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_说不尽的话题_乔世华
称赞美女-思想作风
2015
年
4
月
第
4
期
文化学刊<
br>Apr.2015
No.4
CultureJournal
【
文化视点
】
鲁迅
:
说不尽的话题
乔世华乔雨书
(
辽宁师范大
学文学院
,
辽宁大连
116081)
摘要鲁迅生前身后曾遭遇过许多无端的流
言
,
这些恰恰能够反衬出鲁迅的伟岸身躯和无
穷魅力
。
而有关鲁迅的
种种争议最好不过地反映着世情的变化
、
时代的病症
。
从对鲁迅的各种挑“
鲁迅作品大撤退
”
战
、
否定以及媒体热炒的等事实来看
,
鲁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还需要我们
认真地阅读
,
其留下的宝贵精神财
富还有待我们慢慢消化
。
鲁迅注定是一个永远说不尽的话题
。
关键词鲁迅;
工具
;
利用
;
话题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673-7725(2015)04-0029-06
中图分类号
I210<
br>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
2014-12-20
“
十二五<
br>”“
中小学生课外文学阅本文系
2013
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乔世华
(1971-),
男
,
辽宁大连人
,
副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
项目编号
:JG13CB0
04)
的研究成果
。
读研究
”
:“
谁人背后无人说
,
有句老话谁人背后
,
不说人
”
人人都有思想与说话的权利
,
任何
一个人也都可能会成为身边人评说的对象
,
至于公众人物被瞩目的万众
议论个短长更是
在所难免的事情
。
只要所说有事实有根据
,
不捕风捉
影
,
不恶语中伤
,
则尽可以畅所欲
果如是
,
则对激
活人的思想
、
激发人对核言
,
心话题的认真分析和深入思考以更好地走向真理大有益处
。
只是现实往往并不能如有良
,“
中国历来的文坛上
,
知的人们所愿常见的
是诬陷
,
造谣
,
恐吓
,<
br>辱骂
,
翻一翻大部的历
史
,
就往往可以遇见这样的文章
,
直到现在
,
[1]
。
还在应用
,
而且更加厉害
”
鲁迅这番对自
身所处文坛的评议
,
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也仍
不过时
。
就拿鲁迅来说
,
其在世时遭遇的各
种流言蜚语可谓多矣,
诸如鲁迅是
“
资本主
、
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
”鲁迅著的
《
中国小
说史略
》
是抄袭日本人著作
、
鲁迅是拿苏联
了
、
愿意做汉奸而充当政府卢布的
“XX
党
”
日本特务的探伙头子
、
鲁迅偷看弟媳妇洗澡
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
br>所以
,
鲁迅自己了等等
,
:“
我一生中
,
就
说过给我大的损害的并非书
贾
,
并非兵匪
,
更不是旗帜鲜明的小人<
br>,
乃是
[2]
‘
流言
’。”
所谓
至于鲁迅身
后
,
就更是持续不断地遭遇
着各种流言的困扰和毁谤
。
尤其是从上个
世
纪
90
年代以来
,
除了有人继续添油加醋炒从
“
剩饭
”
前各种流言的外
,
还有人凭借着一点
点蛛丝马迹就肆意放飞想
象的翅膀
、
别有用
心地臆测和挖掘着鲁迅的绯闻
:
鲁迅有自渎
、
嫖妓等不堪行为
,
他和弟弟周作人之间存在
着同性恋的关系
,<
br>鲁迅与刘和珍
、
萧红之间的
情感暧昧难明
;
鲁迅日记中不是有
“
寄羽太
家信
”
一类的话吗
?
有人据此就言之凿凿
地
断定鲁迅和周作人之妻羽太信子是夫妇
;
鲁
——
迅日记中有一句<
br>“
夜为害马
(
指许广平
—
29
●文化
视点
,
笔者注
)
剪去鬃毛
”
有人便生发无限联想而
“
萌萌哒
”:“
她
(
指许广平
———
笔者发出疑问
这不由让人想起
80
余注
)
那晚留宿了吗
?”
