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病机

温柔似野鬼°
539次浏览
2020年07月29日 21: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芬兰大使馆-汽车营销策划案


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电子讲稿
病机学说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础 理论教研室
孙广仁


主要内容
概说
第一节基本病机
第二 节疾病传变


概说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病机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
理并揭示其规律的中医基础理论分支学科
内容 包括疾病发生的机理、病变的机理和
疾病传变的机理。


病机的层次:

基本病机,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
血津液失常。

系统病机,如脏腑病 机、经络病机等。
病机、卫气营血病机、三焦病机。
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
健忘 的病机等等。

大类疾病病机(外感热病病机),如六经

病证病机,如感冒 的病机、哮证的病机、

症状病机,如疼痛的病机、发热的病机、


第一 节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三、精气血的失常
四、津液代谢失常< br>五、内生“五邪”


一、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 br>气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
所发生的盛衰变化。主要说明病证的虚实
所谓邪 正盛衰判虚实。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实,指邪气盛 ,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
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即邪气亢盛,正气未
衰,能积极与邪抗争,故 正邪相搏,斗争激
烈,反应明显,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
映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称为 实证。


实证的特征:
1.常见于:①外感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初期
和中期 ;②由于湿、痰、水饮、食积、气滞
瘀血等引起的内伤病证;③体质比较壮实的
患者。
2.临床表现:外感病实证常见壮热、狂躁
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
舌苔厚腻 等;而内伤病实证则表现为痰涎壅
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瘀血等各种
病变。

< p>
虚,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
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亦即机体的
正气 虚弱,防御能力和调节能力低下,对
于致病邪气的斗争无力,而邪气已退或不
明显,故难以出现 邪正斗争剧烈的病理反
映,临床上表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
的证候,称为虚证。

< p>
虚证的特征:
1.多见于:①外感病的后期,正气耗伤
②各种慢性病证日久,正气 化生无源;③
因暴病吐利、大汗、亡血等使正气随津血
而脱失,以致正气虚弱。④体质虚弱者。
2.临床表现:虚证常见神疲体倦、面色
无华、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
或畏 寒肢冷,脉虚无力等表现。


2.虚实变化
(1)虚实错杂
虚中夹实:是 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
又兼有实邪为患的病理状态。如气虚血瘀、
气虚痰阻等。
实中 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
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状态。如高热伤津液
伤阴气的“阳胜则阴 病”等。
(2)虚实转化(因虚致实,实证转虚)


(3)虚实真假
真实 假虚:是指病机的本质为“实”,
但表现出“虚”的临床假象。
一般是由于邪气亢盛,结聚体内 ,阻滞
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
真实假虚又称为“大实有羸状”。
如热结胃肠而泻下 稀水臭秽的“热结旁
流”证;小儿食积而出现的腹泻,妇科瘀
血内阻而出现的崩漏下血等。


真虚假实:是指病机的本质为“虚”,
但表现出“实”的临床假象。
一般是 由于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
足,推动、激发功能减退所致。
真虚假实证又称为“至虚有盛候 ”。
如脾气虚衰的腹胀;
气虚推动无力而出现的便秘。


(二)邪正盛衰 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
正胜邪退的发展,疾病可以较快地好转、痊愈
若正气恢复较慢 —邪去正虚。
2.邪胜正衰
“亡阴”、“亡阳”,病情恶化,死亡。
3.邪正相持邪正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势处于迁延
态的一种病理过程。
若正气大虚,余邪未尽, 正气无力驱尽病邪,
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称为正虚邪恋。


正胜邪退
邪气退却
精气血津液
和脏腑经络
的病理性损害
逐渐得到康复




邪气


正气
抗邪驱邪
修复
调节
康复
邪正
相持
邪气稽留
病势迁延


侵害
损伤
邪胜
正衰
正不敌邪
脏腑经络 及
精血津液的
功能衰惫
阴阳离决


二、阴 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
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而出现的阴阳
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
理变化 。主要说明病证的寒热变化,所谓阴
阳失调定寒热。
从更广的意义上讲,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精气等相互关系失调及
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的概括。但由于它们
都是 内涵相对明确的独立概念,现在一般不
再用阴阳失调来说明。


