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樱童书_一个有意味的话题_乔世华

萌到你眼炸
581次浏览
2020年07月30日 01:1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江苏高考满分-山西一本分数线


2013

11


6

文化学刊
Nov.2013
No.6
CultureJournal

名家视 野
·
杨红樱儿童文学研究

杨红樱童书

一个有意味的话题
乔世华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大连
116081)< br>摘要杨红樱是一位值得我们认真阅读的童书作家

其童书可圈可点之处很多
,< br>但
一直以来

一些研究专家对她的写作颇多非议之声

本文借 着对杨红樱童书以及相关争论
现象的思考

力求进入对写作

分级阅 读

儿童文学

文学标准

进入文学史等相关话题
的讨论

同时认为文艺批评者在对作家作品展开批评时一定要亲临文艺现场

关键词杨红樱

童书

畅销

标准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7725(2013)06-0065-07
中图分类号< br>I206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研究

收稿日期
2013 -08-18
本文系
2013
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

十二五

规划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

乔世华
(1971-),

辽宁大连人

副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 br>JG13CB004)“
中小学生课外文学阅读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

早些年听说过

有的文学批评者可以
在没怎么读作家作品的情形下

照样写出
洋洋洒洒的评论文章来

且还获得这个好
评得到那个奖励的

那时打心眼里羡慕人
家有这才能

只恨自己智商太低没这本


近的就不说了

且说说那个德国汉学
家顾彬吧
即使对中国当代文学了解的只
是皮毛而已

也照样不耽误他对中国当代
文 学指手画脚

更不耽误他写出厚厚的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作为一个在
高校里多年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和研
究的工作人员
我虽说一直没能成为心向

可也多多少少往之的那种学术

大 拿

濡染了点这样的习气

有时就算没有亲临
文学现场
,< br>却也照样能根据各种二手材料
而好恶着一些作家作品

就譬如说有着

中国童书皇后


称的杨红樱吧

差不多十年前

我就知道
她并对她深不以为然

这种坏印象当然不
是得自于对她作品 的阅读

而是得自于对
杨红樱的一些负面评论

都是出自那些让我仰慕已久的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之口的


属于诸如

杨红樱作 品缺少文学价值


商业童书
”、“
不是真正的儿童文学


等言论

我想当然地就把专家的观念直接
转化为我的认识

所以

当八九年前上小
65


●名家视野
学 的女儿从书店里捧回一本又一本杨红樱
的书如

淘气包马小跳
》《
女 生日记



·
三班的坏小子


我心里是老大
不情愿的

觉得女儿应该如饥似渴地阅读
我书架上的中外文 学名著

而不是捧着这


简单搞笑的系列书

读 得如痴如醉

这简直就是玩物丧志嘛

可是后来

女儿在每晚临睡前要我们把她已经读了不知多
少遍的杨红樱的作品再读给她听

为着哄
她睡觉

我不得不拿起杨红樱的书逐字逐
句地阅读起来

也 正是在这种阅读中


很惭愧地发现

因为武断与偏狭
,< br>我曾经
长时间地误



了杨红樱

在认真 地
阅读了

有的还是反复阅读

几乎杨红
樱所有的作品后< br>,
我感觉杨红樱童书的可
圈可点之处太多了

它不仅引我开怀大


也引我掩卷沉思

不仅让我获得了重
返童年的愉悦

也令我对儿童

对教育

对儿童文学有了更透彻的领悟
。< br>比如说

在接触杨红樱童书之前

我曾经固执地以


儿童文学只属于儿童

成人不需要儿
童文学的陪伴

但在 接触杨红樱童书之


我深切地感到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不仅仅安慰孩子

也慰藉成人

不仅仅化
育孩子

也塑造成人

我还发现

我所熟
悉的诸多为人师者

为人父母者以及我所
教过的和正在教着的大学生们

其实都或
多或少从杨红 樱富有意味的文学书写中窥
见了童年的秘密

感受到艺术的灵光


得教育的智慧

真正的儿童文学原来不仅
仅属于儿童

更属 于全人类

杨红樱真是
当下一位值得我们用心阅读的优秀儿童文
学作家

不过

就是这样一个在小读者中


包括在他们的父母 师长中有着很高认同度
的童书作家

却会被某些研究者戴上

中国商 业童书的领跑者

的桂冠

其作
66
品被看成是

电视

图象

式通俗儿童
文学创作
”,
大 众读者和某些专家的阅读
分歧何以如此之大

还有

即令是在专家< br>当中

这些年对杨红樱童书的认识也同样
分歧很大

肯定者认 为
,“
杨红樱改写了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
”,“
为中国原创的
儿童文学填补了一个空白
”,