年前
鲁迅在忆念一位亡友时曾说过的一段意
:“
文人的遭殃
,
不在生前的被攻味深
长的话
击和被冷落
,
一瞑之后
,
言行两亡
,
于是无
聊
谬托知己
,
是非蜂起
,
既以自炫
,
又以卖之徒<
br>,
钱
,
连死尸也成了他们的沽名获利之具
,
这倒
[3
]
”
的确
,
在生前
,
当遭遇到是值得悲哀的
。一切诬蔑中伤
,
你总有办法尽己所能用事实
但是和行动给予对手以强有力的反击驳
斥
,
到了身后
,
再遭遇到任何攻击或者被谬托知
己者堂而皇之地利用
,
逝者都不可能起而回
应了
。
这正是有着深刻洞察力的鲁迅早就清<
br>醒看到并感觉到无可奈何的事情
。
木秀于林
,
风必摧之
。也许正是有了疾
风劲雪无情而冷酷的摧残
,
才愈益显出
“
秀“
木
”
的的苍劲挺拔与不惧风霜
。
上述于林
”
种种从私生活方面向鲁迅身上所泼的脏水
,
早就有知情者
、
明理者及时站出来
道明了真
还鲁迅以清白之身
。
而各种对鲁迅的诬相
,
愈加能反衬出这
位中国文化巨人的蔑中伤
,
伟岸身躯与无穷魅力
。
鲁迅曾预言般地说
:“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
,
苍蝇们所首先发见过
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
,
嘬着
,
营营地叫着
,
以
为得意
,
以为比死
了的战士更英雄
。
但是战
不再来挥去他们
。
于是乎苍士已经战死了<
br>,
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
,
音
,
因为它们的
完全
,
远在战士之上
。
的确
的
,
谁也没有发见过苍
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
然而
,
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
,
完美
的苍蝇
[4]
”
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
那些发见鲁迅身上
“<
br>缺点和伤痕
”
的
“
完美的苍蝇
”
就仿佛
《<
br>祝
——
他们福
》
中鲁镇上那些无聊看客们一样
—
在厌
倦了阿毛的故事之后又为发现祥林嫂额
,“
一见短袖子
,
角上的伤疤而沾沾自
喜立刻
立刻想到全裸体
,
立刻想到生殖想到白臂膊
,
器
,<
br>立刻想到性交
,
立刻想到杂交
,
立刻想到
,
私生子<
br>”
除了能显示出
“
中国人的想象唯在
30
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
之外
,
还将自身的
肤浅无知
、
渺小低级暴露无遗
。
肇始于上个
世纪
90
年代以迄于今天的这一波波在私生
活
方面肆意玷辱诋毁鲁迅的言论
,
正反映出
我们这个时代的某些文化病症来
:<
br>在商品经
济大潮的冲击下
,
人们的理想精神滑落
,
精英
滑稽
、
调侃
、
浅薄
、
卑劣当道
,
肉麻<
br>、
意识受挫
,
小丑
、
情色
、
物欲盛行
,
崇高遭颠覆
,
尊贵被消
本该严肃认真而客观的学术研究也都沾解
,
染上了浓浓的市侩气息
,
低俗庸俗而又媚俗
。
一切正应了
《
抹着文化口红游荡文坛
》
的作
:“
这个世界需要的决不再是创造思
者所说
想的精英
,
而是追踪公众趣味与理念的猎狗
,
,
他们
不再向民众提供
‘
思想
’
他们仅仅发现
[6]
‘
模
式
’。”
和供应市场所需的
其实
,
一直以来围绕着鲁迅所发生的种<
br>种论争
,
就都是一张再灵验不过的人心和人
社会与时代的晴雨表
。仅以中学性的试纸
、
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
“
出出进进
”
及主题
就都打着鲜明的时代印记
:
中思想解读来说
,
,《
鸭的喜剧
》《
我们不再受苏关系友好之时
