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鉴赏:生命在民间_莫言_蛙_剖析
哲学专业-春节作文300字
生命在民间
──莫言《蛙》剖析
张勐
20
09年岁末,莫言孕
育了近十年的长篇小说
《蛙》终于呱呱坠地。《蛙》经由对乡土中国
一部生育史的纵览、反思,
折射六十年历史
人瞩目的,则是部分批评家所指出的:这是“莫言向诺贝
②
尔文学奖的
一种‘献媚’策略”
。
众所周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与莫言情
同谊深,他曾
多次谈及,莫言将是中国诺贝尔文学奖最
有竞争实力的候选人。莫言曾与大江说起自己的下一部
小说,将以现实中担任乡村妇科医生工作的姑姑为原
型,大江很感兴趣,并特意于2002年春节在莫言
的陪同
下拜访了姑姑(《蛙》中,莫言存心将蝌蚪致日本作家第
一封信的落款时间写作“二○○
二年三月二十一日”,恰
与大江的访期衔接呼应,读者应可会意)。
恰是有了跟大江这一段真实
的经历,莫言在写作
《蛙》时便萌生了一个预设读者。如其自述:“就想是不是
可以写给一个日
本作家?但是我生怕别人攻击我。因为
大江健三郎先生表扬过我很多次,尽管我不断的解释。
假
如我写给大江健三郎,会招致许许多多讥讽之声、讽
刺之声。但是我想还是写给一个日本人比较恰当。”
随
后,莫言又做了一段耐人寻味的分辩:“通信的对象本来
③
莫言愈是闪烁其词,百般
辩解,杉谷义
就是虚构的。”
的风云变幻、腐朽神奇。形式上,莫言又一次地花样翻
新
,将《蛙》分作五部分,前四部分采用书信体小说叙事,
第五部分则选取话剧形式,由此衍生出多元繁复
的叙事
网络:书信体部分带出了写信人、收信人、作家之间的错
综对话关系;话剧部分则在一派
喜剧、闹剧形式下暗蕴
着悲剧性的深层结构;书信体小说与话剧又适成“互
文”,在在昭示出文
本叙事基调“拟真”与“戏说”间的
交错变换。而这一系列形式迷障背后,更剪不断、理还乱
的
应是国家意志的“历史合理性”与民间伦理中的“生命
自在性”这一对矛盾的纠缠论辩。此外,伴随着新
作的出
版,莫言又在北京、上海等地做了多次演讲与访谈,这些
作家自述与作品之间无形中又延
展成一种新的互证、互
诘的阐释空间。鉴于此,笔者拟悉心探寻上述叙事网络
结构间的种种“缝
隙”,由是深入拓展,开掘小说的思想
蕴藉与形式意味。
一、小说的预设读者
《蛙》在
文体上分别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
谷义人的诸封长信与一部话剧构成。有别于其他文体的
第一人称叙事擅长“独语”,运用书信体小说形式应更适
宜于“对话”。然而,若将《蛙》称之为“书信
体小说”,每封
“书信”与“小说”却都是割裂的,其语体亦截然有别:前
者取知识分子话语,
略带学生腔;后者主要取民间话语。
除却个别段落作者有意透露“知识分子或其他角色与民
间人
物交错进行的”叙事体那未及缝合的针脚处
①
──
如“我母亲”与“有文化的哥哥”的
复调式表达;就整体而
言,知识分子叙事已如洪炉化雪,不露痕迹地融入了民
间叙事中。
在小说部分中,叙事者径自滔滔不绝,言说间鲜有
与收信者的直接思想情感交流。如是,令人不免猜度
莫
言之所以采用书信体小说言说的动因与目的。其中最引
人背后那个大江健三郎的身影便愈是挥
之不去。然而,
我们并不能据此认同“献媚说”;却不妨对莫言即使招致
讥讽、还是坚执“写给
一个日本人比较恰当”的动因予以
更贴切的探究。
《蛙》中所预设的读者杉谷义人连同其原型大
江健
三郎,均是所谓的“内行读者”,斯坦利·费希提出的这一
读者类型包含了“他具有足够的