阴阳失调的内容:
(一)阴阳偏胜:阳偏胜,阴偏胜
(二)阴阳偏衰:阳偏衰,阴偏衰
(三)阴阳互损: 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四)阴阳格拒:阴盛格阳,阳盛格阴
(五)阴阳亡失:亡阴,亡阳


(一)阴阳偏胜
阴阳偏胜,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某一
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 “邪气盛则实”的
证。
邪气
阳邪
阴邪
阴气
阳气
正气
阳偏胜
病机证候
实热证
实寒证

阳胜

阴 偏胜
阴胜


.阳偏胜
基本概念:即是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 程
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偏盛,机能亢
奋,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
形成原因:①感受温热阳邪,②感受阴邪,
从阳化 热;③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
④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
临床特征:阳气具有温 煦、推动、兴奋等作
用,阳气的病理性亢盛,则以热、动、燥为
其特点,故阳气偏胜可见壮热、 烦渴、面红
目赤、尿黄、便干、苔黄、脉数等症。


阳偏胜病机的演变
实 热证
阳邪侵人
邪正相搏
实热兼
阴虚证
阳热伤津
耗伤阴气虚热证
阴气大伤
虚热内生


.阴偏胜
基本概念:即是阴盛, 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
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偏盛,机能抑制
热量耗伤过多,病理性代谢产物 积聚的病理
状态。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
形成阴偏胜的主要原因: ①感受寒湿阴邪;
②过食生冷,寒邪中阻。
阴气具有凉润、抑制、宁静等作用,阴气亢
盛,则以寒、静、湿为其特点,临床常见形
寒、肢冷、蜷卧、舌淡而润、脉迟等。


阴偏胜病机的演变
实寒证
阴邪侵人
邪正相搏
实寒兼
阳虚证
阴寒伤阳
耗伤阳气
虚寒证
阳气大伤
虚寒内生


(二)阴 阳偏衰
阴阳偏衰,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一方
衰不足的病理状态,属“精气夺则虚”的
证。
其病机演变过程如下:
阴气阳气




热< br>证
阴损
及阳
以阴虚
为主的
阴阳两虚
阳气
阴气






阳损
及阴
以阳虚< br>为主的
阴阳两虚


.阳偏衰
基本概念: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 损,
产热不足,机能减退或衰弱的病理状态。
病机特点:表现为机体阳不制阴,阴气相对
偏亢的虚寒证。
临床特征:人体阳气虚衰,温煦、推动和兴
奋功能减退,常见面色苍白、脘腹 冷痛、水
湿痰饮停聚、舌淡、脉迟等寒象,又见畏寒
肢冷、精神不振、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
利清谷、脉微细等虚象。



阳气不足,可见于心阳虚、肺阳虚、肝阳< br>虚、脾阳虚、胃阳虚和肾阳虚等,但以肾
阳虚衰最为重要。

阳气一般由精血津 液中属阳的部分化生,
尤其以精血为主要化生之源,故精血大伤
可致阳气化生无源而虚衰,阳不 制阴,发
为虚寒性病证。


2.阴偏衰

基本概念:即是阴虚, 是指机体阴气不足
产热相对增多,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病机特点:表现为阴不制 阳,阳气相对偏
盛的虚热证。

临床特征:阴偏衰时,主要表现为阴气的
凉润 、抑制与宁静的功能减退,从而出现
虚热及虚性亢奋的症状:五心烦热、骨蒸
潮热、面红升火、 消瘦、盗汗、咽干口燥
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阴气不足,可见于肺阴 虚、脾阴虚、胃阴
虚、心阴虚、肝阴虚和肾阴虚,但以肾阴
亏虚为主。

阴气 一般由精血津液中属阴的部分化生,
尤其以津液为主要化生之源,故阳热亢盛
必耗津液而致阴气 不足,而津液大伤,又
可致阴气化生无源而亏虚,阴不制阳,发
为虚热性病证。


(三)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
前提下,病变发展 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
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在阴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阳虚,称为阴
损及阳;在阳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阴虚,
称为阳损及阴。


