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德铭教授调冲任论治乳腺病的经验

温柔似野鬼°
889次浏览
2020年07月29日 22:2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毕业班工作总结


陆德铭教授调冲任论治乳腺病的经验

陈红风

名师传承
乳房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疾病,历代医家对乳房疾病多有记载。华佗的《中藏
经》中就有“乳癖” 病名的记载,而在《肘后备急方》和《刘涓子鬼遗方》中已
有治疗“乳痈”方药的详细记载。巢元方在《 诸病源候论》中设有专门论述乳房
疾病的篇章,详述了“乳痈”、“乳法”、“乳瘘”等乳房疾病的病因 病机。《外科
理例》对“乳痨”颇有研究。《外科启玄》一书还记载了“乳漏”、“乳疳”等疑
难少见病。顾世澄在《疡医大全》详论了“乳衄”一病。《外科正宗》里认为男
子“乳疠”“盖怒火房欲 过度,以此肝虚血燥,肾虚精怯,血脉不得上行,肝经
无以荣养,遂结肿痛”。更有多本古籍详述了“乳 癖”、“乳核”“乳岩”等乳房常
见疾病的病因病机与诊治。《疡科心得集》中谓“乳中结核,形如丸卵 ,不疼痛,
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为消长,此名乳癖”,并认为此病“良由肝气
不舒 郁积而成”,主张治疗以舒肝解郁为主。《医宗金鉴》描述乳岩“初结核隐疼,
肝脾两损气郁凝,核无红 热身寒热,……耽误续发如堆栗,坚硬岩形引腋胸,顶
透紫光先腐烂,时流污水日增疼,溃后翻花怒出血 ,即成败症药不灵”。在常见
的乳房疾病中,乳癖的发病率占首位,在育龄妇女中检出率高达70%-8 0%;乳
岩即现代医学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
势,全 世界妇女乳腺癌每年新患者约120万,约50万妇女因乳腺癌而死亡。
一、病因病机
1.乳中结块痈癖岩,冲任失调是主因
“乳房,阳明所经;乳头,厥阴所属”,历代医家认为 乳房疾病的发病多与
肝胃二经相关,因而也应当从肝胃二经论治。余听鸿在《外科医案汇编》中指出:< br>“乳症,皆云肝脾郁结,则为癖核;胃气壅滞,则为痈疽”,认为“治乳症,不
出一气字足矣”, “脾胃土气,壅者为痈;肝胆木气,郁则为疽;正气虚则为岩;
气虚不摄为漏;气散不收为悬;痰气凝结 为癖为核;气阻络脉,乳汁不行,或气
滞血少,涩而不行”,在乳房病的治疗中强调疏通气机。
乳癖是育龄妇女的高发疾病,明代陈实功认为本病“多有思虑伤脾,恼怒伤
1


肝,郁结而成也。”指出本病的发生与肝气郁结有关。近代中医大多从肝气郁结
论治,临床上大 多用舒肝解郁的治疗方法。中医外科大家顾伯华先生根据多年临
床经验,于五十年代提出冲任失调与肝气 郁滞共同致病的观点。陆德铭教授继承
并发挥了顾氏外科的学术思想,提出乳房病的病因病机首重冲任失 调,认为冲任
失调是发生乳房疾病的最主要的致病因素。《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
“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
下,故有子。……七七任脉 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也。”冲任均为奇经,冲脉为血之海,任脉总任一身 之阴,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宫。
冲任之气血,上行为乳,下行为月水。女子经事由冲任所主,乳房与胞宫通 过冲
任之脉的维系而上下连通。因此,冲任功能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乳房与胞宫的生
理变化。《 圣济总录》中就认为“妇人以冲任为本,若失于将理,冲任不和,或
风邪所客,则邪壅不散,结聚乳间, 或硬或核,痛病有核。”而足厥阴肝经入期
门穴,穴在乳下,出于上,入于下,冲任两脉均起于胞中,任 脉循腹里,上关元,
致胸中;冲脉挟脐上行,致胸中而散。因此,一旦冲任失调,肝郁气滞,血络瘀滞,积聚于乳房,就可导致乳癖的发生。
2.脾肾虚损气血亏,郁瘀痰毒共为患
陈实功 的《外科正宗》认为乳岩乃“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
不得者,致经络痞涩,结聚成核”而 成,汪机以为乳岩“乃七情所伤,肝经血气
枯槁之症,宜补气血,解郁结”。陆德铭教授认为,肾为先天 之本,肾气化生天
癸而藏于肾,肾气虚则冲任亏;“冲任为气血之海”,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冲任血海之盈亏于脾胃关系密切,脾胃虚损则气血化生乏源,不能温养肝肾,涵养冲
任,而致冲任失调。 肝藏血,主疏泄,可直接调节冲任血海之盈亏,肝为刚脏,
体阴而用阳,主升,恶抑郁,“女子以肝为先 天”,若忧思郁怒,抑郁不欢,气机
失畅,气滞血瘀,而致冲任两脉失于条达,引起乳房疼痛、结块;肝 郁日久化热
化火,灼津成痰,痰、气、瘀互结而成乳房肿块。思虑伤脾,或肝郁气滞,横犯
脾土 ,均可导致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则津液不运而
聚湿成痰;女子乳房为足阳明 经所属,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妇女气机多易抑郁,
七情郁结日久则可化火化热。热毒也是乳岩发生发展 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
中后期,由于毒邪外侵,日久化热化火,热毒壅盛,毒邪蕴结乳中,结成坚硬 的
2


