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芍药考
夜雨寄北原文-广西录取分数线
•
496
•
中华中医药杂志
(
原中国医药学报
)
2015年2月第30卷第2期 CJTCMP,February 201
5,Vol.30,No.2
·研究报告·
《伤寒论》中芍药考
彭浩,姚真,王晶晶,
蔡敏,岳小强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中医系,上海 200433)
摘要:
张仲景
时代芍药不分赤芍、白芍,《伤寒论》中所用芍药是赤芍还是白芍一直被后世医家争论。笔者
根据芍药的
源流及植物学、芍药的功效及现代药理研究、芍药在《伤寒论》中的应用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证,认
为《
伤寒论》中所用芍药应为赤芍。但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定是使用赤芍还是白芍,或两
者同用,不可拘泥。
关键词:
伤寒论;芍药;考证
基金资助:
上海市卫生和
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青年项目(No.201440363),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青年
科研启动
基金(No.2013021)
Textual research of peony in
Shanghanlun
PENG Hao, YAO Zhen, WANG Jing-jing,
CAI Min, YUE Xiao-qiang
(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hai Hospital,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
Abstract:
The
peony is not distinguished red peony root from
white peony root in era of ZHANG Zhong-jing. Which
kind of
peony is used in
Shanghanlun
has been argued by the later doctors for a long
time. According to the origin and botany of peony
efficacy
and moder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of peony, the application of peony in
Shanghanlun
, the author thinks the peony
which is used in
Shanghanlun
should be red
peony root. However,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we
should decide which kind of peony to be used
according to
the concrete conditions.
Key
words:
Shanghanlun
; Peony; Textual
research
Fund assistance:
Youth Project of
Shanghai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No.201440363),
Youth Project of
Changhai Hospital (No.2013021)
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一书,组方严
谨,用药精到,而对芍
药的运用更是个中典范
[1]
。《伤寒论》共载方113首,而
用芍药者
就达33首(其中3首出现在加减法中),涉及原文52条,应用范
围遍及三阴三阳六
经诸证,无论寒热虚实、表里内外病证均可
配伍使用,其使用频率仅次于甘草、桂枝、大枣和生姜。故李
时
珍谓:“仲景治伤寒多用芍药,以其主寒热利小便故也”。然而
在张仲景时代,芍药并未有赤
芍、白芍之分,导致后世医家对此
多有争议,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医宗金鉴》《伤寒论注》、孙尚方、许叔微等认为应是白芍;《医宗必读》《伤寒九十论》
《太平圣惠方》、李中梓等注为赤芍
。然而赤、白芍性质功用不
同,有考证的必要,不妥之处望同道指正。
芍药的源流及植物学芍药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邪气腹痛,
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
便,益气。生川谷及丘
陵”。至东汉末年,通过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芍药的灵
活运用可
以看出,当时医家对芍药的功用已有深刻认识,但此
时仍未有赤芍、白芍之分。直至南北朝陶弘景的《本
草经集注》
才将芍药分为赤、白芍两种。但在临床用药上,一直到唐代,多
数医家仍未加以细分
,使用时仍以芍药统称。至宋以下,赤、白
芍的分用开始明晰,像宋代的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圣济
总
录》中所辑录的方剂来看,很多已明确记载所用的是赤芍还是白
芍,如“白芍药散”“赤芍药
散”“五味子丸”“地骨皮丸”等。
既然张仲景时代没有赤、白芍之分,那《伤寒论》中所用芍
药究竟是赤芍还是白芍?《中华药海》称赤芍为野生入药,而白
芍多为栽培品。据《神农本草经》记载,
芍药“生川谷及丘陵”,
仲景时代的医家多就地取材,直接采药于山野中
[2]
;而陈
承的
《本草别说》述,芍药至宋代才开始广泛采用栽培种入药。因而
《伤寒论》中所使用的芍药
应主要为野生品,即赤芍。
芍药的功效及现代药理研究
自宋以来,诸多医家对赤芍及白芍的功效
进行了分别阐
述,如刘翰、马志的《开宝本草》云:“芍药有赤白两种,其花亦
有赤白二色,赤
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元代王好古的
通讯作者:彭浩,上海市翔殷路800号第二军医大学长
海医院中医系,邮编:200433,电话:,E
-
mail:ncxq19811031@<
/p>
中华中医药杂志
(
原中国医药学报
)
2015年2月第
30卷第2期 CJTCMP,February 2015,Vol.30,No.2
《汤液本草》
:“今见花赤者为赤芍药,花白者为白芍药,俗云
白补而赤泻”。明代《景岳全书》谓:“白者味甘,补
性多。赤者
味苦,泻性多”。清代《本草求真》:“赤芍药与白芍药主治略
