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名剑——吴王夫差剑与越王勾践剑

别妄想泡我
884次浏览
2020年07月29日 14:0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什么是课题-吆喝拼音

春秋名剑——吴王夫差剑与越王勾践剑(无专业知识,全是趣闻轶事)

苗长兴 金属世界 1994.4
剑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近战短兵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常把佩剑当成礼仪,剑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装饰品。春秋时期南方的吴、越、楚三国,由于水网纵横、林莽丛生,在中原大量使用战车时,大量发展了短兵器,许多著名的宝剑都出在这里。据《吴越春秋》和《越绝书》记载,欧冶子、干将、莫邪、风胡子等都是当时著名的铸剑、相剑大师。
据传说和文献记载,干将和莫邪是夫妻俩。吴王阖闾曾下令让他们造剑。干将和莫邪为选择合适的建造铸剑炉子的地点,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最后在莫干山(今浙江北部)找到理想的地方。于是“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可是连续3年也没能把剑铸成,干将不知其原因。后来莫邪自己跳进炉子里(另有一说,莫邪“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碳,终于炼出了好铜。干将忍着失去妻子的悲痛,用这些铜铸制成了雌雄二剑,雄名“干将”,雌名“莫邪”,“阳作龟文,阴作漫理”。干将自知吴王必将怪他造剑迟缓而杀他,故藏雌剑不献,留给其子,希望为他报仇。阖闾果然怒杀干将,其子长大后,用雌剑砍下了阖闾的头,为父母报了仇。这只是传说故事。实际上,吴王阖闾并不是被干将之子所杀,而是被越王勾践在(今浙江嘉兴西南)打败后,负伤发病而死。阖闾的儿子吴王夫差继位之后,发誓要为父亲报仇。结果,在公元前494年打败越过,俘虏了越王勾践。
据说,越王勾践当了吴国的人质后,便将欧冶子所铸五把名为湛卢、纯钩、胜邪、鱼肠、巨厥的宝剑中的湛卢、胜邪、鱼肠三把献给吴王夫差,以求和。这些宝剑都是“削铁如泥”、“吹毛自断”的稀世之宝,吴王夫差非常喜爱,于是放走了勾践。还有一个故事,说有一天不巧丢了一把宝剑,并且落到了楚王手里,于是立即下令派孙武等大将发兵攻打楚国。当时楚昭王得剑后,请来当时著名的相剑师风胡子为他鉴别。风胡子观后,说是湛卢宝剑。楚王问:“能值几何?”风胡子说,没有办法说出它的身价。这把宝剑是用赤堇山开裂出来的锡,若耶溪干露出来的铜,由雨师浇水,雷公拉风箱,蛟龙捧炉,天帝装炭,经千冶百炼才造出来的。铸成之后,有人就想用骏马一千匹,有集镇之乡三十个、居民万户的城市两座来买这口剑。另一相剑师说,就是用满满一城的钱,一河的玉,恐怕也买不下来。楚王听后,十分高兴,便将剑当宝贝一样时刻佩戴腰间。当然这只是个夸张的故事,但可见其宝剑制造非常不易,更是十
分珍贵。
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获,尽受了凌辱,获释回国后,立志报仇雪耻,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以谋倾覆吴国。他聘请了许多铸剑名师,为他铸剑。在会稽山下若耶溪尽头,砌筑了上、中、下三座巨炉灶,日夜冶铸宝剑。勾践朝思暮想能铸出一把“陆轧犀,水截蛟龙”的神剑,很久没能作成。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位青衣女子求见,声称有铸剑的秘方进献,并献上自己的三尺发辫。越王问其所以然,女子答曰,大王将上、中、下三灶,将青丝一并投炉。越王叫女子如法冶炼,良剑果然铸成。挥剑试砍巨石,立破,砥砺出锋,寒光照人。越王带剑伐吴,终于在公元前473年灭了吴国,吴王夫差被迫自杀,越王报了仇、复了国。在今省绍兴县上灶乡、下灶大队仍保留了“灶基岗”、“试剑石”、“淬剑池”等遗迹。
然而,“干将“、”莫邪“、”湛卢“等著名宝剑,考古学家至今还没有找到。当然,上面已说,这些可能只是传说。但是考古学家们却发现了2500年前的几把吴王夫差剑和一把越王勾践剑。
在湖北少襄阳的一座楚墓中就出土了一把吴王夫差剑。襄阳春秋战国时是楚国的领土,这座楚墓规模很大,墓主人像是楚国的高级将领。吴王夫差剑锈蚀严重,不过在剑身上的两行阴文篆书“攻玫王夫差自乍其元用”却依然清晰可辨。这把赫赫有名的吴王夫差剑,残锷至今仍锋利非常;剑首六个同心圆状的花纹,细如发丝、十分完好;剑格部分镶嵌着绿松石,构成的图案还依稀可辨。那么,吴王的宝剑怎么会跑到楚国,埋进楚国墓中去的呢?上面已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获释放后,卧薪尝胆,最后灭了吴国。此后越国曾强盛一时。为了称霸中原,越国和楚国又起刀兵,结果越国被楚威王所灭。据此,历史学家们推测,吴王夫差剑很可能先成了越王勾践的战利品到了越国,而后又成了楚威王的战利品到了楚国,被埋进楚墓中。
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县,距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郢都纪南城故址7公里的一座楚墓里,一柄装在黑色漆木剑鞘内的青铜剑出土了,这就是闻名中外的“越王勾践剑”。剑通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剑身满布黑色棱形花纹,庄重华贵;靠近剑格处有8个错银鸟篆字“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剑)“;剑格两面都用蓝色琉璃镶嵌精美花纹;剑首部分有7个同心圆状的花纹,最细处如发丝一般,仅0.2毫米。这口2500年前的古剑至今依旧锋光夺目、寒气逼人,毫无透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二十余层一划而破,似乎2500年的岁月和阴暗潮湿的环境,没有在剑身上留下任何痕迹。越王勾践剑1973年曾东渡日本
展出,哄动日本科技界和考古界,对我国古代兵器制造技术惊叹不已。经北京钢铁学院等单位用质子荧光非真空分析得知,剑是用相当纯净的高锡青铜铸造的,黑色菱形花纹处含有锡、铜、铁、铅、硫等成分,并且剑的不同部位,铜锡比例不同。剑脊含锡较低,使剑韧性好,不易折断;而刃部含锡量高,使锋利。此剑可能采用了复合剑制造技术。
越王勾践剑为何会跑到楚墓中呢?江陵望山一号墓,从墓中出土的竹简上可知墓主是邵固。有的认为,邵固入墓的年代在战国中晚期,即楚灭越之后,而邵固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楚灭越的大功臣邵滑。勾践剑作为战利品到了楚国,而成为邵滑的随葬品。也有的认为,此墓的年代为战国中期,邵固不是那个灭越的大将邵滑,而是楚昭王的曾孙。春秋晚期,楚越之间关系密切,楚昭王曾娶越王勾践之女为妃,而勾践剑很可能作为陪嫁礼品到楚国。楚昭王曾孙“出入侍王“,与楚王关系非常密切,死时很年轻,楚王为表彰他奉侍的中心,就把之口勾践剑赐葬于他的墓中。
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这两把春秋名剑,是我国古剑中的精品,其制造技术高超,为我们了解历史和研究古代冶金技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肯定句英语-垛子


顿悟作文-转败为胜的意思


get现在分词-遇人不淑是什么意思


什么什么水-阛阓


民航客机飞行高度-思忖的近义词


淦怎么读-不顾


代表希望的字-人吉读什么


ph试纸使用方法-坚持不懈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