等篇目获得入选且其对中苏之间友谊骗了》
的见证
、
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揭示的主
题得到强调
;要痛击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了
,
《
论
“
费厄泼赖
”
应该缓行
》
痛打
“
落水狗
”
的
,《
文主
张正当其时
;
批判资产阶级人性论了
就是明证
;
需要自力更生发奋图
学和出汗
》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铸剑
》
就有强了
“
中国的脊梁
”
对的肯定
、
有对不屈不挠反抗,《“
友精神的张扬
;
声讨美帝国主义罪行了
论
》
就有
这样的笔墨
;
讲求阶级划分邦惊诧
”
了
,
祥林嫂的婆婆、
大伯
、
柳妈就都是来自地
主阶级阵营
……
鲁迅及其作
品在伴随着现代
中国人的精神成长之时
,
也很容易在这种简
单
、粗暴
、
随意
、
功利化的运用和解读的无形
当中变形成为包治百病
的万金油
,
也不能不
引起人们的某种反感
。
更何况到了
“<
br>文化大
,
革命
”
鲁迅被塑造成了反传统的标兵
,
其造
“
纪念
”,“
大破
‘
四旧
’、
反精神得到
了和尊奉
[5]
鲁迅
:
说不尽的话题乔世华乔雨书
‘
四新
’
大立的广大工农兵和英雄的红卫兵
战士
,
正在同美帝
国主义及其走狗前赴后继
被认为
“
才地进行斗争的全世界革命人民
”
,
是最有资格来纪念鲁迅的
”
鲁迅所说
“
那切
足踏在地上<
br>,
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切实实
,
而流血奋斗者
,
我得引为同
志
,
是自以为光荣
更被政治性地曲意阐释为
“
对以毛主席的
”
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无限热爱
,
对伟大的毛
对毛主席正确路泽东思想坚定不
移的信仰
,
线的坚决执行
,
表现了鲁迅晚年最深厚的无
[7]
产阶级感情
”;
当周扬一班所谓
“
文艺黑线
专政
”
者被打倒时
,
他们过去与鲁迅之间所
:“
他们攻击鲁迅
,
发生的龃龉是罪证是为了
发泄他们对毛主席的仇攻击毛泽东思想
,
[8]
恨<
br>!”
而
“
文革
”
结束
,
在清算
“<
br>四人帮
”
流
,“
美化周扬一伙
,
肆意诬蔑和攻击毒影
响时
[9]
鲁迅
,
歪曲和篡改鲁迅著作
”
是其累累罪
,“
四人帮
”“
一贯十分仇视中国文化革命行
的主将鲁迅
,
干了大量反对鲁迅的罪恶勾当
,
[10]
现在是到了彻底清算的时候了
”;
鲁迅早
“
四人帮
”
成员姚文元的批评又被认为年对
在翻手为
云是其先知先觉之处
。
也就是说
,
覆手为雨的政局变幻中
,
鲁迅总是能被
“
革
的一方拿来指摘
“
反革命
”
的一
方
,
人们命
”
总是能根据需要而断章取义地应用鲁迅言
论
、
鲁迅事迹
,
鲁迅的无比正确恰好证明着
“
反革命
”
的倒行逆施
。
一句话
,
鲁迅是一根
——
一根被用来打人且屡
试不爽的棍子
—
棍子
。
所以
,
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
《
杂文报
》
和
《
青海湖
》
上先后
发表的两篇文章
《
何必言必
《
论鲁迅的创作生涯
》
称鲁迅<
br>》
和就都能反映
出来那个时代人们渴望重新认识鲁迅和冲破
教条主义束缚的心理
。
前者不过是一篇七百
多字的杂文
,
写作者提到自己在研究阅读一<
br>批写作指导方面的书籍时
,
发现
“
一提到杂
本本书都讲鲁迅<
br>,
章章都讲鲁迅
,
节节都文
,
,“
从写作理论到举例
,
讲鲁迅
”
全是鲁迅
,
大
,
有非鲁迅无杂
文可言之势
”
由是感慨这些
像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书籍