同。但白则有敛阴益
营之力,赤则只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则能于
土中泻木,赤则能于血中活滞”。吴仪洛《本草从新》曰:“
白益
脾,能于土中泻木,赤散邪,散血中之滞”。汪昂《本草备要》:
“赤芍主治略同,尤能泻
肝火,散恶血,治腹痛坚积,血痹疝
瘕,经闭肠风,痈肿目赤,能行血中之滞。白芍补血,泻肝,益脾,敛肝阴”。不难看出,历代医家认为赤芍与白芍二者有同有
异,但比较一致的认识是赤芍偏于祛
邪,白芍偏于补虚。现代中
医院校统编教材已明确将赤芍与白芍分开,前者归入清热药,
后者归
入补血药。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功善清热凉血,
散瘀止痛。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
,长于养血敛阴,
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3]
。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
[
4]
,赤芍有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
成、抗凝血、激活纤溶的作用,与其清热凉血的功能有关
;其还
有保肝、镇静、镇痛、解痉、抗胃溃疡及抗肿瘤的作用,与其散
瘀止痛功效有关。白芍对
动物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活动有调节作
用,其提取物有抗血栓作用,能减轻血小板血栓的湿重,对抗
ADP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故具有调经、止痛、止
崩漏等作用。白芍还具有保肝、镇痛及
抗炎的作用,与其柔肝止
痛功能有关。另外还有中枢镇静的作用,与其敛阴止汗的功效
有关。<
br>芍药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芍药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都是在“通”的主
导
功能下发挥各种不同治疗作用的。
3.1 通营益阴 桂枝汤证是在外感风寒,营卫失和的情况
下发生的。如原文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
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
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
者,桂枝汤主之”。由于风寒外袭,卫气抗邪而强于外;营不得
卫谐
,阴津失固,则营弱于内,形成“卫强营弱”“卫气不共营气
谐和”的病理状态
[5]
。桂枝汤之所以能调和营卫,正是桂枝温经
通阳,可以透邪外出,助卫阳行于脉外;而芍药则能通调营血
,
促营阴行于脉中。桂芍相配,谐和营卫,周行全身。同时方中甘
草、生姜、大枣能资助胃气,
充实营卫之源
[6]
。整个方最终达到
营卫调和、正胜邪祛的作用。此处芍药的功效为
通营益阴。其
它如桂枝汤的加减方、黄芩汤及其加减方、麻黄升麻汤等方,所
用芍药均为此意。
3.2 通调肝气 肝主藏血和疏泄,肝气如果郁滞,不仅影
响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而且因为
气为血之帅,会进一步妨碍
血液的调节流通。芍药味酸入肝,有疏肝柔肝的作用,能疏理
气机,
调节血量,常与柴胡、枳实等相配,治疗肝失疏泄、肝气
横逆等证。如在治疗肝胃气滞、阳郁不达证的四
逆散中,芍药主
要在血分,即在疏通血脉、调理肝血以消郁滞的过程中,而达到
•
497
•
通调肝气
[7]
。另外,在小柴胡汤的加减运用
中“若腹中痛者,去
黄芩加芍药三两”,亦是取芍药通调肝气之用。
3.3 通便泄下 芍药在
《伤寒论》中的通便作用主要体现
在麻子仁丸中。麻子仁丸主治胃热盛,脾经伤,脾不能为胃行
其津液而致大便秘结的病证,即脾约证。方中芍药用量颇大,
为半斤,具有和阴血、缓拘急的功效,可以
在通利肠道血脉的情
况下,缓解肠道的挛急,起到通便泄下的作用。
同为泄下通便,三承气汤却
没有使用芍药,是因为承气汤
证为热邪郁结,腑气不通,病势较急,主要矛盾在气分而不是
血分
,需泄热通腑而行大便,因而未选用芍药。
3.4 通利肺气 小青龙汤证为外感风寒,内有停饮所致。
该方在麻黄、桂枝、细辛、干姜等温散药中佐以芍药,用以疏通
肺络,泄利饮邪,寓利饮于通络
之中,血活则饮去,进而达到通
利肺气之目的。
治肺痈之桔梗汤虽也可用于治疗胸满咳痰的症状
,但桔梗
汤证为热壅血瘀所致,所咯之痰秽浊腥臭,而芍药只能缓解气
道拘挛以止咳,通利质稀
流动之饮,却不能清肺热、祛质稠不
易排出之痰,故此处不用芍药。
3.5 通利水道 《素问
·汤液醪醴》论“去菀陈
莝
”,即指
出活血化瘀法是治疗水肿病的一大原则。而芍药在
治疗脾肾阳
虚不能制水的真武汤
[8]
以及治疗脾失健运,水气内停的桂枝去
桂加茯苓白术汤中,均是通过活血化瘀、通利血脉而达到利水
作用的。
五苓散虽同为利水之剂却
不用芍药,是因为五苓散证病机
为膀胱气化不利,水不下输,病在于气,不同于真武汤证病机
为
阴盛阳虚,病在于阴,故用桂枝温阳化气行水,而不用芍药,
以防其通阴敛气之弊。
3.6
通络行滞 《神农本草经》云芍药“除血痹”,《名医
别录》谓芍药“主通顺血脉”。对于血脉瘀滞不畅
,肢体痹阻疼
痛的病证,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常使用芍药。如通过温补肾
阳、健脾化湿治疗人
体阳气虚弱,寒湿阻滞经脉、关节,引起身
体痛证的附子汤,以及通过养血和营、温经散寒治疗营血内虚
,
寒凝经脉的当归四逆汤,二者均在方中使用了芍药,用以和营
血、通血脉,起到了通络行滞的
效果。
由上可见,芍药在《伤寒论》中体现的主要是能通、能动的
功能,它的各种治疗作用都是
在通利有形流动之阴质(如营血、
津液、水饮)和与之相关的络脉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这又从另
一个方面说明《伤寒论》中芍药应为赤芍。
总结
通过从芍药的源流及植物学、芍药的功效及现代
药理研
究、芍药在《伤寒论》中的应用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讨论,《伤
寒论》中使用的芍药当为赤
芍。然而就目前临床实际应用上来
看,白芍偏于补虚,赤芍偏于祛邪。汉末时期芍药虽未有赤、白
芍之“名”分,但《伤寒论》中用芍药之方剂有偏于扶正的,也
•
498
•
中华中医药杂志
(
原中国医药学报
)<
br>2015年2月第30卷第2期 CJTCMP,February
2015,Vol.30,No.2
[3]
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70,541
