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灾信息管理研究_吴伟生

余年寄山水
681次浏览
2020年07月29日 23:2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易烊千玺中考-清明节活动总结


2012

12


4

森林防火
FORESTFIREPREVENTION
December2012
No.4森林火灾信息管理研究
吴伟生
(湖南省衡阳市林业局,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近年来,森林火灾新闻在我国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新闻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森林 高火险期,
不仅数量急剧增加,而且社会关注程度也异常活跃。媒体作为森林火灾信息的传播者,已成为 森林防火
探讨在森林火灾应急管理过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从各级政府及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应急管理角度出 发,
合程中如何建立信息传播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信息传播机制以及有效整合新媒体技术,
理引导信息的传播。
关键词:森林火灾信息;信息管理;媒体;突发公共事件
S762 .3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我国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的信息传播
机制的重视始于
2003
年的“非典”事件。历经“松
花江水污染事件”、“ 洞庭湖蓝藻事件”、“南方冰冻
12
”灾害”、“

·大地震,媒体对于政府 处理突发公
共事件的决策和国际国内舆论的导向具有巨大的
影响力,使得我国政府深刻认识到信 息资源越来
越成为政府实现社会有效掌控的最重要的权力资
源。危机状态下政府的执政能力也越 来越表现为
有效的信息获取能力、对信息的掌控和运用能力。
成功的信息管理模式和有效的灾情 信息沟通机
制,对各级政府科学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自然灾害(森 林火灾、地震、洪水、海啸等)信
息传播是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管理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内灾害 信息传播机制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
面进行:一是从防灾减灾的角度,在灾害信息管理
中如何及时 准确地报送和发布灾情信息,解决当
前最突出的灾害信息失真问题。二是从新闻传播
的角度,灾 害新闻报道要注重新闻价值和社会效
果的平衡,通过公开、准确的灾害报道,缓解公众
特别是在 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最信的紧张情绪。
赖的通常是新闻媒体,新闻媒体在应急管理中的
信息传 播扮演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闻媒体应秉持
大局为重的原则,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握信息传播
20 12-10-26
收稿日期:
的尺度和时机,掌握舆论主动权,加强灾害信息传
播的策 划,协助政府进行危机处理。此外,通过分
析美国灾害和危机新闻报道中新媒体的应用,从
一般 信息需求、个人信息需求到社会性媒体需求
的角度,探索灾害和应急管理中信息传播的创新
模式 与发展方向。
近年来,媒体在森林火灾的报道上出现了一
些新特点,一是由于社会关注程度增加 ,导致新闻
由过去媒体“坐等”森林数量陡增

二是角色转变,
防火指挥机构 提供新闻变为媒体主动“跑新闻、要

三是

锲而不舍

几 乎都新闻”“打破砂锅问到底”
是立体地追踪报道

四是政府和森林防火指挥机
评议甚至构不单要发布新闻

而且还要接受质询、
问责

五是政府 和森林防火指挥机构都要从中吸
取教训

制定整改措施

并通过媒体 向社会公布。因
此,在森林火灾信息管理中,如何有效应对媒体,
正确引导舆论,构建科学的森 林火灾信息传播机
制,已成为各级政府和森林防火指挥机构不可回
避且必须立即着手解决的重大 现实问题。

当前处理森林火灾信息和应对媒体的
传统误区及错误做法
受国内 外政治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多地方森

15



4< br>期森林防火
2012

林防火指挥机构在森林火灾发生后火情信息处理
的方式和对待媒体的态度上,过分注重以守势来
维护国家政治、社会稳定和外部形象,主观上遵循
着“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长时间受因循守
旧的思想观念制约,对发生森林火灾与维护社会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思稳定关系认识上存在偏差。
想上的守旧、各种利害关系上的权衡以及对火情< br>发布、处理机制等许多环节的严重障碍和种种不
适应,致使其在关键时刻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封锁消息。一旦发生森林火灾,首先想到
的就是如何封堵消息,不让公众知 道,甚至不让上
级部门知道,甚至不惜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干预,从
而延误了政府做出及时反应的 最佳时机。


