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的古文观_徐慧
外交学院分数线-学雷锋树新风黑板报
2009年9月
第5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f Suzhou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Sep.2009
No.5
祝允明的古文观
徐
慧
(首都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89)
摘 要:以55岁罢试就选为界,
祝允明的仕隐观、古今论、古文观等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前后期变化;祝氏早
期对古文写作的偏好与吴中博
古、家学传统等有关,其文复秦汉意识甚至早于弘治末才开始起事的前七子十几年,
由于科举仕进的需要
,其时对时文亦采取务实包容的态度,古今观中并无崇古卑今的思想;后期放弃科举仕进的
道路,开始厌
弃时文,文章复古观中趋古论思想明显,尤其体现在其“文极乎六经而底乎唐”的文统观中。
关键词:祝
允明;古文;时文;前七子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
(
2009
)
05-0058-05
之曲,怀猎高尚之浮誉”,岂吾心哉?……嗟乎,去就
一、祝允明思想的前后分期
祝允明(14
60—1526),字希哲,自号枝山,江
苏长洲(今苏州)人,名门出身,内外二祖均为显宦
硕儒,儒学渊源深厚。自小醉心古学,力攻古文辞,
24岁以古文名起吴中,29岁,文名盛吴中,33
岁,
①
举应天乡试,55岁,因屡试不第
,终弃此念,进
京谒选,得授广东兴
宁府知县,62岁得迁应天府通
判,然旋即辞官归隐。
55岁春,祝允明赴京参加第七次会试,
不第,
遂放弃应举拟就谒选,友人施儒劝再试,祝氏致书
[1]卷十二
,他从自身以答,称自己于举业“诚不能矣”
对程文厌弃、科举制度“恒十失九”的不合理录取
制度及
自身身体状况三方面说明了“不能”的原因,
并表明了不愿强勉再试的态度。此外,祝氏还以设
问的方式透露了自己关于应举、仕隐等相关问题的
一系列看法,其《答人劝试甲科书》云:
嘻!
人岂不自知古语云:人各有能、不能。若是
者,非余所能,正斯谓也。又曰:“昔既累干,今曷中
沮?苟希野逸,胡不夙隐乎?”夫行己以义,制义以时,
故一鸿而盘陆异,一雉而举集殊,春苗夏菽,
随候而
艺,又何拘乎?又曰:“然则曷不遂行
?”夫不仕无
义,度力而趋,乘田委吏,
莫非王臣,如曰:“徇放逸
自有合宜之节,难乎,识尤难乎?……
[1]卷十二
对于其
应举的半途而废和夙隐问题,祝氏认为
应“行己以义,制义以时”,放弃应举只是“以时”
而变
换方式以求达“义”这一目标;“不仕无义”,
夙隐则是背“义”,隐逸和眩名猎利都非“吾心”,对<
br>舍应举之劳而就事君之劳等问题,祝氏也给予了相
应的解释。综合考虑,罢试就选是最为“合宜”
的举
措,应“时”而又更符合自己的客观情况,是“志获
[1]卷二十三
又准乎礼义的
万全之举。从这些回答
时合”
来看,祝氏放弃应举并非意在归隐,而是以一种更
为务实
的方式来处理应举与出仕之间的关系。做官
以前,“不仕无义”一直是其仕进事君理想的思想基
础,罢试谒选是祝氏实现理想的一个无奈的选择,
是为了更快更有可能地事君用世,实际上是以一种看似消极的方式来积极地用世。选中上任之后,为
官的枯燥和无助,思乡、思亲和离群感受的增强,
使得祝氏前期那颗汲汲渴求的用世之心触碰现实
之后迅速黯淡,潜意识深层的归隐志趣相应膨胀
。
思想的突变蕴藏在渐变之中,即少年的用世思想积
聚到55岁时达到顶峰,而做官在任的7年
