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试卷2(往年)
我的发现作文400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中医诊断学》(01.03
1.0.3)试卷
(中医基础专业、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七年制、五年制本科专业)
考试
日期:2006年5月8日
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学号:得分:
满分:100分
(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6页)
大
得
题
分
总分合计人:复核
人:
一、A型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
分)
一二三四五六七总
分
得分评卷人
1、出现假神的机理是:(
A.阴阳俱虚,正气不足
C.阴虚阳
亢,精气俱衰
2、病人面色黄而虚浮多属:(
A、脾胃气虚
A、火邪上攻
A、
胃热伤络
A.宗气外泄
A.恶寒战栗
A.虚寒
A.舌有芒刺
)
B.正气亏虚,精气衰败
D.精气衰竭,虚阳外越
)
C、脾虚湿蕴
C、气血
不足
)
D、瘀血内停
D、肝郁脾虚
D、肾精亏虚
B、气血不足
)
B、吐泻伤津
B、气不摄血
)
B.心胃气绝
B.冷汗淋漓
B.实热
3、小儿囟填,多属:(
4、齿龈红肿热痛,伴有齿缝出血,多属:(
5、
虚里动而微弱者属于:(
6、下列哪项不与绝汗并见:(
C、肾虚虚火伤络
C.中气不
足
)
C.面色苍白
)
C.湿热
)
C.舌有裂纹
)<
br>D.宗气内虚
D.肢厥脉微
D.宿食停滞
D.舌胖娇嫩
7、呕吐吐势徐
缓,吐物清稀者多属:(
8、以下哪种舌象亦可于见正常人:(
B.舌光滑无苔
9、舌体胖大,边有齿痕多为:(
A.心血不足
A.子瘖
A.邪正俱
盛
B.肝血亏虚
B.金实不鸣
B.邪轻正衰
C.脾虚湿盛
C.金破不
鸣
)
C.邪盛正衰
D.肺阴不足
)
D.失语
D.正胜邪却<
br>)
)
10、外感风寒或风热,肺失宣肃,导致音哑或失音称为(
11、表证恶寒
发热较重,常常提示:(
12、饭后嗜睡,神疲乏力,食量减少者,多属:(
A.痰湿困脾B.
中气不足
A
.胀痛
A.阴虚内热
A.散脉
B
.灼痛
13、有形实邪闭阻气机所致的疼痛,多表现为:(
C
.冷痛
D
.绞痛
)14、口干欲漱水而不欲咽者,多为:(
B.瘀血内停C.里热炽盛
)
D.滑脉<
br>)
)
15
、以下除哪种脉象外,脉位都偏浮:
(
B.洪脉C.
芤脉
16、腻苔不具备的特点是:(
C.心肾阳虚D.热入心包
D.湿热内蕴
A.颗粒细腻致密B.苔质疏松浮浅C.中间厚边周薄D.紧贴不易揩去
17、鉴别脾气虚证与胃气虚证
最有意义的是:(
A.是否面色萎黄B.是否舌淡脉弱C.有无神疲肢倦D.是否大便稀溏
18
、停经半年
,
面白无华
,
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舌淡脉细。宜诊断为
:
(
A.心血虚B.心肝血虚
B.
肺气虚证
)
C.肝血虚D
.心脾两虚
)
C.
脾肺气虚证
D.
肾气不固证
19、久病咳
喘,乏力少气,呼多吸少,自汗耳鸣,舌淡脉弱,最宜诊断为(
A.
肺肾气虚证
20、
少阴病主要属于:(
)
A.肺肾阴虚证B.上热下寒证C.全身性里虚证D.表寒里热证
得分评卷人
二、B型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
分)
A.心悸
咳喘,畏寒身肿
C.腰酸耳鸣,小便失禁
1
、肾阳虚衰,水湿泛滥的临床表现是(2、肾气亏虚,固摄失权的临床表现是(
3、肾阴亏虚的临床表现可见(
A.饮停心包证B
.寒痰阻肺证
)
B.畏寒肢冷,倦卧嗜睡
D.眩晕咽干,腰膝酸软
)
)
C.饮留胃肠证D.饮停胸胁证
)4、胸胁饱满,支撑胀痛,随呼吸,咳嗽,转侧而痛增,属
(
5、脘腹痞胀,水声漉漉,泛吐清水,属(
A.肝阳化风证B.血虚生风证<
br>6头重脚轻,眩晕欲仆者,此属于(
7手足蠕动,舌红苔少者,此属于(
8眩晕震颤,舌
淡面白者,此属于(
9高热烦燥,舌红苔黄者,此属于(
A.瘿瘤B.痄腮
)
C.阴虚生风证
)
)
)
)
C.瘰疬D.白喉
)
D.
