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味白术散治疗老年病经验
入党的动机-个人申请书格式
维普资讯 http:
2OO2年第23卷第3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7
七昧白术散治疗老年病经验
秦华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650011) 关键词:七味白术散;老年病;中医药疗法
笔者在多年诊治老年病的临床实践中,以七味白术散为
基
3脾虚失运.湿浊中阻
老年患者脾胃素虚,运化乏力,一旦饮食不慎,则升降失
司,中土壅滞,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另一方面,脾喜燥而恶湿,
础方治疗一些老年病,颇多良效,
现总结如下.以就教于同道。
1体虚外睡
老年患者年高体弱,肺脾气虚,卫外不固,易感外
邪,感邪
之后,又每因正气不足,难以胜邪,兼之对药物敏感度下降,故
外感之证往往难以
速愈,而酿成正虚邪恋之势。临床除见恶寒
发热、身困、鼻塞流涕、咽痛及咳嗽咳痰等外感症状外,常
兼见
神废气短、动则汗出、腹胀食差、舌边齿痕等肺脾气虚之症。此
时治疗若单纯解表祛邪
,强发其汗,则“腠理益疏,邪乘虚人,病
反增剧也”;若单纯补虚,则邪滞不散.而有关门揖盗之嫌
故
正确的治法应为扶正解表,双管齐下,使正复邪散,方能收到理
想疗教。七味白术散以
治疗气虚的总方——四君子汤为基础,
培本扶正;加葛根解肌发表退热;木香谪中行滞;藿香和中发汗
解表。故全方补中有清,寓清于补,于老年体虚外感之证尤为
适宜,临证可根据患者症情不
同而酌情加减:偏风寒者.可加荆
芥、防风、苏叶等发散风寒;偏风热者,可加桑叶、菊花等辛凉解
表之品:咽痛者去藿香,加牛蒡子、桔梗以清热利咽,鼻塞者加
苍耳子以散风通窍,咳嗽咳痰
者加茅根、枇杷叶、百部等化痰止
咳;卧不安者加栀子、谈豆豉、竹叶等清热除烦;腹胀食差者加 <
br>建曲、嫒蔻等健胃消食;如用苏条参代人参,则益气固表之功更
为突出;若患者偏阴虚,症见口
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等症,可
去藿香,以沙参代人参,玉竹代白术,则有滋阴解表而不敛邪之 <
br>功。
2表里不和
老年感冒除体虚外感外,表里不和亦颇为常见 盖因老年
患者脾胃素虚.一旦饮食不慎、导致脾胃失和,升降失司,湿浊
内生,若再复感表邪,则成表里不和之
证。临床可表现为恶寒
发热、鼻塞流涕、头重痛、肢体困重、呕恶泄泻、腹胀纳呆、苔腻
等
症。此时治疗当和中解表 七味白术散以四君子汤调补脾
胃、助其健运,补而不烈,不致助邪,加木香
宜畅上下表里之气
机:葛根解肌发表、升阳益胃;藿香则芳香化湿、和中解表、既可
化在里
之湿浊,又能解在表之暑湿。故全方配伍得当,既能健
运脾胃、诵中化滞,又能解表退热.故于老年表
里不和之证晟为
适宜
湿遏中阻,则复伤于脾,以致脾胃日益虚弱,故湿浊中阻之证往 往缠绵难愈。临床表现为神倦乏力、脘痞腹胀、呕恶厌食、反复
泄泻、尿黄、舌苔垢腻等。七睐白
术散以人参(现多用党参代
替)健脾益气:白术益气燥脾,培益中土,茯苓甘谈而平,甘则能
补,淡则能渗.并可泄参、术之热;甘草和平益脾;木香升陴诸
气,宣通上下,调中行滞;葛根升发
清阳,鼓舞脾胃之气上行;藿
香一睐的使用此时最为重要,正如古人所云:“能祛除阴霾湿
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好,舌苔垢浊
者最捷之药”。故全方配伍精练,能
朴能渗,能升能降.健运脾
胃,清化湿浊,于老年脾虚失运、湿浊中阻所致诸症,用之最为
得当,确有桴鼓之应。
4胸痹、眩晕
胸痹及眩晕等证在老年患者中尤为多见.其病位虽在心
、
脑,但也与脾胃密切相关。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
血生化之源,主司运化
水谷人胃后,经过脾胃的腐熟、运化和
转输.气血得以化生而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湿浊削得以排
泄而不致滞留为患。老年患者常因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脾胃虚
弱、运化失司,一方面气血生化
乏源,气虚血亏,因虚致瘀,不能
正常运行于血脉,心、脑失其所养;另一方面列湿浊内蕴,聚而 <
br>生痰、痰瘀互结,阻滞心脉而见胸痹,上扰清空而见眩晕。可见
脾虚失运是造成老年胸痹、眩晕
等症的基本病机之一。七味白
术散中由参、术、苓、草所构成的四君子为治疗气虚总方,药性
柔和,功效可靠,于脾胃之虚、运化乏力之证不可或缺;藿香、木
香芳香化湿、调畅气机,佐四君健
脾益气,使补而不滞;葛根升
发清阳。故全方具有健脾益气、清化湿浊之功。以本方为基
础
,再结合患者具体症情进行一些加减化裁来治疗老年胸痹、
眩晕等证,确能取到良好疗效。
综上所述.笔者紧紧抓住老年患者卫外低下,易感外邪及
脾虚失运、湿浊内生这一基本病机,把具有益
气健脾、和中解表
和清化湿浊之功的七昧白术散这一古方录活地古为今用,再结
合患者症情
进行一些加减化裁,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确能执简驭繁,体现了祖国医学异病同治的学术思想
和特色。
(收稿日期:2∞2一卜24 缡辑:曹惠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