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幼儿园小班班级总结
2006
年第
4
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
科学版
)
第
31
卷
JOURNALOF
ZHEJIANGNORMALUNIVERSITY
(
总第
145
期
)(
SocialSciences
)
No.4,2006
General
No.145
Vol.31
江南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景遐东
(
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
,
湖北黄石
435002
)
摘 要
:
商周以前是江南文化的发轫期
,
春秋战国是发展成型期
,
秦汉为过渡
期
,
魏晋南北朝隋唐是转型
发展期。江南文化总体特征经历了由尚武向崇文、文化地位
经历了由偏远到成为中心的转变。江南文化具有
柔性刚性并存、崇尚文教、开放包容异域文化及浓厚的宗
教性内涵等鲜明特征。
关键词
:
江南文化
;
发展
;
演变
;
特征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2
5035
(
2006
)
04
2
0013
2
07
“江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及现实生活中一个重
要的区域概念
,
它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
,
还是一个历
史概念
,
同时还是一个具有极其丰富内涵的文化概念。我们知道
,
文化区是有着相似或相同文
化特质的
地理区域
,
又称文化地理区。在同一文化区中
,
居民的语言
、宗教信仰、生活习性、审美观念、心理等方面
都具有一致性
,
形成一种区别于其他文
化区的区域文化特质。当然
,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
区域文
化总
是会不断接受其它区域文化因素的影响
,
在内外文化因子的取舍、交融中
,
推
动自身文化的发展。
但其传统的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特性总会在该地区文化群体中得以保留并有较稳定的性
状。文化区与行
政区往往不一致
,
文化区不是人为的
,
而是在长期的
社会发展中
,
主要因为地理环境的差异而自然形成
的。江南文化的区域范围相当于今天
苏南、浙江及徽南地区
,
它是春秋吴越国的核心地区
,
是文化意义
上
典型的南方。
一、江南文化传统的历史发展
江南文化传统的形成经历了几个阶段
,商周以前是江南文化的发轫期
,
春秋战国是成型期
,
秦汉是
发展
过渡期
,
魏晋南北朝隋唐是转型发展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
江南文化特征
经历了由尚武向崇文
的转变
,
文化地位也经历了由偏远到成为中心的转变。
(
一
)
商周以前———江南文化的发轫期
1
、旧石器、新石器时期的江
南文化
江南的远古文明源远流长
,
与黄河流域的文化一样古老灿烂
,
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从考古资料来看
,
江南文化的渊源要追溯到旧石器
时代
,1985
年在吴县三山岛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
的文化遗址
,
这在长江下游属于第一次。到新石器时期
,
这里就有了极其灿烂的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
是宁绍地区的河姆渡文化、杭州湾以北及太湖周围的马家浜文化、南京北阴阳营文化和良渚文化等。
河
姆渡文化距今大约七千年
,
总体水平可以和北方的仰韶文化相当
,
但其文化面
貌和仰韶文化完全
不同。它拥有丰富的原始艺术
,
如陶、骨、木、象牙、玉石等艺术品
,
艺术风格总体上写实而朴素。象牙雕
刻“鸟日同体”
,
图案精致、
柔雅、极富想象力。河姆渡文化证明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源性
,
也证实了长
江下游是我
国早期文化的另一个中心。良渚文化产生于新石器晚期
,
距今大约五千年。良渚文化已经
收稿日期
:2006
2
05
2
19
作者
简介
:
景遐东
(
1964-
)
,
男
,江苏南通人
,
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
文学博士。
1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
它是吴越文化进入了文明时代的标志。其玉器种类数量繁