阴阳互损是 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失调而出现
的病理变化,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以精与气、血与气、津液与 气等分
属阴阳,表现为精气两虚、气血两虚、津气
两虚,以及气随血脱、气随津脱等。这在后< br>面有专论,目前一般也不再以阴阳互损来解
说。
二是以气自身分阴阳,阴气亏虚日久,< br>不能化生阳气,或阳气虚衰日久,不能化生
阴气,从而形成阴阳两虚的病变。这是与寒
热 病证相关的阴阳互损。


.阴损及阳
阴损及阳,是指由于阴气亏损,累及阳气生< br>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
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
阳 两虚病理状态。
例如肝阳上亢证,其病机主要为肝肾阴虚,
水不涵木,阴不制阳的阴虚阳亢,但 病情发
展,亦可影响肾阳化生,继而出现畏寒、肢
冷、面白,脉沉细等肾阳虚衰症状,转化为< br>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证。


.阳损及阴
阳损及阴,系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 则阴无
以生,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
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例如肾阳亏虚、水泛为肿证,其病机主要为
阳气不足,津液不布,停聚而为水湿,溢于
肌肤而 为水肿。但其病变发展,则又可因阳
气不足而导致阴气化生无源而亏虚,出现日
益消瘦,烦躁升 火,甚则阳升风动而抽搐等
肾阴亏虚之征象,转化为阳损及阴的阴阳两
虚证。

< br>阴损及阳与阳损及阴致阴阳两虚示意图
无阴则阳
无以生




以阴虚
为主的
阴阳两虚
阴气
阳气
阴气
阳 气
阴气阳
阳气
阴气
无阳则阴
无以化




阳气
阴气
以阳虚
为主的
阴阳两虚
气虚

< p>
(四)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在阴阳偏盛基础上由阴阳双
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 假病变的一类病
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
阴阳相互格拒的机理,在于阴阳双方的对
立排斥,即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至极,壅遏
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
之间 不相维系,从而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
假寒的复杂病变。


.阴盛格阳
阴盛 格阳,又称格阳,系指阴寒偏盛至极
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而相互格
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
阴寒内盛是疾病的本质,由于排斥阳气于
外,可在原有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
萎 靡、畏寒蜷卧、脉微欲绝的阴气壅盛于
内表现的基础上,又出现面红、烦热、口
渴、脉大无根等 假热之象,故称其为真寒
假热证。


.阳盛格阴
阳盛格阴,又称格阴,系 指阳热偏盛至极
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
达于肢体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 状
态。
阳盛于内是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
可在原有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 红
脉数大有力等邪热内盛表现的基础上,又
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故称
为 真热假寒证。


阴阳二气相互格拒示意图



阴气
阳气
真寒
假热

面色苍白
四肢逆冷
精神萎 靡
畏寒蜷卧
脉微欲绝
面红烦热
脉大无根
阳气

盛< br>格

阴气
真热
假寒

壮热烦躁
面红气粗舌红脉数
四肢厥冷
脉象沉伏


(五)阴阳亡失
阴阳的亡失, 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是指
机体的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
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亡阳
概念: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大量
脱失,而致全身机能 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
态。
原因:①邪气太盛,正不敌邪;②津液过耗
气随津泄,阳气 外脱;③素体阳虚,劳伤过
度,阳气消耗过多所致;④亦可因慢性疾病
长期大量耗散阳气,终至 阳气亏损殆尽,而
出现亡阳。
临床特征:大汗淋漓、心悸气喘、面色苍白
四肢逆冷、畏 寒蜷卧、精神萎靡、脉微欲绝


.亡阴
概念:亡阴,是指由于机体阴气发生突然大
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
种病理状态。
原因:①热邪炽盛,或邪热久 留,大量煎灼
津液,或逼迫津液大量外泄而为汗,以致阴
气随之大量消耗而突然脱失。②长期大 量耗
损津液和阴气,日久导致亡阴者。
临床特征:手足虽温而大汗不止、烦躁不安
心悸 气喘、体倦无力、脉数疾躁动等危重征
象。



亡阴与亡阳的关系:人体阴气和阳气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
因此,阴亡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阳亡则
阴无以化生 而耗竭。故亡阴可以迅速导致
亡阳,亡阳也可继而出现亡阴,最终导致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生命活动终止
而死亡。