)一味地辟谣和否认。有时即使森林火灾演
化为公共危机,媒 体开始报道或炒作,有些地方还
不顾事实一味进行辟谣。在新闻报道和舆论驾驭
上丧失主导地位 ,给别人落下把柄,最后被动“挨
。打”


)鸵鸟政策。信奉“沉默是金” 的信条。一是
一些森林火灾发不好说而不想说;二是不屑一说。
生后,虽然引起媒体和公众极大 关注和强烈反响,
甚至出现铺天盖地的批评和指责,但有关部门却
任凭媒体轰炸,我自岿然不动 ,一概不予理睬。


)反应迟缓,敷衍塞责。对媒体的炒作、公众
的批评, 有关部门迟迟不作反应。最后,在媒体和
公众千呼万唤的压力下,也只是“犹抱琵琶半遮
面”, 三言两语、闪烁其词。


)忽视网络舆论和网络民意。据统计,中国
80%
的危机从网络媒体爆发,而且
100%
的企业危
机有网络媒体参与。许多既不 是主流报纸义正词
严的深入新闻报道,也不是中央电视台严肃调查
取证的焦点访谈,而是网民所 发的小帖子、邮件或
博客文章使得某些事件迅速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并引来传统媒体的大规模介 入,如近期的“毒胶
囊”事件,就是微博引发。现在绝大部分部门关注
和监测的对象基本上还是 传统媒体,在一些领导
者的思维中,只有大的主流媒体才是舆论的引导
者,许多政府危机公关失 败案例就是因为不重视
网络舆论引发的。据《南方周末》报道,山西一些地

16
“黑砖窑”事件表现出惊人的迟钝:“舆论方政府对
风暴已经开始,外界已酝酿惊涛骇浪 ,而风暴的核
心区一片平静,洪洞的官员们几乎无人知道。”
由此可见,在森林火灾信息管理特 别是当森
“双刃林火灾演化为社会公共危机时,媒体是一把

剑”,应对得当就可以化 解危机或转“危”为“机”
反之,就会恶化事态,使危机朝不利的方向发展。
只有了解媒体特点 、熟悉新闻的运作规律并掌握
一定媒体危机公关策略和技巧,才会在危机来临
否则,小问题就可 能演变成大麻时立于不败之地。
烦。

媒体在森林火灾信息管理中的角色和
作 用
从传播学的社会影响角度分析,媒体报道是
将森林火灾连接政府和公众视野两者之间的重要< br>介质。如果森林火灾没有媒体介入,其造成的影响
力是有限的和局部的,不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与诉求。目前,媒体间竞争非常激烈,都想追求独
家新闻,吸引大众的眼球,制造轰动效应,争 抢第
高发行量、高点击一时间发稿,以获得高收视率、
率。只有高收视率、高发行量才有大量广 告的投
放。这时,新闻真实性的核实有时就显得力不从
心,一时间鱼目混珠。竞争的需要使有些 媒体甚至
不惜捕风捉影捏造假新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或
有关部门往往容易成为不准确新闻或 虚假新闻的
受害者,如果应对不当就会引发舆论危机事件。
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森林火灾由于其 突发性、
重要性和负面影响,比一般事件更容易引起人们
的关注,是非常重要的报道题材,从新 闻角度来看
“坏消息”恰恰就是媒体传播的“好信息”。但是,这
并不是说新闻媒体一味要夸大 森林火灾影响,对
政府和森林防火指挥机构造成压力,而是出于新
闻专业自身对真相的探求和对 公众心理的满足,
使媒体积极投身于灾情报道中,形成新闻舆论并
与社会舆论互动。当森林火灾 影响社会秩序稳定
时,政府同样可以借助媒体澄清事实、引导舆论,
并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妥 善处置和化解危机,进