恰巧是其
用世思想渐弱、隐逸思想渐强的7年,到得迁应天
府通判时用世之心几乎消磨殆尽,最
终转而归隐,
直至卒年。
收稿日期:2009-04-20
作者简介:徐慧(1980
— ),女,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员。
①祝允明21岁至55岁共经
历长达35年的科举考试,其中包括5次乡试、7次会试,33岁举应天乡试,后一直未登第。
・58・
因此,综观祝氏的思想,虽然62岁才是其生平
经历中仕隐的分界点,但其内在
思想的转变要往前
追认至55岁上任做官,以55岁为界,并不是简单
强调为官带来的人生经历
的变化,而是着眼于其内
在思想的转变。罢试和谒选这一看似矛盾的行为在
对仕隐问题的梳理中
得到统一,围绕仕隐这一核心
思想的转变又带来包括文学观念等诸多其它思想
的牵连变化。另外
,考虑到弘治末前七子复古运动
对祝允明古文观的影响,为更清晰地梳理祝允明文
章复古意识与
前七子复古运动的关系,以对祝允明
在明中期吴中及全国文学复古运动中予以定位,故
将其古文
辞观念的论述大致分前后期处理。
二、祝允明前期的古文辞观念
在吴中的习古风尚下,加之家学
祖辈的浸渍秾
沃,又为力倡古文写作的馆阁之士吴宽、王鏊的学
生,祝允明对古文辞的偏爱与文
徵明“任性”而为
的情形大致相似,其古文效习的程度和成就较文徵
明更为突出。他自小便淹贯
六经、子史等古籍,吴
宽尝在祝允明六七岁时指文中难字以问,祝允明对
答如流,宽以之为奇。
祝允明幼时即投书与诗文于
宽,宽阅后深为叹赏,欲将避席,此时的诗文亦当
为古文辞。王宠云
祝公:“稍长,益闳肆博洽。其于
书,自六经子史外,玄诠释典、稗官小说之类,无所
[2]卷
十
虽综贯百氏,仍以典训圣籍为宗。又陆
不通。”
粲云:“祝先生由诸生起,覃精发藻
,横逸踔厉,超
[3]卷三
祝允明亦多次在文章中回忆
追古昔,盛哉!”
自己
儿时醉心古文的情形:“窃自童弱,归诚古贤,
游夏祖宗,历朝工匠,黄卷日对,师友周旋。虽挂名黉籍,勉事时学,其实醉心古典,期毕华颠,既而摧
[1]卷十三
祝允明24
颓场
屋时文,日疏好古益笃……”
岁即以古文名吴中,文章古邃奇奥,文震孟记希哲:
“于古载籍靡
所不该洽,自其为博士弟子则已力攻
古文词,深湛棘奥,吴中文体为之一变……蓄古法
[4]<
br>书、名籍……缘六经而旁饬之,庀材复古。”
当时
与祝同以古文名吴中的还有其友杨循吉
、都穆等。
文嘉记先君文徵明:“尤好为古文词,时南峰杨公
[5]卷三十六
可以说<
br>循吉、枝山祝公允明俱以古文鸣。”
祝氏最早便是以古文创作得以闻名吴中,祝允明友
阎
秀卿记其:“初在郡学,御史山阴司马垔按直隶,
檄郡学,有博学能为古文词者,免课书,更殊礼遇,<
br>郡以允明当。垔按吴,允明从诸生中擢……徐公贯
尝读允明所为文,爱之,数加存问,由是延誉两
都,
[6]
知与不知,莫不曰:‘允明天下士也。’”
29岁祝
允明古文名盛
吴中,顾麟称:“允明学务师古,吐
[7]
祝氏醉心
词命意,迥绝俗界。”
从
以上征引所见,
古学、长于古文写作的事实显而易见,这一意义上
的好古可看作是吴中博古传统
的大背景下吴中文
人的一种普遍的趋向,贯穿祝氏的一生,其古文成
就在同时代文人中尤为突出
。
明中期,由于科举形势的逼迫,吴中的古文写
作与时文形成日益激烈的冲突,古文与时文的关
系
亦对应于祝氏仕隐观的纠结。因此,对于时文的态
度成为祝氏古文辞观念如影随形的问题,这
一态度
亦随着前后期仕隐观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由于其
早、青、中年时期对于出仕的欲求,与
吴宽对时文
的激烈批判、文徵明勉为其难的时文写作不同,祝
允明前期对时文采取接纳和务实致
用的态度。