多
,
堪称璀璨夺目
,
有冠
状饰、锥形饰、环形饰、半园形饰、串饰、
坠饰
,
还有蛙、鱼、龟、鸟形饰等
,
而琮、钺、璧等大型玉礼器最为珍
贵。良渚玉器造型上具有人工化、图案化、装饰化的倾向
,
线纹雕刻精细无比
,图案带有较强的天、地、人
相沟通的深刻寓意。纤巧、和美、柔润而优雅
,
与同时
期北方的红山文化的玉器所表现出的粗犷质朴豪
放明显不同。
新石器时代吴越居民在水稻种植、
陶器、玉器的生产及渔猎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
,
形成了极具特
色的原始文化
,
尤其是玉器最能体现江南先民的艺术想象力
,
并为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
土
壤。而尚玉所体现的和美、柔润的精神理念对后来江南文化特征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
br>、夏商周时期
,
江南文化进入一个较为平缓的发展时期。
此时北方文化高度发达
,
南方则相对沉寂。在太湖平原有马桥文化
,
主要分布于太湖以东的吴县、<
br>吴江、无锡、常熟一带。而在宁镇丘陵和皖南东部地区则为湖熟文化
,
文化面貌逐渐与太
湖平原趋于一
致。马桥文化和湖熟文化连成一体
,
使得整个江南文化区的面貌形成完整
而统一的状况。同时
,
湖熟文
化中的青铜器具有浓郁的中原商周文化特征
,<
br>说明此时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据《史记》记载
,
大约在
商代末年
,
周太王长子太伯、次子仲雍
,
为让王位于三弟季历
,从岐山南奔江
南
,
建都于无锡梅里
,
自号为“勾吴”
,
开创了吴国的历史。根据学者考证
,
“吴”
,
即“苏”字
,
义为“鱼”。
因吴地居民以鱼为生
,
故有此称。太伯将中原文化带入江南,
使之与江南文化结合。他入乡随俗
,
断发
文身
,
并带
领百姓兴修水利
,
发展农耕
,
制陶冶铜。《吴越春秋・吴太伯传》载吴“数年
之间
,
民人殷富”。
越又称“于越”
,
越即钺
,
青
铜铭文作“戉”。早在河姆渡和马家浜文化时期
,
越地的石钺就十分发
达
,<
br>良渚时期则出现了制作精美的的玉钺
,
钺与玉琮一起象征着高贵的等级身份。当代浙江嘉
兴、余杭
的考古也发现了穿孔石斧。后来钺从武器变成王权的象征
,
所谓“夏执玄戉<
br>,
殷执白戚
,
周左执黄戉
,
右
①
秉白髦”。
有人认为钺不仅谓古越族所发明
,
而且其谐音之“越”含有“超越”之意
,
故
越人以越作为族
②
名。
传说越之开国和大禹相关。大禹治水成功后
,
大会诸侯于江南
,
计功而崩
,
就葬在那里
,
遂名“会
稽”。会稽
,
会计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即载
:
“越王勾践
,
其先禹之苗裔
,
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
封于会稽
,
以奉
守禹之祀。文身断发
,
披草莱而邑焉。”对此段记载
,
后来的许多学者曾表示
怀疑
,
现在
的考古发现证明
,
今天长江下游地区的古文化面貌的确有
一些夏文化的因子
,
夏、越之间也有许多联系
,
③
司马迁的话并非毫
无根据。
吴、越俱在远离中原的东南
,
互为邻国
,
语言相近
,
习俗相通
,
信仰相同。正如《吕氏春秋・知化篇》
所谓“吴之与越也
,
接土为邻境
,
壤交道属
,
习俗同
,
言语通。我
得其地能处之
,
得其民能使之
,
越于我亦
然。”吴、越之民又错杂相
居
,
互相迁移
,
《越绝书》第六申包胥云
:
“夫王与越也<
br>,
接地邻境
,
道径通达
,
仇
雠敌战之邦
;<
br>三江环之
,
其民无所移
,
非吴有越
,
越必有吴。”说
明了两国民风高度合一的特点。语言是
人类文化的重要产物
,
是区别不同文化的重要标
志。从吴越许多专有名词的用法
,
即可看出两者语言的
共同性。典型的是吴越人名地名
明显与中原有别
,
显示了古越语的特点。如二者之族名勾吴、于越的称
呼
,<
br>“吴”、“越”之前都有冠首字。据学者考证
,
“勾”、“于”当为发语词无实义。东汉
服虔云
:
“吴蛮夷
,
言多发声
,
数语共成一言。”颜师古注
《汉书・地理志》云
:
“勾
,
音钩。夷俗语之发声也。亦犹越为于越
也。”吴越居民有着共同的服饰、风俗习惯与信仰。《论衡・四讳篇》
:
“吴越之俗
,
断发文身。”《尚书大
传》
:
“吴越之俗
,
男女同川而浴。
”《汉书・地理志》
:
“吴越之君皆好勇
,
故其民至今好用剑
,轻死易发。”
吴越先民还有共同的龙、鸟图腾。
显然
,
吴、越是同一文化
区内部的两个政权
,
国虽为二
,
实为一体
,
而两国在不断的
相互征战中彼此
却结合得更为紧密。吴、越作为文化整体属于统一的江南文化区域。当然
,吴、越也有一定的差异
,
但这
种差异不在于文化性质的不同