[4]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4-285,
929-931
[5] 毛玉生.试论《伤寒论》中的芍药及其应用.中医杂志,1981,
11:67-69
[6] 杨学,孔祥亮,岳小强.《伤寒论》甘草量效探微.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3):268-272
[7]
黄仁礼.《伤寒杂病论》芍药运用要点探讨.河南中医,2004,
24(8):1-3
[8]
汝亚琴.真武汤眼科治验举隅.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1):
61-62
[9]
何丽清,储开博,高爱红.论芍药在《伤寒论》方中的应用.
国医论坛,2005,20(5):2-3
(收稿日期:2014年7月21日)
有偏于祛邪的。因而,即使仲景时代《伤寒论》中所用芍药为赤
芍,现在临床使用中也要辨证选择。如病
证为实证,患者体质
不虚,需要祛邪为主的可以选用赤芍;如病证为虚证,患者体质
虚弱,需要
扶正为主的可以选择白芍;如病证为虚实夹杂,需要
祛邪与扶正兼顾的,可以赤、白芍同用,然后再根据
虚实的偏
重情况来决定赤、白芍的用量比例
[9]
。因而,笔者认为临床应用
中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使用赤芍亦或白芍,还是两者同
用,不能拘泥于全用赤芍或白芍。
参
考 文 献
[1] 张振强,高卫平,姚海强.从《伤寒论》芍药的剂量层次探讨
其运用及
配伍规律.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7):1960-1962
[2]
郭伟,杜鑫.《伤寒论》之芍药考.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
34(11):22-24
·研究报告·
藤梨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何国浓
1
,胡秀敏
2
,王辉
3
,樊莉
1
,王邦才
1
(
1
宁波市
中医院,宁波 315010;
2
北京市石景山区食品药品安全监控中心,北京
100043;
3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
310053)
摘要:
目的:研究藤梨根
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
-
20
凝胶柱色谱法、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
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
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熊果酸(Ⅱ)
、齐墩果酸(Ⅲ)、胡萝卜苷(Ⅳ)、
香豆酸(Ⅴ)、对羟基苯甲酸(Ⅵ)、3-吲哚甲酸(Ⅶ)、2α
,3α,24-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Ⅷ)、
2α,3α,19α,24-四羟基乌苏烷-
12-烯-28-酸(Ⅸ)、2α,3α,24-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Ⅹ)。结论:化
合物Ⅴ、Ⅵ、Ⅶ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藤梨根;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基
金资助: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No.2013ZA115)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root of 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HE Guo-nong
1
, HU Xiu-
min
2
, WANG Hui
3
, FAN Li
1
,
WANG Bang-cai
1
(
1
Ningbo Hospital
of TCM, Ningbo 315010, China;
2
Beijing
Shijingshan District Food and Drug Safety
Monitoring Center,
Beijing 100043, China;
3
Zhe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3,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root of
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Methods: The
constituents were isolated by silica gel
chromatography, Sephadex LH-20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semi-preparativ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pectral analysis. Results: T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to be
β
-sitosterol (
Ⅰ
)
;
ursolic acid (
Ⅱ
)
;
oleanolic
acid (
Ⅲ
)
;
daucosterol
(
Ⅳ);
coumalic acid (
Ⅴ
)
;
p-hydroxybenzoic acid (
Ⅵ
)
;
indole-3-carboxylic acid (
Ⅶ
)
;
2
α
,3
α
,24-trihydroxyurs-12-en-28-oi
c acid (
Ⅷ
)
;
2
α
,3
α
,
19
α
,24-tetrahydroxyurs-12-en-28-oic acid
(
Ⅸ
)
;
2
α
,3
α
,24-trih
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 (
Ⅹ
).
Conclusion: Compounds
通讯作者:王邦才,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丽园北路81
9号宁波市中医院科教科,邮编:315010,电话:
E
-
mail:nbszyy
kj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