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滴肠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公安海警学院-理想国际教育
E-mail:wuwangqun@ 责编吴王群
中医
药
中药滴肠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文
王世彪(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徐涛(甘肃省白银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师)
小儿上呼吸
道感染为儿科常见病,临
西医诊断:
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诊
条上的点滴调节器
,使药瓶中的药液滴流
床常以发热、鼻塞、咽痛及扁桃体肿大、
断:
外感发热,证属风
寒袭表化热。
入患儿直肠。将肛管插入患儿直肠时动作
充血、化脓为特征。70%~80%患儿
为病毒中医治宜辛凉清解。由于患儿年龄应轻柔、缓慢,以免损伤肛门直肠黏膜;
感染所致,中医辨证论
治常有显效。由于小,喂不进汤药,改用中药汤剂滴肠治插入如有阻碍,不宜强行,可稍许后退,
小儿服
药困难,因此对伴有发热的患儿我疗,每日2次,每次30ml。治疗3日后,患轻轻旋转一下肛管,再轻轻插入
到规定深
们均采用中药汤剂滴肠治疗。儿复诊时测体温正常,鼻塞、流涕症状消度。注意插入不可过深,
过深患儿会因不
例1
王某,女,6岁,2017年3月25日因
失,咽部已不充血,
扁桃体不红肿,食欲适而躁动;过浅则药液滴入直肠时易引起
“高热2天”来诊,腋下温峰值39℃,伴
头有增,大便稀,每日2~3次。排便反射,药液不易保留。
痛,鼻塞,周身乏力,咽部不适、充血,吞
3.开放输液皮条上的调节器,保持药
咽时疼痛,扁桃体Ⅲ度肿大,布满黄白色脓
治疗方法液滴速约为30滴分,过快会刺激肠蠕动,
性分泌物,纳呆,脘腹胀满,大便干结,两
中药
滴肠液配制:
药取麻黄5g,杏仁
致使药液随大便排出而无效。滴注过程中
日未行。舌
质红,苔黄厚,脉数。
6g,生石膏30g,甘草6g,款冬花6g,桑白
应每15~20分钟
变换1次体位,以减少患儿
西医诊断:
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诊断:
皮6g,全
瓜蒌15g,黄芩6g,金银花15g,
疲劳躁动,并利于药液吸收。
外感发热,证属风热外袭
,肺胃蕴热。
连翘9g,鱼腥草30g,板蓝根30g,麦冬
4.输液结束,拨出肛管,用纱布
轻按
中医治宜清热解毒,宣肺解表。由
9g,茯苓10g,大枣10g。以上诸药共研细
患儿肛门5分钟左右,嘱患儿暂时忍住大小
于患儿吃不进汤药,改用中药汤剂滴肠治
末,用热
茶滤纸包装,30g包。
便十几分钟或半小时,如不能忍住可即时
疗,每日3次,每次50ml
。治疗2日后,患
中药滴肠液用法:
以上药散一包加
大便。
儿复诊时测体温正
常,头痛、鼻塞消失,
水350~4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煮
咽部仍微感不适,但咽
部充血明显减轻,
沸腾约20分钟,转文火煎熬浓缩至150ml
诊治分析
扁桃体Ⅱ度
肿大,脓性分泌物渐消,食欲
过滤取汁,装瓶备用。用时每次取药液临床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首先表
稍增,腹软,大便稀,每日2~3次。舌质
30~50ml,药液温度保持在37℃为宜,这现
为急性发热。对于小儿发热,我们应先
红,苔薄黄,脉滑。遂继续滴肠治疗3日
与体内温度相近
,有利于药液的保留和吸辨明原因,再对证治疗。《景岳全书·小
后,患儿诸症悉平。
收。每日
3次。儿则》云:“小儿发热证,其最要者有
例2
洪某,男,3岁,2018年4月12辅助用物:
纱布、石蜡油、静脉输液
四:一则外感发热,二则疮毒发热,三则
日因
“鼻塞、流涕伴发热1日余”就诊。3
皮条、一次性肛管、一次性尿布等。痘疹发热,四则疳积发热。凡
此四者之
日前患儿外出着凉后出现鼻塞、打喷嚏、
操作方法:
外,如饮食、惊风、阴虚
、变蒸之类,虽
流涕,伴有发热,患儿家属给予口服“小
1.先用静脉输液皮条上连滴肠液药亦
有之……均当详辨。”
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效果不佳。现症见发
瓶,下接一次性肛管。受药患儿
最好取侧《幼幼集成·发热证治》又曰:“气
热,体温39℃,伴鼻塞,流涕青黄相兼,
卧位,
也可采取平卧位、坐位,或由家长实者,热也。小儿之病,多有发热,然幼
恶风,汗出,咽部疼痛,咽部
充血明显,
横抱怀中。为防止药液流出,患儿臀下可科论证太繁,来学眩目,莫得其要……今
扁
桃体Ⅱ度红肿,偶有咳嗽,口中气温,
垫上一次性尿布。以小儿发热,分为四大证:一曰表热,一
嗳气酸腐,不思进食,大便干。舌质红,
2.将肛管蘸少量石蜡油,轻轻插入患曰里热,一曰虚热,一
曰实热。表里虚实
苔黄厚,脉浮数。
儿直肠,深度约10~15cm。开放输液皮既明,则大纲
在手,然后逐证辨认……小
2019.01 No.1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