肿块,溃后渗流臭污血水;火热迫津外溢或迫血妄行则表现为乳头溢液或 溢血。
因此,脾肾亏虚、气血不足、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痰瘀凝结、热毒炽盛也是乳
岩发生发 展的重要病因病机。
二、治则治法
1.调摄冲任疏肝郁,气血调顺癖自除
乳癖患 者若先天肾气不足或者后天劳损伤肾,肾气虚衰,不能充盈冲任二脉,
则冲任无以上滋乳房,乳络凝滞闭 阻,气血壅滞结聚成核,而经络阻滞又影响肝
气疏泄条达,导致肝气郁结,若忧思恼怒,抑郁寡欢,肝气 不舒,疏泄失常,不
仅可因气滞而致血瘀,瘀阻乳腺而成肿块,而且肝之疏泄失常也可影响冲任气血的调达。因此,冲任失调和肝气郁结在乳癖的发病过程中可认为是两个互为因果
的方面。冲任失调, 肝气郁结两者最终皆可影响以肾为中心的肾-天癸-冲任性轴
的功能。陆师根据调摄冲任的法则,选用仙 茅10g、仙灵脾30g、肉苁蓉12g、
巴戟肉10g、鹿角片10g等药,温育肾阳,调补精血,充 盈冲任;香附10g、郁
金10g、延胡索12g、八月札10g 等疏肝解郁;更配合三棱15g、莪 术15g、桃
仁15g、泽兰9g、丹参30g等活血化瘀;共奏疏肝活血之效。各药物配伍;可使冲任、血海充盈,气血调顺,肝气疏畅条达,血行畅通,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调摄冲任补脾肾,多法共奏祛岩功
陆教授对乳岩的治疗总以调摄冲任、培补脾肾为主,同 时配合疏肝活血、养
血和营、清热解毒、化痰软坚等,体现了“治病求本”的指导思想。
2.1温肾助阳,调摄冲任
陆教授通过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观察,总结出以温肾助阳来调摄 冲任的治疗方
法,从众多温阳药中筛选出性温而质润之仙灵脾、仙茅、鹿角片、肉苁蓉、巴戟
天 、补骨脂等补肾助阳,调补冲任,从治本着手;并在助阳药中酌加山萸肉、天
冬、枸杞子、生首乌等滋阴 益肾药,以收阴生阳长,阴阳平补之功。冲任之本在
肾,研究表明,中医所言之肾包括了神经、内分泌、 免疫等多种调节功能,温肾
助阳、调摄冲任法可从根本上调整内分泌紊乱,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是治疗乳 岩
的根本大法。
2.2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女子以肝为先天”,由于情志不畅,可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引起乳
3


房疼痛、结块。《外科正宗》曰“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者,
致经络痞塞, 聚结成核”。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长期处于情志不畅的妇女,
不仅乳房病的发生率明显提高,乳腺癌 术后的复发转移率也有明显增加。如临床
乳癖的患者常伴有经行腹痛,经量偏少,经色偏暗及血块等血瘀 症状;乳腺癌患
者观其舌质多有暗紫色表现,且血粘度往往偏高,这些症状也往往成为乳腺癌复
发转移与否的一个参考指标。故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治疗乳房疾病的又一重要
法则。陆师临证取药常以 理气活血药同用,并从众多的理气药中选出了郁金、川
芎、丹参等血中之气药,及香附、柴胡等气中之血 药,并常伍以枳壳、延胡索、
青皮、八月札、川楝子、佛手等药,意在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气血通畅 ,则
瘀结自消;以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三棱、莪术、泽兰、益母草等活血化瘀;
王不留行 、丝瓜络、路路通等疏通乳络,使气血通畅则肿块消散于无形。对于乳
癌术后病人行气化瘀,疏通乳络法 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
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从而减少癌细胞的滞留机会, 对防止癌细胞的着床和
转移有着重要的意义。
2.3化痰软坚,消肿散结
乳房 疾病多与情志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思虑伤脾,或肝郁气滞,横犯脾土,
均可导致脾失健运,痰湿内生; 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则津液不运而聚湿成
痰;肝郁日久化热化火,灼津成痰,痰、气、瘀互结而成 乳房肿块。临床选用山
慈姑、海藻、昆布、贝母、牡蛎、夏枯草、白芥子、半夏、僵蚕等化痰软坚,散< br>结消肿,为乳房肿块的消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4清泄胃热,利湿解毒
女子 乳房为足阳明经所属,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妇女气机多易抑郁,七情
郁结日久则可化火化热。热毒也是 乳岩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中后
期,由于毒邪外侵,日久化热化火,热毒壅盛,毒邪蕴结乳 中,结成坚硬的肿块,
溃后渗流臭污血水;火热迫津外溢或迫血妄行表现为乳头孔溢出淡黄色液体或溢< br>出血水。临床常以丹皮、山栀、龙胆草、黄芩、知母等清泄胃热,生苡仁、泽泻、
蒲公英利湿解毒 ;仙鹤草、茜草、生地榆凉血止血;半枝莲、蛇莓、蛇六谷、山
慈姑、龙葵、石上柏等抗癌解毒,在乳腺 癌术后配合使用抗癌药物可增加机体对
放、化疗的耐受性而起到协同治疗和增效,并达到防止复发转移的 目的。
4