,
而
只是文化水平之间的差距。因为地理位置与中原远近的关系
,
吴受中
③
原文化
的影响要比越大一些
,
越则保留了较多的土著特色。所以
,
越经济上总体要落
后一些
,
民风要质
朴一些。
这一时期为江南文化的发轫期
,
尽管中原人心目中吴越地区还是蛮荒之地
,
所谓“太伯避历
,
江蛮
1
4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是适”
,
但吴越先民取得了与中原文明几乎同样辉煌的成就
,
其间文化的许多特点决定了后来江
南文化的基本内涵。
(
二
)
春秋
战国———江南文化的成型期
春秋战国时期
,
吴、越两国逐渐强大
,
江南文化崛起。吴国在和西邻楚国的争战中不断发展壮大
,
鲁
定公四年
(前
506
)
吴王阖闾在伍员、孙武的辅佐下大败楚国
,
国力以及
在诸侯间的威望达到顶峰。同
时
,
越王允常、勾践在楚人文种、范蠡的辅佐下
,
与吴王阖闾、夫差连年交战。阖闾攻越
,
战败负伤而亡
,
夫差即位
励精图治
,
大败勾践
,
报了父仇。而勾践则自甘为奴
,
臣服
于吴
,
获得重新崛起之机会
,
卧薪尝
胆富国强兵
,
终于在公元前
473
年
,
一举灭吴成就霸业。
吴越争霸是春秋后期历
史上最动人的一幕
,
其间出现的历史人物如吴王僚、阖闾、夫差、越王勾践及
伍员、专
诸、孙武、范蠡、西施等等
,
还有他们的经历以及关于他们的传说故事
,
在后
来的历史发展中一直
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这些人物身上体现的精神
,
也成为江南文化精
神的内在特质
,
而持续影响着后人。
透过吴越相争的表象
,
我们可以
看到吴、越文化在冲突中进一步融合的史实。
此时
,
吴越的青铜冶炼、造船、航海、纺
织、稻作农业、渔业等都非常先进
,
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
其中最
突出
的是青铜冶炼。吴越铸剑闻名天下
,
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
,
均为当时著名铸
剑工匠。《越绝书》卷
十三载越王勾践有毫曹、巨阙、纯钧、湛卢、胜邪、鱼肠等宝剑。吴国则有干将、
莫邪剑。欧冶子、干将还
为楚王铸造龙渊、泰阿、工布三支铁剑。其中的巨阙剑“穿铜釜
,绝铁镉
,
胥中决如粢米”。当代在江苏、
浙江、湖北等地区考古发现的吴越众多青
铜器证明了这一点。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出土了一把越王
勾践青铜剑
,
此剑在地下深
埋两千四百多年
,
出土时不仅寒光逼人
,
且剑刃锋利
,
能轻
易划破二十余层
纸。其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
,
剑柄以丝线缠缚
,
剑首向外翻卷
作圆箍形
,
内铸有极其精细的十一道
同心圆圈。剑身一面有两行鸟篆铭文
:
“越王勾践
,
自作用剑”。吴
越青铜宝剑工艺之精细雅致令人叹为观止
,
既锋利又精美
,
堪称柔中寓刚、刚
柔相济。
此时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越王勾践
,
功成名就泛舟五湖的范蠡
,美女西施、郑旦等等
,
都成为后世传
诵不绝的人物。这一时期江南民风的勇武特点
表现得非常突出。《吴越春秋》云
:
“人性绝而愚
,
水行山
处。以船
为车
,
以楫为马。悦兵敢死。”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
,
南北东西文化交
流频繁
,
江南文化也较多地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朱熹认为春
秋以前吴越“其俗盖亦朴
鄙而不文”
,
后来吴人子游“悦周公、仲尼之道
,
而北学于中国
,<
br>身通受业。遂因
[2]
文学以得圣人之一体
,
岂不可谓豪杰之士哉”<
br>!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吴公子季札在鲁国宫廷观赏
礼乐
,
对诸侯
各地的诗乐歌舞做了精彩独到、恰如其分的评论
,
令北人惊叹不已。可见中原文化已经为
吴越贵族所熟悉掌握。
此时
,
吴、越相继称霸
,
是江南文化成型并
获得很大发展的时期。
(
三
)
秦汉———江南文化的过渡期
越灭吴后
不久
,
国力开始下降
,
到无疆为王时再次沦为楚之属国
,
最
后为秦所灭。秦设会稽郡统领
江南吴越故地。统一中央王朝的出现
,
加上吴越土著和北
方人民互相迁移
,
使江南文化的性质开始发生
改变
,
逐渐由尚武崇霸
向尚礼崇文转变。
汉武帝元狩四年
(
公元前
119
年
)曾将中原大量百姓迁居会稽郡
,
移民使得江南生产力得到一定的
提高。不过这时江
南文化特征的转变还只是一个开端
,
江南仍然保留了其许多特有的生活方式
,
民风也