热极生风证
10、颈侧颌下,肿块如垒,累累如串珠,称为:(
()
11、颈前颌下结
喉的一侧或两侧,有或大或小之肿块,可随吞咽移动,称为:
12、咽部有灰白色假膜,擦之不去,重擦
出血,旋即复生,是:(
A.胀闷疼痛B.呃逆嗳气
)
)
C.风热表实证D.
燥邪犯肺证
C.内脏下垂D.肌肤甲错
)
13、气逆证的表现为(
14、血瘀
证的表现为(
A.痰热蕴肺证
(
(
(
)
)
A.浮而
细软B.浮大有力
)
)
)
)
B.风热犯肺证
15、发热微恶
风寒,头痛,咽喉疼痛,口干微渴,脉浮数。宜诊断为:
16、咳嗽,痰稠色黄,咽痛,发热微恶风寒,
舌尖红脉浮数。宜诊断为:
17、干咳少痰,难咯,口、咽、唇干燥,舌尖红少津,脉浮稍数。宜诊断为
:
C.浮散无根D.浮而搏指,如按鼓皮
18、濡脉的脉象特征是(
19、洪脉的脉象
特征是(
20、革脉的脉象特征是(
得分评卷人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1.5分
,共9分)
1
、阴虚火旺可见下列哪些舌象(
A.痿软舌
D.点刺舌
2
、泄泻可见于(
A.脾气虚
D.胃阴虚
B.红绛舌
E.瘦薄舌)
B.肾阳不足
E.肝郁脾虚
)
C.裂纹舌
C.脾气下陷
3、面色赤的主病是:(
A.实热证
D.戴阳证
A.窜痛
D
.气行痛减
5、阴虚潮热的特点有哪些(
A.午后热甚
D.往来寒热
A.肾<
br>得分评卷人
B.心
B.低热
)
B.血瘀证
E.痰饮病
)
C.按之有形痛
)
C.夜间发热明显
)
E.肝
分)
E.身热不畅
C.脾D.肺
B.胀痛
E.喜揉喜按
C.阴虚证
4、
下列哪些是气滞疼痛的特点?(
6、温热病中血分证的病变部位与哪些脏腑有关?(
四、填空题
(本题共5题,每空
0.5
分,共
7
1
、坐而喜仰,胸胀气粗者,多
属
____________
;坐而喜伏,少气懒言者,
多属___________
_。
2、大便时干时稀多属____________;大便先干后稀多___________。3
、眼眶周围发黑,主
__________
或
_________。
4、肾气不固证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等方面固摄功能减退。
5
、望神时常重点
观察病人的
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
_____
,
_________。
得分评卷人五、名词解释(本题共5题,每小题2
分,共10分)
1、真脏脉:
2、合病:
3、斑疹:
4、癃闭:
5
、谵语:
得分评卷人六、问答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6分,共18分)
1
、胃不和证与肝郁脾虚证在临床表现方面有何异同?
2、困脾与湿热蕴脾证在临床表现方面有
何异同?
3、心脉痹阻证有何证候特点?因其成因不同,临床又有何种表现?
得
分评卷人
七、病案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8分,共16
分)
1、张某,女,43
岁。脘腹部不适三个月。今天早晨因饮食不慎而感脘腹
部隐隐疼痛,喜温喜按,绵绵不已。平素有疲乏倦
怠,纳食减少,嗳气,泛恶
欲吐,形寒肢冷,大便稀溏,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要
求:(1)主诉
(2)八纲辨证结果:
(3)脏腑辨证结果:
(4)作证候分析。2、刘某,女,34岁。2月来多次发作右上腹痛,伴恶心呕吐。昨天又突发
右上腹及胁肋部胀痛,
疼痛较甚,伴高热寒战,呕吐一次,口苦,面目俱黄,
色鲜明,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要求:(1)主诉
(2)八纲辨证结果:
(3)脏腑辨证结果:
(4)作证候分析。
上海中医药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
标准
(专业)
课程名称:中医诊断学(01.031.0.3)学生人数:
400王忆勤、何建成、
庄燕鸿、许家佗、燕
考试方式:闭卷任课教师:海霞
中医基础专
业、中医
专业、中西医结合专
学院
(部):基础医学院专业年级:
业七年制、
五年制本
科专业
一、A型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D)
2
、(C)3、(A)4、(A)5、(D)6、(A)
7、(A)
8、(C)9、(C)10、(B)11、(A)12、(B)
13、(D)14、(B)15、(D)
16、(B)17、(D)18、(C)
19、(A)20、(C)
二、B型单项选择题:(本
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2、(C)3、(D)4、(D)5、(C)6、(
A)
7、(C)8、(B)9、(D)10、(B)11、(A)12、(D)
13、(B)1
4、(D)15、(C)16、(B)17、(D)18、(A)
19、(B)20、(D)
三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1.5分,共9分)
1、(BCE)2、(ABCE)3、(ACD
)
4、(ABD)5、(ABC)6、(ABE)
四、填空题(本题共5题,每空
0.