2.5健脾益气,养血生津
此法主要用于乳腺癌术后患 者。《东宝医鉴》谓“不必治癌,补其阴阳气血,
自可带病延年”。乳腺癌的发生与复发转移与机体正气 不足,免疫功能低下有着
极大的关系。若脾胃虚损则生化乏源,冲任两脉空虚,以致邪毒乘虚而入,正不
胜邪而发为乳岩。陆师强调乳腺癌的转移和复发不仅仅局限于癌毒的旁窜过程,
而更应注意到患 者的整体以及和癌瘤之间的对抗情况,虽然多种因素可造成肿瘤
的转移和复发,但转移和复发与患者的正 气虚弱有密切关系。故临证常以生黄芪、
党参、白术、茯苓、淮山药等益气养血健脾和胃,改善患者的脾 胃虚弱,扭转营
养不良状况,缓解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并改善由放、化疗引起的胃肠
道反应,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此外,乳腺癌患者又常因放、化疗后引
起热毒灼伤阴液的一系列 阴虚之症,临证常用玄参、麦冬、沙参、川石斛、枸杞
子以及鳖甲、龟板等血肉有情之品,通过养阴增液 ,使体内阴阳趋于平衡,同时
增加化、放疗的效果和减轻由此带来的毒副作用,增加肿瘤患者对放、化疗 的耐
受性,并且对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具有抑制作用。
2.6病证同辨,扶正祛邪
陆德铭教授临证以辨病与辨证,扶正与祛邪相结合为原则,分清虚实主次,
辨别邪正盛衰,慎重权衡。在 治疗上强调“扶正以祛邪”,“祛邪以扶正”,扶正
祛邪并施。在用药上辨证辨病用药相结合,常在辨证 用药的基础上加以辨病用药,
分期选用有抗癌活性药物。从而提高机体抑制肿瘤能力,达到抗癌、抑癌的 目的。
主张早、中期乳腺癌应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配合中药以减毒增效。晚期乳
腺癌以扶 正为主,佐以祛邪治疗,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而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
临证更应侧重扶正培本,并贯穿整 个治疗过程始终,以增强机体抗癌能力,又为
祛邪抗癌创造必要条件。陆德铭教授认为,晚期乳腺癌及术 后3年内患者,应扶
正祛邪并重;术后3~5年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术后5年之后则应扶正培本。< br>陆德铭教授认为:扶正祛邪中药可调节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平衡,
增强机体抗癌、 抑癌能力,并可改善患者症状,稳定患者病情,延长生存期,提
高生存质量。临证常以中药生黄芪、白术 、茯苓、山药等益气养血,健脾和胃,
以中药生地黄、天花粉、枸杞子、玄参等滋阴生津,以中药白花蛇 香草、半枝莲、
蛇六谷、莪术、石见穿、丹参、露蜂房、牡蛎等祛邪抗癌,以中药仙灵脾、补骨
5


脂、菟丝子等补肾生血、维护正气。
对于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治疗,陆德铭教 授认为应着重于治本,强调“养正积
自除”,主张“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扶正可祛邪、抑邪、防邪, 当以扶正固本
为防止复发转移的主要方法。扶正时尤重脾肾。若脾肾不足,则先后天平衡失调,
致使正气内虚,最易致癌复发转移。临床可用生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薏苡
仁、陈皮等益气健脾运脾 ,扶助气血,顾护后天,使气血生化有源,五脏六腑皆
受之;淫羊藿、肉苁蓉、巴戟肉、鹿角片、补骨脂 、山茱萸、天门冬、枸杞子等
补益肾气,调摄冲任,固摄先天,使先后天平衡,正气得固,则邪气易被杀 灭或
驱逐出外,防止或延缓了癌肿复发转移。并用中药南沙参、枸杞子、天门冬、龟
甲、鳖甲、 生地黄、玄参等养阴生津,中药当归、大白芍、何首乌、黄精、熟地
黄等滋阴养血。关于扶正药的作用机 理,陆德铭教授认为,扶正药一则可调节机
体免疫功能,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及机体对外界恶性刺激的抵抗 力,有利于消除或
控制复发转移;二则可调整机体神经、内分泌、体液的调节功能,保持机体内环
境稳定及机体内外相对平衡性;三则可保护骨髓及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善血象,
对放、化疗有减毒增效 之功,提高放、化疗完成率,控制癌肿复发转移;四则有
直接反突变、抗癌、抑癌作用;五则可提高手术 效果,改善体质,促进康复,提
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六则可治疗癌前期病变。
陆德铭教 授认为,乳腺癌复发转移患者,有正虚的特点,强调扶正以祛邪,
同时不应忽视邪实的一面。主张祛邪务 尽,务必廓清余邪,使邪去正安,否则余
邪未尽,死灰复燃,则邪势鸱张,常不可控制。临床习用柴胡、 八月札、延胡索、
川楝子等疏肝理气;三棱、莪术、石见穿、丹参、水蛭、蜈蚣、全蝎等活血软坚;生半夏、山慈菇、全瓜蒌、夏枯草、大贝母、僵蚕、皂角刺等化痰消肿;蛇莓、
蛇六谷、龙葵、蚤休 、苦参、半枝莲、蜀羊泉、苦参、石上柏、藤梨根、鱼腥草、
蒲公英等清热解毒;天南星、露蜂房、蛇六 谷等以毒攻毒。如此,扶正祛邪并顾,
扶正以祛邪,祛邪不伤正,两者相辅相成,标本同治。
同时,陆德铭教授强调药物用量轻重与疗效关系密切。乳癌复发转移,正气
大虚,邪实亦盛,处方用药量 轻,虽补则无力扶正,欲攻则难达病所。故遣药擅
用重剂,常谓大剂方能起疴,量小不易应手。生黄芪、 三棱、莪术、石见穿、半
枝莲、藤梨根、蛇莓等常各用30~60g,有些药虽言其有毒,亦常超量使用 ,如
6