阅读经验,以至于把文
学话语的各种特性──从最局部的技巧(比喻等等)到
整个体裁等等──
全部内在化了”等禀赋。这位日本作
家不仅是一个虽对中国计划生育历史语境隔膜重重,仍
对此
深感兴趣的学者;亦是一个与莫言有着同样精深的
文学修养的作家;他更是一个始终关注人类普遍命运、
尊重生命、具有博大情怀的友人。与莫言相类,他亦集伟
大的法官与伟大的罪人于一身。莫言称
,“给台湾版写了
个序,最后一句话就是‘他人有罪,我也有罪’。要从这个
意义上来讲,你就
会对别人宽容。我们对恶魔也会持一
SouthernCulturalForum
南方文坛
2010
3
批评论坛
④
种同情的态度,感觉到他们也是
不幸的。”在致杉谷义
子拉倒,然后再把你娘家的房子拉倒”这样的“连环保
甲”制;揶揄的应
是执政后犹未彻底摆脱的“战争文化心
理”,动辄以“运动”、“斗争”的方式强制推行。恰是此
类极端化的举措,引发了对红色年代激进思潮的反思。
为此,生育史固然是主要线索;而作者横生枝节
对其他
历史事件的审视同样不是闲来之笔。写饥饿年代,聊以
食色视角管窥:“那两年,公社四
十多个村庄,没有一个
婴儿出生。原因嘛,自然是饥饿”;或举重若轻地写孩子
们争相吃煤,咯
咯嘣嘣地啃,从中吃出了松香味。写至
“文革”时期,作者的笔顿然沉重起来:批斗大会上,被揪
斗的姑姑猛然一甩头,女红卫兵手里攥着两绺头发,跌
落在台子上。姑姑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叫,“
这时,只
听到湖面上发出一阵怪响,冰层塌裂”……莫言一改泥
沙俱下的絮叨,字字千钧地凸现
民间话本式语言的力
量。
及至当下,计划生育政策陡遭“有钱的罚着生”、“没
钱的偷
着生”、“当官的让‘二奶’生”这一新形势的解构,
生育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国家意志的规约;却又落入
了新
的权力话语的陷阱。面对失重的时代,莫言那不无沉重
的笔触不知不觉间变得轻盈起来。它
一方面感受着历史
的不可承受之轻;一方面也传递出一种“人生如戏”的虚
浮:“人人都在演戏
,社会不就是一个大舞台吗?现实的
“戏剧化”(或写作“喜剧化”),使得小说的第四部分里,
戏剧性的冲突、场面渐次僭越了小说文体。尽管仍披着
书信体小说的外衣,却已然与小说叙事相去甚远
。就叙
事策略而言,它有效地担当了衔接书信体小说与话剧的
纽带作用。
与书信体小说
纵贯新中国六十年有别,九幕话剧
《蛙》一开始便将时代背景置于世纪之交“当计划生育这
个问
题本身在社会上出现了非常复杂的混乱的局面”之
际。书信体小说之外另辟一部为戏剧,可谓一举多得:
不
仅反衬出书信的“真实感”,达臻“拟真”效果;且使此后
的荒诞剧赖有此前“坚实的现实主
义的基础”的铺垫,
“怪诞才有力量”。而那些在写实性质的小说中“不便
说、没法说的部分”
内容,亦能在“那不是现实生活,那是
戏”的遁词后尽情“戏”说。
作者插科打诨,奇思妙语迭
出,喜剧中却不乏悲剧
性内容:如果说那以养牛蛙为幌子、专雇了一群女孩给
富贵人生娃娃的“
代孕公司”的开张尚能让人莞尔;那
么,读至“代孕公司”派去杀人灭口的杀手,反诬被杀者
“
一定是去路边店里看录像看多了。脑子里出现了幻觉。
把社会主义当成了资本主义”时,便欲笑不忍、欲
哭不能
人信中,又藉蝌蚪之口说: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您父亲
在平度城犯下的罪行,没有理由
让您承担,但是您承担
了,您勇敢地把父辈的罪恶扛在自己的肩上,并愿意以
⑤
。如此
看来,预设日本作家
自己的努力来赎父辈的罪”
