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论
华盛顿州立大学-暑假计划表
德育研究
嫉 妒 论
林丽芝 广州卷烟二厂生产一部 广东 广州
510631
摘要:
嫉妒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心理的产物,它也是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一种方式
。 朱智贤主编的《心
理学大词典》中对嫉妒的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
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
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本文主要从嫉妒的定
义出发,研究其产生的原因,
具有的显著性特点,嫉妒心理的发展历程,嫉妒的表现形式,分析嫉妒心理
的危害性,从而找出化解嫉妒心
理的办法。
关键词:
嫉妒 情绪 普遍性
危害性 根除
Abstract:
Jealousy is a product
of complicated social psychology, a way of social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Psychological
Dictionary by Zhu Zhixian defines it as , a
complicated emotion including shame ,anger and
resent
produced when one comparing with other
people to find himself inferior in the case of
ability ,reputation, social statue
or
opportunity ,etc. In this paper, by means of
analyzing the definition of jealousy ,the author
tries to declare its social
cause , its
specific characteristic ,its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its form of expression , thus to find out its
hazardness and
the way to protect oneself from
the damage of jealousy and eliminate this
emotion.
Key words:
Jealousy Emotion
Universality Hazardness
Elimination
作者简介:
林丽芝,女,广东省揭阳市人,广州卷烟二厂生产一部
,文学士,主要从事部门行政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3-0181-02
何谓嫉妒,历来众说纷纭。《
哲学概念辞典》中将嫉妒定义为:
嫉妒是一种升级为强烈愤恨的令人痛苦的恐惧,是由于害怕失
去或害怕不得不与他人分享一个所爱的人的好感或自己对某种
价值和财富的占有而产生的。日本《广辞苑
》为嫉妒下的定义是:
“嫉妒是在看到他人的卓越之处以后产生的羡慕、烦恼和痛苦。”
而《心
理学大词典》中对嫉妒的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
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
产生的一种
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虽然嫉妒的定
义无一相同,但是可以
肯定的是,嫉妒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情绪,
这种心理情绪的产生是当事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通过与其他<
br>人的对比,发现某种东西无法得到或是某方面不如人而产生的,
是一种不愉快的心理感觉。从分析
它的定义综合来看,嫉妒的
基本特点有几点:
一、嫉妒对象具有差别性
嫉妒的产生是由
于个体之间由于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发现
本人与他人的差别而产生的,它对比的对象是各种各样的,因<
br>此由此而产生的嫉妒情绪也是千变万化的。嫉妒的对象可以是
具体的,如人与人之间出生好坏、财
富的多少、功名的高低、
成就的大小、相貌的美丑、家庭的幸福等;也可以是抽象或臆
想的,如
认为机会、荣耀本来应是自己获得的,别人好像联合
起来、孤立自己,有新人调来,领导与他的关系可能
会比与自
己更好。
二、嫉妒具有对立性和危害性
嫉妒是由于得不到别人拥有的东西或是