蜂房12g,制南星15~30g,蛇六谷60g。白术、茯苓、半夏 、陈皮等则以常量9~
12g予之,以病去为度。陆德铭教授临证喜用生黄芪30~60g,蛇六谷60 g。认
为生黄芪补气托毒,不仅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可抗癌,抑癌,重用蛇六谷消
肿散结, 增强抗癌疗效。
三、用药特色
3.1殊途同归,调摄冲任
一般认为,乳癖的 产生与肝郁、气滞、血瘀关系较为密切,治疗从“气”而
论多见。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陆德铭教授提出 以调摄冲任为治乳病根本大法,
突破了以往单一的从“气”而治的观念。临床则用调节脏腑、经络气血的 中药,
从多环节、多途径以调摄冲任。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化生天癸而藏于肾,肾气盛
则冲任足 ,故补肾助阳亦即补益冲任,临床常以仙茅、仙灵脾、肉苁蓉、山萸肉、
巴戟天、菟丝子、锁阳等调摄冲 任。肝藏血,主疏泄,可直接调节冲任血海之盈
亏,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主升,恶抑郁,若忧思郁怒 、抑郁不欢,则肝郁不
达,气机失畅,气滞血瘀,而致冲任两脉失于条达,故疏肝活血亦可调冲任,临< br>床强调气血以通为用,常于活血化瘀方药掺以理气之品,选用郁金、莪术、延胡
索、川芎等血中之 气药及香附、柴胡等气中之血药,而使肿块消散于无形。“冲
任为气血之海”,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冲 任血海之盈亏与脾胃关系密切,脾胃
虚损则气血生化乏源。不能温养肝肾,濡养冲任,而致冲任失调,故 养血和营,
补肝肾,调脾胃也为调理冲任之法,临床常用当归、川芎、赤芍、生首乌、鸡血
藤等 使气血充盛,冲任得以自调。
3.2融通中西,圆机活法
陆师临证遣方用药别具一格, 既考虑中医的理法方药,又善于吸收现代医学
药理学研究成果,力争一药多用。如常用海藻、昆布等既取 其软坚散结之功,又
据药理学研究含碘药物可以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改善黄体功能,促使增生病态组织崩溃和溶解;用生黄芪、白术、茯苓等既取其扶正固本之意,又有提高免疫
功能,抑瘤、抗转移 作用;用苦参、半枝莲等既取其中医清热解毒之意,又收用
其现代药理研究抗肿瘤之功;用仙灵脾、补骨 脂等既有直接抗肿瘤作用,又可促
进骨髓造血功能、调节内分泌紊乱。同时强调,药物用量轻重至关重要 ,处方擅
用重剂,常谓“大剂方能起沉疴”,生黄芪 30~60g,认为重用黄芪不仅可增强机
7