这一特定读者,应是为了彰显“他人有罪,我也
有罪”,故
而理应“反省历史、反省自我”这一主题;为了将小说的
思想境界提升至与民族共忏
悔的高度。
综上所述,与其视莫言专取书信体,并将收信人预
设为一位日本作家之举臆测为“诺
贝尔文学奖情结”作
祟;不如将此读作莫言世界意识的觉醒。还在新世纪初,
莫言写毕《檀香刑
》在“后记”里如是写道:“我的这部小
说也不大可能被钟爱西方文艺、特别阳春白雪的读者欣
赏。就像猫腔只能在广场上为劳苦大众演出一样,我的
这部小说也只能被对民间文化持比较亲和态度的读
者
阅读。”陈思和先生便不无敏锐地从中看取并激赏莫
言撤退至“民间立场”、独取“民间叙述
”这一自我定位。
尽管彼时莫言的创作谈尚欠自信,陈思和却指出:“这些
⑥
民间因素
”终将“吸引了包括西方世界在内的大量读者。”
弹指十年过去,可喜的是,由《蛙》的预设读者,不难
见
出:莫言不仅增添了愈是民族的便愈是世界的艺术自
信;更别具一种立足民族民间立场、与世
界对话的自觉。
二、由历史书写到文学叙事
访谈中,莫言一再声称:首先打动他的“并不是这个
历史背景和这个历史事件,而是在这个事件当中所凸现
⑦
。藉
出来的令人难以
忘记的性格非常鲜明的人物形象”
此化解题材的敏感性。
然而姑姑的形象虽写得泼辣生鲜,却因
交互偏侧于
“送子娘娘”与“夺命瘟神”这大善大恶两个极端,而两极
间缺乏更其丰饶复杂的中
间形态过渡,并未能脱出20
世纪80年代盛行的“性格二重组合原理”。虽则如是塑
造也许恰
是源于作者喜欢极态的民间审美情趣。
倒是小说中用以衬托人物形象的计划生育这一历
史事件,
历经六七十年代、新时期伊始、新世纪这三个历
史场景,更写得一波三折,意味深长。作者不满足于就事
论事;不时有意无意地折射着时代的沧桑变迁:饥饿年
代的物质匮乏,“文革”时期的极左政治
,新时期的改革
开放,直至当下的众声喧哗。
作者并无否定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之心;其针砭
的应是“喝毒药不夺瓶!想上吊给根绳”这样的“土政
策”,是若“顽抗到底,我们用拖拉机,
先把你娘四邻的房
SouthernCulturalForum
南方文坛2010
3
批评论坛
了。诚然,逸不出得意忘形的叙事惯性的作者,每临高潮难免泥沙俱下,如让原东丽玩具厂火灾的毁容者、沦为
代孕女后又陡遭骗局的陈眉到公安派出所击鼓
鸣冤,呼
唤包青天,而警官答以“包龙图今天不在,你先把问题告
诉我”这一编排,不仅老套,
且辞气浮露;但更多的场景,
却寓意深刻。
诚如作者所言:“话剧的部分是前四部分的高潮。”
只见脱出羁束后的众生任性滥情,欲望横流,群丑乱舞,
弹冠相庆。与其将这幕闹剧归因于西方
后现代思潮话语
的启示;不如说此处莫言又一次地连通了民间狂欢节文
艺这一源泉。在这“东北
乡的邪恶节日”里,唯有那身着
黑袍、脸蒙黑纱,面孔狰狞可怖,来去无踪的“幽灵”般的
陈眉
,一人向隅。她是莫言精心塑造的民间复仇女神形
象,有意给盛世嘉年华的闹剧,投下一道煞风景的阴影
。
制。倘若不加分辨民间伦理中的精华与糟粕,倘若连同
“蒙昧”一起激赏着自然性,将所谓比
“人类能干多了”的
青蛙繁殖供奉若神,不免陷入人口暴增、人满为患的境
地。为此,不难理解
,莫言何以化身为二,刚借蝌蚪母亲
之口认为:“自古到今,生孩子都是天经地义的事”;
又与
之针锋相对,在蝌蚪给杉谷义人的信中作如是辩
解:“我不抱怨姑姑,那是历史,历史是只看结果而忽略
手段的,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人用一种极端的
方式终于控制了人口暴增的局面。实事求是
地说,这不
