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地方政府信息发布探讨
世界环保日是哪一天-寒假记事作文
管理
Management
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地方政府信息发布探讨
□
郭俊杰罗军飞
内容摘要法治政府、诚信政府的建设已经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广泛重
视,而法治
政府、诚信政府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政府信息是否透明,也就
是很多地方所倡导的阳光政府。信息
不透明、信息发布不及时或者信息发布不
恰当,会给政府工作造成很大的被动,给政府形象和政府权威造
成难以挽回的
损失,甚至引起公众和政府间的矛盾冲突,造成局部社会动荡。
近年来,由于信息
不透明,信息公开不
及时或不恰当引发的公共突发事件屡见不
湖南凤凰少女跳楼事件鲜。贵州瓮
安事件、
等在全国引起广泛舆论关注的案例都是由
于信息不透明而引发的。2005年“非典”
前
期,曾经发生过一波抢购板蓝根和食用醋
的风潮,但当时政府没有发布任何这方面
的
信息,媒体也无从知晓,公众便无所适
从,以致一时期的政府表现后来饱受公众
诟病。而今年3
月16日,因为日本核泄漏
危机引发了波及全国的抢购食盐风潮,而
这一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
政府第一时间
发布信息,商务部门发布食盐流通、储存、
保障供应的信息,卫生部门和核工业部
门
发布正确的预防措施和知识,工商部门及
时发布查处乱涨价信息等等,一次席卷全
国
城乡的抢购风潮一夜之间便被平息。而
这一次政府的表现被国内外媒体普遍称
地方政府在施政过
程中信息道。由此可见,
透明至关重要,而信息发布并不是可以随
意而为的,这是传播学与公共
管理中的一
门新兴学问。那么在打造阳光政府的过程
中,地方政府应该怎样进行信息发布呢?<
br>实施、督办和落实。整体工作一起部署、
其次,从工作的角度来讲,及时发布相
关信息,
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顺利与否起
2009年6月,贵州省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县中学女生李
树芬跳河自杀,这本是一
件意外事件,可七天后却发生了震惊全国
的打砸烧毁县政府和公安局办
公大楼事
件。原因就在于县政府在矛盾积蓄发展的
七天里,没有公开发布死因信息,反而压制<
br>媒体发布消息,任意让谣言四处传播,丧失
社会舆论主导权。结果矿产资源开发、移民
建
设拆迁等长期积压的深层次矛盾,安置、
被社会黑恶势力利用,使群众对政府不满情
绪集中爆发
。因此,信息发布对突发公共事
件的处置成功与否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引发谣言传播、社会
恐慌、发生混乱,就化、
必须第一时间把能公开的信息及时发布。
这样可以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如果舆情波
延迟发布有及在本县较小的范围内,谨慎、
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则可以等事件处置
告
一段落后,再发布全面权威信息。但无论是
第一时间还是延迟发布都是为了掌握突发
事件应对、处置的主动。
比如江苏响水谣言导致万人大逃离的
事件中,从事件在网上爆出到响水
县政府
公开发布信息辟谣,之间相差了10个小
时,10个小时之间谣言已经无数次裂变,公<
br>众得不到任何正确信息的指引,政府应对严
重滞后,白白丧失了信息发布的最佳时机。
选
择信息发布的媒体
在突发舆情应对时,根据舆情的影响范
围、影响程度选和对象,选择有特定指
向性
的媒体发布信息,对应对效果的好坏十分
重要。
A、如果是特别重大的事件,社会
影响
广泛,舆论热点集中,矛盾尖锐突出这类的
舆情,就应该尽可能选择国内有权威性和
全局性的媒体参加,如新华社、人民日报、
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等等主流媒
体。因为
这些媒体发稿忠于事实,大局观念
强,一般不会断章取义。另外一些传播人群
广、市场影响力大
的媒体也尽可能邀请,同
时要特别注意网络媒体的邀请,利用多种
传播形式扩大地方政府需要发
出的声音。
B、如果是本区域内的舆情应对或者舆
企业家天地2011年第4期中旬刊
明确信息发布的责任和权限
在公共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各种信
息的发布应该在处置指挥部的统
一领导下
进行。在指挥部下面设立专门的新闻信息
组,指定新闻发言人,根据指挥部授权进行<
br>信息发布。但口径和尺度应由指挥部统一
把握。一般性的非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事
件信息
发布,可由新闻发言人根据舆情监
测情况,报告分管领导同意后发布。涉及专
业领域的问题,应
该邀请相关专业的业内
人士进行解答。
认识信息发布的重要性
首先从法律的层面讲,突
发事件发生
后,根据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政府信
息公开条例》等法律规定,地方政府或
者区
域管委会自然成为处置事件的责任主体。
在处置事件本身的同时必须做好信息公开
工作,必须将信息公开工作纳入事件处置
把握信息发布时机
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的
性质和舆情波及范围确定何时发布。如果