4
期吴伟生:森林火灾信息管理研究
2012

而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因此,媒体在森林火灾应
急管理中实际承担着火险 预警者、信息传播者、舆
论引导者、社会动员者、处置监督者和形象塑造者
等多重角色,发挥着 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媒体是火险隐患的预警者
一方面,媒体是政府的代言人,掌握 着传播渠
道,承担着社会预警的责任。我国《森林防火条例》
第三十条规定,广播、电视、报纸 、互联网等媒体应
当及时播发或者刊登森林火险天气预报。另一方
面,媒体能够利用发达的信息 网络,通过及时报道
向政府传递潜在火险隐患信息,引起政府和森林
防火指挥机构的关注并及时 采取措施,把潜在的
火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有效降低森林火
灾发生率。同时,媒体具有 广泛传播知识性信息的
功能,社会教育被认为是媒体具有的四种基本社
传播自救知识、强化会功 能之一。解读火灾常识、
防火意识,是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营造人人
防火氛围,整合社会 有序能力的有效途径。
2.2
媒体是火灾信息的传播者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 案》规定,突
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 发布简要信息,随
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
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 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森林防火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森林火灾信息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森林 防火指挥机构或者林业
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信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
息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 门发布。森林火灾具有不
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其发展和变化也十分迅速。
公众在这种不稳定的 灾害状态下,认为自身安全
容易受到威胁,急切需要充分的信息来指导自身
行为。媒体作为火情 信息传播最主要的渠道,已成
为公众的首选信息源。而政府在这种不稳定的状
态下,也需要搜集 各方的信息,掌握社会舆情的发
展方向,以便做出科学的应对决策,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局面。如 果政府不重视媒体作为火灾信息传
播者的角色和作用,则可能对潜在的社会不稳定
因素失去控制 ,从而引发事实与舆论复合型社会
危机或社会现实生活多重危机。
2.3
媒体是公众舆 论的引导者
稳定民心、保持灾区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转,是
森林火灾应急管理的重要目标。森林火 灾不但使
林区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遭到破坏,还会带来
社会心理的脆弱和恐慌。面对突然出现 的森林火
灾特别是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媒体能够科学
准确、客观冷静地向全社会通报火情 ,压缩流言的
产生和扩散空间,协助政府缓解民众紧张情绪,减
少由不确定性带来的公众恐慌。 这种对公众的引
导,除了渗透在对森林火灾的报道中,也可以通过
采访专家、学者的形式,以别 人之口来传达媒体的
态度,甚至可以以社论等各种言论文章的形式,直
接表明态度;或采取让公 众参与讨论的方式,给公
众提供一个政策参与视角。媒体在满足公众对各
种不同信息需求的基础 上,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
达到帮助政府保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2.4
媒体是社会 力量的动员者
在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过程中,面对错综复杂
的信息和社会舆论,新闻媒体常常因为 其专业性
和对真相的职业追求而对灾情进行归纳整理,做
出综合性评述与判断。在一定程度上, 媒体通过新
闻信息传播建构了社会群体在灾害中所处的环
境,影响着人们对灾害及信息的判断。 同时,媒体
“风向标”与“催化剂”,能够及也成为公众情绪的
时反映公众对灾情的认识,并引 导他们对灾害应
急处置的期待和目标。面对火灾仅仅告知真相是
不够的,重要的是凝聚人心来解 决危机。例如,在
12
”“

·汶川大地震中,新闻媒体不仅及时、准确地< br>报道了地震情况,提醒人们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而且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稳定社会秩序,彰 显
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的精神,在危难时刻凝聚了全民族的力 量,坚定了
抗震救灾的信心。
2.5
媒体是应急管理的监督者
在森林火灾发展 过程中,往往“天灾”伴随着
“人祸”。处在转型期的政府由于体制不健全,工作
中难免会出现 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失误。新闻媒
体通过报道森林火灾的处置过程,可以有效地监
督政府领导的 处置工作,促进政府工作作风的转