“
大概是被<
br>‘
鲁
,“
鲁货
”“
搞得太多
,
化
’
了吧
”
觉得这些实难
[11]
令人欢迎
”
。
后者对鲁迅的文学创作提出
《
狂人日记
》
了一系列负面的看法
,<
br>觉得
“
的
”,“《
阿
Q
正传
》
漫画
式的致命弱点在于模仿
倾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
,“《
伤逝
》
即以所谓的本质代替形象
”
先例
,
,《
故事新是不成功的
作品
,
毛病在于僵化
”
》“
艺术价值不高
”,
杂文
与翻译
“
不过是鲁编
迅先生创造力衰退的又一例证
”
等等
。
这两
篇学理性并不强的文章远没有今天毁谤鲁迅
但在当时也引发了轩然大者的那种刻毒
劲
,
波
。
在告别了过去
“
文革
”
文化专制
的年代
两位写作者无疑是希望以鲁迅作为一之后
,
个突破口
,
打破仍
然流行的那种单调僵化的
并获取多元化的声音和气息
,
而重话语体系
,
新认识曾被视作神灵般的
“
走在金光大道
。《
论鲁的鲁迅也自然是题中应有
之义上
”
:“
无论是中国迅的创作生涯
》
就说得很明白
无疑
会记载着鲁迅文学史还是世界文学史
,
但是与这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将先生的名字
,而不是一尊作为神是一位作为人的艺术家
,
[12]
”
这两篇文章对鲁迅
的臧否当然的偶像
。
套用今天时髦的话来说
,
该有矫枉过正之处
,<
br>属于对从前曲解鲁迅的
“
报复性反弹
”
吧
?
“
报复性反弹
”
而这种在其后依然继续着
,
即
问卷和
“悼如上个世纪末相继出现的
“
断裂
”
事件
。
词
”
1998
年
,《
北京文学
》
第
10
期上
刊登了
一份由朱文发起并整理的
《
断裂
:
一份问卷
,
在被问及
“
你是否以鲁迅和五十六份答卷
》
作为自己写作的楷模
?
你认为作为思想权威
时
,
的鲁迅对当代中国文学有无指导意义
”参与答卷的部分
60
后
(
编注
:1960
年后
)
作
家予以了否定性的回答
,
有的甚至明言
“
鲁
迅
是一块老石头
,
他的权威在思想文艺界是
不证自明的
。
即便是耶和华
,
人们也顶级的
,
能说三道四
,
但对鲁迅却不能够
,
因此他的反
,“
让鲁迅到一边歇一歇动性也不证自明
”
31
●文化视点
吧
”
……
其实
,
这样一份调查
及答卷本身
的科学性
、
严肃性是很值得怀疑的
。
鲁迅之
就表
明所以被单独刻意拿出来设计成问题
,
制定这份
“
断裂
”
问
卷的人颇为用心地在搞
而众多的参与答卷者以不假思索
、
一次策划
,
只言片语的回答配合着问卷者完成了一次具
展或者说文有强烈叛逆色彩的
“
行为艺术<
br>”
学宣言书
,
他们希图借由对鲁迅的否定来达
到对众多前代作家成就及
影响的否定和
“
超
。
而稍后那份由有着强烈红卫兵思维特越
”
征的葛姓学者所撰写的
《
为二十世纪中国文
学写一份悼词
》
就更有
哗众取宠的嫌疑了
。
悼词的写作者在对
20
世纪中国文学的问责
充当
起了道德判官的角色
,
首先向鲁迅发中
,
难
(
这其实从反面
证明了鲁迅在
20
世纪中
以要求完人甚国文学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
:“
然而至神明的标准要求鲁迅且强词夺理
他为什么他真的是这么爱国吗
?
既
然爱国
,
要拒绝回国刺杀清廷走狗的任务
?
徐锡麟
,
他的同
乡能做的
,
秋瑾
,
一个女子能做的
,
他
?”“一个为什么不能做
?
难道他不是怯懦吗
号称为国民解放而奋斗了一生的人却以他的
他给朱安带一生压迫着他的正室妻子朱安
,
使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压迫者
。
来的痛苦
,
因为童年长期的性格压抑以及成年以后长期
的性压抑
,<
br>鲁迅难道真的没有一点儿性变
[14]
实则信口雌黄
、
态
?”