祝氏对时文的态度从其对待举业、科举制度可
见一斑。前期,祝允明力挺举业、积极
仕进、劝友人
应试、对举业书籍包容接纳,并积极努力地为科举
制度、科考内容、时文写作改革
献计献策。祝允明
32岁作《容庵集序》称:“士之在世,要以建志为重,
[8]文卷下
明确指出建志重于声业,要建
而声业后之。”
志须先进入体制内,即必先务举业,参加科举考
试,
效习时文。这一观点与祝允明晚年对儿子祝续的嘱
托正好相反:“作好官、建勋名,固是门
户大佳事,
要是次义,只是不断文书种子,至要至重!苟此业
[1]卷十二
此时,祝氏
不坠,则名行自立,势必然也。”
却认为文业重于做官,其晚年聊以自慰的反而是素
日
所立的文业,此可见出祝氏前后期思想的变化。
祝允明早年曾就贡举制度发长篇议论《贡举私议》,就科举三场考试相关事宜的合理完善出谋划策,提
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良措施,表现出对举业的极大关
注和认可。38岁时,在自己多次应举失败后仍力劝
一心好古无心事举业的好友唐寅应试。45
岁祝允明
①
云:“余益思有以
欲刻唐张鷟撰《龙筋凤髓判》
,
[1]
卷二十四
助仕学者,谓是书其一也,将取而刻之。”
后乡人沈津刊刻此书,其为此事作序。可见
,对于
时文的学习和写作,祝允明也是颇费心思。在其《烧
书论》中,祝氏详举了二十一类可烧
之书,包括“所
谓古今人之诗话者,所谓杜甫诗评注过誉者……所
谓诗法、文法、评诗论文识见
卑下僻缪党同自是者”
[1]卷十
等,然举业之书和科举之文被祝氏排除在可烧
之外保
留下来。若就“任性”而言的话,祝允明无疑
是古文辞的坚定钟情者,然其前期于古文、时文兼
习的事实亦不可否认,对时学的肯定,祝氏亦有理
论文字上的表述,从逻辑上来推断,其论及古今问题的文章《古今论》应作于前期:
谈者类判古今为岐途,吾恒患之,大校君子多是
古而非今
,细人多狃今而病古,吾以为悉缪也。君子
之是古,非诚是其实也,是其声也……若夫细人之狃
①该书是唐时判书,唐张鷟撰,唐制以身言书判诠选诗人,身
言书判指书法和文理。
・59・<
/p>
今,亦非诚狃其声也,狃其实也
①
。其于诸具,亦曰:
“投之而
适,举之而宜,第见其外之便于中也。”吾是以
知为古今之辩者,亦执其实而校之耳……芒芒宇宙积今成古,古今非两世也,彼曰:“无古则曷以成今?”
予亦曰:“无今曷以为古也?”前既作之,后
乃述焉,
非必今之藉乎古也。或曰:“若是则何贵于圣人者乎
哉?”曰:“人尽克圣,克之而弗
为,斯后人之不肖也。
匪曰弗能,弗为之罪也。”鸿荒邈矣,唐虞之雍雍,殷
周之烈烈,至矣。
历
二千而乾坤倒悬,非我皇祖之
更造也,而尚有斯世耶?唐虞、殷周之盛君,而生斯辰
也,其亦若是否乎哉?我知其一契也。然则谓今之弗
逮古者然乎哉?方孔子时,则以结绳为上古,羲黄为
后世矣,又以视今日何如哉?由是则人之不足为世也
久矣,老、列、庄周之徒皆然也。及至汉氏
以来,累降
而累病……故予病乎:其为辩于古今,非无辩也,徒
辩其声非其实也,而岂徒哉?…
…
[1]卷十
《古今论》针对时人或是古非今或是今非古而
发,作者持两论皆谬的立场
,认为古今之辨应辨其
实而非辨其声,因为声本来就会随时而变,古今之
辨徒辨其声是徒劳无益
的。祝氏认为是古者肯定的
只是古代的表象而非实质:“非诚是其实,是其声
而已”,如若徒“
是其声”,本朝皇祖再造乾坤之功
与唐虞殷周的盛世之貌并无两样,“其一契也,然则
[1]卷
十
作者认为从形式上
谓今之弗逮古者然乎哉?”
来看,今并非劣于古,即就声的范畴而
言,“芒芒宇
宙积今成古,古今非两世也,彼曰:‘无古则曷以
[1]卷十
又称:成今?’予亦曰:‘无今曷以为古也?’”
“古与今之世,竟谁为胜邪?今人不能今,何古人
[1]卷十三
声随时而变,一时有一时之声,
之能古也?”
