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民性更好些
武汉三本-tianmu
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大家或许记忆犹新:那就是一个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的吸毒者李
桂
芳三岁的女儿李思怡被锁在家中活活饿死的事件。
李桂芳因在一家超市偷窃两瓶洗发水而被押送派出所,
后被确认为吸毒人员而送往戒毒
所强制戒毒。其间,李桂芳多次向派出所及戒毒所提出自己三岁的女儿被
独自锁在家中,竟
无人理睬。十七天后,小思怡尸体发出的腐臭味才让人们发现了这个三岁小生灵的惨死
。
学者康晓光先生前往事发地调查此事,并在一篇文章中记录了对调查过程的感受。他写
道:<
br>在我去事发地调查时,为了提高效率,我找到一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朋友,希望他能够
帮助我联系
有关机构。这位朋友告诉我,李思怡事件影响很大、很恶劣,不用请示他就知道,
领导不会同意他帮助我
。他还说,如果他今天帮助了我,明天他百分之百就要“下课”。于
是,我只好提出“最低要求”,请他
给我带个路。他说那也不行。他不想为维护正义付出一
丁点的代价。
康先生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权威主义的政府应该更好些。他的意思是说,我们不是没有
保护李思怡的法律和制度,而是各级官员不能
尽职尽责地把这些法律和制度落到实处。因此,
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权威主义政府更好些。笔者以为
,这一结论固然不错,但从这一现
象中,我们似乎还应该得出另一个更深层次的结论,那就是“让我们的
国民性更好些”。康
先生的那位朋友十分清楚这件事情的是非曲直,却不肯为维护正义付出哪怕一丁点儿
的代
价,类似的问题还不光出在官员身上,也相当普遍地体现在我们的国民身上。
比如,生活中
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有的人被小偷偷了,当小偷被抓的时候,被偷者居然
不敢当着小偷的面承认自己被偷
;或者抓住小偷的公安人员需要被偷者到派出所作一个证
明,得到的也往往是拒绝的答复。在一辆长途汽
车里,若发生暴徒抢劫、强*之类的事情,
车中其他乘客默不作声是常见的情形。倒不是说所有乘客都没
有同情心,而是没有反抗****
的胆量。还有这样的事情:当公共汽车里有人丢了东西,行窃者已被发
现就在车里,司机要
将车子开到附近派出所以便公安抓捕,车里的多数乘客会因为耽误他们一点时间而群
起反
对。
前不久,笔者在由浙江义乌赴宁波的长途汽车里也亲身感受了一个类似的事件:随车的
受雇服务人员违章在车里抽烟,烟灰被风刮到我的身上,将衬衣和裤子烧破了几个洞。下车
时,
我要求对方赔偿,岂料对方身上一文不名,我遂要求该车司机赔偿,因为那位服务人员
是受雇于他的,我
在车里受到的损失,他也负有责任。但司机以不是他肇的事为由拒绝赔偿,
双方遂起争议。这时,车里的
乘客站出来,完全不顾事情的是非,纷纷指责我耽误了他们的
时间。我想,这时我如果以流氓暴徒的姿态
出现,他们谁也不敢吭一声。但当他们发现你是
讲理的常人时,就对你毫不客气了。这类不胜枚举的事例
说明,“欺软怕硬”和“
不肯为维护正义付出一丁点的代价”,并不是官员阶层特有的问
题,而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
国民性问题。以笔者的理解,所谓国民性,就是指一个民族的成员或一个国家
的国民,
在精神、心理、性格、品行等方面的若干共同特性。在国民性上,中华民族有很多优点,如勤劳、智慧、平和、灵敏、吃苦耐劳、遵守纪律等等;但无庸讳言,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民族,
也有许
多突出的毛病,胆小怕事、见义不为就是其中之一。有的人,有怜悯之心,无为义之
勇,逆来顺受,忍气
吞声。有的人,遇事肯吃亏,以吃亏求息事;遇人好退让,以退让求宁
人,以息事宁人为最高准则。有的
人,在光天化日下需要见义勇为时,胆小如鼠,像缩头乌
