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_灯下漫笔_一_主题之我见

余年寄山水
587次浏览
2020年07月29日 23:5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重庆58同城招聘



19
卷 第
1

vol.19
 
No.1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ofGuangxiCommercial College
2002

3

MAR.2002
鲁迅《灯 下漫笔
(

)
》主题之我见
陈剑锋
   
[
摘 要
]
 鲁迅是二十世纪初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急先锋《坟・
,
灯 下漫笔
(

)
》是他声讨封建
专制下民族奴隶心态的战斗檄文。然而
,
我们的一些教科书对该杂文的批判主题闪烁其词
,
不甚明了
,本文
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
关键词
]
 鲁迅 灯下漫 笔 主题 研究
[
中图分类号
]
 
I06
 
[文献标识码
]
 
C
 
[
文章编号
]
 
1004-6232
(
2002
)
01-0110-02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课教材《大学语
(
徐中玉、文》钱谷融主编
,
华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6
月版
)
在分析鲁迅《灯下漫 笔》的中心题

作乱离人
,
宁为太平犬”———只要能苟且偷生
,< br>即
使不能作为一个人而是一条行尸走肉的狗活着
,
也便“万姓胪欢”了
,
自然就不会再去争取什么
“‘人’的价格”。再者
,
这种“乱离人”苟且偷 生的
心理也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容易满足的心态“纵为
,

奴隶
,也处于泰然”就是这种奴化思想最具实质
旨时定为“
:
第一部分主要……指出对广 大人民来

,
历史无非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
做稳了奴隶的时 代’两者的交替循环。”笔者认为
,
如此归纳该杂文主题未免含糊、笼统
,
因 而是不准
确的。
中国社会本来就是从奴隶社会发展而来
,

上两千多 年封建思想文化的浸润
,
可以说
,
我们民
族的奴化思想文化可谓源远 流长。毛泽东在《新
民主主义论》中还指出
,
在中国的“帝国主义文化”
也属 于“奴化思想的文化”
,
那么“奴化思想文化”
,
在神州大地更是根深蒂固、 积淀深厚。在旧中国
,
事实是上上下下都在受奴化思想主宰
,
都在受民
族奴隶心态摧残。
鲁迅一直注视着奴化思想在中国的肆虐。奴
化思想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
首先根植于封建专制
统治。从奴隶制演化而来的封建专制
,
为了保证其江山社稷代代承袭
,
理所当然就要他的臣民俯
首帖耳
,
不允许 老百姓有什么民主和自由。以暴
力为依托
,
历代统治者总是一脉相承地给其子民
“厘定规则
:
怎样服役
,
怎样纳粮
,
怎样磕头
,
怎样

颂圣”
,
平民百姓除了那种绝对服从的奴化思想
性的 外在印证
,
古训“安贫乐道”、“知足常乐”、“随
遇而安”也饱含着这种奴化思想的 色彩。对生活
,
对社会漠然
,
没有什么追求
,
没有什么不满
,
也没
有什么改良与变革
,
更谈不上反抗了
,
无论 遇上什
么不公的打击
,
挫折都能忍让
,
对付
,
鲁迅 认为这

是一种“不死不活式”的“入世妙法”。
鲁迅一直反对奴化思想文化
,
对中华民族普
遍的奴隶心态
,
一直是“哀其不幸
,
怒其不 争”。在
《准风月谈・扑空》中
,
作者提及《颜氏家训》
,
该书作者是南北朝的颠之推
,
他生当乱世“对于子弟
,,
则愿意他们学鲜卑语
,
弹琵琶
,
以服事贵人———胡
人”
,
显然
,
颜之推在要求国人于“胡势大张”的时
候“
,
识时务”“
,顺应”权势
,
老老实实做胡人的奴
隶。而到了三十年代中华民族正当危亡之时,

有人要将“颜氏的渡世法”推荐给青年
,
要青年人
“莫谈国 事”
,
按“相传的成法”继续做权势的奴隶。
鲁迅说“
,
假使青年、 中年、老年
,
有着这颜氏式道
德者多
,
则在中国社会上
,< br>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
有荡涤的必要”。
人要生存
,
但不应苟 且偷生。“我之所谓生

,
并不是苟活”
,
鲁迅说
,
关在北京第一监狱的囚
以外还能有什么非分之想
?
其次“三千余年古国
,< br>古”的中国战乱频繁
,
朝代急剧更替
,
人民饱受战
争的苦难< br>,
能过上安稳日子的愿望非常强烈“
,

110


犯“每日两餐
,
不虑冻馁
;
起居有定
,
不会伤生
;

造坚固
,
不会倒塌
;
禁卒管着
,
不会 再犯罪”
,
毋须
“动”
,
也不能“动”
,
可这是“ 半死半生的苟活
,
是全
盘失错的
,
因为他挂了生活的招牌
,
其实却引入到
死路上去”
!
“苟活就是活不下去的初步
,
所 以到
后来
,
他就活不下去了。意图生存
,
而太卑怯
,