17



4期森林防火
2012

变和体制的完善。同时,新闻媒体对政府决策的影
响也十分明显。媒体可以将处于整个社会舆论结
构下层并具有自发性、盲目性的公众舆论反馈给
政府和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帮助其作出相应决策。
尤其是在森林火灾引发社会公共危机时,政府和
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更需要通过媒体掌握整个社会
的舆情动态。由于媒体具有对各种观点包容并蓄
的特点,能够通过邀请一些专家或学者对森林火
灾本身及其衍生的社会公共危机发表评论,对二
发展过程、目前的状态以及政府应者的产生原因、
急管理过程中的失误和成功之处发表看法,并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启发和帮
助。
2.6
媒体是政府形象的塑造 者
森林火灾发生的本身就是对政府形象的一次
政府在森林火灾处置过程中采取何种态度、冲击。
措施以及处置效果如何等等,都会经过新闻媒体
的报道和解读传达给公众。媒体及时报道政府处
置的各项措施及其效果,对塑造政府形象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新闻媒体将富有成效的处置
过程及时报道出来,就会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加
深人们对政府的了解与认识,增强政府的威信 ;如
果新闻媒体不断地指责政府的过失,埋怨处置工
作不力,就会对政府形象雪上加霜,引发社 会公众
对政府产生信任危机。
架,在各级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中设立或明确
专门的部 门作为森林火灾信息传播(公共关系)机
构,对相关信息传播渠道进行整合,为政府森林火
灾信 息的搜集、分析提供支持,掌握信息资源以保
证在森林火灾信息传播中居于主导地位,促进信
媒 体间的准确及时传递。同时,以行政息在公众、
区域为单位,与专业机构(气象局等)建立信息网
络系统,将各个部门和地区整合起来

支持安全邮
地图、语音、图片和互动工具等多 种技术。在此件、
基础上

通过各相关地区和部门提供实时分类基
础信息
并对各种灾情信息进行加工分类

提交基
于各时间段、空间地区和主题 的报告和预警

对于
各种危险信号进行数据结构划分

实现信息交换
和共享并提交高水平的分析报告。这种灾情信息
的整合加工机制大大提高了对于森林火灾预防、
处置和监测等决策的预防保护能力

也增强了对
于森林火灾发生后的恢复能力 。
3.2
建立和完善森林火灾信息传播机制
在《突发事件应对法》、《森林防火条例》 等法
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森林火灾信息公开
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公众知情权,达到 制度。
消除误解和矛盾的效果,使公众在了解解释疑惑、
信息的基础上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工作; 另一方面,
也为森林火灾的信息传播提供了制度保障。
就森林火灾的影响范围而言,不同级别的 政
《森林防火条例》府和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应当按照
的有关规定,与对应的媒体进行合作,同时 保持上
具体来说,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与中下的一致性。
央级媒体合作,省市一级的森林防火指 挥机构与
省市级媒体合作。在森林火灾信息传播的过程中,
政府应该重视并且充分发挥地方媒体 的作用。地
方媒体的报道针对性更强。他们往往能够就当地
流传的那些谣言进行调查核实,从而 在客观上为
森林火灾预防和处置工作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借鉴国外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在灾害信 息传播和策
略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将与媒体联系沟通的
策略、行为大致分为三类。


)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和“吹风会”。森林高
火险期和发生森林火灾时,媒体通常 关注政府和

建立科学的森林火灾信息管理机制和
媒体应对策略
针对国内近年 来历次自然灾害特别是森林火
灾的灾害信息的传播与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存
在问题,我们认为 应当建立一套符合国情、立足长
远的森林火灾信息传播机制,搜集、分析各类森林
处置和监测信 息,同时成为森林火灾信火灾预防、
息汇总和发布的核心。
3.1
建立森林火灾信息传 播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
参照美国国土安全部下属的联邦紧急事务管
理局(
FEMA)的做法,以森林火灾应急管理中的预
防、处置、恢复、服务和组织优化作为基本目标框