5
分,共
7
分)
1、肺实气逆;肺虚少气。
2、肝郁脾虚;脾胃虚弱
。
3、肾虚水饮;寒湿带下。
4
、小便频数清长;滑精早泄;经带清稀量多;胎元不固
。
5、眼神;神情;气色;体态。
五、名词解释(本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答案:真脏脉多出现在疾病的危重阶段,其特点是无胃、无神、无根,
为病邪深重,元气
衰竭,胃气已败的象征。
2
、答案:伤寒病不经过传变,两经病或三经病同时出现的,称为“合
病”。
3
、答案:斑和疹均为全身性疾病表现于皮肤上的症状,在形成机理、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其中色红或紫,呈点状或片状,平摊于皮
肤下,
压之不褪色,摸之不碍手者为斑;色红而高起,疹形如粟粒,压之褪
色,摸之碍手者为疹。
4、
答案:以尿量减少,排尿困难,甚至小便闭塞不通为主要特征的病证。
其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
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
5、答案: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多属热扰心神之实证。
六
、问答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6分,共
18
分)
1、肝胃不和证与肝郁脾虚证在临床
表现方面有何异同?
答:(2分)答案要点:肝郁脾虚证与肝胃不和证二者均有肝气郁结的表
现
,而见胁肋胀痛或窜痛,伴有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善太息等症。
(2分)答案要点:但肝胃不和证胃
失和降表现突出,常有胃脘胀痛、嗳
气、呃逆等;
(
2
分)答案要点:而肝郁
脾虚证脾失健运表现明显,可见食少腹胀便溏
等症。
2、寒湿困脾与湿热蕴脾证在临床表现方面
有何异同?
答:
(2分)答案要点:相同症状:脘腹痞闷,纳呆,恶心呕吐,便溏,肢体困重。
不同症状:
(2分)答案要点:湿热蕴脾证: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肌肤发黄色泽鲜
明,皮肤发痒,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数,脉濡数。
(2分)答案要点:寒湿困脾证:口淡不渴,
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苔
白腻,脉濡缓。
3、心脉痹阻证有何证候特点?因其成因不同,临
床又有何种表现?
答:(2分)答案要点:心脉痹阻证临床可见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
痛引
肩背内臂,时作时止。
依原因不同又有不同临床表现:
(1分)答案要点:瘀阻心脉证:痛如针
刺,舌暗或有青紫斑点,脉细涩
或结代;
(1分)答案要点:痰阻心脉证:心胸闷痛,体胖痰多
,身重困倦,舌苔
白腻,脉沉滑或沉涩;
(
1
分)答案要点:寒凝心脉证:遇
寒痛剧,得温痛减,形寒肢冷,舌淡
苔白,脉沉迟或沉紧;
(1分)答案要点:气滞心脉证:疼
痛而胀,胁胀,常喜太息,舌淡红,
脉弦。
七、病案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每
题8分,共16分)
病案1:
(1)主诉:脘腹不适三月,脘腹隐痛1天。(2分)
(
2)八纲辨证结果:里证、虚证、寒证。(1.5分)
(3)脏腑辨证结果:脾胃虚寒证。(1.5分)
(4)作证候分析。(略)(3分)
病案2:
(1)主诉:右上腹疼痛2月,加重并伴
胁肋部胀痛1天。(2
(2)八纲辨证结果:里证、热证、实证。(1.5分)
(3)脏腑辨证
结果:肝胆湿热证。(1.5分)
(4)作证候分析。略(3分)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