并无优劣之别,所以“为
古今之辩者,亦执其实而
[1]卷十
。而就实的范畴而言,作者细究古今
校之耳”仪制风俗,认为“及至汉氏以来,累降而累病”,历
代仪制风俗浸降而醨,越变越遭,是今者又视而
不
见,还认为今优于古。如果要以实而论,是今非古
与客观事实也不符,因此是今者亦不被祝氏
认可。
概言之,是古者肯定的是古代的形式,而形式上古
今并无优劣之别,“古今一契”,古今
二者是一个有
机整体,古今并重,所以是古非今毫无意义;是今
者肯定的是今天的形式,从实质
上而言,今劣于古,
所以是今非古亦是谬论。对于古今问题,他反对“徒
辩其声非其实”,更注
重“执其实而校之”,反映出
务实思想;认为“人尽克圣”,后人完全能够超越圣
贤,只是后人
不肖,明知可为而不为之,以致浸降
而醨,缪极于宋,所以今人只能从宋以前追寻至圣
人那里,
由此看出祝氏完全没有崇古卑今的思想,
实有一定进化论的倾向,亦反映出通变的精神。祝
氏《
古今论》中的务实通变思想多少解决了一些其
早期焦灼的仕隐纠结问题及由此而来的古文与时
文
写作方面的冲突,将对于时文的效习和写作控制
于更为务实的状态之下进行。
除了一般意义上
的好古、习古,祝允明前期对
于古文的习尚和复古意识已接近前七子派的文章
复古主张。其早期
文章复古意识中已有文复秦汉意
识,且比前七子早十几年,有以下几则重要材料可
以予以评断:
文徵明记:“君(祝允明)年甫二十有
四(1483),同时有都君元敬者,与君并以古文名吴
中,其年相若,声名亦略相下上,而祝君尤古邃奇
[5]卷二十三
祝允明24岁以前的文章写<
br>奥,为时所重。”
作已以“古邃奇奥”著称。另文徵明亦云:“弘治初
(约1488),
余为诸生,与都玄敬、祝君希哲、唐子
[9]1259
又王锜云:“希哲作文……所
畏
倡为古文辞。”
尊而援引者‘五经’、孔氏;所喜者左氏、庄生、班、
马数子而已。下视欧、曾
诸公,蔑然也。余闻评之
曰:‘秦、汉之文,濂、洛之理。’自谓颇当。希哲方
[10]37<
br>此时,祝允明才
二十九岁,他日庸可量乎!”
29岁,即弘治元年(1488),从王锜
所言,祝氏早年
所偏尊者即为秦汉之文,且在秦汉文和唐宋文的对
举中取秦汉而废唐宋。其友阎
秀卿亦云祝氏作文:
[6]
“大抵宗左氏传、班氏书,作为文章,高古雅杰。”
又顾起
伦记:“公(祝希哲)之腹笥奇僻,出入《史》、
[11]1101
祝氏早年的古文宗尚即为秦
汉之文,
《汉》。”
早期文章风格亦是古雅醇厚,有秦汉之风,甚者诘
屈聱牙,不能成
句。据黄卓越教授的考证,前七子
正式形成意识,并开始推行文复秦汉的时间,大约
②
这个时间比以上祝氏
在弘治十五年(1502)以后
,
文复秦汉意识至少晚了十几年。
同时,当时与祝允
明相与唱酬者有杨循吉、都穆、唐寅、文徵明等,
其古邃奇奥的文风和对秦汉
文兴趣亦会大大影响
相与唱和者,有记载称,祝允明的古文写作在诗酒
[4]
吴中“文
唱酬的推动下,使“吴中文体为之一变”
,
[12]卷十一
。由此可以认为,
明中期声
由此彬彬盛矣”
势浩大的前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文复秦汉意识实
际上在其之前
的吴中早已产生,并尤为突出地体现
在祝允明的创作之上(祝氏系统的文章复古的理论
文字在正
德后期才出现),只是由于吴中派文学“还
属于一种地方性文学,加之其未有集中的口号,更
未
将之及时地提升为一种意识形态目标,因此……
无法成为和进入主流……以至于后人在言及‘文复
秦汉’、‘文必秦汉’的时候,总是会首先联想到前
七子,将这一理念的发明权首归于七子,而未能将
①据全文逻辑,笔者认为该句有误,应改为“若夫细人之狃今,
亦非诚狃其实也,狃其声也”。
据对同文中“君子之是古,非诚是其
实也,是其声也”和“吾是以知为古今之辩者,亦执其实而校之耳”
及“其为辩于古今非无辩也,徒辩其声非其实也”三句文义的理解,
作以上修改更合乎逻辑。<
br>②据黄卓越《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第146页相关内容。
・60・
吴
中的古文复兴运动考虑在内,将之安置在一个合
[13]147
适的历史位置上。”
三
、祝允明后期的古文辞观念
55岁,祝允明罢试就选,将入仕和科举分离,
尤见其对时文的断然
否定,他将罢试的部分原因归
于对时文的厌恶:“漫读程文,味若咀蜡,拈笔试
[1]卷十二<
br>另自称:“幼承内外尊长,则
为,手若操棘。”
[1]卷十三
又云
以仕
学之规并教之,又窃自喜古人志。”
[1]卷十三
,坦
“虽挂名黉籍,勉事时学,其实
醉心古典”
言早年勉事时学的原因实出于祖辈的期冀和仕宦
的焦虑。并认定时文较于古文的低材
质要求和劣等
性:“时学在禄之不足誉,其取上第易易。时学最所
极,不过在能寻记后世所谓经
义,追逐而徇从,稍
以利才熟语发之、得之者,自有科举来,何可胜数?