正在崛
起的第五代作家队伍中< br>”“
具有独特追求
与影响的一道生动的风景
”,“‘
淘气包马
小跳

系列是艺术含金量

文化含金量

市场含金量三者统 一的优秀儿童文学原创
作品
”;
否定者则认为

杨红樱是在


业文化深处
”,
阅读杨红樱的童书是


阅读
”、
具有

危险性
”。
毫无疑问

遇着冰火两重天评判的杨红樱童书是一个
值得人们认真探究的有意味的话题

杨红 樱文学上的

高产

常常被认
为是其商业化写作的例证
,< br>如其

淘气
包马小跳

系列在
2003
年一 下子推出了

6


这让人觉得她的写作速度是不是
太快了 些

所以有非议者就说
:“
畅销和
盈利成了主要目标
”,“
最好能快速成书

前一本销售势头刚过

下一本随即接上

就像一张接一张连续发传真似的
”。



如果了解了
淘气包马小跳

这部
总计
20
册共
160< br>万字的系列的前尘影事
也就不足为奇了

该系列是从
1998
年就
开始写作的

最初在杂志上发表时命名为
顽皮巴浪
》,

2003
年相对集中地出


也已经是有一定的时间与量的积累< br>了

而且这一系列到
2008
年完成最后一
本写作

前后写作也历时
11


还有

据我估算

杨红樱的总写作字数到
2013
年上半年为止应该是在
460
万字 左右


样的写作总量在当下

对于一个有
30

年写作史的作家来说

应该是很正常的

譬如

王 蒙

贾平凹

莫言等作家少说都


有个四五 百万字的创作量了

作家张炜光

2010
年出版的
你在高原

这一部长
篇小说就有
450
万字

就是在

刀耕火


的手写年代里

诸多作家同样 是高
产的

鲁迅估算过自己的著作字数有
300
多万字
,< br>翻译也是同样的
300
多万字


沫若在文学
历史和考古等方面的文字总
计有
1200
万字以上

茅盾的文学 创作和
理论批评文章等同样有
1200
万字

巴金
写作字数 在
950
万字左右

老舍写作了
1000
多部作品

总字数也在
700
万到
800
万字之间

沈从文 总写作字数有
1000



曹禺少一些

也有< br>400
万字
……
而上
述这些作家在文学写作活动之外还有着诸
多其他社会活动和教书

编辑

出版




公务员等职业活动啊

长久以来


们似乎已经习惯于 接受
“XX
年磨一剑

的写作观念了

作品写作时间越长< br>,
质量
就越可能好

就越可能不朽

这大约是受着曹雪芹写作

红楼梦



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

的艰辛写作历程的启发吧

所以一有作家出新作了
, “X
年磨一剑

就成为评论家和媒体高频率使用的一句


精琢细磨是有可能出精品

但更多时


精品的出现是和作家的写作 状态有直
接关系的

文学作品是否进入文学史或者
能否成为经典可并不是用写 作时间长短来
衡量的

郭沫若那首最重要的
240
余行长


凤凰涅槃

只是在一天之中分两个
时间段

上课 听讲和晚上行将就寝时

写出来的

到今天文学史课堂上不还在大
谈 特谈它的主题思想抒情主人公形象吗

曹禺写出震动剧坛的
12
万字的剧本< br>《


》,
连反复修改也不过七八个月

我们
今天不还是对它视若至宝高谈阔论它的戏
剧结构人物性格吗

表面看
歌德写
浮士德

是用了
60


马克思写

杨红樱童书

一个有意味的话题乔世华
本论
是用了
40


托尔斯泰写



》 《
安娜卡列尼娜
》《
战争与和平


用了
37
……
可写作者并非这几十年时
间都只盯着这一把



磨炼
———
写作
状态佳好

当然要一气呵成
,< br>就像莫言写


生死疲劳

这部
46
万字的 小说只用

43
天那样

写作状态不佳

就暂时搁


转而去



别的


就是了

什么时候有激情有状态了再回头接着来

这才应该是 作家最正常的写作生活

读者
千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啊

2000
年之前

在某种程度上


红樱可能因为
循规蹈矩

地创作童话

作品卖得不温不火而还有些

寂寂无

”,
不大会有研究者关注这位已经有
19
年创作 时间的童书作家

但是在
2000

当她以校园小说
女生日记

一举成名
之后

情形开始发生了变化
特别是在
2003
年她的

淘气包马小跳

系列畅销< br>之后

连锁反应似的

她的童书本本畅销
件件有人气

她更由此成为一个风口浪尖
上的人物

截止到
2013

5

31


淘气包马小跳

系列有超过
2600
万册
的销量

杨红樱的另一个童话系列


猫日记

有超过
2000
万册的销量

其图书总销量已经累计超过了
6000
万册


近些年的

中国作家富豪榜



杨红
樱的名字差不多总会在每一年的 前面几位
出现

甚至有一年还以版税收入
2500

元而蹿 升为第
1


在文学期刊

图书市
场普遍不大景气 的情形下

杨红樱的红火
是不是挺让人眼气

杨红樱童书的热卖
是不是打破了那些说三道四者们都认可的
文学

秩序
”、利益格局乃至于心理平

?“
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
”。
于是


种逻辑被推演出来

纯文学创作受众不


而你的作品畅销

流行

恰好说明你
67


●名家视野
的作品不是纯文学

而是为了谋取 巨大商
业利润而投合大众读者的通俗读物




没有哪位 作家不希望自己的作品畅


文学畅销绝不该是作家获得诛讨的理


莫言在获得诺奖之后

书籍热卖


2012
年 一下子以
2150
万元的版税收入蹿
升到了当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第
2
名的位


