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易懂而难解的诗——读《涉江采芙蓉》有感
意大利留学网-大学团支部工作总结
读写频道・佳作欣赏
首易懂而难解 的诗
读《涉江采芙蓉》有感
口陈茜茜
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 更为直接:“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如
果读者认
纯,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
妙的婉曲表现之中。叶嘉莹
读<古诗十九首)的时
候,曾发出这样的惊叹:“到底是什么时代的什么
人。能够写出这么
奇妙的一组作品来呢?”显然这是
为这样的解读已经算是读懂了这首诗歌的话。那就
错过了
一次绝妙的审美体验。
这首诗歌的绝妙之处.首先在于它在写法上采
用了“悬想”的方式。
张玉谷在《古诗十九首赏析》中
认为:“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这
种“
悬想”方式,造就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明明是游子思乡,却拟想思妇思念自己的场景,但
是
细心的读者如果在阅读时能在此处逗留.运用自己
的想象,就会发现妙处所在。“涉江采
荚蓉,兰泽多芳
草”两句所展示的如画之境,是游子的“悬想”:春夏
之交,正是荷花盛开
的季节,风和El丽,荡一叶小舟,
穿行于“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是
被征服后自觉发出的心声,有疑问、有惊喜、更有倾
慕。《涉江采芙蓉>(见卷首)就属于这一类。
初看起
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表
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前四句写
思妇在采芙蓉的
时候想念远方的游子,后四句是游子回望旧乡,长
路和他的思念一样漫漫浩
浩。由于是“同心而离
居”,使得这份忧伤更加深厚绵长,空间和时间的交
错将情感表现得
动人心弦,令人叹惋。诗中“芙蓉”
和“芳草”两个意象可以放在更广阔的诗歌文化背
景之
上进行解读。采芳赠人,<诗经>中就有反映。而
折芳寄远在<楚辞)里屡见不鲜。<诗经・郑风・溱
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蔺兮。”又有“维士
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
药。”《郑笺):“赠女以芍
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女子青春明丽的面庞和红莹
可爱的莲花
相映生辉。倘若倾耳细听.想必还能听到
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但这 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问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
声改变了。镜头迅速摇近。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
怅立
药,结恩情也。”<楚辞),尤其是屈原的作品里有很
多采芳赠人、折芳寄远的描写,
如<离骚>:“溘吾游此
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
可贻。”其中
“芙蓉”意象,似乎较为复杂。芙蓉,也叫
芙蕖、菡萏,即莲花、荷花。<诗经・郑风・山有扶苏》
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毛传)释为:“荷华,芙蕖
也。”《郑笺》:“未开日菡萏
,已开日芙蕖。”<诗经・陈
风・泽陂》则更为明确地把这种植物意象与所思所
爱之人联系
起来,全诗三章复沓,首章日:“彼泽之
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 滂沱。”《九章・怀沙>有:“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蹇裳而
湖畔的女子。热闹欢快的涉江采荚蓉场
景因为后两
句“采之欲遗谁?所恩在远道”的叹惋,瞬间由乐景转
为哀情。而这种悲伤的哀
怨在游子的“悬想”里愈发
变得缠绵悱恻,让人心疼。杜甫有一首诗歌<月夜》:
“今夜郎
州月,圉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
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 <
br>干。”当时杜甫的家人在鄢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诗
人先设想妻子在郝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
.不谙人
情的d,Jl,女势必不能体会母亲此刻忆长安的情怀。
落寞哀伤的妻子浑然不觉
月亮清辉下的凉意.露水
竟然濡湿了自己的云箕。诗人生动细腻的描写源于
推己及人的情感
体会.而“悬想”却把这份情感表现
濡足。”这也是把芙蓉与情爱之事联系起来。南北朝
乐
府民歌西洲曲里则有这样的句子:“低头弄莲子,
莲子青如水。”其中的莲子、莲心为双关语。谐音怜
子、怜心,是表达爱恋情深的。“芳草”的意象在后世
颇为诗人所熟知。李叔同在《送别》
中吟唱“长亭外,
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表达的是依依惜别的深情;
得更加鲜活动人,扣
人心弦。
其次,诗歌在叠加映衬的同时又显示出参差对
比的美学观照。“还顾望旧乡。长路
漫浩浩。”这两句
描写的是游子回望旧乡的场景.如果“悬想”化为现
实,渴望可能成真的
话,我们可以看到,游子和思妇
同在此时此刻怅然相望。身在江南的思妇涉江采芙
还有王维
的《送别》:“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自
居易的《草》:“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
