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美人儿
566次浏览
2020年07月29日 06:2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佀怎么读-山川有哪些

中国有几样宝贝普及全球,其中有茶叶。于咖啡一样是普世之饮品。丝绸之路,应当称作茶丝之路。当年,中国的茶叶是欧洲的皇宫里的稀珍。切莫轻看小小茶叶,它曾经引发了两场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战争,一是鸦片战争,一是美国独立战争。
神农氏炎帝是儒家认同的古天子,被认作茶饮的发明人。据传说,神农尝百草,一天遇到七十毒,靠吃茶解毒。今人依据唐代陆羽《茶经》的说法,尊神农氏炎帝为茶祖。当然,也有人尊蚩尤为茶祖,因为文献上说蚩尤也是神农氏炎帝。传说终归是传说,一切已不可考,谁也拿不出确凿证据。按照后现代主义,我们可以尊重传说,认同是信史,至少在一些人心目中确实是信史,相信它真实就是真实的。
据一些文献,如《茶经》,古人相信,儒家的祖师周公为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原始儒家典籍中,《诗经》《尔雅》有茶的记载。自汉至隋唐,茶饮勃然大兴,从儒家影响到佛教和道教。大量文人雅士写下了无数的关于茶的诗文歌赋,佛教寺院、道教宫观也普遍流行吃茶。因为多种遮蔽,受日本茶道的影响,今人偏重于“禅茶一味”而不知中华茶道的多样性。
按照多元文化价值体系分类,大致可分为儒茶、道茶、禅茶(佛茶)、俗茶四种类别。就日常生活而言,儒茶、俗茶相对普及于民,这里并没有贬低或褒奖某一种茶道的意思,乃是客观描述历史事实。毕竟儒家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价值观念。
儒茶依儒学的核心思想呈现,以茶乐为超凡入圣之机,《诗经》上有“饮之食之,教之诲之”,道即在伦常日用、工商稼耕之中,所谓以茶行道。茶,这种食物的特性在于内含茶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能提神、有力、解渴、愉悦、去烦恼,使人与外物消除隔阂而成为一个整体,所谓三一同中(天人合一)。最近有外国人研究发现,饮食的时候人体会分泌多巴胺、正肾上腺素,使人产生愉悦感,所以在餐桌上容易达成协议。这是烟、酒、茶、槟榔能在交际场合中被广泛运用的一大原因。中国的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一点,一边饮食一边进行教育活动,这种快乐教化的效果良好。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卷八《仁义法》中说:“《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先饮食而后教诲,谓治人也。”所以茶饮兴起以后,儒家就注意到了饮茶取乐有助于教化行道。
儒家因仁设礼,以礼显仁,讲究通过喻象(意象)表达思想,所谓君子比德,如“以茶利礼仁”。也就是说,在儒家看来,茶这种意象能够在日用伦常之中落实儒学思想。所以茶有德,唐代刘贞亮著有《饮茶十德》,将
饮茶的利益归纳为“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儒家讲“中和”,以乐养中,在和乐之中体验生命的春意。《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裴汶《茶述》指出,茶叶“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甄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察。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澹简洁,韵高致静,则非追速之时可得而好尚炎。”朱熹是论茶的大儒,以和为茶之正道。据《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三十八《杂类》,他说建茶如“中庸之为德”,“江茶如伯夷叔齐”:“建茶如‘中庸之为德’,江茶如伯夷叔齐。又曰:《南轩集》云:‘草茶如草泽高人,腊茶如台阁胜士。’似他之说,则俗了建茶,却不如适间之说两全也。”又云:“先生因吃茶罢,曰:‘物之甘者,吃过而酸,苦者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问:‘此理何如?’曰:‘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盖理天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又如‘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都是此理。”
儒家在吃茶取乐之中达成教养。《大学》讲教与养,讲三纲八目,都在儒家茶道之中。正心诚意,修齐治平,因儒茶的教养而生出光辉。儒家讲究有教有养,教,是日新日日新,不断追求新知识,提升新境界;养,是爱人,自养而养人,在各种生活之中呈现仁爱之道。
儒家讲天地人三才,天一、地一、人一,三一同中为王。在《尚书》《史记》中,周公营造洛邑,定为“天地之中”。只有天地之中,才能具有文化合法性。这一点,我在《周髀算经》《开元占经》等文献中发现,古人追求天中、地中、人中的三一同中。老子《道德经》里面反复强调“抱一”“守中”,孔子强调“中庸”“执中”“时中”,孟子强调“中道而立” “中天下而立” “用中”,道理从此而出。十多年前,我写《释“中”》的论文,已阐述及这一点。而在《儒学新编序》里,也从哲学上对“中”进行了解释。这也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心理特征。道家或道教的三一之道,应当出自于此。
这里,我只简单地阐述这个问题,天地人三一同中之道,是一个多元阐述的概念。三一,天地人三一,精气神三一,真善美三一,而《黄帝内经》里面讲精气神
三一非常之多。在《易经》和周敦颐《太极图说》里面,讲到了儒家要立天极、地极、人极,三级即三中,天在阴阳,地在刚柔,人在仁义,而一切归之于太和(太极)之一之中之正。三一,也可解释为多一、万一,与我以前的提出的万统同光、万教同光相似。这里还预设了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命题,暂且不表。
一,是开始,是春,是仁爱,也就是中、正。不仅老子讲“一”,儒家更是讲“一”,有“大一统”。一,按照公羊春秋学来解释,是“元”,是仁,是正确的开端。只有“一”,才能养成万物。孔子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个北辰,就是天中、天一。所以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也表达了这个道理:“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儒家主张采取大禹治水的疏导方式释放一部分欲望,而不是鲧治水的堵塞方式。水依据河道而流通,人据正确的规范而生活,这就是儒家的中和。如果堵塞,人会生病,社会会生病,国家会生病。所以大凡禁欲的团体,容易产生性丑闻。一些人说儒家是乐感文化,殊不知乐感是基于达成天地人和谐秩序的目标。欲望是压抑不住的,只能“转”,与弗洛伊德的“力比多转移”相似。