体免疫功能,而且可抗癌、抑癌 ,用量轻虽补则无力扶正;仙灵脾15~30g、三
棱、莪术、石见穿、半枝莲、龙葵等常用30g,若 量轻则欲攻却难达病所;有些药
虽言其毒,亦常超量使用,如山慈姑15g、蜂房 12~30g、制南星30g、蛇六谷
30~60g,收其以毒攻毒之功。
3.3综合治疗,兼顾变证
陆德铭教授学贯中西,强调乳腺癌贵在早期诊断和早期综合治疗, 主张早、
中期乳腺癌的治疗应以手术、放化疗、内分泌治疗为主,配合中药以解毒增效。
对乳癌 术后病人,由于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导致多种毒副作用,以及肿瘤
复发转移等,临床变症百出,陆 德铭教授临证加减用药颇具特色。放射性肺炎见
胸闷气短,咳嗽痰多者加北沙参、天冬、麦冬、玄参等; 放射性口腔炎见咽喉肿
痛,口腔粘膜溃疡者加生地、天冬、麦冬、知母、龟板、蜈蚣等;胃肠功能紊乱,
胃脘作胀者加川朴、小川连、九香虫、枳壳等,泛酸者加乌贼骨、煅瓦楞子等,
胃脘嘈杂者加小 川连、淡吴萸、知母等,胃脘隐痛者加刺猬皮等,食欲不振者加
砂仁、陈皮、炒谷芽、神曲等,腹泻者加 生米仁、淮山药、焦山楂、芡实等;胃
脘疼痛,恶心呕吐者常用陈皮、半夏、刺猬皮、九香虫等和胃降逆 、行气活血止
痛;转氨酶升高者或肝转移者加垂盆草、平地木、虎杖、茵陈等清肝利湿解毒;
肝 转移者加蛇六谷、虎杖、岩柏等;脂代谢紊乱,肥胖者加生山楂、决明子、黄
精、泽泻等清肝活血,祛湿 利水;骨髓功能抑制,白细胞下降者加鹿角片、补骨
脂、苦参片、黄精等益肾填精,促进骨髓造血功能, 若白细胞低于3×10
9
mmolL,
应考虑停服内分泌治疗药物;红细胞下降者加全 当归、大白芍、熟地、川芎等养
血生血,血小板下降者加花生衣等;夜寐不安者,加柏子仁、灵芝、酸枣 仁养心
安神,磁石、珍珠母等重镇安神;有恐惧感者,加生铁落;出现焮热汗出、心烦
易怒等更 年期症状者,加仙茅、当归、知母、黄柏等;子宫内膜增厚、月经愆期
未致者加当归、益母草、水蛭、红 花等;对侧乳房小叶增生者加鹿角片、仙茅、
海藻、桃仁、丹参等;出现患肢水肿者加桃仁、丹参、留行 子、三棱、泽兰等;
局部皮肤、胸壁、淋巴结转移者,多因痰、瘀、毒胶结而成,常重用活血解
毒之品,并加皂角刺、海藻、大贝母、夏枯草等化痰软坚消肿;肺及胸膜转移,
出现咳嗽、气短、胸闷 ,喘息不得平卧,伴胸腔积液者,常用三子养亲汤、葶苈
大枣泻肺汤,药如葶苈子、白芥子、苏子、莱菔 子、龙葵等泻肺利水,肃肺平喘;
8


出现咳嗽、咯血者,用百合固金汤养阴 润肺,凉血解毒,药用百合、鱼腥草、仙
鹤草、地榆、侧柏叶等;肝转移出现纳呆、呕吐、黄疸,用茵陈 蒿汤清肝利湿,
药用茵陈、虎杖、大黄、柴胡、垂盆草等;脑转移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抽
搐,用羚羊钩藤饮育阴潜阳,药用羚羊角、钩藤、川芎等;骨转移出现持续性剧
痛且渐加重、行走不便、 翻身困难、局部压痛、彻夜难眠者,或伴病理性骨折,
多因癌肿日久,邪毒客居已深,正气大衰,气血虚 弱,无以荣养经脉,不荣则痛,
或邪毒内蕴,癌毒蕴结,气血凝滞,不通则痛。临证常重用淫羊藿、巴戟 肉、补
骨脂、山茱萸、骨碎补、杜仲、续断、狗脊等补肾壮骨止痛,并可引经报使,助
药直达病 所;蒲黄、五灵脂、水蛭、土鳖虫、蜈蚣、全蝎、壁虎、延胡索、香附、
郁金等理气活血止痛;半枝莲、 蜀羊泉、蚤休等清热解毒止痛,磁石、珍珠母等
重镇安神止痛;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并常选用现代药理 研究证实有止痛作用的
乳香、没药、细辛、徐长卿、桂枝、延胡索、蜈蚣、全蝎、马钱子等解毒散结止< br>痛。
3.4注重舌诊,善辨真假
临证用药,陆德铭教授比较注重舌诊,尤其重视乳癌 术后患者的舌质变化。
若见舌红无苔或少苔,或中剥有裂者,为加大养阴药用量的指标,甚者可加用龟< br>板、鳖甲等血肉有情之品;若舌质淡胖,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宜益气温阳,
加用补骨脂、巴 戟肉、黄精等;若舌苔厚腻,多为放化疗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
宜健脾和胃,可选二陈汤。陆德铭教授其 尤重视舌边瘀紫对肿瘤预后的诊断意义:
舌边瘀紫减退,说明病情好转;若进一步发展加重,则病情发展 ,预后不良。
3.5整体治疗,综合调理
七情内伤、饮食失节、过度劳累与癌症的发生、发 展、转移等关系密切。陆
德铭教授强调生活调养与药物调治相配合,对于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
质量,防止或延缓复发转移意义重大。临床上常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宜忌与人体的
寒热虚实、病情 、四季变化等关系,嘱病人不可滥补。乳腺癌患者禁食含雌激素
的补品,如胎盘、激素喂养的家禽,宜多 食豆制品。生活调养中尤其重视精神调
摄。注重患者的心理调节,使病人解除抑郁心理,树立同癌症斗争 的信心,充分
调动患者自身心理素质,改善身心状态,保持强烈的求生欲望,有利于抑制肿瘤
生 长,延长带瘤生存期,提高生存率。
9


