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与维护人体自然免疫力探微
西方哲学论文-新年祝福词
第29卷第12期(下)
2013年12月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1.29No.12
Dec.2013
春夏养阳,秋冬养
阴"与维护人体自然免疫力探微
陈广荣
(赤峰学院,内蒙古
摘
赤峰024
000)
要:自然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提升与维护机体自然免疫力,是人体健康的关键冲医
认为,人与自然同源、同
道,“阴平阳秘”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佳生理状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顺时摄养原则,就是顺应四
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对人体进行科
学的调养,以保养正气,维护机体自然免疫力,从而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的必要措施.在21
世纪,为追
求健康长寿,对免疫干预充满执着期盼的健康、亚健康群体,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自然免疫力;正气;阴阳;阴平阳秘
中图分类号:R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260X(2013)12—0070—02
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
安;夕则人气始衰,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是中
医顺应四
时养生的基本原则,其本义是指依据时序调节人
体精气生发、充旺、敛降、伏藏之生理功能,以适应自
然界化
育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具体而言,春养少阳,
邪气始生,故加;夜
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正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日:六合之气,其气九州、九窍
、五藏、
十二节皆通于天”.《灵枢.岁露论》明确指出:“人与天地相参
也,与日月相应
也”.其二,自然造就了人类,又赋予了人类赖
以生存的必然条件,“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人与自
然界有着物质的同一性,自然界每一季节由于禀受的阴阳
之气的多少不同,形成了
春、夏、秋、冬的气候特征,人体的
内脏由于禀受阴阳之气多少的不同,形成了五脏各自不同
本质特征和功能特性,因而五脏与四时阴阳有着“嗜欲不
以助生发之气;夏养太阳,以助盛长之气;
秋养少阴,以助收
敛之气;冬养太阴,以助闭藏之气,使人体阴阳与自然界四
时阴阳消长变
化保持协调一致.历代医家在临床和养生实践
中对此养生观多有发挥和释义.笔者认为,不管是《内径
》本
意,还是后世医家对《内径》经文的发挥,其宗旨在于顺应四
时,调节阴阳,护养正气
,使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最佳生
命状态;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理解,就是提高机体各系统、器 官整体健康水平,激发、提升免疫功能,保持机体内、外环境
的协调统一,使生命活动处在一种稳
定有序的状态中,尽终
天年,长命百岁.
1 人与自然同源与自然同道
同,各有
所通”的特点和运动规律.《素问.六节藏象论》日:心
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为“阳中之
少阴,通于秋气”;
肝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肾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
气”.
五脏之中,心、肺居于上焦胸中,故为阳,肝、肾居于下
焦,故为阴;四时之中,春、夏为阳,心、肝
与之相应,五脏与
天地是万物起源的基地,有了天地,然后”天覆地载,万
四时阴阳的这种
通应关系,决定了人体各脏器的生理功能
必然受到四时阴阳变化的影响.现代《时空免疫学》研究证实
了人体免疫系统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人的外周淋巴细胞
的数量以7—9月份最高,12—
3月份最低;而中性粒细胞和
巨噬细胞数量恰恰与此相反.血清免疫球蛋白亦有年节律,
I
gA.、Ig M、IgG.的年变化峰值均在秋冬季节(8—1月份),
物方生”.《自然辨证法》
认为“生命是整个自然的结果”,是自
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气是最 <
br>根本的物质”.《素问.保命全形论》日:“人以天地之气生,四
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
命于天,天地合气,名之日人.”《庄
子知北游》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在
中国古代哲学看来,气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人的生命物
而c3补体的含量冬季比秋季
要高.许多人体免疫功能,如免
疫吞噬、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自然杀伤细胞(NK1活性以及对 质基础,气分为天地阴阳二气,“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天之
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
气交感相错于天地之间,
氤氲和合化生万物,正如《荀子.礼论》所说:“天地合而万物
生
:阴阳接而变化起.”因此,天地阴阳二气的交感和合是世
界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人是自然万
物之一,所以说
人与自然同源.
毒物的反应都具有季节性【l】.这些都反应了人与自然具
有同
步节律的思想.
2阴平阳秘与人体免疫系统动态平衡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是《内径》对阴阳平和协调关系
的表述,也是对人体最佳生命活动状态的高度概括.阴精宁
由于人与自然同源一气,所以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其一,
人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人的生命活动形成
了与自然界阴
阳消长变化相似的节律,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及五行运转势
必对人体的生理、病
理造成影响.就季节变化而言,《素问.脉
要精微论》指出“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而呈现出春弦
、夏
洪、秋浮、冬沉之象.就一天来说,人体的疾病随昼夜阴阳消
长而进退《灵枢.顺气一
日分为四时》说:“朝则人气始生,病
一
静不耗,阳气固密不散,阴阳双方保持动态平衡,才
能使人
精气旺盛,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若阴阳的动态平衡被破
坏,如果任何一方出现偏
盛偏衰,即为病态.现代医学也强调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自19世纪中叶法国生理学家伯尔纳首 先提出内环境和内环境恒定性的概念,至今稳态已成为现
代生理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中具有普遍意
义的理念.从整体
结果而言,“阴平阳秘”这种阴阳的动态平衡,是阴阳运动达
70一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