龟;而在阴暗的角落里捣鬼整人时,招数很多,
如谋略大师。
笔者以为,这种劣根性有两个基本来源:
一个来源是中国几千年的小农经济。小农
经济模式,需要土地的主人守着这块地,而不
是到处游动迁移。“男耕女织”,“牛郎织女”,“三亩地
,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这便是古代几千年间中国人生活的典型图景。守土者必然是爱好和平的,
一切军事因素必然
是防御性的,而不是进攻性的,就连中国武术的主旨也不是进攻而在防身。在这种情况
下,
中庸之道、以和为贵就成了中国人做人做事的基本信条,善良平和、安分守己就成了中国人
十分突出的性格特征。这本来是一种优点,但优点的背面是缺点,安土重迁、安分守己必然
消极保守、不
思进取、不敢冒险,进而形成厌恶征战、重文轻武的风气,以致文质彬彬、弱
不禁风的中国人比比皆是。
欧美骑士、日本武士莫不以征战为荣,以征战为乐,就怕战争不
大,惟恐征程不远。他们描写战争的文学
作品,充满对战争的讴歌和对勇武的赞颂。而中国
古代描写战争的诗词基本上都是诉说征战之苦,而非征
战之乐。打开唐诗宋词,这类作品比
比皆是。比如杜甫的《兵车行》是这样写的:“车辚辚,马萧萧,行
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
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哪里有一点
雄壮出征
的气势,分明是哭哭啼啼、凄凄惨惨的告别。岑参的一首七律则是这样写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首诗所反映的是中国人一
种普遍的
心态:这个仗不得不打,但实在是太苦了!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
尚文而不尚武的结果是,好铁不打钉,
好男不当兵,文官谙于世故,武将怯于疆场,百
姓见义而不敢为。
另一个来源是中国几千年的封
建****制度。中央集权的****统治体系是极为庞大的、专
横的、高压性的,个人与之相比,太渺
小、太卑微、太软弱、太微不足道了,这种极大与极
小、极强与极弱、极端蛮横与极其无助的强烈对比,
孕育了弱势的芸芸众生以求生自保为主
旨的“阴性”哲学,诸如:“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人
怕出名猪怕壮”;“多一事
不如少一事”;“识时务者为俊杰”;“好死不如赖活着”。“各人自扫门前
雪,休管他人瓦
上霜。”“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且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木秀于林,风
必
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种哲学的本质,
一言以蔽之,就是警告人们不要做强者,不要冒头,而要卑微地生存。在这种生存哲学熏陶
下的民族,必然在性格中形成一种挥之不去的劣根:轻则胆小怕事,软弱可欺,甘于压迫,
逆来顺受
;重则奴颜婢膝,奴性十足,内有媚骨,外显媚态。那么,我们的同胞中有没
有见义勇为、仗义执言、路
遇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好汉呢?当然有,只可惜这类人物大多
出现在小说中,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不得
而知。我们的同胞中有没有横刀立马、顶天立地、
胆略超群、力挽狂澜的志士仁人呢?当然也有,比如荆
柯、张巡、岳飞、文天祥、戚继光、
谭嗣同、秋瑾、邹容、陈天华、彭德怀、吉鸿昌、张自忠、杨靖宇、
赵尚志、赵一曼等等。
只可惜,这样的人为数太少,在我们的芸芸众生中属于稀有珍品。正如鲁迅先生所
说的:“中
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
br>客。”
这种明哲保身、见义不为的民族性格的直接后果是,强权与暴力可以在我们的社会上肆无忌惮、横行无阻。数千年来,中国历朝历代,几乎无一不与外患相始终——陷没半壁、苟
安一隅者
有之;割地赔款、屈辱求和者有之;腼颜事敌、认贼作父者亦有之。五百年前的大明
王朝是何等的强盛,