与中原有较大差别。农业生产上主要是水稻种植和渔业。《史记》云
:
“江南火
耕水耨。”应劭注曰
:
“烧
[1]
(
卷
30
)草
,
下水种稻
,
草与稻并生
,
高七八寸
,因悉芟去
,
复下水灌之
,
草死
,
独稻长
,所谓火耕水耨也。”西
汉时有人不仅“患吴、会稽轻悍
,
无壮王以填之”
,
甚至还把江南人看作不开化的落后民族
:
“‘毋亲夷狄
,
[1]<
br>(
卷
106
)
以疏其属’
,
盖谓吴邪
?”西汉建元三年
(
公元前
138
年
)
,
“闽越
发兵围东瓯。东瓯食尽
,
困
,
且
降。乃使人告急天子”。汉武帝问计
于太尉田蚡
,
田蚡对曰
:
“越人相攻击
,
固其常
,
又数反复。”反对朝
[1]
(
卷
114
)
廷出兵相
救。在当时人们的心中
,
吴越乃蛮夷之地
,
其民轻悍、好斗、多变。元鼎、元
封年间
,
闽
越、东越民多次反叛
,
“于是天子曰东越狭多阻
,
闽越悍
,
数反复
,
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
遂
虚空”。因此《汉书》载
:
“吴粤之君皆尚勇
,
故其民好用剑
,轻死易发。”
15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1]
(
卷
130
)
但此时江南文化的发展还是有成就的
,
如西汉著名的陆贾、严助、朱买臣都是
江南士人。到东汉时
江南人物就开始成批涌现
,
较突出的有余姚人严光
,上虞人王充、戴就
,
毗陵人彭修
,
山阴人谢夷吾、赵
晔
,
曲阿人包咸等。王充在《论衡・恢国篇》中指出江南自远古以来的巨大变化
:
“夏禹
倮入吴国
,
太伯
采药
,
断发文身。唐虞国界
,
吴为
荒服
,
越在九夷
,
罽衣关头
,
今皆夏服、褒衣、履舃。”也
就是吴越地区服
饰上已经和中原没有什么区别了。
秦汉时期相对于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原
,
江南总体上还是比较落后的。虽然有了初步的开发
,
但却被
中央朝廷所忽视
,
认为是“取之不足以更费”
,
亦即开发得不偿失
,
人们在
心理上还是把江南看作偏远蛮
荒之地。
(
四
)
魏晋南朝隋唐———江
南文化的转型发展期
晋唐时期是江南文化大发展和重要的转型期。江南相对于战乱不断的北方而言社会较
为安定
,
再
加上东晋、南朝政权建立在江南
,
所以江南经济文化都有
了很大的进步。华夏文化在江南得到了巨大的
发展
,
文学、艺术、史学等都出现了新的
气象。这一时期是江南文化的嬗变转型阶段
,
江南文化由尚武向
尚文的转变非常明显<
br>,
其影响后代的新的特质大多形成于这一阶段。
东晋以后江南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开发,
经济开始崛起。建康是经济政治中心
,
同时也是文化中心。
到隋时大运
河的开凿把江南水系与中原水系紧紧联系在一起
,
南北交通与运输从此畅通无阻
,极大促进
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当然
,
也沟通了南北文化的交流
,
江南在全国的地位更加突出了。东晋至南朝汉族
政权南迁
,
中原大量贵族士人亦随之移
民江南
,
不仅促进了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
,
还从根本上提
升了
江南文化水平。《南史》卷七十二云
:
“自中原沸腾
,
五马南渡
,<
br>缀文之士
,
无泛于时。降及梁朝
,
其
流弥盛。盖由时主儒雅<
br>,
笃好文章
,
故才秀之士
,
焕乎俱集。”杜佑称
:<
br>“永嘉以后
,
帝室东迁
,
衣冠避难
,
[3]
多所萃止。艺文儒术
,
斯之为盛。”可见东晋以来江南经济崛起后人才辈出、文化学术得到很大
发展。
南朝虽然军事上较北方弱小
,
处于劣势
;
但是文化上
,
南方则占据主导地位。
隋朝建立后
,
文帝统治的核心是西魏———北周时期
形成的关陇集团
,
对江南文化采取了压制鄙视的
⑤
态度
,
不
过隋炀帝登基以后重新依靠江南士族
,
江南文化再次崛起。炀帝曾任扬州总管“前后十年
,
以
[4]
北方朴俭之资
,
熏染于江南奢靡之俗”
,其萧后为梁明帝之女
,
所以他大力提倡推崇江南文化。窦威
等人著《丹阳郡风俗》
一书
,
对江南士人采取了蔑视态度
,
炀帝非常不满
,
认为江
南“衣冠人物
,
千载一
时。及永嘉之末
,
革夏衣缨
,
尽过江表。此乃天下之名郡。自平陈之后
,
硕学通儒
,
文人才子
,
莫非彼
[5]
至。”他不仅爱好倡导江南文化
,
还亲自实践
,
《资治通鉴》云其“好为吴语”
,
并效仿南朝诸帝致力于文
学创作
,
其诗歌无论内容风格都与南朝文学一脉相承。
此时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产生了碰撞、整合、交
融
,
也促成了江南文化的转型。中原士族南下以后
