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国际秩序转型中要有所作为
河南高考分数查询-辛亥革命观后感
《现代国际关系》
2009
年第
11
期
未来的地位
和前途主要取决于现存的国际金融
-
经
济秩序的既得利益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
达国
家———愿意赋予
G20
什么职能、愿意
G20
发挥多大
作用、愿意对发展中国家做多大让步。此外
,
经济是
国际的
,
而政
治往往是本土的。
G20
的作用主要体
现在世界经济领域
,
在世界政
治安全领域其作用是
有限的
,
它既不可能取代联合国
,
也不可能取代
北
约。因此
,
对
G20
未来的地位和前途目前不宜过早
下结
论
,
须冷静观察。
尽管如此
,
应该说
G20
还是为
中国提供了一个
好的活动平台。
G20
的崛起适应了国际形势和国际
力量对比
的变化
,
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合法
发展”
,
表明了世界特别是
西方对中国崛起的认可。
中国要充分利用好
G20
这个平台
,
必须从
中国在国
际经济秩序中的角色和定位出发。在当今国际经济
格局中
,
中国的角
色和定位是比较复杂的、多元的
,
有时甚至是矛盾的。中国一只手伸入了第一世界
,<
br>一只脚还留在了第三世界
,
可是身子还卡在第二世
界。中国既像“第一世界中的
第三世界”
,
又像“第
三世界中的第一世界”。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新兴大
国<
br>,
中国身份的多种属性决定了其利益的多重性
,
因
而中国既不能像纯粹
的发达国家那样行事
,
也不能
像典型的发展中国家那样行事
,
应采取
多样、灵活的
策略
,
积极有所作为。一方面
,
中国要在
G2
0
框架
内充当南北之间的“桥梁”
,
起沟通、平衡、协调作
用
,
推动多边主义、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
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和发展
,
也要警惕、避免成为各
种矛盾的焦点而不能自拔
,
切忌木秀于林
,
树大招
风。另一方面
,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富有活力的新
兴经济体
之一
,
在金融危机中发挥了挽救世界经济
的火车头作用
,
人民币愈来
愈成为国际化货币
,
在国
际经济和金融秩序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大大增加
,甚
至出现了中美
G2
共治之说。中国已经趋近国际舞
台的中央
,
其国家利益特别是海外利益的拓展业已
十分明显
,
因而应把现有的综合实力转
化为国际影
响力
,
不仅要有话语权
,
而且要有决策权
,积极发挥
建设性推动作用
,
与其他经济体共同塑造、建设更加
平等的国际
秩序
,
为国谋利
,
为民谋福。○
中国在国际秩序转型中要有所作为<
br>蔡 拓
(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
)
现行
国际秩序是二战后在西方特别是美国主导
下确立的
,
明显反映了西方的意愿、要求与利
益。冷
战结束后一段时间
,
由于两极格局解体和美国的超
强地位
,<
br>国际秩序甚至有了美国独大的特征。今年
,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
西方主导、美国独大的国
际秩序的弊病暴露得更为彻底、鲜明
,
已难以为继
,
所以
G20
崛起乃历史之必然。它标示着现行国际
秩序开始真正转型。这种转
型集中体现在如下几方
面。
首先是权力与地位的消长及由此导致的对权力
与利益重新分
配的要求。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
,
今天新兴经济体正在以一个“群体”、“板块”的形式崛起。“金砖四国”也好
,
五个发展中大国也罢
,
总
之发展中国
家的国际地位在明显提升。它们占全球
30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经济的比重已由上世纪
90
年
代初的
39.7%
上升到
如今的近
50%,
而外汇储备已占世界外汇
储备的
75%
。英国一家研究机构
2009
年
6
月发表的一
项
报告进一步指出
,
今年美国、加拿大、欧洲这三大传
统的西方经济体在全球
经济中所占份额将降至
50%
以下
,
这是
19
世纪中叶以来
的第一次。伴随着
国际地位的提升
,
自然就出现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
事务中要
求话语权、决定权以及相关利益等问题
,
这
是实力政治、权力政治的基本逻辑
,
想躲也躲不开。
像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
,
不仅新兴经济群体自身明
确提出了改变国际金融领域的不合理状况
,
重塑国
际金融秩序的要求
,
就是发达国家也认为现有的国
际金融体系不尽合理
,
必须进行改革与完善
,
以增强
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与决定权
,
进而调整利益分配
