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盐事件的传播学分析
工人先锋号事迹材料-辽宁高考网
2011
.4
新闻传播
NewsDissemination
各抒己见
抢盐事件的传播学分析
罗爱华
[
摘要
]
本文从传播
学角度对日本地震后的中国抢盐狂
潮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次谣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谣言传
播过
程中几个关键性的基本传播要素(传播环境、传播方
式、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众等)处于特殊情况下共
同作用所
致。要杜绝谣言则必须保持信息畅通,保证公众的知情权。
动荡牟取暴利的目的。如在
抢盐事件中有些不法商家乘机
涨价,平时一块多钱的食盐卖到十块甚至几十块,还有人买
几百斤
盐,希望囤货售卖,大发一把。这样的人一方面利用
谣言,另一方面也煽动推动谣言的扩大。另外还有些
不明真
相的普通民众,因为对灾难后果的恐惧和缺乏常识和理性
判断,从而散布谣言,他们一般
会把信息散布给亲朋好友等
熟人。这样的传播者虽然没有传播的恶意,但事实上也加速
了谣言的
传播,增强了谣言的破坏性。在人际传播和群体传
播中,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个人
既是
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受传者。在抢盐事件中,大多数
人开始都是作为谣言的受传者获
得信息,接着就会把听到
的信息传给周围熟人或者通过别的方式传给他人,无形之
中就充当了谣
言的传播者。
三、谣言信息快速增殖,奇异回流
美国心理学家
G
·
W
·奥尔波特认为,在一个社会中,
“流言的流通量与问题的重要性和涉及该问题的证据暧昧性之乘积成正比”,在灾难发生后,人们获知信息的愿望变
得尤其紧迫,比如这次日本地震引起的核
辐射是否污染海
域和造成辐射扩大,这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所以关于这方
面的信息备受关注,
另一方面,是灾难过后信息公开化、透
明化不够,政府和媒体有时为了避免社会骚乱,有时因为事
情的发展态势还需要科学验证,还不太明朗,会推迟信息发
布,或者在报道事件时闪烁其词,这使得民
众获取证据变得
暧昧不清,在这种情况下,谣言的流通量就以几何的倍数增
长。又因为在这种集
合行为中,人们不用为信息的准确性负
责,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对流言进行改造,同时也不
必确认信息的来源,这就导致信息回流,同一谣言经过若干
人传递又回到发布者那,而此时谣言已增加
新内容,被发布
者接受,从而形成了谣言传播的恶性循环。
谣言作为灾难过后集合行为的一种信
息传播形式,在
传播者、受传者、媒介、信息等方面都呈现出与普通信息传
播不同的特点,要杜
绝谣言,就必保持信息畅通,保证公众
的知情权。另外政府也要通过舆论消除人们的精神恐慌,对
于乘机传播谣言以达到制造社会混乱和牟取暴利的传播者
给予法律制裁。在这次抢盐事件中,个别地方
政府在组织召
开新闻发布会时只通知部分媒体进行“选择性发布”,引起
了一些媒体的不满,不
仅没有达到消除恐慌的目的,反而引
发更多的猜测。只有政府以真诚积极的姿态,正确把握谣言
传播的特点,才能击破谣言,将具有破坏性的传播行为控制
在最小的范围。
■
[
关键词
]
谣言;传播学;传播基本要素
2
011
年
3月日本遭受大地震引发核电站爆炸事件,社
会上产生日本核辐射污染海域导致食盐紧缺的谣言,引发中国各地抢购食盐的狂潮。作为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通形式谣言,是如何在其中起作用的呢?本
文将从传播学的
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社会环境和恐慌心理双重作用
首先,这次的抢
购行为是一种集合行为,集合行为就是
在某种刺激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通常在大的灾
难,比如地震、火灾后出现,一般都在一定的结构性压力和
触发事件下产生,这次抢盐狂潮的引发事件是
日本大地震
导致核电站爆炸,引发集体恐慌和焦灼心理,这是谣言得以
传播的社会环境;其次,
传播学认为,人在集合行为中信息
传播存在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的机制。即在集合行为中,个
体
会把自己的昂扬、亢奋、非理性的情绪传染给他人,使一
种观点迅速扩大并导致整个群体的激烈行为。比
如在这次
抢盐事件中,对核辐射扩散带来的恐慌和可能导致的食盐
紧缺的情绪迅速在人群中传播
,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进行过
理性思考就做出了抢购的条件性反射,有的人甚至抢购了
自己三十年
也吃不完的盐。这表明,在群体活动中,尤其是
在这种非常态群体行为中,人在心理上会受到很大的群体
压力,从而产生一种趋同心理,这种趋同心理使自己和大多
数人保持思想和行为的一致,从而使
自我在危机状态下获
得安全感。
二、多种传播方式并存,网络媒介推波助澜
人类的传播
媒介经历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
播、电子传播的时代。现代的传播方式是多管齐下,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谣言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更多更广的
传播渠道,破坏性也更大更强。就这次抢盐
事件而言,一位
赵姓男子在互联网上散布核辐射污染海域会出现食盐紧缺
的谣言,有些网友在网
络上散布上海将因核辐射受到严重
污染的谣言,信息在网络媒介的作用下以几何系数的方式
传播
,现代人生活在网络的世界中,网络信息成为我们建构
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几种传播方式相互作用,相互
转化,口
头、印刷、电子等多种传播媒介共同作用,将谣言扩大到无
以复加的程度。
三
、传播者目的各异,传播者也是受传者
在抢购食盐的事件中,传播者包括两类,恶意造谣者与
不
明真相传谣者。前者出于某种目的将关于核辐射造成危
害的不明确信息加以人为加工,四处散布,以达到
制造社会
[
参考文献
]
[1][
法
]
卡普费需.
谣言
[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2]
郭庆
光
.
传播学教程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3]<
br>亦菲
.
谣言止于媒体
.
中国青年报
.2003.2.14(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