但数百人乃至几十人的小股倭寇就可以在我们的沿海地带烧杀抢掠,横
行霸道,甚至长驱北上数千里,如
入无人之境。南明将领陈子龙痛心疾首地说:“今中国人
民之众,土地之广,百倍于虏也。然而有一人每
饭不忘虏而忧之者耶?有一人腐心切齿而欲
食之肉者耶?受其凭凌而不知为耻,供其杀戮而不以为恨,则
虏何惮而不来也?”确如陈将军
所言,日本这个“虏”就不惮而来,升堂入室,吞没了我们半壁江山。侵
华战争期间,常常
是一个班或者一个排的日本兵控制一个县城好几年,没有多少人起来反抗。至于几个日
本兵
看管上千名中国俘虏,也是常有的事,大家都乖乖的,谁也不反抗,及至鬼子架起机枪疯狂
扫射,俘虏兵们方感不妙,但悔之晚矣。
进入二十一世纪,情况虽有好转,却未见根本改观。一个小小的
韩国女老板一声令下,
我们一大片中国员工就跪下了,不跪的居然只有一个人。在日本,有人视中国人为
三等、四
等国民,称中国人为支那人或中国猪,甚至脚踢中国孕妇,导致其流产街头;在俄罗斯,中国人屡屡被抢被杀,中国公司常常被洗劫一空;在法国,巴黎街头被歹徒抢劫最多的是中国
人;在南
非和南斯拉夫,中国人被打被杀被勒索成了常事;在印尼,华人和华裔更成了遭受排
斥和烧杀抢掠的对象
;在自己的领海或公海捕鱼的中国渔民,常常被国外军警逮捕或惨遭枪
杀;中国南海海域的石油资源正在
被外国公司疯狂采挖,严重缺油的我们却不敢为维护自己
的利益而奋起斗争。甚
至还屡屡发生外
国人跑到中国来殴打中国公民、猥亵中国妇女、勒令中国人下跪、钻胯裆等
等怪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当巴黎的歹徒被问及何以专抢中国人时,其回答是:中国人
常把现金带在身上,中国人被抢后一般来说
,既不反抗也不报案。这些歹徒们或许连中国的
首都在哪儿都不清楚,但他们却知道中国人的弱点,并且
尝到了欺负中国人的甜头。人家之
所以老是欺负你,是因为欺负你总是沾便宜,杀了白杀,烧了白烧,打
了白打,抢了白抢。
一个人总要有点阳刚之气,一个民族更要有点阳刚之气。在强权与暴力面前,不能总
是像
缩头乌龟一样没有出息。近代中国陷于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悲惨境地,原因固然很
多,但
中国人性格的衰弱当为其中之一因。
“以和为贵”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这种哲学对于化
解矛盾,息事宁人,塑造平和宽容
的民族性格,乃至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都是有益的;但是倘若我们
对这一哲学的信奉过
了头,就失去了平衡。阴阳平衡是事物的规律,只和而无争,断难维持长久。在中华
五千年
历史上,一个个横空出世的强大王朝,总是以一群英雄豪杰的强悍姿态开其端,而画上句号
的,往往是一些弱不禁风的阴柔天子。秦朝的一统天下,汉朝的勇猛出击,唐朝的鼎盛气象,
明朝的光
复汉治,清初的开拓疆土,无一不是积极进取的结果。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也
同样能够证明这一点,
如果没有伟大光荣的抗日战争,如果没有横刀立马的抗美援朝战争,
如果没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边疆的
自卫反击战争,试想中国哪里会有今天的国际地位?西
方人信奉实力,在近代以来西方人主宰的世界秩序
中,一个没有力量的民族不但不会赢得尊
重,反而会招致侵略和欺凌。弱肉强食是动物的基本生存法则。
不管人们用怎样美妙的词藻
描绘人类的文明历史,实际上弱肉强食也一直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法则之一
,侵略战争就
是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最高形态,这就使得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也散发着血腥的气味。我
们可以不喜欢这种血腥的法则,但我们却不得不去正视它、适应它。
环视全球列强,无论美国、
俄国、德国、日本,无一不是强悍尚武之国。古往今来的历
史经验都说明,成就一件事情乃至振兴一个国
家,仅有智慧是不够的。*着智慧可以制定方