你能因此就说莫言的写作是

因甩
脱文学的羁绊 而更为畅销
”?
鲁迅




巴金
老舍

曹禺这些现代文学大师
的作品初问世时卖得也不坏

以鲁 迅来


钱基博

现代中国文学史

中就有
关于其著作在当时畅销而获利的表述

张若谷访郁达夫于创造社

叹其月入 之


告知鲁迅年可坐得版税万金以为盛

。”
当这些现代 文学大师因为著作畅销
而收入不菲时

你能据此就指责他们是在
从事商业化写 作

文学作品完全可以既
叫好



叫座
”,
作品卖得好坏多少
和作家作品质量高低并没有必然联系


判定 一个作家是否利欲熏心

其作品是否
具有商业化写作的特质

得从作 品内容

作家实际写作态度上来分析

若只看到了
畅销现象而没能认 真研读作品

那就是舍
本逐末了

拿备受争议的

淘气包马小跳




这个系列何以能畅销十年之久
成为
常销的品牌书

为众多孩子们如痴如醉地
喜欢着

并得到越来越多成人的首肯的

如果总是拿

营销
”“
炒作
”“
包装


关键词来

说事

试图道出其中秘密

那只可能距离真相越来越远

不论在什么
年代< br>,“
内容为王

的实质不会改变


有与现实世界气 息相通

能感动人心灵的
作品才会有恒久的生命力

而一部低品质< br>的创作是不可能靠着

包装
”“
炒作


手 段而能流行十年以上时间乃至于蒙蔽千
68
万双眼睛的

只有当我们真正走进 杨红樱
的文学世界中

了解了她的文学理念和教
育理念

才 能找到理解

淘气包马小跳

畅销的那把钥匙

而且

若只凭着


气包

的字眼而断定杨红樱是在为一个< br>“


孩子

树碑立传
”,
是在哗众取宠< br>,
而不明了杨红樱的儿童观

教育观

那就
难以理解 其书写

淘气包

的创作苦衷


在杨红樱看来< br>:“
淘气
”“
调皮


是孩子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表 现

属于十
足孩子味儿的自然流溢

所以

她对孩 子
释放出来的是善意的理解
:“
人的一生


有不同的生命 过程

我尊重生命的每
一个过程

包括尊重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因为成长的过程

就是犯
错误

改错误的过程
。”
因此

杨红樱才
会动念以马小跳这样一个

淘气包
”、

个有真正孩子味儿的孩子来完整呈现童心
世界
呼吁人们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


实证明

她成功地 以这样一个艺术形象进
入到了当下孩子们的生活与心灵空间


的教育理念也 得到了诸多成人读者的
认可

有评论家自称是拿整个世界儿童文学
史和无数优 秀作品在作支撑来评判杨红樱
作品

并以此对其作品商业属性做出最终
认定的

但往往这些评论家根本没有认真
阅读过杨红樱的作品

没有来到文 学现场
进行艺术分析

仅是根据外在的现象
———
儿童读者对杨红樱 作品的热读

部分童书
作家对杨红樱

淘气包

写 作的跟风模
仿

就率尔操觚充当起了文艺评判的法官
和裁判的角色

以此向杨红樱挥舞着批评
的大棒

就不免太自负太武断了

还有

他们所依据的所谓

标准

是一成不变
的< br>,
其实是在用过去的儿童文学创作和评
论中形成的已经僵化了的

与现 代儿童和


儿童文学不相适用的标准

来要求瞬息 万
变的文学创作的

一直以来

文学的边界
都处在游移变化 当中

新文体在不断产


旧文体在不断消亡

非 文学的因素时
时在进入到文学中而使得原有的文学因素
产生着新的变化

所以

如果用一种既定


标准
”“
框框
”< br>来衡量今天的和今后
的文学

拿成人的审美趣味来规范儿童的
审美趣味

拿既有的陈腐的儿童文学观念
来指导和评价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

是不
合时宜的

毫无意义的

也是没有任何效
力的

比如说

如果今天依然按照南朝刘


文心雕龙

中对于文体的三十三类
的划分方法

那么

能够归入到现 代的纯
文学家园中的就只能是诗



乐府