出于政治需要
,
必
须笼络、联合江南士族
;
而江南士族也要靠南来的北方士族保护巩固其地位
,
这就使得
吴越世家大族的地位得以提高。北方士人将北方之哲学、士风带到江南
,
给江
南文化充实了新的内容。
方北辰指出“南朝时期江东世家大族的突出标志
,
除了世袭政
治特权外
,
主要在于高度的文化而不是雄
[6]
厚的经济”
,
可见江南文化迅速发展的状况。
东晋南朝时期
,
江南成为文学中心。“永明体”开创
了诗歌声律化的新时代
,
在诗歌的格律声韵、对
仗排偶以及遣词造句、意境创造等方面
,
都比古体诗更为工巧华美、严整精练。不仅为当时的文坛注入
了新的气息
,
树立了新的美学风范
,
更为唐诗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
开创了中国诗歌
史的新时代。另外
,
“宫体诗”、“吴均体”等也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江南
杰出文人众多
,
如西晋陆机、陆
云、张翰
,
东晋葛洪
,宋齐间的丘灵鞠、张融和孔稚珪
,
梁代沈约、吴均、丘迟、陶宏景、陆倕、张率
,
陈隋沈
炯和姚察等。圆润自然、清新活泼的江南民歌
,
是江南特有的自然与社
会环境的产物
,
其情感、审美风格
与北方的文学大异其趣。江南民歌以情歌为主
,
较少儒家传统理论的约束
,
感情大胆强烈而执著
,
又不
乏纯真朴素
,
且具有动人的情致、天然明朗的韵味。后代无数的文人为之心醉神迷
,<
br>并充分汲取其营养
,
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贺等都直接间接地学习其精神。<
br>东晋南朝的书法、绘画、雕刻等艺术也取得杰出成就
,
出现了数位影响深远的艺术家。晋
陵顾恺之
,
[7]
倡导“以形写神”
,
其人物画出类拔萃
,
艺术手法出神入化。苏州陆探微的人物画造型“秀骨清像”
,
吴
16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④
郡张僧繇以佛寺壁画和人物写生画著称
,
宗炳、王微的山水画论奠
定了中国绘画的理论基础。其他如刘
宋的顾宝光、孔琳之、张永、范晔
,
南齐的王僧虔
,
梁代的陆杲
,
陈时的顾野王、智永等都是杰出的书法家。
六朝的陵
墓石刻、佛寺石刻也展示了此时雕塑艺术的非凡成就。最典型的是金陵的“石辟邪”
,
它造型<
br>奇异
,
体形巨大
,
昂首阔步
,
神勇超迈
,<
br>集天地间各种巨猛禽兽之大成。体现了雕塑家的超凡杰出的想象
力和中国艺术得意忘形的最高艺术
境界。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
江南社会风气发生很大变化
,
唐初魏征
《隋书・地理志》载丹阳、宣城、毗陵、
吴郡、会稽、余杭、东阳等地“川泽沃衍
,
有
海陆之饶
,
珍异所聚
,
故商贾并凑。其人君子尚礼
,
庸庶敦
庞
,
[8]
风俗澄清
,
道化隆洽”。隋唐之际江南社会风俗已经基本
完成了由尚武到崇文的转变。
唐朝建立以后
,
江南经济步入了新的快速发展的时期,
经济地位不断上升
,
江南在唐代整体上是安
定的
,
社
会的安定和平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唐初江南地区的人口比隋大业年间有了显著的
增加
,
到了天宝年间
,
江南人口密集程度仅次于河北、河南
,
位居全国第
三位。中唐时期
,
江南地区大量
[9]
人口由农业部门向航运、手工业、商业
转移
,
更可见江南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就。唐代诗人笔下的江南
无不是粮田千顷、稻花飘
香的景象
,
如苏州殷尧藩《喜雨》诗
:
“千里稻花应秀色
,
酒樽风月醉亭
()
[10]
卷
492
台。”润州、常州、宣州、越州
、苏州、杭州、金陵等都是当时重要的中心城市。
安史之乱的爆发深刻地推动着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
进程。中唐以后唐财政收入便仰仗江南
,
[11]
(
卷
63
)
[12]
所谓“军国费用
,
取资江淮”
,
“江东诸州,
赋出所资
,
漕挽所出
,
军国大计
,
仰于江淮
。”同时大
量北方士人避乱江南
,
李白《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
:
“
天下衣冠士庶
,
避地东吴
,
永嘉南迁
,
未盛于
[1
3]
此。”江南在战乱中大量接受北方移民
,
保存了中原地区的文化精英
,<
br>移民又对江南地区的社会风尚
的雅化起到直接影响
,
因而对江南文化的发展起到
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
江南文化的转型进一步深入。
江南诗人无论数量、质量方面均占据
唐代诗歌创作的重要地位。据统计整个唐代有诗作存世的江
