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老革_考释
沈阳专科学校-水浒传好词好句
CANGSANG
史实考辨
“老革”考释
付火水罗亨江
摘要本
文从方言和逻辑分析的角度,从彭之死,对《三国志》中“老革”一词的涵义做了新的解
释,“老革”犹
言老东西。
关键词“老革”考释《三国志》
兵”已是詈语,成为骂人的话了。如关羽得知黄忠被
封
一、彭之死
“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为后将军时,就忿忿不平地说:
列,不肯受拜。”
(《三国志·蜀书·费诗传》)但同书《彭
记载,当彭得知自己左迁为江阳太守时颇为不悦,
彭
是《三国志》中蜀国一个并不算重要的小人物,
传》
“老革荒悖,可复道哉。”裴松之
对与其有关的“老革”一词的解释却引发不少的争议,而
前往马超家并对马说:
且从这个小人物
的身上可以品味到许多历史的韵味。
《三国志注》以为:“皮去毛曰革,古者以革为兵,故语称
革犹兵也。骂备为老革,犹言老兵也。”彭语
《三国志》对彭的身世为人遭遇是这样记载的:
兵
革,
“老兵”的意思。裴注解释不准但没有骂刘备为
“彭字永年,广汉人。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但“姿性
虽不敬,
骄傲,多所轻忽,惟敬同郡秦子敕”。因此“仕州不过
书佐,后
又为众人所谤毁于州牧刘璋,璋钳为徒
。后来遇上了庞统,并得庞和法正的恩遇,“统大善隶”
之,而法正宿自知,遂并致之先主。先主亦以为奇,数
令宣传军事,指授诸将,奉使称意,识遇日加”。
但彭
确,“老革”不能解释为“老兵”,理由如下:
首先,看彭自己的辩解。彭因对刘备不敬而
下
狱,于狱中曾致书诸葛亮曰:“颇以被酒,悦失‘老’语。
此仆之下愚薄虑所致,主公实未老
也。且夫立业,岂在
老少。”彭的言论自有为己开脱之意,尚不足为信。但
“悦失‘老’语”、
“主公实未信中一再表示
“姿性骄傲,多所轻忽”的毛病未改,等到“成都既定,
其情真意切,
“岂在老少”、,都只是言年老,强调自己没有骂刘备
先主领益州牧,拔为治中从事。起徒步,
一朝处州
老”
“老”,与“兵”无涉。
诸葛亮虽外接待,
为
人之上,
形色嚣然,自矜得遇滋甚。
其次,称刘备为“老兵”也与刘备的身份大不相符。
难可保安。先主
而内不能善,屡密言先主,心大志广,
是对士兵的辱骂,或是对行伍出身且没有文化
既敬信亮,
加察行事,意以稍疏,左迁为江阳太
“老兵”
修养的赳赳武夫的蔑称。关羽得知黄忠也封为将军
时,
守”。
可是彭仍不思悔改,“闻当远出,私情不悦,往
诣马超。超问曰:‘卿才具
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谓卿
当与孔明、孝直诸人齐足并驱,宁当外授小郡,失人本
关羽曾说“大
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两人同为行伍出
身,均立有赫赫战功,关羽之所以骂黄忠为“老兵”,乃
是关羽自恃有文化,非黄忠可比。《三国志·蜀书·关羽
注引《江表传》说:“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
上口。”
望乎?’曰:‘老革荒悖,可复道邪!’又谓超曰:‘卿为
传》
所以《三国志
》卷三十九《刘巴传》
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超羁旅归国,常怀危
张飞也是一介武
夫,
《零陵先贤传》记载,刘巴以张飞为武人而骂之为
惧,闻言大惊,默然不答。退,具表辞,
于是收付
注引
“兵子”。《资治通鉴》升平三年(
359
)胡注中也说:“凡
奋
有司”。彭就这样被杀,时年不过
37
岁。
身行伍者以兵与卒为讳。”可见
“老兵”是对行伍出身且
二、“老革”与“老兵”
东汉以来,随着军事制度改革以及刑徒充兵等
因
刘备没有文化的武将而言的,刘备完全不符合此条件。
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出身并
不卑微。虽然到
刘备时家道中落,“与母贩履席为业”,但当其“年十五,
与同宗刘德然、辽西
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
素,使得士兵地位下降,乃至到了汉末三国时期,“老
母使行学,
·
3
·
2011
·
-85-
史实考辩同郡卢植”。卢植是汉末的大儒,当时人曾说:“卢植名
”范晔在《后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
,国之桢干也。
·卢植传》赞曰:“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汉书
良之节,则卢公之心可
知矣……君子之于忠义,造次必
于是,颠沛必于是也。”这是说,卢植身处乱世,无论遇
而且到
何种情况,都不违背忠义。卢植不仅品学兼优,
“深达政宜”“才兼文武”,。他先后任太守、侍中、尚
书、
北中郎将等军政要职,业绩卓著。刘备有幸在少年时代
投身到卢植这样一位品、学、才气俱
臻上乘的名师门
纵观刘备一生行事,颇为机谋,与武夫竟有霄壤之别。
人杰也。”又说:“今天
下英雄惟使君(指备)与操耳,本
郭嘉、程昱也说:“刘备有雄初(袁绍)之徒不足数也。”