此不足重。禄之古学若
山海出纳,无所穷际,禄之
往取上第,若翰林当最称,去为他官,以此古学达
[1]卷二十七<
br>在时文、古文的优劣对举中,
之霈如也。”
祝氏表示了明显的偏废倾向,即使通过时文得
以登
第,也只是将其视为治古学的一条有效途径。在62
岁所作《答张天赋秀才书》中,祝氏更
是在对明代
学术的反思中大肆抨击了科举制度和科举时文,将
科举制度追溯至隋唐,认为科举之
业至宋已极靡,
然明甚至连宋都还不如,在宋、明时文的对比中,
祝氏取宋去明,将明之时文喻
为不衣之男,不饰之
①
祝氏对绝意古学的场屋之士也是
女,纸花土兽
。
鄙夷之至:“今为士,高则诡谈性理,妄标道学,以
为拔类;卑则绝意古学,执夸举业,谓之本等。就
使自成语录,富及百卷,精能程文,试夺千魁,竟
亦何用?呜呼!以是谓学,诚所不解……勿徒
止乎
[1]卷十二
将精能程文、勇夺千魁的举业
是,以为学。”
之士与无用、
无学等同,把志心举业视为迷途,徒
劳而无益。对于时文的反思和批判就大的环境来
说,处在明
中期古文、时文冲突,时文压制古文的
状况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这亦是一般意义上以抵制
时文救
弊古文、恢复古文写作的复古运动,与前七
子文复秦汉的复古有一定区别;而就小的环境来
说,
在于祝氏遭际所带来的仕隐观念的变化,55岁
入仕是祝氏仕隐观发生转变的分界点,入仕之后,
祝氏不再有科举仕进的需要,又在对程朱理学的反
思之下于时文的形式、内容予以了否定,对时文态<
br>度的变化亦是祝氏应时、随时而作出的反应。
弘治末以后,推行文复秦汉的前七子文学复古
运动在全国渐次展开,前七子声溢海内,包括祝允
明在内的吴中文人也受到了这股思潮的影响,并先<
br>后有徐祯卿、袁袠、王宠、黄省曾等转向北学。祝
允明则在前期复古意识的基础上感受了前七子所
推开的这场复古运动,并形成了自己的文章复古理
论。其表述文章复古理论的文字如《为邦论》
、《答
张天赋秀才书》、《罪知录》(作于61岁)等多作于后
期,其复古理论的形成有本土的
文学传统的因素,
亦不能排除前七子复古主张的影响,还有祝允明仕
隐纠结中对时文反思之下的
自身的原因等等。
《为邦论》延续其《古今论》而来,讨论的亦是
古今通变的问题,只是侧重点
不同:
……乃时徙其故以会于理,至于累变而愈异,甚
有矫而翻之者焉。既益久而不胜其变,圣
人亦不胜其
矫矣,而万世之来方滔滔焉,乃鉴于昔而豫于来,曰:
时云尔矣,辂云尔矣,冕与乐
云尔矣。矫于时会于理如
斯而己矣……嗟乎,邦有常,为之无常,无常者所以拯
[1]卷十敝也,拯而还之其常而已矣。
由于“时”和“理”的客观存在,古今之变是
不可逆转的事实
,古今之下,浸降而醨,所以需要
鉴古豫今。祝氏以时引起变(无常)以会于理—累
变至矫(翻
)—不胜其变—鉴昔拯敝—还之于常
(理)—以豫于来的逻辑演变环节谈及昔来、常变、
矫还等
概念,在处理为邦问题时体现着一种趋古论
的思想。又如其云:“夫物必有则,亦必有容,有者
则必定,久而小有变移趋时,其定者不可议而更,
正应屡救以回旧贯。文章者,物之至精,必有则,必<
br>[1]
有容。有则有定,由时小变,正应屡救以归旧贯。”
卷十二
由物及文章,
无论是为邦还是为文,由古到今,
时是促成变化的客观因素,然常、则都是定而不可
改变的(容
可变)。因此,变而矫至无常之后,必救
弊以归于则、常。“岂有古今相承,千载而下,数口
[
1]卷十二
这里尤其针对
翻覆迁易,乃欲为定辞耶?”