中即和,即爱,惟有中,才能和乐,教养出人体、社会、国家的健康,充满勃勃生机,长寿多福。古人称患病为“违和”,也就是“不中”。《书·舜典》云:“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荀子·乐论》云:“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云:“中者,天下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圣人之所保守也。……是故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德莫大于和。”医学家陶弘景曾说:“能中和者,必久寿也。”宋代大儒司马光认为,中和爱乐,是养生之本。《司马文正公传家书》:“中和之美,可以为养生作乐之本。”“人之有疾也,必自过与不及而得之。阴阳风雨晦明,必有过者焉,饥饱寒燠劳逸喜怒,必有偏者焉,使二者各得其中,无疾也。”唐代裴汶《茶述》、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都讲到茶之功德致中和,与儒家中和爱乐的修身相契合。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三一同中。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就是依据《易经》天地人三一同中来设计煮茶用具风炉和鍑,因水火风而成中茶,体现了儒家天下大同的思想。《茶经》云:“风
炉: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圬墁。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其三足之间设三窗,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上并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所谓‘伊公羹陆氏茶’也。置墆?于其内,设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画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鱼者,水虫也,画一卦曰坎。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焉。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其灰承作三足,铁柈台之。”“鍑:……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脐长则沸中,沸中则末易扬,末易扬则其味淳也。”“伊公”,是指商朝宰相伊尹,善于调制五味,所谓调鼎,即治理天下。“体均五行去百疾”,是指均衡五行致中和以去百病。“守中”,意为致中和。个人的中和,自然环境的中和,社会和国家的中和,要同中,才能实现完美的中和,这体现出了陆羽追求三一同中的伟大崇高理想。
儒医、大医、圣医,是古代医生的最高成就和荣誉。古代医学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所以中医讲天地人三一同中,身体健康;不中,导致生病。确实,人生病的原因,不仅仅只是个人的身体原因,还有社会、自然环境、天气变化等元素。据《黄帝内经》,精气神三一同中才能养生长寿。《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吃茶享受和乐,使人消除小我,升华为大我,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可致天地人、精气神三一同中,生机勃勃,永春于心。《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篇》:“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养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淮南子·原道训》:“神者,生之制也。”《黄帝内经·灵枢·
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大学》讲“正心诚意”, 也即一心,精气神三合一,所以至诚无息,生生不已。
爱即一,也即中。因爱称儒,爱在乐之中,是三一同中的呈现。最近网上传播一篇文章,说病毒害怕“爱”,因被“爱”而消亡。这涉及到用“爱”激发人体自身免疫力问题,我不是医学专家,只能点到为止。这也说明了古今中外的圣哲无不注重阐述“爱”的重要性有着更为久远的神秘的原因。
儒家讲究人在天地人的和谐互动中实现人的价值。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人与天,人与地,人与人,都是礼尚往来的。 公羊春秋学讲“通三统”“通三正”,也可以这样解释,天地人精气神三统三正(中),如此才能实现天地人精气神和谐。如客来敬茶,这是礼,是仁爱、忠(真)诚的呈现,人际秩序在礼仪的互动之中达成和谐状态,真善美三合一。
儒家讲王道乐境,三一为王为爱,王是人之始(春)。尧天舜日,充满爱意,是孔颜之乐境。吃茶取乐而成人成圣,在于三一同中,以茶行王道。一般而言,儒茶对于人格的教养,形成了儒茶的君子、圣贤人格精神。所谓茶品如人品,儒茶有十德,不像道家(道教)、佛教的茶文化追求出世,而是永春于心,积极入世,修齐治平,拯救天下苍生,品格超迈豁达,中和美乐。儒家讲“春”,如朱熹的“万紫千红总是春”,陈献章的“寻花傍柳”,在于体贴生命的生机(生意、王道),而不是死意。因此,儒家决不是自甘堕落,逃避现实,而是积极向上,不断创新,奋斗不息,寻找生生不息的机制。儒者在饮茶之中体验到天地人三一同中之道,找到孔颜之乐,无忧无惧无惑,从而达成理想,实现君子、圣贤人格。北宋大儒司马光把茶与墨相比:“茶欲白,墨欲黑;茶欲新,墨欲陈;茶欲重,墨欲轻,如君子小人之不同。”所以苏东坡以茶雅志,不会像刘玲醉酒而疯狂。
孔子讲“一以贯之”,在爱。大舜传大禹的十六字心法在“执中”,在仁爱,《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书》还有“协于中”“和厥中”“中德”。儒茶三一同中,也可用“执中”(执爱)来表述。
儒茶三一同中,因爱称儒。以上仅仅是向大众简要阐述“儒茶三一同中”,有待于不断完善。

昂什么意思-宽容是什么意思


石灰吟的意思-不久


双曲线焦点坐标-一反既往


红日主人公-开的近义词


徜徉拼音-什么的解释


古诗宛漫步-泥拼音


四年级数学题100道-震撼的意思是什么


固执造句-吟诵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