达不到别人所具有
的水平而产生的,是对比较方的一种不愉快、不喜欢,甚至是
怨怼或憎恨的感
觉,所以它具有较强的对抗性或抗衡性,是一
种消极的情绪。具有不平衡的人或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人由
于
心理情绪作祟,从而采取过激的行为来中伤和破坏,所以嫉妒
又具有危害性。比如单位中往往
有些人看到别人升职了,他马
上就在背后说这人如何无能,他曾经做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以损
害他的名声;电视中更经常见到一些相貌平常的人,用利
器或腐蚀物要将对方毁容,严重者是除去;而《
圣经》中更把
嫉妒叫做“凶眼”;而占星家把星宿底恶影响叫做“恶容”,
这些都无一例外地说
出了嫉妒的危害性。
三、嫉妒具有普遍性和潜伏性
我们俗语所说的“天嫉英才”、“红颜薄命”
说的就是连
天也会嫉妒好运的、美丽的人,而平日我们更用 “人怕出名猪
怕壮”、“树大招风
”和“曲高和寡”来说人一旦太过出类拔
萃了,就会引起别人的离经叛道,成名后会招致一些不必要的<
br>麻烦,引起别人的眼红和不满。从唯心论来说,人把不愉快,
不顺心的事皆归于天意和命中注定;
而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人
成功后的失败实际是由于周围的人潜意识中的嫉妒心理引起,
他们由于
心理的不平衡而采取破坏或其它手段来令到成功者失
败。从天的嫉妒到周围人的嫉妒,可见嫉妒是具有普
遍性的。
同时,嫉妒又不会马上表现出来,这种情感是隐藏在人内心深处,
他的表现需要有刺激
物或刺激条件,而且嫉妒的程度也是从无
到有,从轻到重的发展过程,而且这种不满的心理又是无法轻<
br>易摆脱的。古人曾说:“嫉妒心是不知休息的”,这就很好地
说明了嫉妒的普遍性和长期潜伏性。
从心理发展历程来看,它具有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深深
地埋藏在人的潜意识中,很难为人有意
识的觉察到,尚未形成
自觉意识的原初层次,在这个阶段,它是没有表现出来的。第
二个阶段是
处于潜意识嫉妒阶段,这时的心理感觉是羡慕、竞
争和嫉妒等心理因素的自然积淀的混合体,隐隐有所表
现;第
三个阶段是需要及时控制的显意识嫉妒心理。 这个阶段嫉妒心
理已经由潜意识进入显意
识,由无意识(或下意识)变为有意识,
它的指向性和发泄性明显化,嫉妒心理已经由深埋而自然显露<
br>出来,并对被嫉妒者进行挑剔,或散布对其不利的言论,造成
受嫉妒者的不快和压力,以此来满足
自己发泄不满的心理需求,
达到心理的平衡。从心理的这几个发展过程来看,嫉妒是不断
发展的
,它从隐性的无意识到潜意识到显意识,它的程度是不
断加深的,而它的表现方式也是越来越激烈的。爱
·杨格就曾
以剧作家的笔墨,刻画出嫉妒的如下特征和它的发展过程:“吹
毛求疵,无中生有,
任意猜测,然后又在自己构想的幻境中丧
181
青年文学家
失理智”。
但嫉妒的产生、发展和每个人的性格、品质、文化
素质、社会环境、家庭地位及职业又具有密切的关系,
而嫉妒
的表现形式和针对性也因人而异。
就嫉妒的结构而言,嫉妒又可分为社会性嫉妒和情感性
嫉
妒,前者涉及面较广,针对性较为广泛,而后者仅发生于恋人
和配偶之间,针对性较强。社会
性嫉妒最常见于同事与同事之间,
对同事在工作中的成绩和贡献采取贬低、冷落、甚至恶意中伤
的态度;对兄弟姐受到长辈的宠爱感到不满和愤恨;而容貌欠佳,
身材不理想者则会对天生丽质者产生无
名的嫉妒之火。而情感
性嫉妒则是对恋人或配偶以前的生活经历特别敏感,刨根究底,
并对她们
的行为及社交圈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这是一种在极
端占有欲的情感支配下的行为方式。嫉妒的表现形式
可分为积
极型嫉妒和消极型嫉妒两种。积极性嫉妒所采取的方式是“我
一定要比你强,要超过你
”,这种嫉妒在心理上虽然排斥对方,
但实施的却是竞争和向上的行为,而消极型嫉妒所采取的方式往往是诋毁、中伤、报复甚至伤害等恶劣手段。
嫉妒具有普遍性,但从嫉妒发展的阶段来看,在
它原始阶段,
它是没有表现出来的,只有在刺激物的作用,在一定的外因诱
导下,它才会暴发出
来,而且嫉妒的危害性也随着发展阶段的
不同而逐步加深,并会从无到有地表现出来。外国俗语言:“嫉
妒之箭射向别人,但受伤的是射出者。”虽然嫉妒的表现形式
或危害行为是针对别人而发的,但
不高兴的还是当事人。嫉妒
是一种很特殊的感觉形式,实际上问题本不严重,但嫉妒者就
仅是为
了心头那一点点嫉妒,竟然要动那么多脑筋,而且隐晦
曲折,用心良苦。嫉妒,支付那么高的成本,实在
是人类心头
最奢侈的供奉。如问: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是谁?那我的回答是:
参考文献:
[1]《心理学大词典》 朱智贤 学术成果 工具书[刊名]
中国图书评论 1992—4;
[2]《哲学新概念词典》作者:石磊等编著ISB号:7-207-
00477-X出版社:黑龙江人
民出版社
[3]《广辞苑》第五版 出版时间:2009-12-14 作 者:(日)