信息不及时发布有可能造成公众情绪激
33<
/p>
管理
Management
论引导,则只需要利用当地的地面媒体,如<
br>区域内发行的报纸、或者印电视地面频道、
发专门通知、说明即可,如果不希望扩大传
卫
星广播以播范围的话,那么在卫星电视、
及政府网站上的信息发布要慎重,因为卫
星传播是国际
性的,互联网没有疆域限制。
C、必要时在网络论坛、政府微博、手机
短信发送平台,以网贴、
微博、短信等方式
赢得主动。发布信息,可以抢占先机、
发言人还没掌握的对当地不利的信息,
请
“我还没求证实,发言人可以先诚恳的说:
有掌握这方面的情况,我了解到了以后再
告诉你”等等。
语言禁忌。无论是文字还是口头的信
息发布中,有些语言是一定不能使用的,被
称为舆情应对中的语言禁忌。
A、错误的语言。首先是说谎话,这是
新闻发布中的大忌
,业内有一句经典名言
“可以不说真话,但决不能说假话”,一旦假
话日后被媒体证实,政府形
象和发言人个
人的公众形象将完全坍塌。其次是不负责
任的话,不关心老百姓冷暖、没有感情的
冷
漠生硬的语言。比如灾害救援中,有写被困
老百姓可能几天没有吃饭了,记者问什么
“救援没有成功,时候可以解决?如果回答:
我们也没办法”。这类语言也许是真实的,
但在新
闻发布中是错误的。因为没有体现
“现在出政府应有的责任和感情。如果换成
县委、县政府一共
组织了有几百人分成若
干小组正在从不同方位对他们进行紧急救
援,一旦通道打通,将首先把食
品和水送进
去”,这样既体现了政府的对老百姓的感
情,又巧妙地讲出了政府所付出的努力,也
鼓舞了公众的信心。
B、泄气的语言。对于突发公共事件应
对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在发布会上不
可过度渲染。不到最后,不对处置结果表示
遗憾等失望性的评价。因为士气可鼓不
可
泄,如果政府都表现得没有信心,社会公众
的失望心里将会进一步放大。相反,应该多
讲提振信心的话。如广东大兴煤矿8.7特大
透水事故救援23天后仍然没有进展,发言
“2
3天来,县指挥部和全体救援人员人说:
坚持只要有一线希望,就绝不轻言放弃,全
力以赴救援
被困矿工,但井下地质条件非
常复杂,专家组反复论证后指出,进一步排
水会带来更大安全隐患
且对救援帮助不大
……”这样的说法就避免了泄气失望的表
述,体现了政府责任和救援措施的科
学。
C、泄密的语言。发布中有可能无意思
泄露一些需要保密的信息的话要特别谨
慎。
如在处置劫持人质事件中,对被劫持人
的家庭地址、小孩年龄、就读学校等等就不
能公开说,因
为事件没有处置完毕很可能
给其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还比如在重大
火灾救援中如果说,现场附
近有一座油库,
这样的话既与火灾救援本身没有关系,还
会引起民众的恐慌。
D、指责
性语言。在应对突发舆情的新
闻发布中,要特别注意不能当众指责、批评
出现过错的记者和媒体
。因为往往突发事
件当众记者情绪和社会大众情绪都容易激
动,有的甚至在报道中出现差错,或
当面提
出很尖锐的问题。但作为政府发言人可以
说明、可以巧妙回避,千万不可当众斥责批评,这样不仅有失礼仪,也会造成与媒体之
间的对立情绪,不利于大众情绪稳定,从而
形象
舆情发展。
E、对比性语言。在突发公共事件舆情
应对中,一般不要用对比性语言。比如上次<
br>同样的事故救援用了多少人多少时间,这
次只用了多少人多少时间;其他县损失了
多少,
我们县只损失了多少等等。这类语言
给外界一种推卸责任的印象,不利于政府
形象的维护。F、官僚性语言。老百姓平常就不喜欢
听官僚主义的话,如果在突发事件的应对
中还讲不解
决问题的空话,不负责任的花
言巧语,不切实际的过头话,甚至耍嘴皮,
空话套话等官僚性的语
言,会让社会大众
产生反感、厌恶等情绪。还有“我没什么可
说的”“无可奉告”之类的话也是
大众普遍
反感的。
此外,还有外行话、模棱两可的话等一
些语言也是突发舆情应对中所
忌讳的。发
布会上的语言是一门专门的学问,需要根
据不同的事件、不同的具体舆情和时空环<
br>境来灵活把握,这就要求发言人在平常要
多学习、多积累,关键时候才能应对自如。
作者
简介
郭俊杰、罗军飞: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把握信息发布节奏
在决定发布信息、选
择好发布的方式
后,把握好信息发布的节奏也十分重要。比
如,第一次发布可以是一个简短的说
明,可
以通过政府网站以指挥部或新闻办的名义
发布。也可以举行新闻发布会,如果是只发布信息的新闻发布会,控制在三十分钟以
又满足内。这样既把握了信息发布主动权,
了媒体
的需求,确保平稳度过情况不完全
明朗和媒体本能需求之间的矛盾,不会节
外生枝。此后,便根
据事件的发展和处置的
进度来把握信息发布的节奏,什么时候发
布、发布到什么程度,都要十分
谨慎。新闻
发布会还要注意媒体的发稿时间和播出时
间,一般选择在截稿前一个小时左右,可以
确保及时传播。如果需要,也可以通过政府
本地媒体、和微博、短信等新媒体平网站、
台随时发布。
注意信息发布中的语言
书面文字语言。如果是通过网络发布
的信息或者向
媒体提供的新闻通稿,在措
词上要十分讲究。文字应该简洁、明了,就
事论事,语气要肯定,多
用解释性、说明性
的语言。不要文学性的形容等修辞语言。切
忌使用含混不清、定义模糊的概语
言,和使
人产生歧义的语言。同时也要留有余地,为
后面有可能发生的变化留下回旋空间。口头语言。如果是口头发布会,事先
最好有底稿。新闻发言人或其他回答问题
的发布者,在
表述上也要留有余地避免绝
对性的表述。既要谦逊有礼又要肯定自
信,避免闪烁其词,把握不定
。面对有些记
者挑衅性提问,千万不能用攻击性语言反
击媒体、公开批评记者。如果记者掌握了
34
企业家天地2011年第4期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