去,萋萋满别情。”更早的《楚辞・招隐士》有:“王孙游
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而<
饮马长城窟行》表达得
38
蓉,思远道;遥在他乡的游子蓦然回首翘盼,望旧乡。
马茂元在《论(古诗十九首>》中论述道:游子“在穷愁
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
室的离
学语文2014tlEltl 2ill
读写频道・佳作欣赏 思,因而把同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
主人公情感际遇下的按语。其实它的绝妙之处
远不
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所言极是,虽是同一种
仪在此。首先,它实现了从个
体到普遍的飞跃。正如
相思.但两地的“闲愁”却使情感的抒发有叠加强调
前文所述.游子
的这种情感和境遇在当时不是个别
的效果。更绝妙的是。这两地的风物和闲愁又显示出
的例
子.而是普遍的现象,从一则史料中可以约略
诗人对此参差对比的美学观照。其一,在地域空间 知道:建和三年,桓帝诏令埋葬客死之士,诏日“今
上.芙蓉盛开应该在夏秋之交,对江南来说,
还是万
京师厮舍,死者相枕;郡县阡陌,处处有之。”如果说
物兴盛.风和日丽,而游子所
在的北方已是草木萧
这样的解读也只是基于对当时社会背景和文人命
条,苍茫寂寥。“芙蓉
”、“兰泽”、“芳草”等意象用明丽
运的观照的话,我们可以扩大阅读的视域,作为个
的
暖色调唤醒生命的律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长 体的人。情感的失落、仕途的坎坷、理想的幻灭都是
路”、“漫浩浩”在空间上表现为空阔寂寥、无穷无尽、
极普遍的现象。而这种缺失性的心理体验都
可以归
灰冷黯淡的长路和风尘。又将这生命中的美好和温
属到“同心而离居”的慨叹当中。
正如现代诗人戴望
暖化为虚无。其二.在情感表达的方式上,前四句以
舒的名作《雨巷》,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可望而
乐景反衬哀情,欢快热闹的采莲场景反衬思妇的哀
不可及的
“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人生中
情。愈显悲伤。后两句以哀景映衬哀情,远道的漫长 总有些美好的东谣只能在想往和渴盼当中,隔着永
和遥不可及彰显游子没有着落的思乡情。我们不
能
恒的距离.怅然相望。陈祚明在《采菽堂古诗选》中
忽视“芙蓉”和“长路”这两个意象
,它是诗人情感的
所言极是:“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其次,它还实
寄托。“芙蓉”是
南方之花,其花八九月始开,耐霜,因
现了从审美到哲理的跨越。诗歌前六句只是在描
此也
被称之为拒霜花。苏轼也曾使用这一说法,如其
写。再现事件发生的场景,表现人物的情感,而最后
《和陈述古拒霜花》:“千株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
两句却以抒情和议论作结语。这两句给
我们的想象
自芳。”芙蓉本不惧怕秋霜,但采撷下来,时间一久,
和哲思以无穷的创造空间
,“同心”和“离居”是相反
难免枯萎,花开时艳丽,花谢时落红伤人,瞬间的审 命题。是精神和现
实的残酷距离,悲剧性的结局引
美比照毁灭时的失落,令人生出许多感触来,黛玉的
发我们
的追问:是误会?是造化弄人?是不可抗的外
<葬花吟》可谓经典绝唱。同时,使用这个意象也暗喻
力?外延的无限性充分显现。既然结局无可改变,长
思妇由于长久思念而憔悴。而“长路”则
不同。漫长而
路漫长遥远,明明知道虽然同心却只能离居,何不
遥远的阻隔让人联想到的是
陈子昂式的深沉感喟:
释然?为什么还要“忧伤以终老”?过程哲学代表人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其实,所谓的“咫尺
物怀特海认为,万物都有一个澄明、显现、由潜在到
天涯”只是乌托邦式的心灵际会,现实中,空间上的
现实的转化过程,每一存在者并非原本就是实有
,
无际往往也寓意着时问上的无涯。诗人连用“远道”、
而是可能的潜在的,是孕育了无数
可能之“有”的
“长路”、“漫浩浩”三个词语强调男女主人公在空间
“无”.它有无数可
能的“是”,却又不现实地“是”。对
上的距离.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忧伤以终老”注定是 过程的追
求。其目的是对结果之类意义的消解,只
他们逃也逃不过的劫数。更何况.这是一条无路可走
有过程构成了生活的现实或者哲学的世界。对象之
的长路。当初那个怀着对功名事业的热切渴望而背
于追寻者而言.只是一个可能或潜在的目标,随着
井离乡、游学求仕的游子,在东汉末年这
个风雨飘
过程意义的逐渐体现。对象的存在意义逐渐消退,
摇、政治黑暗的末世,根本无法
实现自己的梦想。官
直至成为一种精神的悬置。回到文本中去,“芙蓉”
吏制度的腐败,堵
住了这些中下层文人正常的仕进 也好,“长路”也好,读者都能见识出可望而不可即
之路。赖以安身
立命的儒家精神和价值体系亦轰然
的人生之大悲凉者。抒情主人公又怎能不心里透亮
倒塌.
他们为之付出人格尊严和青春生命的一切不
呢?游子却还要怅望旧乡,还想象思妇涉江采芙蓉、 过是南柯一梦。对于四顾茫茫.满身风尘的疲惫心灵
思远道的艰辛和哀伤.而且这个追寻过程被凸
显出
来说。远方的温馨、宁静的家室是他精神上的港湾。
来.并指向遥远的终生,诗人的目
的不过是以曲折
但是,情感上,游子期盼还乡,理智上,又认识到他们
回复的形式来暗指追
寻过程的漫长遥远以及追寻
实际上无法回到故乡,“荚蓉”意象所展示的美好生
者精神的矢
志不渝罢了。其实,这也恰恰说明了过
活情景对身在“长路”的游子来说,注定是永远无法 程的重要
性。爱情也好,人生也好,生命也好,理想
达的彼岸。
也好。太在意结果,可能往往会适得
其反,还不如享
最后,诗歌实现了从个体到普遍、从审美到哲
受这个过程。用尼采的话说,
美在过程。
理的跨越。“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看似对男女
(作者单位:福建省集美
中学) 【责编木子】
学语文2014年第2期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