阴阳失调病机发展变化表
初期
阴阳< br>偏胜
阳胜则热
阴胜则寒
发展
阳胜则阴病
阴胜则阳病
阳 盛格阴
阴盛格阳
阳盛转阴
阴阳
偏衰
阴虚则热
阳虚则寒
阴盛转阳
阴损及阳
阳损及阴
阴阳恢复
协调平衡
转归
亡阴< br>亡阳


三、精气血的失常
精气血失常,包括精、气和血的不足及
其 各自生理功能的异常,精、气、血互根互
用关系失常等病理变化。


(一)精的失 常
精的失常主要包括精虚和精的施泄失常两个方面
.精虚
精虚主要是指肾精(主要为先 天之精)和水谷之
精不足,及其功能低下所产生的病理变化。
肾精不足有多方面的临床表现,如 生长发育不良
女子不孕、男子精少不育或滑遗过多、精神萎顿
耳鸣、健忘,以及体弱多病、未老 先衰等。
水谷之精不足,可以出现面黄无华、肌肉瘦削、
头昏目眩、疲倦乏力等虚弱状态。


.精的施泄失常
精的排泄失常,如排泄过度或排泄障碍,则
出现失精或精瘀 的病理变化。
(1)失精:指男子生殖之精排泄过度,导致肾
精和水谷之精大量丢失的病理状态 。
临床表现:精液排泄过多,或兼有滑精、梦
遗、早泄等症,并兼有精力不支、思维迟钝
失眠健忘、少气乏力、耳鸣目眩等症。
治疗一般宜补肾气加填肾精,而偏实者当泻
肝火兼滋肾 阴。
精脱为失精之重证。精脱必致气的大量损耗
而致气脱。治疗以固气为要。

< br>(2)精瘀
概念:指男子精滞精道,排精障碍而言。
临床表现:排精不畅或排精不能,可 伴精
道疼痛、睾丸小腹重坠、精索小核硬结如
串珠、腰痛、头晕等症状。
治疗则应审因 论治,或补气,或疏肝,或
活血化瘀,或祛痰利湿。


(二)气的失常
气 的失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形成气虚
的病理状态。
二 是气的某些功能减退及气的运动失常,
出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气脱等气机
失调的病理变 化。


.气虚
气虚,指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
理状态。
气虚常见精神萎顿、倦怠乏力、眩晕、自
汗、易于感冒、面白、舌淡、脉虚等症状
偏于元气虚者 ,可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
功能低下等症;
偏于宗气虚者,可见动则心悸、呼吸气短
等 症。
营卫气虚和脏腑、经络气虚的病机,则各
有特点,临床表现亦各有不同。

< br>气虚的范畴
阳气虚
气虚
(广义)
以阳气虚为主
的阴阳两虚以阴气虚为主
的阴阳两虚
脏腑之气虚
经络之气虚
阴气虚
阴阳二< br>气对等
的阴阳
两虚
气虚
元气虚
气虚
(狭义)
(狭义)
无寒热
表现
宗气虚
营卫之气虚
内经有时指代
阴阳之 气偏衰


2.气机失调
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
的气滞、 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病理变
化。
气机
郁滞
气滞:肝气郁结,肺气郁滞, 脾气结滞




升降
失调
出入
失调气逆:肝气上逆,肺气上逆,胃气上逆
气陷:上气不足,脾气下陷
气闭:闭厥(气厥,痛厥 ,痰厥)
气脱:脱厥(亡阴亡阳)


(1)气滞
概念:气滞,是指气的流 通不畅,郁滞不
通的病理状态。
原因:①情志抑郁,②痰、湿、食积、瘀
血等的阻滞, ③肝失疏泄、大肠失于传导
等。
气滞一般属于邪实为患,但亦有因气虚推
动无力而滞者 。气滞的共同特点是闷、胀
疼痛。

乔治亚州时间-出租房屋广告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预备党员主要优缺点


山西煤炭职业学院-西式婚礼主持词


暑假的趣事-大学生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无限猴子定理-新加坡硕士留学条件


昆虫记好词好句-迎新晚会


胡润全球富豪榜-2017年台历


三八节活动-促销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