南诗人
357
位
,
占唐代诗人总数的
18.5%,
而江南诗人存诗数量达
11346
首
,
占了现存唐诗总数五万五
千首的
20.6%,
超过了五分之一。唐
江南籍众多诗人中
,
如虞世南、许敬宗、骆宾王、贺知章、包融、张
旭、储光羲、戴叔
伦、刘长卿、严维、钱起、权德舆、顾况、皎然、张籍、李绅、孟郊、秦系、张祜、朱庆馀、殷尧
[14
]
藩、施肩吾、陆龟蒙、项斯、罗隐、贯休等
,
都是唐诗史上的重要作家。在此基础上
,
江南自然“成为一个
[15]
与京城并立的文化中心”。
南北朝及
唐代“江南”已经作为风景优美物产富饶的代称而用于形容某一北方地区
,
宋乐史《太平
寰宇记》载
:
“后周宣政二年
,
破陈将吴明彻
,
迁其人于
灵州
,
其江左之人
,
尚礼好学
,
习俗相化
,
因谓之塞
[10]
(
卷
566
)
北江南。”唐代韦蟾《送
卢潘尚书之灵武》
:
“贺兰山下果园成
,
塞北江南旧有名。”这两处塞北与<
br>江南不是对举
,
而是塞北的江南之义
,
是从文化意义上来使用的
,
可见此时“江南”不单是地域概念了
,
还有了鲜明的文化内涵。
由以上简
要勾勒可以看出
,
江南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
在远古时期就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
春秋战国
时期江南文化开始崛起
,
成为当时重要的区域文化。秦汉
时期
,
江南文化在与中原文化日渐融合的基础
上有了新发展。东晋以后到隋唐江南文化
开始转型
,
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
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极
其突出
的成就。当然
,
我们也要看到
,
魏晋时期江南因为成为政治中心
,<
br>带动了其文化中心地位的形成
,
反映了古代社会早期阶段政治与文化中心合一的状况。但
是随着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的新发展
,
政
治中心与文化中心逐渐开始分离
,
唐尤其是中唐以后
,
在北方长安、洛阳的政治中心之外
,
出现了江
南文
化中心。而到宋以后直至近代江南文化完全成熟稳定
,
并进入高峰期。
二
、江南文化传统的主要特征
江南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变化转型
,
在不断的整合与重
构中形成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体
系
,
到隋唐之际其主要内涵已经比较稳定。
首先
,
江南山川秀美气候温暖水域众多
,
人性普遍较灵秀颖慧
,<
br>利于艺术。这种特征在远古时期即
已开始展现
,
随着历史的推移
,江南经济文化地位不断上升
,
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人们普遍认为这与江
南的“水”
性特征相关
,
水性在中国传统思维中是与“柔”、“灵动”联系在一起的。生活于江南清丽自然
17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环境中的人性情多柔和
,
情感细腻而思维活跃。青山秀水<
br>,
茂林修竹
,
不仅使人们热爱自然
,
也使人们感
觉敏
锐
,
不仅启迪遐思
,
更可以滋润灵性。故而江南在经济发展以后
,<
br>文学艺术快速发展。魏晋以后
,
江
南诗人、书法家、画家的大量涌现充分说明这
一事实。江南玉文化发达
,
玉温润、柔和、纤巧
,
吴越先民好
玉的审
美追求
,
很能反映他们的品性。这种审美追求应该是形成江南文化特质的一个基本因子
,
吴越语
言的温柔细腻
,
吴声歌曲的清新婉丽
,
也与此特性
有关。江南士人性情多清俊秀逸
,
与山东士人的儒雅、
敦厚
,
关陇、
燕赵士人的刚直、豪爽构成鲜明的对比。江南文学作品也相应崇尚清秀俊逸与自然婉丽的
风格。这些都反
映了江南文化的柔性特点。
其次
,
在长期的征服江河海洋的过程中
,
江南居民又养成刚毅的品性
,
形成心胸旷放、豪迈勇武的气
质。江南文化特征还有刚性
的一面。吴、越青铜宝剑锋利无比又精美非凡
,
将实用的刚强和艺术的秀丽
巧妙结合<
br>,
充分体现了柔中寓刚的特点。勾践含垢忍辱卧薪尝胆、隐忍坚强蓄势待发
,
支
撑他的是坚忍
不拔的意志与顽强不屈的精神。这种刚性特征
,
经过东晋以后的发展逐渐
弱化
,
但没有消失。魏晋南朝
时期
,
江南上层社会已经普遍崇尚文教
,
但下层民风还是勇悍刚强的。在南朝、唐五代甚至宋时仍然如
[10]
(<
br>卷
481
)
此。中唐时
,
李绅过吴门
,
江南
给他的印象是
:
“旧风犹越鼓
,
余俗尚吴钩。”可见此时江南民间
勇
武犹存。
江南文化这种刚性特征更多的是以另外一种转化变异的方式表现出来