3.6因病制宜,妙用黄芪
陆德铭教授临证善用黄芪,不拘常法,积累了许多经验。黄芪为补气药,
外科疾病多用生黄芪 ,《医学启源》言其为“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药”,《本草备
要》尊之为“疮痈圣药”。通过不同的配伍 ,可具有补气升阳、化气回津、益气
固表、扶正解毒、益气活血、补气调肝等不同的功效。其一源数流, 不仅丰富了
中医外科的临床实践,而且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华。
3.6.1益气养阴,大剂消瘿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 患者多伴有甲状腺肿大及消 谷善饥、形体消瘦
之象,属中医学“瘿瘤”及“中消”范畴,一般多用养阴清热,疏肝化痰等法治
之。陆德铭教授认为甲亢发病多因情志不遂,郁久化热,热盛伤阴,阴不复则火
旺,火盛易伤气,即“ 壮火食气”所致,故气阴两虚是甲亢发病中重要的病理过
程。乏力、自汗、便溏等属于气虚,口干、烦热 、心悸、震颤及善饥等属于阴虚
火旺,甲状腺肿大及肿块属痰凝气滞,故采用益气养阴为主,化痰疏气为 佐的治
则。陆德铭教授特别强调补气重用黄芪为君,用量达60g以上,因气能生津,亦
能行津 ,全身津液的生成与输布全赖于气化,通过补气以助化生阴津,即“阳中
求阴”之意。认为黄芪其性善补 ,为补气药之长,能补气升阳、化气回津,而达
阳生阴长,阴复火平之目的。典型病例:俞某,女性,2 3岁,1997年12月5
日初诊。患甲亢半年,初诊时口服他巴唑5片日,放射免疫检查FT3、FT 4较
高。自觉神疲乏力,口干欲饮,月经衍期量少,心悸汗出,两目外突,两手震颤,
查甲状腺 弥漫性肿大,脉细数,舌苔薄,舌质红。证属气阴两虚,痰瘀凝滞。治
以益气养阴、疏肝化痰活血。药用 生黄芪60g、生地黄30g、玄参12g、麦冬9g、
女贞子15g、天花粉15g、柴胡9g、夏枯 草30g、制半夏9g、山慈菇12g、当归
12g、桃仁15g、莪术30g。以后随证加减,服药半 年后,他巴唑逐渐减量至单纯
服中药,放射免疫检查均属正常。
3.6.2益气固表,黄芪治疣
疣是病毒侵犯体表引起的一类皮肤病。陆师认为疣的发生与人 体正气有密切
关系,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皮表为卫外器官,为肺所主。肺气虚弱,
卫 外不固,外感风热之毒,邪气留连而为病。然其病本虚,故于临证时,权衡扶
正与祛邪,以扶正为主,祛 邪为辅。重在益气以扶正,配合应用清热解毒之品,
10


同时针对有形之皮损 ,加活血之品,以促其消散。临证常以生黄芪为主以补气实
表,配以马齿苋、大青叶、板蓝根、白花蛇舌 草等清热解毒;丹参、莪术活血化
瘀。其中特别强调黄芪在扶正祛邪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黄芪偏于走表, 补气托毒,
实卫固表,与清解之品伍用,取其扶正解毒之功,寓“扶正达邪”之意。玉屏风
散为 治疗表虚卫气不固自汗之名方,方中以生黄芪为主药,对此柯韵伯在《名医
方论》中指出“惟黄芪能补三 焦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因此,陆德铭教授
特别指出,黄芪的运用应贯穿疣病治疗的始终。即使患 者皮损消退,也应以玉屏
风散为主继治,以巩固疗效。现代研究证明,黄芪能诱生干扰素,增强自然杀伤
细胞活性,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利于清除病毒,增加局部皮肤抵
抗力,从而达到 防其复发的目的。典型病例:李某,男性,14岁,1997年10
月8日初诊。寻常疣已有年余,皮损 发于十指,左手中指指背末节近甲缘处,曾
用激光治疗,但事后又发。平素体弱,易患感冒。检查:两手 除两小指无皮损外,
其余手指均有疣状物,共14枚。脉濡,苔薄。证属体虚热毒外侵而成瘀。治以益气固表、解毒活血。药用生黄芪45g、白术12g、防风12g、马齿苋30g、大青
叶30g 、板蓝根30g、白花蛇舌草30g、生米仁15g、三棱15g、莪术15g。7剂,
两煎分服,第三 煎擦洗患处。再诊时皮损无明显变化,亦无新发,加丹参30g,
嘱再服14剂。3周后疣状物开始减少 ,两月后手指处疣状物全消,感冒减少。
再坚持服药1月,未再复发。
3.6.3益气活血,黄芪止痛
带状疱疹在中医学文献中有诸多名称,如“缠腰火丹”、“蛇 串疮”等。多因
肝经湿热内蕴,外溢皮肤而生。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的炎症性皮肤病,疼痛非常明显。陆德铭教授治疗本病,初起以清肝化湿为主,
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强调 中病即止,不可过用苦寒,以防寒凝血涩,瘀血内停,
并在早期即于方中加用活血之品,以祛络中瘀阻之 邪,防止和减轻由于病毒侵犯
神经而引起的神经周围炎症和粘连,减少纤维包裹,防止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而
对于已发生后遗神经痛,特别是年老体弱、心肺功能差或部分免疫功能低下者,
其皮损消退 后,往往后遗神经痛的症状持续很长时间,疼痛剧烈。陆师据中医“痛
则不通”、“通则不痛”理论,加 大破血药力度,因破血药多伤气分,同时基于“气
为血之帅”、“治血先治气”的理论,加用补气药,法 宗清代名方“补阳还五汤”,
11