赋< br>四类

稍微有点脑筋的人就会知道这是多
么不符合实际的事啊
!“一时代有一时代
之文学
”。
文学的江河是在汤汤流淌的

需要不 断融汇进新的河流才能成就它的浩


否则

就会静止不动成为一池 死水

今天儿童的现实生活

儿童读者的心理感
受和阅读意愿

审美取向已经同过去发生
着很大的差异了

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家完
全没有理由再去漠视这种事实上的差异而
闭门造车了

我们的儿童文学批评家更没< br>有理由从自己已经定式了的脑筋

眼光出



“< br>审美

之名凭恃着话语权来任
意说东道西了

事实上

我们要看到


但批评家自命所秉持的

真理
” ———

谓批评标准

评价体系往往严重滞后于作
家的创作

就是批评家们对于文艺作品的
艺术水准和艺术价值往往也不能度量得那
么准确

文学史上无数事实都说明了这
一点

以奥地利的卡夫卡来说
,< br>他在世时不
被重视

作品难得发表

而死后却因为小
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
杨红樱童书

一个有意味的话题乔世华


以及运用象征式手法而在上世纪三四
十年代为超现实主义余党视为同仁

在四
五十年代被荒诞派视为先驱

在六十年代
为美国
“< br>黑色幽默

奉为典范

美国诗
人奥登对卡夫卡的评价就是:“
他与我们
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

莎士比亚

歌德
与他们时代的关系
。”
当初

美国诗人惠
特曼曾将

草叶集

寄给许多文坛大家

他们根本不予理睬

有的甚至翻看了几下
就将其扔进炉火

惠特曼被认为不懂艺

;< br>惠特曼自费将诗集印了出来

送到书
店代售

一个星期连一本 都没有卖出去

后来

草叶集

增订出版

也只卖出了
11


可是时至今日
,《
草叶集

已经是
美国诗坛划时代的著作

司汤达
1830

出版的

红与黑

在法国遭到评论界的
冷遇

普通 大众反应也非常淡漠

第一版
只印了
750


后 来依据合同又勉强加印
了几百册便被束之高阁

因此

在这本小说扉页上

司汤达写的是

献给少数幸
运者
”,
他一再寄望于自己在未来获得知

:“
我将在
1880
年为人理解
”,“
我所
看中的仅仅是在
1900
年被重新印刷
”,我所想的是另一场抽彩

在那里最大的
彩注是做一个在
1935
年为人阅读的作

”。
当年

赵树理写出

小二黑 结婚
》,
在一些评论者眼中就算不上好作品而无法
出版

若是没有彭 德怀的支持

这书又怎
么能够在解放区出版发行

太行山又如何能出来这样

一个了不起的青年作家


毛泽东语
)?
以上这些文学大师出现之


与他们同时代的批评家是不是缺席与
失 职了呢

说到底

批评家并非三头六臂
高人一等铁面无私

批评家也常常会看走
眼说错话笔走偏锋

也免不了会眼界狭隘
会有私 心作怪会有意气用事啊



淘气包马小跳

中有这样一个
69


●名家视野
有意味的情节

马小跳们 的跳跳电视台制
作了两档电视节目

别不把孩子当回事



儿童电影

谁说了算
》,
质疑的是这
样一个事实

为什么孩子们感觉好无聊的
电影却在众多德高望重的领导

专家


者的评选下成为

最受儿童喜爱的电

”?
儿童 电影的好坏到底应该由谁来判




笑猫日记



也有一个类似
的桥段

马戏团的表演

孩子们 并不喜


但在盛大的颁奖典礼上

专家们却一
致论证其为 一流的高雅艺术

获奖演员们
为自己的表演艺术能得到专家的高度肯定
而哭得 稀里哗啦

但在孩子们自己的乐园


所有孩子用质朴而真心的语言 和自制
的奖状奖杯为他们发自内心喜欢和热爱的
西瓜小丑进行了一次简朴而庄重的民间颁


这样两个

分庭抗礼

色彩浓厚的
颁奖典礼 分明是现实世界的艺术



”,
童话对现实的讽刺意味是极其浓厚


甚至隐喻着现实生活中杨红樱非同寻
常的为读者接受的路径
—— —
一般的童书作
家是在得到了专家认可后再经由成人推荐
而进入孩子们的世界中的
而杨红樱就如
同她笔下的那个西瓜小丑