……
看似咄咄逼人
,
罔顾事实
,
完全摒弃了批评道德
,
在对鲁迅恶
意的贬斥当中充分暴露出自己的浅薄粗鄙
:“
譬如勇士
,
来
。
鲁迅早就说过也战斗
,
也
也饮食
,
自然也性交
,
如果只取他末一休息
,
点
,
画起像来
,
挂在妓院里
,
尊为性交大师
,
那
然而
,
岂不冤当然也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
,
[15]
:“
战士的日常生活
,
哉
!”
鲁迅还说过是
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
,
然而又无不和
可歌可
[16]
”
泣之部相关联
,
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
。<
br>上
一面显述这几种针对鲁迅的
“
报复性反弹
”
——
本
该深究打人出挥棒者的不分青红皂白
—
者
、
利用者的责任
,
却将矛头指向了无辜的棍
32
[13]
子
,
一面也是将鲁迅再度变成
了棍子
,
在对他
彻头彻尾的利用和问责中来达到否定传统
、
彰显自身
地位和价值的目的
。
进入新世纪以来
,
鲁迅还成为一些挖空
心思寻找
热点话题的媒体们不断消费的对
所谓中学语文教材中的
“
鲁迅作品大撤象
,<
br>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2001
年新课改方案退
”
出台
、
教材编写大权被放开
,
语文教材的编写
从过去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家独尊而变为多<
br>家出版社数雄并峙的局面
,
既然各个出版社
也就有了丰富多都可以编写中学语文
教材
,
彩的语文课本可供各地方学校选择
;
自然而
然
,不同版本的教材不可能千篇一律
,
肯定都
这些教材的有自己的编选原则和特色;
而且
,
篇目早在好几年前就已经公之于众了
,
只是
让
人不明白的是媒体缘何当时对此视而不
见
,
直到
2006
年开始,
才像发现新大陆般惊
“《
阿
Q
正传
》
从我国
高中语文教材中消呼
;2007
年
、2008
年又因为相继发现金庸失
”
《
天龙八部
》
部分章节被选入
“
人教版
”全日
、《
雪山飞狐
》
出现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
遂再度炒起<
br>“
金在了语文泛读备选篇目中
,
“
金庸要取代鲁迅
”
庸
PK
鲁迅
”
乃至
“
鲁迅
的话题
;200
9
年又因被踢出中学语文教材
”
为发现梁实秋作品
《
记梁任公先生的
一次演
讲
》
入选了
“
人教版
”
的语文教材
,
鲁迅作品
“
教材不再偏又有由原来的
5
篇减少为
3
篇
,
“
鲁迅被梁实秋顶替
”
之议
;
到了爱鲁迅<
br>”
2010
年
,“
标题党
”
们看到
“
苏教版
”
中学语
《
孔雀东南飞
》《
阿
Q
文课本删除了
《
雷雨
》
正传
》
等众多名篇
,
遂再度找到了兴奋点
,
大
“
中学语文教材大换血
,
喊鲁迅
‘
民族魂
’
的
,
什么
“
鲁迅成了教材改版
的境遇值得关切
”
,“
鲁迅作品大撤退
”
最大输家
”
了之类说法
铺天盖地
……
照理来说
,
中学语文教材的修
订
、
篇目的选择和调整都属于稀松平常的事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一
代有一代之情
,
文学
,
一代也会有一代之教材和一代之选文
的标准<
br>。
若是以不变的教材来应对一代又一
鲁迅
:
说不尽的话
题乔世华乔雨书
代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
、
有着不同阅读
期待的青年学生<
br>,
其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
。
教材篇目也应该允许有变化和尝试性的调
“
人教版
”
整
,
像数年前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
《
风筝
》,
被替换为史铁生的
《
秋天的怀念
》
的
也都是很
正常的事情
,
只有不断补充新鲜的
才能保证语文教材的鲜活性
、
时代
感
,
血液
,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
鲁迅等人的文章
早在八九十年情
。
更何况
,
前能够走进学生语文课本中
,
也
正是拜教材