《现代国际关系》
2009
年第
11
期
格局。
其次是
关涉国际事务主导权的相应规则、制度、
机制的调整与重塑。实力是国际秩序的基础
,
有了
实力的消长
,
就会有调整权力与利益的要求或反映
,
不管是自觉
还是不自觉
,
主动还是无奈。比如为了
应对大萧条以来世界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
国际金
融体系的改革真正提上日程。虽然美元的地位仍然
难以从根本上撼动
,
但适度限制与平衡美元在当前
国际金融机制中的独霸地位已成共识
,
并开
始有实
质性举措。再比如
,G20
地位的提升与作用的加强
,
G8+
5
的机制化倾向
,
表明当前的国际事务已不可
其一
,
中国应
努力成为国际秩序的塑造者。中
国的实力在迅速提升
,
甚至在今年至迟明年就会超越日本
,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规模
,
经济发展对能源、矿
产资源的需求
,
庞大的消费市场
等等都对当代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冲击力。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
,
今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率可能超过
50%。这一切都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关
系中的话语权、决定权
,
从而重现硬实力无可辩驳
的
作用。但是
,
中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
不被硬实力的
消长
所诱惑。中国在推进国际秩序转型方面
,
应着
重于软实力
,
在倡导、
提供新的规范、理念上下功夫。
理由在于
,
硬实力的较量是个无止境的过程
,
弄不好
还会产生类似于“安全困境”那样的悖论。如果国
际秩序的转型沿着这条旧轨进
行
,
将不会有根本性
改变
,
况且中国的硬实力与美国相比还相差甚远
,
跟
美国拼硬实力绝非上策。改变人们认识和处理国际
关系的理念、思维、视
野
,
用责任、合作、共赢、和谐这
些新的规范、价值、理念去引领国际秩序的重构,
这
才是必由之路。中国已提出和平崛起、和谐世界、共
同繁荣等一系列新理念<
br>,
在塑造国际秩序方面做出
了明智的选择。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使这些理念更精
致
、更理论化
,
也更易于理解与操作。在成为国际秩
序塑造者方面
,
中
国必须更坚定、更自觉、更持之以
恒。
其二
,
中国要成为国际秩序的平衡者。
塑造者
是中国在国际秩序转型中的较为理想的高层次目标
与定位
,
而平衡者则
是中国在国际秩序转型中较为
现实的低层次目标与定位。平衡什么
,
平衡理想与
现实
,
平衡硬实力与软实力
,
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
国家。利益共
享、权利平等、民主共治是公正、合理
的理想国际秩序
,
它是奋斗目标但不是现实。现
实
是西方主导国际秩序
,
拥有处理国际事务的话语权、
决定权。以改革国际金
融秩序而言
,
建立超主权的
国际储备货币是目标之一
,
但保持美元地
位的稳固
则是现实选择与需要。这是无奈也是现实
,
而推动
人民币的国际化<
br>,
倡导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
,
则可
称为平衡之举。国际秩序中的硬实
力看得见
,
摸得
着
,
令人信服。拥有硬实力才能底气足
,<
br>讲话有分
量
,
所以中国必须发展硬实力。事实上今天中国国
31
能甩开发展中大国而由发达国家独自掌控
,
必须在
制度安排上体现这种变化
,
创造出发达国家与发展
中大国共谋人类大局、大业、大事的新机制。
实力与机制,
是至今为止人们认识、审视、评判
国际秩序的两个基本视角、层次、要素。它们又是国<
br>际秩序的两根支柱。今天我们讲国际秩序正面临着
转型
,
讲
2009<
br>年是国际秩序的转型年
,
都是以此为
依据的。这是当下国际社会主流熟悉并认同
的理
念、逻辑。毫无疑义
,
它是简明而有说服力的
,
从而
也
是我们审视当今国际秩序变迁的基本维度。
再次
,
国际秩序新理念的塑造。正在启动的
国
际秩序转型
,
不仅体现为权力与利益的再分配
,
以及
国际
机制的调整与改革
,
从而推进国际关系的多极
化
,
赋予新兴经济群体
更大作用
,
更体现为新的规范
与理念正在被更多地倡导、认同
,
从而
在根本上塑造
着一种区别于传统国际政治理念的新理念
,
并以此
来塑造新的国
际秩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
,
国际
秩序新理念的塑造才是标识当今国际秩序转型的更
为重要、更为本质的特征。
2009
年所显示的国际秩序转型与塑造
,
把中国
推向国际舞台中心
,
不管别人
(
特别是西方
)是忽悠
中国还是真心地赞美中国
,
中国正在崛起的事实已
无可否认
,
而由此产生的对中国的期待、忧虑、压力
都接踵而至。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称
:
“历史学
家将审视
2009
年发生的一切
,
看到中国在稳定
全球