18



4
期吴伟生:森林火灾信息管理研究
2012

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预防应对措施和森林火灾处
置情况,森林防火指挥机 构应该设定新闻发言人,
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进行通报森林火灾
预防工作开展和应急处 置情况。发布的森林火灾
各类信息必须准确、及时,内容精练并涵盖
5W-1H
WhatWhenWhere

Who
(人)、(事)、(时)、
Why How
(地)、(原因)、(如何处理)。同时,在森林
高火险期的火灾预防阶段和森林火灾的 灾后处置
阶段,地方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可与中央有关部门
一样,引入西方行政机构应对媒体策略 中传统的
“吹风会”或称“新闻演示文稿会”(
News
Briefings
),向关系良好的媒体提供不透露消息来
源的工作开展情况,使其拥有报道“独家新闻”的
机会 ,如果发表后公众舆论反应不佳,森林防火指
挥机构就可以作些调整而且也不必负责。经常获
得 这种照顾的媒体,必然在关键时刻为森林防火
指挥机构说话。


)监看媒体 报道,提出澄清说明。森林防火
指挥机构应安排专人监看媒体报道,只要发现媒
体报道与事实不 符或不当的情形,就要主动和媒
体记者联系并希望媒体在下一次的报道中能更正
或改善消息。此 外,监看媒体的结果也必须在新闻
发布会中提出澄清与说明,以避免其他媒体被某
个媒体所误导 产生错误的连锁反应,损害森林防
火指挥机构正面形象。


)建立采访规则 ,主导“议程设置”。具有强
烈视觉冲击效果的森林火灾现场,往往是媒体竞

但也给 新闻从业)相追逐的新闻甜区(
SweetPoint
人员带来极大的人身安全威胁,并妨害森 林火灾
处置工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应从人文关怀角度
出发,建立严格的火场采访管制制度,禁 止媒体随
意进入火场报道。在此基础上,再有所选择地划定
采访点(区),主动带领新闻从业人 员进入火灾现
场采访,给予媒体报道上的便利。同时通过划定采
访点(区),主导“议程设置” (
AgendaSetting
),让媒
体根据政府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和报道方针,在 相
应的现实环境中“选择”出他们认为具备新闻价值
的素材,然后以“报道事实”的方式提供给 公众,从
而把社会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方向,最大限度地
展现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处置森林火灾的 决心和能
力,树立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正面权威形象。
3.3
有效整合新技术传媒,合 理引导森林火灾信
息传播
新技术发展带来的传播媒介革新,改变着社
会的传播方式。以 手机、博客、论坛等新媒体为载
体的人际传播,成为公众传媒之外的公众满足信
息需求的新渠道 。这种新的灾害信息传播渠道可
以迅速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但也会放大和扩散
信息传播中的噪 音,使真实信息的传播受阻,对救
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根据灾工作和灾民情绪、
目前的媒体 发展趋势,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信息
传播将向分散化、双向互动、自主性强、多种传播
新媒体的 发展和普及,使得方式整合的方向发展。
森林火灾信息传播过程中仅凭简单控制压制新媒
体的做 法已经不再可行。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在预
防、处置和监测森林火灾时,需要意识到社会传媒
方式 发生的重大变化,用引导而非强制的形式来
管理新技术传媒。例如在新闻发布中,采用一些公
关 手段,适当选取某些新媒体参与报道作为合理
疏导渠道,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传播中的噪音并
处 理好与新媒体的关系。
作为森林火灾信息传播的主导渠道,大众传
媒的森林火灾信息管理需要从 三个方面加以应
对。


)要建立公共危机应对机制,满足及时、全
面、多方位、多层次地传递森林火灾信息的要求。
当森林火灾演化为公共危机时,能够立即启动,及时反应,迅速策划,并随着事态的发展而不断跟
进、调整。一般来说,后方负责宏观策划和背景资< br>料的搜集整合,前方记者则根据后方指挥

负责信
息的挖掘采集,对相关人物和 事件进行有针对性
的采访,前后方联动,实现了对公共危机事件及
时、充分的报道。在报道中, 记者充分发挥自身的
主观能动性,重视第一时间赶到,注重现场报道。
重要媒体机构重视对于危 机信息的全面呈现,追
求从深度和广度上传递信息,并在技术上辅以大
量的图片、图表等形式, 帮助公众了解和记忆。


