滋蔓起来以后,“实”的东西就被遮盖住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要人们言行一致,不要哗众取宠,要文质相称,不要华而不实,要敦本尚实,不要舍本逐末。
012
从经和史的具体定义的视角来看,经主要是载道的,也就是主要谈论事物的本质;史主要是记事的,也就是主要记载事物的现象。经就是史,史就是经,人要掌握抽象的道,必须投入到火热的社会实践当中,通过身心的与现实世界的贴身肉搏来感悟到底什么是真正的道。所有的道只有得之于切身实践才能称之为真的知“道”,而不是只流于耳边口头书面的虚文浮见。“一生的哲学抵不上半小时的痛苦。”,这句话中的“哲学”就是“经”,“痛苦”就是“史”。最终目的还是要让人心能更明了地切中止于至善的那个“理”,其归结点依然是儒家的道。
013
人类的一种很奇怪的心理,自古至今,这种心理几乎没有改变过,那就是凡是被权威部门(人士),官方部门(人士)所尽力遮盖的东西,大家总有一种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理,你越是不想让我知道,我越是想知道。没办法,好奇害死猫,人就是这样的动物。古今中外,概莫例外。对负面事物的遮掩态度,是一把双刃剑。
014
世上不如人意的事情常常十有八九,而凡是太固执于我见的人,基本上都很难从生命中寻到幸福和平静。立志就是“念念不忘存天理”。立志”这两个字,立的是天理,天理不是人心中主观的我见。这两个字之所以看起来这么虚,那是因为它的内涵太广大,处贫贱,就存贫贱时的那个天理,处富贵,就存富贵时的那个天理,处患难,就存患难时的那个天理。时时处处心中都有一个把持的准则,才叫做立志。
015
世界上越是老生常谈的话,往往越是至理名言。所以真理没有必要刻意往高处寻,它其实就在吃饭穿衣,坐止起息的身边,所说的真水无香就是此之谓吧!人类唯一从历史中学到的东西,就是人类从来也不会从历史中学到什么。当怒火欲水正腾沸时,明明知得,又明明犯着。知得是谁?犯着又是谁?此处能猛然转念,邪魔便为知真君子矣--《菜根谭》。心学讲求诚心诚意,脚踏实地,要有曾国藩说的那种“扎硬寨,打死仗”的精神才行。朋友之道的本意,是互相切磋砥砺,互相学习进步的,一旦互相轻视,于交友的本意难免是南辕北辙。016
对人的教育有的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的就要快刀斩乱麻,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至于在何种场合该用何种方法,这个就是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事上磨”,当问题出现后,立即在问题出现的当下就予以解决,不要指望明天,最佳的时机就是你遇到问题的当下,这一刻,就是上天安排给你的抓住天理的机缘,不要犹豫,立即行动解决吧。千古在此一刻,万机肇始于一念,Catch it,Now!(抓住它,现在!)。心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变化人的气质,面对人的“冗疴”、“顽疾”,必须用猛药,留不得情面。
017
人的心体,一般而言,会有两种偏失,事境已经过去了,而心依然牵绕于已经过往的事上,这称之为“已往之行尚在”。另一种情景就是,事情还没有来,你的心已经提前跑过去了,这个叫做“未照之形先具”。人的心境不可以无条件地随心所欲,而是像镜子一样,面前某时的某物,就照那个时刻的物,物质决定意识。
018
遇事便不同,无事时掩盖了许多小人,有事时识破了许多君子。众人相处,平淡如水的情况下,人人都可以表现地像个堂堂正正的君子,小人脸上又没有写字,整个儿世界大同,一片祥和之气,这个叫无事时掩盖了许多小人;关键的是要“克己”,克己就是在应事接物时随时随地克制心中不正的私念,这个既是心学的修炼方法,也是修炼所要达到的目的,这样就叫做“事上磨”。此生难得今已得,心学难闻今已闻。此心不于事上磨,更于何处磨此心?
