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经探析《伤寒论》之发热

温柔似野鬼°
906次浏览
2020年07月29日 21:5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ted演讲稿-吃团圆饭的作文


学术探讨
基于六经探析《伤寒论》之发热
王丽琴 李赛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 要
发热作为 一种常见病症,临证所见错综复杂。《伤寒论》全文398条,论及发热的条文103条,然非独三阳病
有发热,三阴亦可见发热。六经病变中皆有发热之症,但因病变性质不同而表现迥异。从六经病变角度探析发热的 机理、
临证表现特点及治疗,具有指导临床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发热 伤寒论 六经  中医病机
中图分类号
R222.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18)11-0011-03
发热是一种常见临床病症, 病因复杂,见于多种
疾病。现代医学将发热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
发热,依据体温分为低热 、中热、高热及超高热,热型
有稽留热、弛张热、回归热、不规则热等之分,病因和
诊断明确是 控制发热和改变疾病整体预后的必要条
件,然而临床上大约有15%的“不明原因发热”,且现
代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往往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
的挑战。《伤寒论》全文载有“发热”的条文占了三< br>分之一,足以看出仲景对发热的重视程度。《伤寒论》
以六经辨证体系为基础,在继承《内经》热 病的病因
和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外感疾病错综复
杂的证候由轻而重、从表入里、由热 到寒的发生发展
及传变规律加以总结,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辨治原则,
[4] 杜 欢欢,孙增涛 .咳嗽病考镜源流[J].现代中医临床,2017,
[5] 李 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6] 孟 凡范,刘宏岩.《金匮要略》虚劳病研究现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4):864.
[7] 陈 慧娟,朱凌凌,梁尚华.《临证指南 医案》“虚劳篇”辨证
论治特色管窥[J].中医杂志,2017,58(9):802.
[8 ] 毛 峪泉,吴蕾,林琳.“培土生金”治法的历史源流及其发
展初探[J].中医杂志,2016, 57(10):815.
[9] 刘 子号.叶天士脾胃分治理论临床运用浅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8):1103.
[10] 赵 力,张建荣.仲景对虚劳病的辨治特色[ J].光明中医,
[11] 高 思华,张珍玉.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
味”[ 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82,6(2):11.
2016,31(10):1375.
1995:1602.
24(5):6.
长久以来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
[1]
。现从六经
入手,探析六经病发热特点,对目前中医临床治疗发
热性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
1 发热及发热类型
《说文解字》曰:“热,温也。”成无己在《伤寒明理
论·发热 第一》言:“发热者,谓怫怫然发于皮肤之间,
熇熇然而成热者是也。”所谓发热,指患者体温升高,< br>或体温正常而自觉全身或局部(如手足心)发热
[2]
。《伤
寒论》中,根据发 热的特征,有“翕翕发热”“蒸蒸发
热”“潮热”“寒热往来”“里寒外热”;根据热势的高低,
有无大热、微热、壮热、小有潮热、热甚、身灼热;根据
发热部位,有手足自温、表里俱热、一身手足 尽热;根
据伴随症状,有发热恶寒、热利、厥热交替、烦热等;根
[12] 李 大治,阮诗玮 .关于肺肾相互关系的中医学探讨[J].光明
中医,2013,28(12):2457.
[ 13] 韩 顺平,杨幼新,王富雄,等.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应
用建中汤方证辨析[J].天津中 医药,2012,29(5):450.
[14] 谭 蔡麟,杨永宏,王先兵,等.叶天士“胃阴学说 ”的临证
价值[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51(8):37.
[15] 王 婕琼, 李泽庚,彭波,等.叶天士治咳经验管窥[J].中医药
临床杂志,2012,24(12):1229 .
第一作者
:姚鹏宇(1994—),男,硕士研究
生,耳鼻喉科学专业。
通 讯作者
:赵家有,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
zhaojiayou520@ 
收稿日期 :2018-04-02
编辑:吕慰秋
2018年总第50卷第11期
11

几号父亲节-校本教研总结


初三毕业作文-艺术类留学


河南人事考试网报名-心得网


河北金融学院分数线-关于雨的作文600字


长春税务学院分数线-宿舍管理制度


烟台南山学院-近视调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分数线-高中数学教案范文


uruguay-中秋节作文600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