重用黄芪,以取其益气活血通络之功。且黄 芪尚能托毒外出,既去其毒,又解其
瘀,两善其功。现代研究亦证明黄芪能抗炎,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 改善微循环,
从而有利于本病的治疗。典型病例:张某,男性,56岁,1998年10月4日初诊。< br>2月前右肋连及后背遍发带状疱疹,刻下皮损已消,留有色素沉着,疼痛剧烈,
有烧灼感,彻夜难 眠,服止痛药无效。患者素有肺心病史。脉细数,舌质红,舌
边瘀滞,苔薄黄。证属气虚血滞,经络阻塞 。治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药用生
黄芪60g、党参30g、当归12g、赤芍药30g、桃仁15g 、丹参30g、三棱30g、
莪术30g、五灵脂15g、香附9g、延胡索30g。7剂后复诊,疼痛 明显减轻,夜
寐欠安,加磁石60g、珍珠母30g,继治2周,疼痛全消。
3.6.4补气调肝,妙治乳癖
中医文献中关于“乳癖”的描述与现代医学中乳癖相似。近代 中医大多从肝
郁论治。因肝为刚脏,自古即有“肝阳肝气常有余,肝阴肝血常不足”之说,临
床 表现为乳房部肿块、胀痛等,故而多用疏肝解郁之法,辨治上侧重实证。陆德
铭教授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 ,发现部分患者在有局部肿块、疼痛等症状的同时,
常伴有神疲乏力、心烦口苦、食欲不振等表现,其舌 体多淡胖,舌边有齿痕。认
为肝气虚弱,影响肝主疏泄功能,肝失条达,不能斡旋气机,亦可致郁。此时 ,
重用黄芪,不会加重乳房胀痛,且明显有利于诸症改善。始信黄芪亦可条达肝气。
《内经》论 厥阴治法有“调其中气,使之和平”之语。名医张锡纯认为黄芪性温
上升,与肝同气相求,凡遇肝气虚弱 不能条达,重用黄芪为主,而少佐以理气之
品。陆师将上述理论引入乳癖病的治疗,认为黄芪可以培养中 宫,俾中宫气化敦
厚,以使肝木自理,而达补气调肝之目的,明显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纯用疏肝理气
之法。典型病例:陈某,女性,42 岁,1996年12月5日初诊。两乳胀痛2年
余,经前尤甚。 患者平素月经衍期,量少色淡。外院钼钯片示:乳腺增生。屡治
无效,求治于师。来诊时患者双乳胀痛明 显,心烦易怒,神疲少力,食欲欠振,
胆怯口苦,惊悸不宁,夜寐欠安。查双乳扪及结节肿块近百枚,质 地中等,部分
偏硬有囊性感,推之活动,触痛明显,脉左关沉弱,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苔薄
黄 。治以调摄冲任,疏肝活血。药用黄芪30g、仙灵脾30g、肉苁蓉12g、鹿角
片12g、山萸肉9 g、桃仁15g、丹参30g、三棱15g、莪术30g、香附9g、郁金
9g、延胡索15g。7 日后复诊,患者胀痛有所减轻,神疲气短口苦,黄芪加量至
12


45g,全瓜 蒌30g。半月后复诊,患者乳房胀痛减轻,结节如前,经来不畅,加
当归12g、益母草30g。以后 随证加减,黄芪用量一直在30~60g 之间,坚持服
药半年左右,乳房已无疼痛,结节全消。 除了在临床上灵活运用黄芪治疗各种外科疾病外,陆德铭教授还总结了口服
黄芪出现的多种不良反应 :其中主要不良反应有三类一是腹胀,二是皮肤过敏反
应,三是腹泻。其中前两类在文献中多有报道,而 口服黄芪所致顽固性腹泻的不
良反应尚未见报道。陆德铭教授认为口服生黄芪导致腹泻可能与黄芪可促进 胃、
小肠、结肠等消化器官的平滑肌紧张度、促进肠蠕动有关,而这种作用与患者自
身消化器官 的功能状态有关。

四、验案赏析
1.乳癖
曹某,女,34岁。199 6年7月12日初诊。两乳房胀痛8年,两乳房胀痛,
经前尤甚,经后减轻,曾服逍遥丸、小金丹等无效 。目前,乳房疼痛较剧,与月
经无明显关系。月经前期检查,见两乳房各象限扪及结节状肿块百余个,质 中,
部分偏硬,推之活动,触痛明显,肿块与皮肤均无粘连,两腋下未及肿大淋巴结,
舌黯红, 边有瘀滞,苔薄白,脉濡。证属冲任失调,肝郁气滞。治拟调摄冲任,
疏肝活血,化痰软坚。处方:仙茅 9g 、仙灵脾30g 、肉苁蓉12g、鹿角片12g(先)、
山慈菇15g、海藻30g 、三棱15g 、莪术30g 、甲片15g 、制香附9g 、益母
草30g、当归12g、泽兰9g 、延胡索12g,14贴。投药两周,乳房疼痛明显减轻,
肿块变软,苔薄质偏红,脉濡,治守愿意,前 法踵进。又服3月,增加八月札、
柴胡、桃仁、红花、丹参,乳房疼痛消失,两乳肿块消之七八,惟两乳 房外上象
限尚可扪及颗粒状肿块,质软。月经正常,但口干,大便干结,3 日一行,舌偏
红, 苔薄,脉濡,治宗愿意,稍有出入,减辛热之仙茅,加生地、元参、天冬、
知母、火麻仁、郁李仁,再服 药2月,诸症俱消,乳房肿块消失,临床治愈。1
年后随访,述停药后至今,经前乳房无胀痛,月经正常 。
按:因冲任两脉可调节、统帅十二经脉之气血,当十二经脉发生病变时,必然也
影响到冲任 两脉而致冲任失调。陆师通过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观察,总结出以温肾
助阳来调摄冲任的治疗方法,从众多 温阳药中筛选出性温而质润之仙灵脾、仙茅、
13