果就得死亡。”中国的“古训所教的就是这样的生
活法
,
教人不要动”。 一切听天由命
,
安分守已
,

唯诺诺
,
所以鲁迅认 为“可见我们要蔑视古训
,,


刻不容缓的了”。
对待这种奴隶心 态
,
鲁迅主张应该立场坚定
,
是非分明。“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 br>,


,
抚摩
,
陶醉
,
那可简直是 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


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既然不应苟
,
就要争得做人的权利
;
不要心甘情愿地受制于

,
不要心甘情愿地做奴隶
,
就要“觉醒
,
挣扎
,
反< br>叛”
,
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被压迫者对于压迫者
,
不是奴隶
,
就是敌人
,
决不能成为朋友”
,
对压迫者
“宽恕”“忍让 ”
,,
不是思想的糊涂
,
就是心理的卑

,
因为那 些有权有势的压迫者看待被压迫者永

远“至多不过是奴隶”。
《灯下漫笔
(

)
》文字不多
,
结构简单
,
内容也
不复 杂。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典型的杂文“引题”
,
从兑换银元
的 事情说起
:
由于战乱
,
钞票贬值
,
用钞票去兑换
未 贬值的银元
,
明明是吃亏了
,
却还“非常高兴”。
于是引出正题:
“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
,
而且变了
之后
,
还万分喜欢 ”。
第二都分是重心论述部分。第一层次紧接第
一部分事实发端
,
联想开去< br>,
分析社会历史
,
得出
判断
:
在暴力的压迫下
,
将人民的地位降至不及牛

,
然后再给予他们略等于牛马的价格
,
人民就会
心满意足———历史从来就是如此。第二层次分析
中国人的民族心态
:
由于战乱频繁
,
人民的性命安
全时刻受到威胁
,
在强权 的残酷压迫下“苟活”
,

此“
,
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 价格”
,
一直
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
奴隶心态也就根深蒂固
(
他们
甚至非常渴望有一个奴隶规则“使他们可上奴隶
,
)
。第三层次 分析
:
由于老百姓长期以来的轨道”
的奴隶心态
,
因此
,< br>中国历史对人民来说无非是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
时代”这两 个时代的交替
,
不管社会如何变革
,

代如何更替
,
一律是奴隶卖力
,
最后仍以奴隶自
居。
第三部分水到渠成地联系当时现实< br>,
呼吁中
国的青年解放思想
,
转变观念
,
摈弃奴隶心 态“创
,
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人
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纵观全文
,
作者自事实发端
,
从强权压迫下民
众的苟且偷生
,
容易自满的心态落笔
,
进而分析的
主要是民族的奴隶心态
:战乱频繁
,
民不聊生
,

定了人民的奴隶地位
;
长期的奴隶地位及其生活
,
是民族奴隶心态滋生蔓延的根由
;
长期受压迫以
及长期习以为常的奴隶心态又造成了社会历史永
远走不出对人民来说无非是“想做奴隶而不得” 和
“暂时做稳了奴隶”两个时代交替的怪圈
;
这种怪
圈的直接效果是
:
永远是奴隶卖命
,
卖力
;
卖命、卖
力者永远也逃不出奴隶 的下场
,
广大人民可怜的
命运
,
艰苦的处境永远也不会得到改善。于 是
,

论部分的呼吁就显得自然合理。
综上可见“
,
指出对 广大人民来说
,
历史无非
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
的 时代’两者的交替循环”只不过是本文的一个论
述部分
,
一个用以证明民族奴隶心态源 远流长
,

深蒂固的事实论据
,
以之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显
然是不合理的
,
也是不准确的。以笔者愚见
,
本文
的中心论点应该是 这样的意思
:
本文着重“从民族
心理的角度
,
对中国历史进行了深刻 的反思和剖
析”
,
指出封建主义的民族奴隶心态是中国人民悲
惨命运的根由< br>,
呼吁青年解放思想
,
摈弃奴隶心

,
创造出“中国 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人民当家作
主的时代。
注释
:
①《坟・灯下漫笔》
②《花边文学・倒提》
③《华盖集・通讯二》
④《集外集拾遗・报〈奇哉所谓……〉》
⑤《华盖集・北京通信》
⑥《南腔北调集・漫与》
⑦《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
(< br>责任编辑
:
叶 华
)
111

委内瑞拉总统-关于环保的调查报告


证券从业考试成绩-团委总结


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师范生实习日志


辛亥革命的观后感-交流会主持词


保密协议范本-幼儿园小班学期计划


钱学森归国-成本会计实习报告


广州大学招生办-社区工作者述职报告


上诉状范本-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