)在对森林火灾信息传播
(下转第
57< br>页)

19



4
期王明玉,等:华 北地区森林防火林带设计的关键参数和方法
2012

要在考虑火发生动态的背景下综 合考虑可燃物、
地形、气象等因素。设计防火林带应根据林分、道
路、河流、山脉、地形等自然 条件,因地制宜,结合
林相改造,合理布局,使防火林带与防火线以及天
然屏障连接成网,把林 地分隔成阻隔封闭区,才能
发挥防火线的阻隔作用。
防火林带的规划需要分析不同可燃物的空间 分
布特征,并根据历史气象数据,分析得到当地的主
风向及平均最大风速,在此背景下结合地形 数据
对风场进行模拟,进而计算树冠火的潜在火强度,
并根据林带宽度的经验公式计算在不同地 形、不
同可燃物条件下的林带有效宽度,对防火林带规
划提供量化的指标,对可燃物管理、扑火 安全防范
也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田晓瑞,舒立福

防火林带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J].
世界林
2000

1320-2 6.


):业研究,
[2]
田晓瑞,舒立福,阎海平,等

华北地区防火树种筛选
[J].
2002

1143-48.火灾科学,(

):
[3]
欧建德

人工林防火林带网 络密度的研究
[J].
西南林学
2001

21101-103.< br>(

):院学报,
[4]
詹超亚,魏华山

论南方林 区防火林带的建设与管理
[J].
森林防火,
1993

32-34 .


):
[5]
文定元

关于防火林带几个问题 的探讨
[J].
森林防火,
199222-23

33.


):
[6]
王正非

通用森林火险系统构型
[J ].
林业科技
,1992.
1723-25.


):[7]
郑焕能

姚树人

建立综合阻火林网

控制大火发生
[M].
183-187.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 社
.1995

(责任编辑:韩焕金)
(上接第
19
页)< br>的不断探索中,形成一系列比较规范的操作方式。
首先,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深入到传媒的核心价值 ,
强调对人的价值、生命的重视。其次,加强公众对
森林火灾报道的参与。媒体要真实、迅速和 全面地
报道森林火灾,仅凭媒体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实现
的,而此时处于火灾影响下的受众个体则 成为真
实、高效和个性化的火灾信息来源,而且公众的参
与更有助于感染和鼓舞公众情绪,并使 得整体社
再次,新技术手段的采用会情绪受到正确的疏导。
以要善于结合实际,利用现有免费或 廉价的技术。
汶川大地震为例,媒体在制作灾区空间影像时,既
可以借助航拍、卫星成像等高成 本技术手段,也可
以借助类似谷歌等免费的新技术手段,在最短的
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完成灾害 信息的多媒体传
播。
(责任编辑:陈小华)


)在对新媒体的融合 中要充分体现传统媒
相对于新媒体,传统媒体体的专业性和主导地位。
的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操守 和服务公众的自觉态
度,以及其媒介可控性,对于森林火灾的信息传播
可以审核新闻的社会价值 ,把握社会舆论导向。而
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具有即时性和高度参与
性,也增加了舆论导向和 社会价值取向的不确定
无论是政府对森林火灾信息的发布,还性。所以,
是公众舆论的反映,都 需要传统媒体这个中间纽
系统、融合的作用,需要传统媒介凭带发挥完整、
着自身的优势,进行 新闻价值的判断,果断、及时、
准确地报道森林火灾信息,引导舆论、平稳社会情
绪,提高全社 会抗击灾害的能力。

57

商务会议礼仪-六年级英语教学计划


哈工程研究生院-服务员职责


端午五黄-新人工作总结


周冬雨高考分数-出国留学网站


裙子的英语-党支部副书记职责


吴名慧-放假注意事项


西南林业大学分数线-天津工业大学分数线


新疆高考网-毕业生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