是首先被孩子
们所发 现

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

而后经
由孩子们的推荐才一步步进入到家 长


师等成人视野中的

而且一直以来在成人
专家那里争 议不断

杨红樱童书那耐人玩
味的

儿童电影

谁 说了算

的书写以
及杨红樱童书

自下而上

的接 受历程

都给我们抛出了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话


何以儿童和成人 对给孩子看的



”“
马戏

有着迥然相异的理 解

换言


儿童文学作品的优秀与否到底该由谁
来裁决< br>?
是把控着话语霸权的成人专家

权威媒体

还是儿童文学的 接受主体儿


成人专家和儿童在思维方式

审美趣
70< br>味等方面存在着偌大的差异

成人专家如
果不懂得儿童的审美心理
,< br>在评判儿童文
学方面

他们是否能保持着公平公正


们更有必要进一步反省

一向对儿童想当
然和颐指气使的成人话语体系和思维模式< br>是否还存在着某种缺陷与不是

从我们对
当下儿童文学的评判来看
,< br>是不是存在着
双重标准

比如说

本来

一 篇儿童文学
作品需要经历儿童的标准和成人的标准两
重标准的考量

而实际情 形是

成人的标
准往往越俎代庖成为了儿童文学评判的最
终标准
!< br>还有

在今天的童书评价体系乃
至整个文学评价体系中

是不 是存在着评
判者为着维护既定的文学秩序与格局而漠
视当下文学变化

无视文 学天性的现象

杨红樱一直自称

童书作家
”,
有人
以此诟病其没有更高的成为

儿童文学
作家

的艺术追求

杨红樱曾经表示过

儿童文学作家只有一个标准

也是惟一
的标准

就是小孩子喜欢看
”,“
我的作
品能安慰孩子的心灵
满足他们的心情需


人的一生都在阅读

我的书只 会在一
个阶段陪伴孩子们

但这就够了
。”
有人
将杨红樱的 这些话征引出来

并引用所谓
来自儿童文学理论经典的话语
———“

岁的时候所读的

有价值的书

到了五十
岁时再读它
仍然一样地觉得有价值


至比小时候发现更多的价值
……,
如果是
到了成人的时候再读

会觉得没有什么价
值的书
,< br>那最好是从小的时候就不要去读

”,“
儿童期是感受性的形成很强烈的
时期

很容易接受感染

且时间短促


此阅读 上比成人更不需要庸作

而且也没
有必要为它浪费时间的必要
”,
以 此来挞
伐杨红樱

并提醒着我们

必须对杨红
樱的创作观保 持相当的警醒
”。
其实


天我们笼统所说的儿童文学所面对的读者


千变万化
———
儿童既有
3
岁的

可也有
13
岁的

而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家如果没
能够回到 儿童本位上来

没有能够深入到
他所要表现的那一年龄段的孩子们的生活
世界

心灵空间的话

总是以

不变


万变
”,
成人腔调浓厚

语言干涩枯

,< br>自然无法击中儿童读者的情感神经

更无法捕获孩子的心灵

而杨红樱 充分尊
重了孩子们之间的年龄差异

而且也知道
自己对于哪一个年龄段的孩子 的生活和心
理掌握得比较熟悉