案,而实现方案需要行动,行动无一例外地会遇到种种艰难
险阻,没有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的坚强意志,再好的方案也实现不了。这就如同一个人的成才一样,既取
决与智商,更有赖
于情商。国家亦然。国家的情商是什么?是国家意志是否坚强,民族性格是否骁勇。在
这方
面,日本的强大乃至韩国的振兴,都足以为我国之镜鉴。
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多年了,我们已
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我们的综合国力有了
显著增强,我们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但完成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改造和完善我们的国民性,就
是一个必须正视、必须进
行的重大任务。道理很简
单,一个缺陷太多、软弱可欺的民族,不可能
强大起来。这是一个老话题,鲁迅先生和梁启
超先生早就提出来过,但现实的状况告诉我们,这个历史性
任务远远没有完成。改造国
民性的第一步是弄清我们的国民性中究竟有哪些弊病,然后才谈得上改造。笔
者以为,除了
怯懦怕事、明哲保身、畏惧强权、逆来顺受的毛病之外,我们的民族身上还有一些明显的劣
根性,比如:媚外、瞧不起自己人、不讲原则、不守规矩、重情轻理、重情轻法、重私德轻
公德
、好拉关系走后门、责任意识淡薄、唯官唯上、愚昧迷信、只说不练、言不由衷、不团
结好内讧、不认真
不细致、不讲卫生、不爱科学、不尚武、势力眼、好面子、好吃动物、无
虔诚之心、好占小便宜、好起哄
随大流,等等。笔者所言是否如实,读者可以思考。实际上,
有些毛病别的民族也有,但往往没有我们这
样突出。
如果有读者质问:“你为什么好说同胞的缺点?”笔者在此可以梁启超先生的一
段话作
答:
有忧国者,有爱国者。爱国者语忧国者曰:汝曷为好言国民之所短?曰:吾惟忧之之
故。
忧国者语爱国者曰:汝曷为好言国民之所长?曰:吾惟爱之之故。忧国之言,使人作激愤之
气,爱国之言,使人厉进取之心,此其所长也;忧国之言,使人堕颓放之志,爱国之言,使
人生保守之思
,此其所短也。朱子曰:“教学者如扶醉人,扶得东来西又倒。”用之不得其
当,虽善言亦足以误天下。
为报馆主笔者,于此中消息,不可不留意焉。今天下之可忧者莫
中国若;天下之可爱者,亦莫中国若。吾
愈益忧之,则愈益爱之;愈益爱之,则愈益忧之。既
欲哭之,又欲歌之。吾哭之,谁欤踊者?吾歌之矣,
谁欤和者?
笔者断不敢与梁先生相比,却有着与梁先生一样的心境。但愿笔者所言能“使人作激愤
之气”,“厉进取之心”,而不致使人“堕颓放之志”。实际上,五千多年的历史本身就说
明,中华民
族是一个历劫不衰、生生不息的民族,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唯其如此,我们
有信心把自己的缺点摆出
来,加以剖析、批判和改造,从而使我们的国民性变得更好。
让我们大家都来投身于改造国民性的工作,
都为改造我们的国民性作出贡献。所谓改造
国民性,用梁启超先生的话说,就是“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
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说白
一点,就是在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取人之所长
补自己之所短,
使我们的民族强健起来、文明起来、完善起来,使我们的国民以更加健康清新的面貌再现
于
世。这个任务极其艰难繁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少数人所能承担;但只要每一位国
民
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必有所成。如此,则我五千
年历史之民族方
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败;否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