,
许多江
南文士性情上都有
清狂豪迈奔放洒脱之风。晋唐间江南文士在魏晋玄学、名士风流以及佛道思想的影响下
,
狂逸、放旷人
生态度非常突出
,
比如
:
晋之王羲
之
,
初唐之骆宾王
,
盛唐之贺知章、张旭
,
中唐之顾况、张
志和
,
晚唐之贯
休等
,
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体现了这种文化特征。<
br>第三
,
江南文化具有突出的崇文特征
,
社会普遍崇尚文教
,<
br>重视文化教育。东晋以后江南士族多以
[16]
文才相尚
,
刘知几云<
br>:
“自晋咸、洛不守
,
龟鼎南迁
,
江左为礼乐之乡
,
金陵实图书之府。”东晋南朝统治
者对文教的提倡也是形成崇文状况的重要因素
,梁武帝萧衍、昭明太子萧统、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都
才华横溢
,
能诗能文。他
们广泛接纳文士
,
频繁进行文学活动。梁朝君臣对待文学的态度确实对社会风
气的转变
有着巨大的作用
,
东晋、南朝时期
,
江南公学、家学发达
,
世家大族藏书、读书风气盛行。学校的
建立加速了文化的传播
,
也促进了民风的转变。
经唐至宋以后崇尚文教一直是江南文化最鲜明的特征。
第四
,
江南文化具有开放性与包
容性的特点。江南文化自远古以来就不断地吸收、融合其它区域文
化。先秦时期江南文化和楚文化及中原
文化曾有过长期的交融
,
中原文化始终影响着其后来的发展。
吴立国之初中原文化即开
始融入吴越当地文化。春秋之后
,
吴、越与北方及楚国更有着密切的交流
,
吴
越在和楚相互征战兼并的同时
,
楚文化与江南文化交融。阖闾重用楚国的伍子胥、齐国
的孙武
,
越王勾
践重用楚国的范蠡、文种
,
都是在这一文化交融的大
背景之下发生的。显然
,
江南文化是在与楚文化、中
原文化的交融中得到发展的。佛教
在江南的传播也可以说明
,
东晋南朝
,
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
,
佛教在
江南流播甚广。上层社会与民间普遍流行这种新的文化
,
名刹众多
,
信佛者日众。至唐代更是禅僧云
集
,
禅宗在此迅速流播。另外
,江南士人乐意与外来之文士交往相处并向他们学习
,
江南地处沿海
,
广泛
的对外交流也使人视野开阔并接受异域文化。
第五
,
江南文化具有较为浓厚的
宗教性内涵
,
从汉至唐代
,
江南因地理的相对偏远
,
受儒家
影响要比
中原晚而轻一些
,
在文化个性上也就比中原更自由、活跃
,
佛教、道教在此的流播非常迅速
,
进而与古老
[17]
的好神巫的传统结合<
br>,
产生了鲜明的宗教特质。吴越先民自古就是“信巫鬼
,
重淫祀”。江南水网密
布
,
人们舟船为生
,
为适应水上作业的要求和威慑水中鬼怪的心理愿
望
,
吴越先民在与水患斗争中逐渐
形成敬事鬼神的信仰传统。吴、越民间信仰体系极其
庞杂
,
有众多的地方性神祗崇拜。这些神祗涉及吴
越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
br>可以说五花八门
,
如神话人物神、自然崇拜神、历史人物神等等。隋唐时期这种
信巫鬼好淫祀之状况仍然十分普遍
,
《隋书・地理志》载
:
“其俗信鬼神,
好淫祀。”唐崔龟从《宣州昭亭山
[11]
(
卷
729
)
梓华君神祠记》云
:
“吴越之俗尚鬼
,
民有病者不谒医而祷神。
”狄仁杰为江南安抚使时对江南
“岁时尚淫祀”的风俗极为不满
,
强制进行大规模的移
风易俗
,
将一千七百余所祠庙中的七百余所祠庙
[18]
焚毁。但这并没有从
根本上改变江南的这一文化传统
,
到了中唐贞元间
,
于頔为湖州、苏州刺史<
br>,
“吴
[19]
(
卷
156
)
俗事鬼
,
頔疾其淫祠废生业
,
神宇皆撤去
,
唯吴太伯、伍员等三数庙存焉
”
,
又重新废除当地众多
18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祠庙。然而距此不到三十年的长
庆三年
(
823
)
,
浙西观察使李德裕又上书朝廷
,
请求“去管内淫祠一千
)
[19]
(
《穆宗纪》
一十五所”。可见
江南重鬼神的风俗与淫祠传统之根深蒂固
,
朝廷采取强制措施是很难改
变的。
注释
:
①许慎《说文解字》“戉”字条下引《司马穰苴兵法》。
②参见卫聚贤《吴越释
名》
,
《吴越文化论丛》
,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0
年影印
本。
③参看董楚平《吴越文化新探》
,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90-178
页。
④史载陆贾为楚人
,
但汉时楚的范围甚广
,
所以学者怀疑他可能就是吴人。见曹道衡《南朝文学和北朝文学研究》
,
江苏古籍
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95
