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的优缺点和例子
留学印度-4月4日是什么节
从众的优缺点和例子
从众是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
br>是真是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也就是说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引导
或影响时,会跟从群体行为,
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和做法,朝着与
群体和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结果无非是积极
或
者是消极影响。
首先,从积极影响来说。
从众可以使群体保持一致性,扩大群体
规模。一般来说,群体的
规模越大,持一致意见或采取一致行为的人越多,则个体受到的压力
就
越大,就越容易从众。例如:当一场音乐会结束后,前排的观众站
起来开始鼓掌,紧跟着后面的具有同样
感受的人也起来鼓掌。现在,
起立鼓掌的浪潮波及到未受鼓励的人,他们也从舒适的椅子上站起来,给予礼节性的喝彩。在这个时候,椅子上坐着的你还会坐得住吗?又
比如,当你在看一场足球赛或者
是篮球赛的时候,当有一个人按捺不
住激动开始给场上的人加油了,你还能克制内心的澎湃,静静地坐在
那里看比赛吗?当这种从众行为蔓延到全场的时候,场下观众的热烈
反应对球员来说不正是一种
正面鼓励吗?
从众使得群体的凝聚力变得十分强大。比如在团队合作当中,小
组成员更倾向于
有意识、自觉地达成一致意见,形成统一的目标。这
种强大的凝聚力使得成员的办事效率有所提高,又因
他们目的一致而
明确,那他们与其他团队竞争而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从众行为可以促进社
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推动法制法规的实施。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暂且把违规之人称
为“秀木”吧,将法制
法规当成是那阵“风”吧。当整个社会的人都在严格地遵守着法制法
规的
时候,那个敢做“出头鸟”的人还敢出来违规么?他不敢了,如
果他做了,意味着他所做的事情是违背整
个社会的,这件事情的结果
便是:他将受到惩罚,且没有人帮他说情。因为他违背了所有人的意
愿。这阵所谓的“风”将以强力攻击他。这也就是,从个人的角度来
说,一个人只有在更多的方面与社会
的主导倾向取得一致才能适应社
会,否则他将很难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更何况个体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适应他遇到的任何情境,因此在这种情境下采取必要的从
众方式。无疑可以使他能在最可
靠的程度上迅速适应社会。因此,从
众是必要的。否则,当一个人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的时候,他就会被
社会孤立,被排斥无论是物质上或者是精神上的。而当一个人与世界
隔离开来的时候,他也即将
到达崩溃的边缘。
接着,让我们将目光转向从众行为的消极的一面。
一味的从众=盲从。盲
从,让聪明的人变得愚蠢,让勤快的人变
得懒惰,让积极的人变得消极,让智慧的人变得平庸。例如:有
一位
名叫福尔顿的物理学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测量出固体氦的热传导
度。他运用的是新的测
量方法,测出的结果比按传统理论计算的数字
高出500倍。福尔顿感到这个差距太大了,如果公布,难
免会被人视
为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所以他就没有声张。没过多久,美国的
一位年轻科学家
,在实验过程中也测出了固体氦的热传导度,测出的
结果同福尔顿测出的完全一样。这位年轻科学家公布
了自己的测量结
果以后,很快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福尔顿听说后追悔莫及。我们该为他感到叹息吗?他就因为盲从而错失了一个名扬世界的机会。
他是一个如此聪明的人,而现在
却只有让人扼腕叹息的分。
又比如说在经典的阿希的实验中,那么多的被试选择了服从群体
的
观点,即使他们知道群体的答案是错误的。因为被试者会去想是否
是自己错了,如果自己如实说出正确的
答案,这是不是就是对群体成
员的能力、智慧、明智的挑战,这就是他们的盲从。盲目地跟从使得
聪明的人变得愚昧。
另一方面,从众容易扼杀群体成员的创造性。在一个群体中,必
定会有
一部分具有创造性,创新性的人。但是,群体强大的压力要求
他放弃自己的创新,跟从大部队的思路。因
为,一旦他提出了自己的
想法,他就变成了那个独立鸡群的鹤。他害怕被群体孤立,于是,好
的
创意就这么被扼杀了。
除此之外,传统中的某些消极意义的东西,社会不正之风也会产
生压力
,使人们产生从众心理,甚至改变正确的观念和态度,与某些
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保持一致,这种从众是消
极的,会助长不良传统的
巩固和歪风邪气的蔓延。
从众到底是好是坏,还需要我们自己判断。
当从众的利大于弊时
就应该从众,而当弊大于利时,我们就该保持自己独有的性格,坚持
自己的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