所
以鉴于以上两点,彭也不可能骂刘备为“老兵”。
另外,“老革”两字联用,二十四史还见于《隋书》,
“盗贼”之事和征辽事宜,苏威闪烁其词,隋炀帝问朝臣
隋炀帝说:“老革多奸,将贼胁我。”
结果裴蕴揣测帝意,
CANGSANG
无独有偶,在江西赣语区吉茶片许多地方,今还存
做豆腐下石膏多了,人们常说“老此说。如吉水乡间,
革”或“老革革”之语。
彭就是四川广
汉人,说刘备为“老革”就不难理
解了,彭虽然没有骂刘备为“老兵”的意思,但骂刘备
“老东
西”,也是颇为不敬的,因此招来杀身之祸。为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就是四
川人,“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因此,陈寿在《三
国志》中记下同是四川广汉人彭的口语“老
革”就不
在后世的文献中,也有相似的记载和理解,如明代
元《俚言解》卷一:“奸狡诙谐谓之
顽皮,又曰滑皮,言
如驾辕之牛,项毛尽脱,其皮顽滑而坚厚也……古人骂
下,所受儒家思想熏
陶教诲,对其一生影响不可低估。
难理解了。
刘备的文武才略,当时人评价极高。曹操说:“夫
刘备,
纪坤《快哉行》“老革昔媚,:正士皆碎首。”明代陈士
才,而甚得众心。”周瑜、鲁肃
皆认为刘备“天下枭雄”。
老革,犹今人骂老顽皮耳。”
四、彭之死及其他
无论彭骂刘
备为“老兵”还是“老东西”,都有不
“帝付蕴推鞫之,乃处其死”。
敬之罪,但似乎还罪不至
死。重要的是彭对马超说
唆使张行本奏苏威罪恶,
苏威也非行伍出身,隋炀帝没有理由骂苏威为
“老兵”
“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而被马超告发
的意思,可做旁证。
但仍不足以说明全部问题。彭在因而招来杀身之祸。
狱中致书于诸葛亮为自己辩解,“至于内外之言,欲
使
三“、老革”考释
孟起立功北州,戮力主公,共讨曹操耳,宁敢有他志
邪?”彭的辩
解略显苍白无力并寄希望于诸葛亮,殊
那么“老革”当作何解?“老革”犹言老东西。汉代扬
不
知正是诸葛亮“屡密言先主,心大志广,难可保
雄《方言》(卷一
○
):“械、鳃、乾
、都、苟、革,老也。皆南
安”,彭注定难逃一死。但恐怕谁也不会相信彭真
楚江湘之间代语也
。”《彭传》郭璞注曰:“皆老者皮毛
作为“老”的复义词,还保留在方言中,蜀地有方言“老
革革”。今四川简阳河西话称男性,尤其是独身的男性
老人为“老革”,含有不大尊重的意味,思想守旧
,或者
言中的遗留。在此,再引方志中几则材料佐证:
光绪二十六年修《垫江县志·方言》:“
谓老曰老革
革。”
民国
13
年修《江津县志·方言》:“邑语呼长辈曰老革,似尊而实涉轻薄。”
民国
13
年修《乐山县志·方言》:“通称老年人曰老<
br>者,曰老汉。尊称之曰老人家,鄙之曰老革。”
-86-
的能有“我为其内”的能力和影
响,能够形成真正的威
量为州刺史的主要佐吏,地位并不显赫。其二,彭并
不像原来刘璋治下的
蜀郡人士法正、李严,富有谋略且
掌兵,并不能对刘备政权构成威胁。其三,彭在蜀也
向入蜀不
久的马超倾诉。那么,彭之死的真正原因就
值得推敲。
彭之死必须和当时的政治生态联系考虑。
刘备
集团入蜀后,和蜀郡人士存在着深刻的矛盾,难以获得
恩威并施,笼络打压就成为广泛的认
同和拥护。因此,
诸葛亮等荆襄集团对待蜀郡人士的必然选择。因此我
们看到,诸葛亮对待法正
的态度就和彭有天壤之别,
枯瘁之形也。”可见“革”就是“老”的意思。其实“老革”
胁。因
为:其一,彭官位最显时只是“治中从事”,充其
脾气固执呆板的人也被讥称为“老革”,应是古语在方
没有真正的势力和影响,否则也不会在受到压制时去
·
3
·
2011
·
CANGSANG
《三国志·法正传》记载:(刘备)以正为蜀郡太
守、扬武
睚眦之怨,无不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
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
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
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
公安也,
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
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
)
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
(
3
意邪!”对待李严也是如此,李严谎报军情,擅自退兵,
甚至劝诸葛亮“加九锡”,险陷诸葛亮于不义,
但诸葛亮
“待之甚厚”。出于刘璋治蜀时期法纪松弛,诸葛亮治蜀
“吾今威之以法,法行由知恩
;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
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矣!”因此,
“姿性骄傲
”而又无经国之才和实力支持的彭就成为
诸葛亮“威之以法”政策下的一个牺牲品。
付火水景德
镇陶瓷学院
史实考辨
参考文献
:
[1]
范晔
.
