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十二问

玛丽莲梦兔
592次浏览
2020年07月29日 23:4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吉林省高考成绩查询-苏格拉底的名言


中医十二问
罗广英整理
自本人进入中医研究以来,特别是在三年多微信讨论 以来,关于中医问题的思考日益深入
也日趋清晰。就系在中外的诸多乱象之中理出十二个问题,以便在实 际上集中当下中医思考
主要问题的重点,进而突出聚焦点和道路方向。整理出来供大家做进一步的讨论。
1、为什么只有中医体制外的少数人在坚持和呼吁中医要以《黄帝内经》为核心?为什么
传统中 医没有出现思想理论缺失滞后的问题,而现在的中医却显得失魂落魄?
2、为什么《中医基础理论》教 材会不古不今,不中不西和不伦不类?为什么发现中医教
材有严重问题到现在还在继续使用,既不修改, 也不重新评估?
3、为什么古人早已告知我们:“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 变而
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和“夫运者,司气也,故居中位也。在天之下,地之上,当气交之内,万化之中,人物生化之间也。故运者,动也,转动也,即轮流运动往
来不歇也 。于是太极始判,横五运于中,轮流至今,终而复始。圣人望而详之。”,但绝大
多数学人仍不以此为然 、不以此为圭臬,总是廻避躲闪,力图将其束之高阁?
4、为什么德国人对中医的理解和认识反而会比 中国人深入?为什么法国人要到中国专门
找寻中医形而上部分的思想理论内容,又为什么努力想找而找不 到?为什么中国方面对外国
人的寻求爱莫能助和无所作为?
5、为什么会出现中医与科学的长 期相互对立、排斥与隔阂?为什么西医无法真正地超越
中医?为什么现代科学家在研究和融入中医时会感 到孤立无援,没有靠山依托而困难重重?
6、为什么人们会说 “真正的中医在英国”,为什么人们会 感到中医,特别是针灸在国外的
发展要比国内更好,进展得更快?为什么汉方中药在日本的商业化程度和 实际运用既比在中
国要普世,水平也高出一筹?
7、为什么西医能够成功进行会诊和形成比较 统一的医疗规范,而中医无法做到?为什么
中医治疗一统一,一结合就很会失去中医的自我而变成西医或 者被西医异化掉?难道中医就
真是如此散漫脆弱,“不可重复”,“无法定量“和”不能标准化”吗?
8、为什么中医运气学会有那么准,那么神奇?为什么运气学专家们又无法做到知其然亦
知其所 以然,在需要说出个所以然时总会是闪烁其词?
9、为什么到现在为止实为中华文明中流砥柱的传统中 医在提高文化自信方面又总是显得
底气不足、作用甚微,难道中医就真的无法担当起中国思想文化的脊柱 顶梁作用吗?
10、为什么中医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讨论总是深不下去,已经出台的中医法规政策也总
是停留在隔靴搔痒,缘木求鱼的状态?为什么中医管理“一统就死,一放就乱”?为什么对于
中 医的宣传和实际处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11、为什么中医会分出体制内和“民 间中医”的格局,为什么体制不能够起到团结全体中医
的主导作用,为什么中医总是一盘散沙?
12、为什么都知道中医好,都赞同“中医是开启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但总是无法做出关
于“钥匙 ”的具体描述和真正做到持钥匙“开启宝库”?为什么中国人已经有中医“钥匙”至今
还是无法“开启中 华文明宝库”,还是站在“中华文明宝库”的门外?
《中医十二问》的实际是有答案的,之所以整理之 后提出来是为了说明这些问题无法回避
和无法绕过。12个问题的聚焦使复杂变得相对简单明确,那就是 中医理论和教育问题没有
解决,当然其中包括了对于中医思想理论的认识问题。中医思想理论问题不解决 ,中医现代
教育依旧,那不论说什么也都只是隔靴搔痒,缘木求鱼。中医研究的事实已经说明,中医的< br>理论问题古时候已经解决了,现在反而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正在朝着数典忘祖的方向
滑去, 这是在倒退。中医需要正本清源,温故知新。


大一、太极——中医思想理论之根本
礼记•礼运
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 降曰
命,其官于天也。












王冰(唐)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卷之一·五运圆通纪篇
夫运者,司气也,故居中位也。在天之下,地之上,当气交之 内,万化之中,人物生化
之间也。故运者,动 也,转动也,即轮流运动往来不歇也。于是太极始判,横 五运于中,
轮流至今,终而复始。圣人望而详之。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片第六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 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
百,数之可千,推之 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老子:“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庄 子所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现在可以回
归到庄子之前老子时 代所习以为常的主导思维格局:“天地有大美而成象,四时有明法而不
议,万物有成理而象说”,“六合 之外存而不论,六合之内论而不议”。

春之歌-辞职报告书模板


莘县一中网站-合作建房合同


瑞典签证-新新网


常州公务员-师德总结


一碗清汤荞麦面-教育实习个人总结


2019假期安排时间表-药品采购合同


琵琶女-见习报告


小学周记大全-个人年度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