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大卫·科波菲尔》的童话模式
金钱草的功效-建造师证书查询
论析《大卫・科波菲尔》的童话模式
赵倩
(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吉林吉林
132013)
摘 要: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对童年
说的叙述调子、姿
态、结构及心理意识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
的关注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作家在运用儿童纯洁的心
定的儿童叙事视角。作家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不由自
灵和敏锐的直觉关注社会,作品中不自
觉地带有童话模式。文 主地在小说的天真烂漫中融入一点成人的感伤。小说引起
章以他的代表作《大
卫・科波菲尔》作为案例具体解析这种模式
的痛苦直接来自小说家对自己少年时代所经受挫折的深刻
包含的两方面内容,即由悲到喜的童话结构和天真烂漫无忧 意识,可小说的智慧、细致的观察和他对心
境缓慢修正的描
的童话叙述视角
写。都赋予了作品一种充满自信的活力和一种进步的乐观
关键词:《大卫・科渡菲尔》 儿童视角 童话模式
主义,从而使悲剧的东西发生了变化。他
要通过儿童这个特
殊的视角.对英国的司法、教育等系列国家机器作出深刻的揭
英国批判现
实主义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一直被视为最
露和批判。
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家,可是在具
体的创作中往往会受19
狄更斯把世上的是非看得泾渭分明,善就是善,恶就是
世纪浪漫主
义文学思潮影响——用孩子的视角观察世界,用
恶.这种简单化的世界观有助于加强他的乐观主义。他
主张用
儿童的心灵认知世界。这近似于“陌生化”的方法甚至成为他
“爱”陶冶净化思想和
心灵,用爱缓和化解矛盾纠纷,用爱感化
创作的一种惯常的手法,国内学者蒋承永、郑达华将其归结为
和教育别人。这一思想在《大卫・科波菲尔》中体现得很明显。
“童话模式”。笔者选取他的代表作
《大卫・科波菲尔》作为案例
狄更斯本能的战胜一切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为作家的“以德
具
体解析这种模式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即由悲到喜的童话
报怨”“以善胜恶”的美好理想。对于一个作
家来说,它不可能
结构、天真烂漫无忧的童话叙述视角。借此。笔者期望找到一
像政治家那
样通过政治、经济改革达到使儿童过上幸福生活
种阐释狄更斯创作的新途径。
的目的,但他
能够倾注全部热情描写儿童的遭遇,在作品中用
一
、
由悲到喜的童话结构
作家的特权给他们幻化出一个幸福的归宿,使他们最后能够
从童话故事的内涵上看.所有故事主题都是
一样的:正义 得到人们的帮助而脱离贫困。于是,在历险性的故事中,我们
战胜邪恶。它按照儿童的
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 感悟到了成长的艰辛并获取了成长的经验:在充满游戏精神
想象
和夸张塑造鲜明的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补偿了成年人对现
的情节中。我们感受到了自由的魅力与主体的觉
醒:在关怀小
实不满的心理。童话中善恶两种势力斗争的结局一开始就是
生灵的童话世界中
,我们体会到了爱的力量、友谊的崇高;在
明确的。童话中惯用的童话模式是:由悲到喜的。
纯真的爱情中,我们打扫了蒙在心灵上的灰尘,守护了心灵的
狄更斯的小说在谋篇布局上有戏剧化的
特点。他在创作
纯洁——在童话世界里.我们明白了生活、个人、爱情、友谊、
上受十八世
纪小说家菲尔丁和斯摩莱特的影响较深.往往根
人性、追求、善良、成长……我们知道了生命的价值与
意义,守
据自己的文学素材和创作的需求选择喜剧或悲剧的模式。作
护住了精神的家园。这
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人类都必须明白的
者的童年并不快乐,但他对同样经历的人却报以极大的同情。 <
br>生存主题。
他的经历和深层情感决定了他在不自觉中进人了童话式的创 狄更斯始终认为只要人
间有慈爱、宽恕、正义和同情就能
作境界里——生活中曲折的过程只是为了突出“喜”和“善”的 解
决所有社会问题。狄更斯通过大卫・科波菲尔中一群儿童的
主题。这种童话模式未来永远是光明的。主
人公在危难之中总 视角观察社会.反映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百态。这种单纯美好
能适时找到愿意帮助
他走上幸福之路的人。故事中,人民天生 的童话模式更好地诠释了作品的内在意蕴,契合了读者的审
乐善好施,充满仁爱;哪怕是受苦受难的小角色也将受到庇 美心理。实现了审美价值。
护,找到幸福
生活;即使是邪恶的人也将改邪归正。如大卫经 总之,通过《大卫・科波菲尔》,我们可以看到狄更斯小说 <
br>历磨难,最终实现理想,并和心爱的人比翼双飞;密考伯是另 中存在的童话模式。笔者认为这与作者的生
活经历和情感经
一
个例子,他有很多可恶之处,还被恶人所利用。最终他改邪
历是
密不可分的,是作者的真情流露。他用儿童的心理和童话
归正,把希普送进了监狱,挽回了威克菲尔先
生的财产和名誉。
的模式展现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的现实生活。这种模式正是他
英国小说家杰
斯特德说:“与其说狄更斯是一位小说家. 的小说风格的本质特征之一,作者是让读者同他一样弯身用
不如说他是一位神话作家,也许还是最伟大的神话作家。”狄
孩子的心理观察和感受一切。这可以说
是狄更斯对欧洲传统
更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儿童情结流露是童年生活 小说叙事模式的一
种革新。无论从现实的观点,还是从历史的
使其在深层的精神——心理上成了永远长不大的“精神孩
角度来看,狄更斯的作品都不愧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蕴
童”,这是他近于儿童的天真的
可爱之处。导致他用童话模式 含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
反映现实生活.使小说与童话的结构保
持了一致.经历了跌宕
起伏之后,充满喜剧色彩的大团圆结局,使小说充满了温馨浪 参考文献: <
br>漫的感情色彩。
[1][法]安德列・莫洛亚.朱延生译.狄更斯评传.山西人民
二
、天真烂漫无忧的童话叙述视角
出版社.1984.
《大卫・科波菲尔》的叙述笔法是建立
在主人公的回忆之
[2][英]安德鲁桑德斯.牛津简明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
上的,呈
现出了儿童向成人叙述的发展过程。不少孩子在读这
版社.
本书时都认为这书是孩子写的。
“所以十二岁的孩子没有大人
『3]保罗・亚哲尔.书・儿童・成人.台北:富春文化事业有限 的解释也能自己懂”。狄更斯彻底了解儿童们所讲的语言,也
公司.1992.
懂得不
能忽略他们美妙而天真的幻想。他用儿童的眼光和口
『4]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吻叙
述故事,使故事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小 『5]福斯特./J、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
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