所以明确表示过自己
所能写到的最高年龄段的 儿童只是七年级
女生

在回答有关是否会去写作成人文学
作品的询问时更斩钉 截铁地表示

那绝
对不可能
”。
她对自己的写作能力和特长
局限有着很清醒的认知

对自己的创作定
位准确

因而在写作中也很 尊重儿童读者
的智商和接受能力

这当然会成就她写作
上的成功
。< br>还有

人的性格特征

精神禀
赋以及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 br>,
会使得人
在对作家作品的接受上都不大可能


一而终”,
进而言之

人的阅读一定是阶
梯式的

不可能一步 登天

换言之

在吃
完第七张饼后才感到吃饱的人无须为自己
白白

吃了前六张饼而懊恼不已

清代
人张潮在

幽梦影

里有说
:“
少年读书
如隙中窥月

中年 读书如庭中望月

老年
读书如台上玩月

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
不论是在少年

中年还是老
年这任一阶段

人与

月亮

之间的关


人对

月亮

所产生的感情都应该
是优美的

各有各的妙趣< br>。
即使一个人从
杨红樱童书

一个有意味的话题乔世华
生下来 就一直接触所谓经典作品

真正能
和他相伴终生的经典作品也一定是凤毛麟
角 的

作家冰心对名著

三国演义


读读放放:“
这本书我是从七岁就看到


以后又看了不知有多少次
,< br>十一二岁
时看到

关公

死后

就扔下了< br>;
十四
五岁时

看到诸葛亮死后又扔下了

一直到大学时代才勉强把全书看完
。”
丁玲
十四五岁时

喜爱看冰心 的小说

到了
十六七岁就喜欢看巴金的小说了

人大了
一些 点

已经不大喜欢小猫小狗了

对家
庭也感觉得太腻
尤其是男孩子们
,……
也感觉到社会也不是完满的

于是就幻想
革命

巴金的小说正好告诉你要革命
。”
两位前辈作家的读书经历与偏好就有 耐人
玩味的地方

都恰好说明着人的审美能力
是一直处在发展中的

每一阶段都各有特
点各有偏重

在人一生阅读的无数作家作品中
,< br>一
定会有那么几部作品能与人相伴始终


也一定会有一些作品只能是 在某一个人生
阶段里成为人的最爱

我相信

没有哪个
作家 不想追求自己作品的永恒

读者的众


但最终又的确没有谁能决定 自己作品
的接受命运

一切都只能交由最公正的时
间和最广大的读者来决定来 检验

以杨红
樱童书来说

商业与否

命运如何< br>,
绝不
是靠着几个专家碰碰嘴唇就可以认定的

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周丹

71

北京京海研修学院-航天十一院


重庆师范大学录取线-入学教育总结


美国政治避难-apec成员国


曼尼托巴大学-学雷锋做好事作文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高二英语教学总结


绕口令练习-北京民族大学


生活的色彩-幼儿园开学家长寄语


长治公务员-两会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