仅仅是为了中国自身的发展,也是为全人类作出贡献。
从这点来说,西方人对中国计
划生育的批评,是有失公
允的。”
历史学家与文学家总是用不同的目光审视世事。而
莫
言与其说像一名旨在书写民族秘史的历史学家,不如
说更是一位关注生命、关怀人类灵魂的文学家。尤其
当
计划生育采取“历次运动一样”的方式,趋于极端化时。
诚然,上述蝌蚪给杉谷义人的书信别
具历史理性;但这
并不妨碍作者在小说中、剧本中仍难以排解人性的拷问
与悲悯。那三个死在姑
姑手术台上的女性的遗言,尤其
是王仁美那一句“姑姑,我好冷……”凸现文学作品中的
人性内
容,于冷冰冰的历史理性之外,倾心呼唤人性的
温暖。
历史合理性与生命自在性的互辩命定是一
对二律
背反的悖论,因此,我们应能理解《蛙》的众声喧哗、歧义
丛生、混沌一片。混沌中,有
一点却是清晰可感的,那便
是莫言对于高密东北乡这一“民间文化实体”一如既往
的珍重;尤其
激赏它那勃勃生机:只要有一个小口子,它
便迸涌流淌。
结尾,写“小狮子”即便未曾生育,那
饱满的乳房,照
样能分泌奶水。奶水旺盛,“犹如喷泉”。神话般的寓意
下,尽显民间文化信仰
的伟力。■
【注释】
①⑦陈思和:《莫言近年小说的民间叙述》,见《中国当代
文学关
键词十讲》,182、17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载《新文
②《莫言新作〈
蛙〉——
用文字为生命搭一座神龛》
化报》2009年12月28日。
③⑥《莫言谈〈
蛙〉》,莫言做客新浪读书文坛的访谈实录,
http:orsubject2009-12-21。<
br>④《莫言谈文学与赎罪》,载《东方早报》2009年12月27
日。
⑤《蛙》,上海文
艺出版社2009年版。以下引文均引自该
书。
三、历史合理性与生命自在性
《蛙》杂
糅书信、元小说、话剧于一体,形式主义的迷
障设置后,依稀透露出作者立场的吊诡,观点的暧昧。纵<
br>观一系列矛盾,其中最激烈的无疑是国家意志的历史合
理性与民间伦理的生命自在性的碰撞。如果说,《红高粱家族》中,“红高粱”曾被喻为故乡
的生命象征,将天地映成一片血色;那么,在
《蛙》里,
“蛙”又被视作“咱们高密东北乡的图腾”,使人间尽染生
命的绿意。“蛙”与“娃
”同音,难怪高密民间泥塑、年画
里,都有蛙崇拜的实例。
是的,对生命的膜拜,应是命名为《
蛙》的题中之义。
生命的自在状态,在莫言笔下每每被渲染为一股势不可
挡的力量。小说不仅极
写姑姑穿越泥泞小路遭遇成千上
万只青蛙袭击的场面;更在话剧部分借临界疯癫状态的
姑姑的呓
语,将生命强力的华彩乐章臻于极致:姑姑
被蒙骗,“吃过青蛙肉剁成的丸子”,“一低头,呕出了一些绿色的小东西,那些东西一落到水里就变成了青
蛙”……语词背后不仅依稀浮现出昔日鲁迅笔下
那个自
省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亲人的肉的“狂人”,且平添了新
意:生命自由自在,生命生生不
息,纵然剁成肉泥吃进肚
里、吐出来的依然是活生生的生命。一切庙堂的规范条
律终难羁束,理
性的逻各斯也将被弃如敝屣。小说中,作
者多以这类极具情感宣泄倾向的语言、不无民间神话思
维色彩的想象,将民间伦理中生命的自在性观念,表现
得兴会淋漓。
然而,恰是此类“蝌蚪成群
结队”、“蛙声一片”淋漓
而至泛滥的生命喻象自另一向度提醒我们,必须有所节
(张勐,复旦
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SouthernCultural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