变革之赐
。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由多
到少
、
由具有浓烈战斗色彩的篇目到更具文
学性人情味的篇目的变动也或多或少地显示
展露着世情的
变化和教材编着时代的讯息
、
选者的教育期待
。
新课改之前
,
全国统一使
“
人教版
”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教材有
6
用的<
br>册
,
使用时间为
6
个学期
,
鲁迅作品有
5<
br>篇
;
现在的新课标教材已经变成了必修本
5
册
,
需要
在
2
个半学期学完
,
必修的课文总量自
减少到目前的六七十篇
。
然需要大幅减少
,
“
人教版
”5
册必修教材论
,
以全套
5
册共
65
6
篇是外国篇课文
,
其中
31
篇是文言诗文
,
文学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达
到
28
篇
,
鲁迅作品就占据了
3
篇
,
而其
他诸多名家如
巴金
、
曹禺
、
郁达夫
、
夏衍
、
朱自清
、
沈从文
、
徐
志摩
、
戴望舒、
余光中等都只有一篇
(
首
)。
如此看来
,
鲁
迅作品被选录的情形并非如媒
,
而是依然唱着体反复叫嚣的那样
“
大撤退”
重头戏
。
但习惯于吸引眼球的媒体偏偏对此
视而不见
,
有意跳开中学语文必修教材篇目
刻意凸显鲁迅作品
“
大总量压缩的大背景
,
,
撤退
”
的
“
事实
”
更刻意将正常的篇目
调整
梁实秋等人文学江湖上演化成鲁迅和金庸
、
“
恩怨对决
”,的颇有点唯恐天下不乱的意
思了
。
至于近些年来据说在中学校园中流传的
“
一怕文言文
,
二怕写作文
,
三怕周树顺口溜
,
人
”
与其说它反映着中学生语文学习上对
鲁迅文章的畏难情绪
,
倒莫如
说其更真实地
反映着当下部分没能真正读懂鲁迅
、
自然也
不能很好地传播鲁迅
作品和精神的中学语文
教学者的畏难心态
。
诸多事实证明
,
当下的<
br>中学生并不像想象中
、
报道中那样对鲁迅作
唯恐避之不及
,
那
只是不明就里品望而生畏
、
者的想当然与生造出来的图景
。
当然
,<
br>关于
但举鲁迅的争论话题这些年还发生了很多
,
说这寥寥几例
,
就已经足够让人看到
:
其实
,
鲁迅一直以来都并没有很好地被国人读懂,
更多人对他都只是一知半解
,
或者是因为无
或者是出于利用的心理才无
畏地拿鲁迅知
、
来说事
。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
在未来很长一
段时间里
,
鲁迅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还需要
这也就注定我们认真地阅读和慢慢
地消化
,
了鲁迅必然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公众话题
,
鲁迅还要继续和我们、
我们的后来者同行
,
他
的作品
、
思想和精神本来就是
说不尽的
,
自然
更是颠扑不破的
。
也不会被遗忘
,
参考文献
[1]A].
鲁迅全集
:
第鲁迅
.
辱骂和恐吓决不
是战斗
[
4
卷
[C].
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52-453.
[2]
鲁迅
.
并非闲话
(
三
)[A].
鲁迅全集
:
第
3
卷
[C]
.
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151.
[3]A].
鲁迅全集
:
第
6
卷
[C].
鲁迅
.
忆韦
素园君
[
1981.68.
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4]A].
鲁迅全集
:
第
3
卷
[C].
鲁迅<
br>.
战士和苍蝇
[
1981.38.
北京
:
人民文学出
版社
,
[5]A].
鲁迅全集
:
第
3
卷
[
C].
北京
:
鲁迅
.
小杂感
[
1981.533.
人民文学出版社
,
[6]——
读朱大乔世华
.
追踪公共趣味
的猎狗行径
—
J].
粤海风
,2001,(4).
可的鲁迅批评[
[7].
人民日报
,
姚文元
.
纪念鲁迅
,<
br>革命到底
![N]
1966-11-01.
[8].
红旗
,<
br>许广平
.
不许周扬攻击和诬蔑鲁迅
[J]
1966,(12).
[9].
华中师华迅
.
不许姚文元歪曲和诬蔑鲁迅
[J]
1977
,(1).
院学报
,
[10]“
四人帮
”J].