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英《泰晤士报》载文指出
:
中国
已成为国际秩序变
革中的关键“玩家”。中国该如
何定位
,
中国能做些什么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现代国际关系》
2009
年第
11
期
际地位的
提升
,
在很大程度上凭借的正是改革
30
年
来所聚集的硬实力。但如
前所述
,
塑造新型国际关
系和新型国际秩序的关键并非仅靠硬实力
,
还要有
强大的软实力
,
因此中国的战略指向也应更重视加
强软实力
,
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平衡。作为一个新兴
大国
,
中国又需要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
国家之间扮
演平衡者角色。新兴大国是国际关系意义上的大
国
,
拥有可观的实
力
,
并能影响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
的变动。以发达国家为参照系
,
中
国在经济结构、产
品科技含量、人均收入、国民教育、管理水平、公民社
会成熟程度、法制状况
等诸多方面的确只能称作发
展中国家
,
所以我们理解发展中国家的意愿、需求、
困难
,
从而能在重构国际秩序时予以关照。但中国
同时又是一个正在崛起并给国际社
会带来巨大冲击
的大国
,
从而又要考虑这种冲击对世界
,
尤其是对发
达国家的震撼。新兴大国的定位是恰当的
,
但它决
不是发达国家
,<
br>因为“冲击力”、“冲击性”并不等于
发达。我们应明确的就是有意识地平衡发达国家与
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与要求
,
推动国际秩序渐进有序
的变革。
其三
,<
br>中国在国际定位中
,
要处理好内向型与外
向型的关系。内向型着眼于自身的问题
,
自身的事
情
,
自身的实力
,
自身的发展
,
这无疑是必要而合理
的。不把自身的问题解决
,
不把自身的事情做好
,
不
把自身的实力提高
,
不能保证自身的发展不断完善
且可持续<
br>,
那么就很难在国际舞台上有大的作为。
在这个意义上
,
我们说“发展
自己、影响世界”是完
全正确的。外向型着眼于外部世界
,
更多关注对国
际事
务的参与
,
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
在国际体系中的
影响力
,<
br>以及在各个层次的互动与依存中
,
如何合理
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
,并不断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与
福祉。相比内向型而言
,
外向型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对外关系中的主动、积极姿态
,
其国际定位渗透了责
任、自信和大国意识。外向型
与内向型不是零和博
弈、相互替代的关系
,
尽管双方有着各自明确的特点
与取
向
,
但毋宁说它们是一国对外战略、国际定位的
两个侧面。对当代中国而言
,
内向型的思考与定位
,
有助于我们冷静地审视自身
,
解决自身存在的
各种
问题。外向型的思考与定位
,
则有助于我们与时俱
进
,
不断探索与回应对外关系中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
塑造大国意识与风范
,
担负起
应尽的国际责任
,
促进
世界和平与发展
,
所以两者均不可偏废。但相
对而
言
,
从我们更熟悉、更认同的内向型定位向尚不熟悉
甚至还有所争议的外
向型定位的适度转型是必要而
迫切的。首先是因为中国正在崛起已成为世界的共
识
,<
br>而一个崛起的中国必然会在国际社会扮演更重
要角色。因此无论是回应国际社会的期望与质疑,
还是提升自身的实力与素质
,
都要求反思和超越内
向型国际定位
,
以更宏观的视野
,
更成熟的大国意识
与心态审视和处理国际事务。其次是
因为相互依存
已导致国内与国际事务界限的打破。许多事情看起
来似乎是国内的问题
,
但真正解决起来仅靠协调内
部因素
,
处理内部关系却难有进展。这表明
,
局限于
国内视角去解决国内问题已行不通
,
当代中国面临
的诸多
问题
,
特别是改变经济发展模式
,
实施“走出
去”战略
,<
br>防止环境污染
,
改变消费模式等
,
都关涉
他国
,乃至整个国际社会
,
必须通盘考虑
,
协调各种
关系
,<
br>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才能解决。○
国际局势变化与中国话语权的提升
何 兰
(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
以美国为核
心的
西方大国不仅主宰着全球经济和金融事务
,
而且掌
控着世界政治与安全问
题的话语权。在为应对
20
32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世纪
70
年代接连发生的“美
元危机”、“石油危机”、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而召开的法、美、日、英、意
和西德六国首
脑会议基础上扩大而成的八国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