019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要实现“合一”的目的就离不开这些功夫,若要炼就精金美玉的人品,该怎么用功还是得怎么用功,只是用功的时候常常存个“ 专一依据义理”的主心骨,则方向就不会错。
020
儒学被称为显学,并不是坐在那里空谈学问,最终目的是要应用于现实社会,这是儒学积极用世的体现,这种积极用世所追求的境界不是后世那些为了利禄而一心升官发财的俗儒们所能及。“未发之中”也好,“发而皆可中节”也好,都是致良知处,而一旦私欲遮蔽良知,所知已然不正,所行安能不歪?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良知是真致了没有。
021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庸”换成现代话就是“不偏颇不变易”。“未发之中”讲求的就是在宁静无事之时,能反观自心,将宁静中内心萌发的“不正”念头扼杀于萌芽状态,“治未病”,“不战而屈人之兵”,“未发之中”正好和“事上磨”相对照,“事上磨”重点落在事理发见处用功,侧重于外用;“未发之中”是于事理没有显现时用功,侧重于内明,外用也好,内明也好,唯一的原则都是遵循天理。
022
“不器”,是指就人的内心修养上,不要被具
体的行业技艺所禁锢。你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专才,这没有问题,,社会分工也需要专才,但是不能一脱离你的本行,就不会做人处事了。才可以专,而且大多情况下我们必须专,因为我们要谋生立命,但是心体却必须要“不器”,那是因为生命本身除了谋生的安身立命活动,还有其他更广泛的多层次的对世界的参与历程,而且你的专业并不会是一个处在真空中的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它必然会和这个世界的其他方面有斩不断割不绝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023
以“心”作为中心,“性”也好,“理”也好,名称是人定的,脱离不了人这个主体。“心即性”,当人用自己的心来描述和定义外在的“理”时,本身必然已经不可避免地参与进来了。
024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关键点在于把“省察”和“存养”打通为一。无论是省察还是存养,都是内心自发的,是独知的,不是依靠什么外在的力量迫使这么做的,所以这个基础是同一的。虽然应用的条件各异,但是功夫却是一致。这就是“慎独”这个核心的概念。
025
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事变亦只在人情里。作为万事万物映射于人心的人之情,是无所谓善恶的,但一旦人情浮现于心体,心体不免会有偏失,在“人情”上做功夫,依然是将“觉到此心不正时”的心给扭正,将任何的“偏执、尖锐、游移”的心体扶正为“中理、圆通、适宜”的状态。
026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所处的职位,无论高低贵贱,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你个人存在意义的具体体现,《三字经》中有“犬守夜,鸡司晨”及“蚕吐丝,蜂酿蜜”这些句子,世界上没有糟糕的职业,只有糟糕的心态。
027
静坐,息思虑,在静中排除掉思虑中的杂念。第二阶省察克治。心学功夫就是“静坐息心”和“省察克治”,概括为两个字,那就是一“动”一“静”,当你感到所遇过于忙乱时,就要让自己静一下;但是假如你发现自己太执着于“空”的时候,又要走出去,让自己动起来。
028
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人凡是有所愤懥、好乐、忧思、恐惧诸情绪,均不可留于心中,必须中空无物,才能处处应事得宜。
029
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在个人的修养方面,都有“清心寡欲”的倾向,之所以如此,还是根源于“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这个论断之上。所谓的“止于至善”指的是“恰恰中理”否则,打着“善”的旗号,哪怕往前多走了一步,即使是一小步,也将滑为了“恶
”。
030
无论在任何的时代和社会下,人如果放弃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那其实已经不配再被冠以“人”这个称号了。历史是冰冷的,没错,但是历史也是由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来书写的,由人来书写的历史,而完全放弃对人性仁与善的追求,这种思想才是真正可怕的。
031
人是永远活在当下的,没有人可以活在过去和未来,哪怕是过去的一秒和未来的一秒也不行。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天理”是随时变动的,“规矩”当然也不可能预先立定了。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人下菜。“变动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在不能全然揭开未来面纱的世界上安身立命,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在事物逐渐变化的过程中随时修正预先的计划。不甘于随波逐流的被动命运,而是“因敌转化”,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去积极适应,主动应对!
032
与物推移,心随境迁,与时俱进。笑后烦忧还会若隐若现,恭敬应对,莫要得意忘形,以至于乐极生悲。“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陨、金石可镂。若伪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