明初定为权威的程朱理学及以此
为内容的科举时
文。古今相承,有物可变,有物不可变,对于可变
之“容”应以变通的眼光来看
,而对于定而不可变
之“则”、“常”,若变而至矫则应拯敝,并从古昔中
寻求借鉴的经验,这
便反映出了一定的复古思想。
紧随其后,祝氏提出了其复古的文章统绪观:“观
宋人文无若观唐
文,观唐无若观六朝晋魏。大致每
[1]卷十二
以六经为至极的
如斯以上之,以极乎六
籍。”
文统观虽偏“儒”的一脉(前七子的文章复古统绪
则偏“史”的一脉),但由今至古、溯
游而上、越古
越好的趋古思想已相当明显,与其《罪知录》中“文
[14]
极乎六经而
底乎唐”、“根本乎五经、平览乎十代”
卷八
的文统观表述异曲同工。
①祝允明《答张
天赋秀才书》:“今观晩宋所谓科举之文者,虽
至为獧浇,亦且猎涉繁广、腐绮伪珍、纫缀扣镂、昡曜满
眼。以视近
时,亦不侔矣。其不侔者,愈益空歉。至于蕉萃萎槁,如不衣之男、
不饰之女,甚若
纸花土兽,而更素之,无复气彩骨毛,岂壮夫语哉?
而况古之文章本体哉?而又况乎圣贤才悊为已之学之
云哉?”(《怀
星堂集》卷十二)
・61・
在这条趋古、复古的儒家文
统观下,祝氏将师
古与师心并提,认为作文虽要师古,然“勿以耳目
[1]卷十二
。只
奴心,守人餲语,偎人脚汗,不能自得”
[1]卷十二
。对照于
有“心奴耳目
”方能“自信以自遂”
祝氏的作文方式和写作状态,亦能看到祝氏对于这
一理论的践行情况,陆
粲记祝允明“或当广坐诙笑
[3]卷三
;又王锜记“希哲
杂沓,援毫疾书,思若泉涌”
作文……不见其有沉思默构之态,连挥数篇……”
[10]37[2]卷十
;王宠云其
“闭户扫辄,万言腾涌”;《明
[15]7352
;等等,这
史》亦称其“当筵疾书,
思若泉涌”
些论述并言作文和作书。祝氏游戏文史、腾踏艺苑,
,这种作文方式和状态
变化枢机、神鬼莫测”
显然是“心奴耳目”即师心的结果,与搜肠刮肚、咬
文嚼字、冥思苦想的
创作方式相对,然这与师古并
不矛盾:一方面,师古重在效习和涵养的过程,是
创作才能的训练
和提升的必要手段,而师心重在创
作动机和创作状态上,二者结合便是一个厚积薄发
的过程;另
一方面,“自遂”、“自得”与吴中文人的
自惬心理特质相统一,而吴中历来即有博古、习古
的
文化传统。二者对应于师心和师古的两种学习方
法,对立性地统一于吴中文人身上,是特定地方文
化传统下吴中文人创作的总体特征。
[10]37
其文纵横捭阖、崇深巨丽、茹涵古今、“隐
显抑扬、
参考文献:
[1]祝允明.怀星堂集[M].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89.
[2]王宠.雅宜山人集[M].四库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2002.
[
3]陆粲.陆子余集[M].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文震孟.姑苏名贤
小记[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2002.
[5]文徵明.甫田集[M].四库全
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6]阎秀卿.二科志[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
:齐鲁书社,2002.
[7]顾麟.国宝新编[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200
2.
[8]祝允明.祝枝山全集[M].上海:上海大道书局,1935.
[9]文徵明.文徵
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0]王锜.寓圃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84.
[11]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
]刘凤.续吴先贤赞.[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2002.
[13]黄卓越.
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4]祝允明.祝子罪知录[M
].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5]张廷玉,等.明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62・
(责任编辑:王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