页。
⑤韩昇对此所论甚详
,参见《南方复起与隋文帝江南政策的转变》
,
《厦门大学学报》
1998
年第
2
期
;
《隋文帝时代中央高级官员成分分
析》
,
《学术月刊》
1998
年第
9
期。
参考文献
:
[
1]
司马迁1史记
[M]
1北京
:
中华书局
,19591
[2]
朱熹1平江府常熟县学吴公祠记
[A]
1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br>(
卷八十
)
[M]
1四部丛刊本1
[3]
杜佑1州郡
(
第一二
)
[A]
1通典
(
卷一八二
)<
br>[M]
1北京
:
中华书局
,1984
1
[4]
岑仲勉1隋唐史
(
上
,
第
11
节
)
[M
]
1北京
:
中华书局
,1982
1
[5]
全隋文<
br>(
卷五
)
[Z]
1
[6]
方北辰1魏晋南朝江东世家
大族述论
[M]
1台北
:
台湾文津出版社
,1999
1)
[M]
1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1
[7]
刘义庆1世说新语
(
第二一《巧艺》
[8]
隋书
(
卷三一
)
[M]
1
[9]
郑学檬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
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M]
1长沙
:
岳麓书社
,1996
1<
br>[10]
全唐诗
[Z]
1北京
:
中华书局
,1960
1
[11]
全唐文
[Z]
1北京
:
中华书局
,1983
1
[12]
权德舆1论淮江水灾
[A]
1权载之文集<
br>(
卷四七
)
[M]
1
[13]
李白集校注
(
卷二六
)
[M]
1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
0
1
[14]
景遐东1唐五代江南地区诗歌创作基本状况述论
[J]
1学术月刊
,2001,
(
8
)
1
[15]
查屏球
1唐学与唐诗
[M]
1北京
:
商务印书馆
,2000
112
1
[16]
刘知几1史通・内篇・言语
[M]
1沈阳
: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
1
[17]
班固1汉书・地理志[M]
1北京
:
中华书局
,2005
1
[18]
唐语林
(
卷三
)
[M]
1北京
:
学苑出版社,1999
1
[19]
旧唐书
[M]
1北京
:
中华书局
,1975
1
DevelopmentandMainFeaturesof
South
2
ChinaCulturalTradition
JINGXia
2
dong
(
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Dep
artment,HubeiNormalUniversity,Huangshi
435002,China
)
Abstract:Theculturetothesouthofth
eYangtzeRiverinChinaburgeonedbeforetheShangandZhou
dynasties
(
the11thcenturyB.C.
)
,
andstartedtotakeshapeduringtheSpring
2
and2
AutumnPeriod
(
770-
476,B.C.
)<
br>andtheWarringStatesPeriod
(
403-221,B.C.<
br>)
.WhiletheperiodoftheQinandHandy
2
na
sties
(
221B.C.-220A.D.
)
witnessedthe
transitionoftheculture,thesuccessivedynasties
(
inclu
2
dingtheWei,Jin,NorthernandSouthe
rndynasties,Sui,andTang,220-907A.D.
)
sawits
transforma
2
eralfeaturesofthecultureunderwe
ntatransformationfrommartialismto
advocacyofcul
tureandliterature,aracterizedby
integrationofst
aunchnessandtenderness,advocacyofcultureandeducati
on,toleranceofheterogeneousele
2
mentsofcult
ure,andheavycolorofreligion.
Keywords:South
2
ChinaCulture;Development;Evolution;Features(
责任编辑 廖向东
)
19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