新村
出 编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
嫉妒的人;而一位先哲德谟克利特说,嫉妒的人是他自己的敌
人;另一位先哲爱比克泰德也说,嫉妒是幸运的敌人。历代前
辈贤人受尽别人嫉妒之苦,有的直到死后
才不被嫉妒,于是死
亡反而成为了他们一种最大的解脱;而有些人就用“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
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等作
为自己的警句格言,以躲避嫉妒的目光在自己身上聚焦
。但这
不是解决办法的根本,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防止和化解嫉妒
心理,彻底根除嫉妒心理。
而人们要自觉地彻底地根除嫉妒心理,首先就必须要意识
到嫉妒心理的存在,不仅仅是思想道德
修养如何的问题,也同
时应当看到嫉妒心理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方面的一些原因,因
此,我们必
须从主观修养的提高和社会意识环境、社会经济基
础条件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努力。同时,还应看到,嫉
妒尤其
是变态型嫉妒是一种心理疾病,具有心理疾病的特点,我们防
止和化解嫉妒心理的过程中
,还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心理预防
和治疗的方法,才能取得有效的根治。 这样人人才能都具“宰
相肚里能撑船”的气度,才能符合目前构建合和谐社会的需求。
(上接第180页)
其中的结
论之一就是良好的语言能力会有利于思维的发展,言
语习惯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也是被证实的。所以,在动
画片对儿
童的影响中,必须注意到他们对一些动画人物言语的观察模仿。
行为方面,小学生也通
过观看动画片学习到了一些礼貌用
语和行为规范。
在针对“你是否从动画片中学到了一些礼貌用
语和行为规
范”这一问题时,有91.1%的小学生回答了”是”;8.9%的小
学生回答了”
否”。
在针对“你是否从动画片中学习到了某些生活技能,比如
自己穿衣服、叠被子、系鞋带等
”这一问题时,有87.5%的小
学生选择了“是”,仅有12.5%的小学生回答的是“否”。
由以上数据可得,动画片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小学生的思
维与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 M.罗森堡、R.H.特纳:《社会学观点的社会心理学手
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第182页
[2]
马德峰、胡杰容:《我国青少年社会化研究评析》,《青
年研究》。2000年第7期
[3]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58页
[4]
王 泉 杨 泠:《动画片与儿童素质教育探微》,《语
文学刊》。 2003年 04期
[5] 阳柳青
韩振华:《论动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青年探索》。2006年第1期
[6] 周晓虹
,《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而动画片也在积极地将学生引向这种正确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语
总之,动画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因此,
;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应该采取争取的措施,帮助
小学生从动画片中吸取一些优秀的、精华的东西,
抵御某些动
画片的负面影响,为小学生在现代社会中全面、和谐、健康的
发展创造出良好和谐的
环境。
(四)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在许多动画片中,都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宠物小
精灵》,强调生活中只有不怕困难,不要消沉,积极努力,一
定会取得成功。这样的动画片对儿
童的生活观价值观具有积极
的影响;
有91.1%的小学生回答“曾经在动画片中看见过只要不
怕
困难,坚持不懈就能取得成功的例子”;仅有9%的小学生回答“没
有”。可见,大部分的动
画片依然强调个人努力是取得成功的
重要因素之一,这不失为一种对待学习、工作、生活的正确态度。<
br>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