后汉
书
[M].
中华书局,
1962.
[2]
陈寿
.
三
国志
[M].
中华书局,
1962.
1992
,
.[3]<
br>卢星
.
汉代刑徒兵考略
[J].
史学月刊,(
5
)<
br>[4]
毛远明
.
释四川方言词
[J].
方言,
200
1
,“老革”
[5]
肖九根,陈顺芝
.
从城乡居民的用语现象透视赣
2010
,
.
(
3
)语历史沉积下底层成分探析
[
J].
农业考古,
罗亨江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上接第
84页)
1997.
仕宦腾达。不久,封隆之被征为侍中,政权下的华北士族
.
国学研究(第四卷),
[4][11][14][19]
后又被封安德郡公,邑二千户,进位
仪(唐)李百药
.
北齐书(卷二一)·封隆
1983.
中华书局,之传
.
北京:
[5][7][10]
(唐)李百药
.
北齐书(卷二一)
·高乾传
.
北
1983.
京:中华书局,
[6]
(唐)李延
寿
.
北史(卷三一)·高允传子乾附传
.
北
其妻祖氏亦被朝廷同三司
,还奉召参议麟趾阁的制定。
赠与范阳郡君的尊称。孝武帝末,封隆之被斛斯椿等
“构于魏帝”
,遂逃回乡里。关于这次事件的起因,《资治
载:通鉴》
1983.
侍中封隆之言于丞
相欢曰:“斛斯椿等今在京师,京:中华书局,
[8]
陈爽
.
世家大族与北朝
政治
.
北京:必构祸乱。”隆之与仆射孙腾争尚魏主妹平原公主,公中国社会科学
主归
隆之,腾泄其言于椿,椿以白帝。隆之惧,逃还乡
里,欢召隆之诣晋阳
[20]
。封隆之逃归乡里不久便被高欢召至晋阳,“高祖知
其被诬,召赴晋阳”,可见封隆之与高欢关系之密
切。
封隆之于魏末动乱的时局里,审时度势,派子前往
滏口奉迎高欢,并将冀州让与高欢,协助
高欢建立了霸
业,遂成为高欢霸府集团里的元勋重臣,继而确立了渤
海高氏家族在东魏、北齐中
的政治地位。
参考文献:
[1]1955
年在河北景县发现的北朝封氏墓群,反映了渤海封氏集族而葬的风俗,详见《河北景县封氏墓群
1957
年第
1
期
。调查记》,载《考古通讯》
[2]
李文才
.
渤海封氏与慕容鲜卑关系试探<
br>.
河北学
2007
,
.
刊,(
6
)
[3]
(北齐)魏收
.
魏书·封懿传封恺附传·罗新
.
五燕
梁燕妮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1998.
出版社,
[9]
(唐)李
百药
.
北齐书(卷二二)·卢文伟传
.
北京:
1983.
中
华书局,
[12]
(北齐)魏收
.
魏书(卷九一)·刘灵助传
.北京:中
1984.
华书局,
[13][16]
(宋)司马光
.
资治通鉴(卷一五五)·梁纪十
1987.
中华书局,一
.
北京:<
br>[15][18]
(唐)李百药
.
北齐书(卷一)·神武纪上
.
北
1983.
京:中华书局,
[17]
(北齐)魏收
.
魏
书(卷七五)·尔朱兆传尔朱彦
1984.
伯尔朱度律尔朱天光附传
.
北京:
中华书局,
[20]
(宋)司马光
.
资治通鉴(卷一五六)·梁纪十二
.
1987.
北京:中华书局,
·
3
·
2011
·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