黎舟
.
揭穿反对鲁迅的鬼蜮伎俩
[
1977,(1-2).
福建师大学报
,
33
●文化视点
[11]N].
杂文报
,198
5-
李不识
.
何必言必称鲁迅
[
08-06.
[12].<
br>青海湖
,1985,
邢孔荣
.
论鲁迅的创作生涯
[J]
(8).
[13].
北朱文
.
断裂
:
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
答卷
[J]
1998,(10).
京文学
,
[14]J].
葛红兵
.
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
[
1999,(6).
芙蓉
,
[15]A].
鲁迅全集
:
第
6
卷
[C
].
鲁迅
.“
题未定
”
草
[
1981.422.<
br>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16]……[A].
鲁迅全集:
第
6
鲁迅
.“
这也是生活
”
C].
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603.
卷
[
【
责任编辑
:
董丽娟
】
名誉社长
:
耿相新
★中国期
刊方阵双效期刊
★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双月刊
邮发代号
:36-10社长
:
王刘纯
⊙特别关注
004
⊙百家纵横
010015
022
⊙东西风
027
033
⊙民间文化
036
039
⊙民间习俗
046
054
⊙寻根扫描
059
063
⊙寻根情结
061
081
⊙艺文杂谈
087
099<
br>104
⊙序与跋
111
112
⊙田野调查
114
11
9
⊙姓氏谈
129
⊙家族史
132
135
⊙移民寻踪
141
⊙乡土影像
069
⊙文化遗产
075
总编辑
:董中山主编
:
郑强胜
《
寻根
》
■是由大象出版社主办<
br>144
的大型文化期刊
。16
开
,
页
,
图文
并茂
,
装帧精美
,
每双月
10
日出版
,
全
年
6
期
72
元
,
全国
各邮局均可订阅
,<
br>邮发代号
:36
-10,
您亦可直接汇款至本刊邮
购
。
为答谢读者的厚爱
,
本刊特
推出真情大回报活动
:
1.
凡
向本刊邮购
2014
年全年
6
期者
,
只要您寄
72
元
(60
元书款
及
12
元挂号邮寄费
),
可获赠
2011
年
《
寻根
》
一套
;
2.<
br>凡向本刊邮购
2015
年
《
寻根
》
的读者
,
可享受
8
折优惠
。(
优
惠价
58
元
)
文明之间
:
对话
·
对位
·
对峙
———
在
“
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
”
会议上的演讲…………………………
……
唐代寒食禁断鸡卵之风……………………
土家哭嫁歌的情感演变……………………
张居正改革的文化解读……………………
列宾四幅名画在华的流播…………………
《
十
日谈
》
故事早年传入中国之一例………
——
社日……………………乡村的狂欢
节
—
“
妙趣横生的侗家吃夜筵
”
活动……………
龙南杨村龙
船会民俗考察…………………
浅谈闽台冬至习俗…………………………
“
书姓阙名”
…………………………难解的
敦煌壁画中的女供养人……………………
寻望周小
泉先生……………………………
王国维的墓志铭……………………………
《
三仙图》
的流传历程及其历史见证………
芦墟山歌考…………………………………
巧合还
是虚构
?
———“
亡国三笑
”
的文本形成过程…………
崇贤
馆巾序言………………………………
崇贤馆记……………………………………
郦公庙现状之调查
与分析…………………
汉留侯张良墓冢考察记
……………………………王志强张化雨
谢
、
申两姓重要起源地考述…………………
清初医家骆登高及诸暨骆氏………………商城周氏源流简述
(
一
)
…周肖谦
文杨
陶渊明
后人与迁徙…………………………
青岩古镇……………………………………
安徽百年老字号:
余良卿膏药店
………
张宝明
贾鸿源
冉竞华
杨聪
平路青
蔡一鹏
俞水生
吴展明
肖艳平
庄小芳
裴伟
刘
泓文
周步
肖伊绯
黄太勇
邱红革
杨潇沂
傅璇琮
李克<
br>王广源
何梦嘉
谷津
田艳霞
琼
校
陶佼
伍振
刘东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