鹿角片、肉苁蓉、巴戟天、 补骨脂等补肾助阳,调补冲任,从治本着手;并在助
阳药中酌加山萸肉、天冬、枸杞子、生首乌等滋阴益 肾药,以收阴生阳长,阴阳
平补之功。冲任之本在肾,研究表明,中医所言之肾包括了神经、内分泌、免 疫
等多种调节功能,温肾助阳、调摄冲任法可从根本上调整内分泌紊乱,调节体内
阴阳平衡,是 治疗乳癖、乳岩以及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等常见乳房疾病的根本大
法。
2.乳腺癌术后骨转移
金某,女,65岁。1997年11月21日初诊。1995年12月11日在肿瘤医院
行左乳 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浸润性导管癌。腋淋巴结712( +) ,ER( +)
PR( +),术后CMF方案化疗6次,放疗28次,服三苯氧胺 2年。近日腰痛、伴
全身骨痛。肿瘤医院E CT检查提示“全身多发性骨转移”。刻下骨痛剧烈,难以
下床活动,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食欲不振, 夜寐不易入睡,口干,舌红边有瘀
紫,苔光剥,脉濡细。证属术后气阴不足,冲任失调,邪毒四窜。施以 益气养阴,
调摄冲任,佐以解毒。处方:生黄芪30g、党参12g、白术9g、茯苓12g、南沙参15g、枸杞子15g、肉苁蓉12g、山萸肉12g、仙灵脾30g、怀牛膝30g、石见
穿3 0g、蜂房12g、莪术30g、苦参片30g、龙葵30g、灵芝30g、蛇六谷30g、
炒谷芽30 g、神曲12g、蜀羊泉30g、徐长卿30g、延胡索30g、蜈蚣2条、天龙
2条。水煎服,日1剂 。上方加减:腹胀加川朴、枳壳、夜寐不安加柏籽仁、炒
枣仁。坚持服药至今已4年9月余,骨无疼痛, 精神食欲可,体重增加5公斤已
能下床活动。再次同位素复查,原放射性异常浓聚灶略有减轻。

高徒介绍
陈红风,女,1964年出生。1984年本科毕业,1991年获中医 外科学博士学
位,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教授、主
任 医师、博士生导师,乳腺科主任、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
外科学术带头人、上海中医 药大学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龙华医院学术委员会
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常委、乳腺病专业委 员会委员副秘书长等,任中
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编委、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评审专家、 国
家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上海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等。
14


曾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卫生局百名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从事中 医外科专业医教研工作20余年,以辨病和辨证论治相结合,综合内服、
手术及多种外治方法,治疗乳腺 良恶性疾病取得良好疗效。曾获全国杰出女中医、
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第 五届银蛇奖三等奖、上
海市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基础研究科技人员特殊津贴、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临床医学院“师德奖”等荣誉称号。
师从陆德铭教授20年,学习继承 陆老的学术思想,总结整理其临床经验,
致力于中医药防治乳腺增生病、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癌、体表 难愈性创面的临
床和实验研究。在乳腺增生病研究上突破单纯考虑内分泌激素失调的框架,在国
内首先提出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入手进行研究,并建立新西兰兔和SD大
鼠等系列乳腺增生病 理模型,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均表明调摄冲任法中药具有调
整神经内分泌紊乱的作用,为阐明“调摄冲任 法论治乳腺病”的机制、开发中药
新药“复方仙蓉颗粒”奠定了基础。在继承陆老经验基础上,积极拓展 中医药治
疗方法,采用扩创、拖线、灌注等综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规范临床诊断辨证
治疗方 案,具有疗效好,损伤小,乳房外形改变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在美期间
参与NIH资助的转移性乳腺癌 的研究项目,回国后开展中药干预basal-like乳
腺癌、乳腺癌癌前病变等的实验研究,探索防 治乳腺癌的方法及其机理。指导博
士生6名、硕士生8名。主编国家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 等4部,
副主编《中国传统临床医学丛书·中医外科学》、《现代中医乳房病学》等5部,
发表 论文40余篇。主持并完成上海市科委启明星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
基金等多项课题的研究。成果 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
进步三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成果三等奖、上海市临床 医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
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等。
15

描写雷阵雨的作文-学校食堂工作总结


芙蓉姐姐图片-愚人节的来历


安徽省高考状元-公司介绍信范文


情话大全浪漫情话-80大寿祝寿词


广元人事网-幽默手机短信


三亚职业学院-三严三实对照检查材料


中秋节习俗-小学班务工作计划


换大米-赞美家乡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