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材中美育素材挖掘之管见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年度工作总结格式
中学教学参考
新论视窗………
高中历史教材中美育素材挖掘之管见
浙江慈溪市浒山中学(315300) 周忠庆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 <
br>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
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素质
的全面和谐发
展。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有责任开发高中历史教材
这一座美育的宝库,
利用其中丰富的美育素材将美育教
使自己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和升华。
所谓历史的
艺术美,就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实践活
动,概括和提炼现实生活中所蕴涵的美,并把它集中表
现在艺术作品中而产生的美。艺术美蕴涵着社会生活本
质规律,有着鲜明的形象性,具有强大的震撼力
。高中历
育渗透到整个历史教学之中,使学生置身于历史之美
中,并直接地欣赏和享受历史
之美,从而发挥历史美育
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及至提高全民族素质中的重要作
用。为此,必
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
必须熟悉高中历史课程教材,归类整理其中的 美育素材
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丰富,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多
线并存、错综交融,蕴涵
着无数的美育素材。我们根据这
些素材所反映的不同内容,可以归纳为自然美、社会美
和艺
术美三大类。
所谓历史的自然美,就是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特定
的自然地域以及所载的动物
、植物、山水等自然现象。它
们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舞台和背景有着特殊的
审美价值
。
例如,黄河流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因而我们的祖
先能够在那里采集、狩猎,使其成为
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这里有我国北方母系氏族公社的典型代表半坡氏族。四
五千年前,黄帝
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这里生活、繁
衍,构成华夏族的主干部分。直至宋元时期,这里一直是 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黄
河流域以其厚重的历史积淀凸显了历史的自
然美。
所谓历史的社会美,包括历史的现象美和历史的人
物美,是历史教材中美育素材之核
心和主体。人类社会
在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弊端过程中向前迈进,创造出各
种具有划时代意
义的体现审美特质的历史现象,构成历
史现象美。例如,夏朝建立,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社会生 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就是时代进步体现出的一种
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
斗争,推
翻旧的制度,结束旧的时代,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更是体现出一种雄壮
的时代进步美。它使学生认
识到,历史进程是曲折的,反复的,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是正义
战胜邪恶,教师要鼓舞学生大胆地讴歌美,追求
美,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以及为美好理想而奋斗的决
心,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美育功能。
而历史上涌现的杰出人物,以他们那可歌可泣的事 <
br>迹、感人心魄的人格魅力成为极好的美育素材。例如,敢
于面对守旧势力的变法家商鞅,“留取
丹心照汗青”的文
天祥,“但愿海波平”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民主革命的先
行者孙中山,领
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毛泽东
等等。学生能从他们的嘉言善行中得到审美的教益,并
42
中学教学参考(下旬)2009.5总第l5期
f
I
史教材中
常见的艺术美育素材包括历史建筑、文学作
品、书画工艺和音乐舞蹈等等。例如,《诗经》从艺术的角
度反映了西周到春秋那段历史,语言大胆清丽,颇具清
醒的现实性,成为中国现实主义诗歌
的典范,开辟了中
国诗歌的独特道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场面宏大,
结构严谨,技法
娴熟,反映了画家高度精纯的艺术功力
和中国画特有的艺术风格。
二、深入挖掘教材中蕴涵
着的美育因素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明确指出,学校
各科教材中均有美育之元素
,如何挖掘和提炼这些元
素,是学校各科教师在教学中的研究重点。历史科目在
这方面显得
尤其突出。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美的演
进史。高中历史教材从纷繁复杂的历史长河中选取了其 <
br>中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规律的历史人物和事
件,简洁明了地说明了历史本质和发展趋
势,体现着人
类追求美、创造美的精神,是一座拥有丰富美育素材的
宝库。
作为
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
的美育素材,对教材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科
学理智的分析,发现其中的美育价值。这一过程可以培
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审
美评价力和审美
创造力,帮助他们辨清美与丑,使他们成为追求真理追
求美的新一代,真正
体现历史教育在全面提高民族素质
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林则徐作为近代中国杰出的民族
英
雄,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好的美育素材,值得我们深
入挖掘其中蕴涵着的美育因素。
高中历
史教材中处处蕴涵美育元素,包括学生最感
到枯燥的历史年代。例如,1911年辛亥革命、1913
年二次
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年护法运动、1919年五四运
动和1921
年中共成立,这组年代中就有奇数美。
三、挖掘教材中美育素材。也包括研究与教材相关
的
内容
和教材内容联系紧密的相关历史材料,包括乡土历
史材料,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
教学内容。例如,教
师在介绍林则徐时,不妨引用他在遣戍新疆途中所写诗
句:“苟利国家
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诗句不仅颇
具历史的艺术美,而且因其崇高的爱国主义内涵而具有 <
br>历史的社会美,它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争取独立和振
兴中华而不懈奋斗!
(责编庞
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