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教育者的启示初探

巡山小妖精
593次浏览
2020年07月30日 02: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社交礼仪培训-重庆工商大学录取分数线


科学之友 Friend of Science Amateurs 2010年01月(02 ) 
老子“无为 ,,田 , 想对当代教育者的启示初探 
梅瑞芳 
(山西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山西晋中030801) 
摘要:把老子“无为”思想贯穿于教育活动中,有利于推动教 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无为”思想中蕴含着教育者应具备无私、不争、贵柔、自知等基本修养,要求 教育者应拥 
有母性胸一V-,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应淡泊名利,达到“不争而争”的境界 ;应 
注重柔性管理,达到“无为自化”的境界;应永恒进取,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关键词:“无为”思想;教育者;基本修养;启示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编号:1000—8136(2()1O)O2—01 13—03 
教育是文明传承的根本途径,在 对教育的研究过程中,注重 
对传统文化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仅五千言的《道德经》一书蕴 
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尤其是其中备受推崇的“无为”思想,给教 
育管理研究带来了有益启发。 
应,老子无为思想中蕴含着他对教育者的一种期盼,他希望教育 
者能像圣人一样,拥有 圣人般的基本素养。 
2.1 无私 
一 
1 老子“无为”思想在教育中的地位 < br>老子在《道德经》(以下凡此书文选德的《<道德经>诠释》皆 
标注页码)中多次提到“无为” 思想,如“为无为,则无不治”(第50 
页),“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第71页),“道常无为而 无不为”(第 
158页),“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 
不为 ”(第192页),“我无为,而民白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 
事,而民白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218页),“为无为,事无 
“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 
身而身先.夕 其身而身存。”(第63页)老子指出天地之所以能够 
长久是由于天地间的运 行与生长万物不是为自己。因此,那些能 
够受到人们拥戴的圣人,不仅把自身利益放在他人之后,甚至 还 
把自己置之度外,这样自身反而能得到保全。老子以天道为喻, 
提出了以退为进,以屈求 伸,告诫教育者如果事事争第一,处处求 
全,就会不分主次,做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正所谓“木秀 于林,风 
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从出于众,毁必随之”。提倡教育者 
应以谦恭退让 、无私、自律的方法与手段来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 
为”的目的。 
2.2不争 
事 ,味无味。”(第236页)等等,可见其分量之重。老子讲“无为”, 
从表面上看似乎消极,但是其 真正的想法却是乐观向上的。他提 
倡柔是为了克刚,提倡弱是为了胜强,提倡不争是为了前进,提 < br>倡无为是为了无不为。 
老子的“无为”思想,不仅仅局限于哲学范畴,落实到现实 
中 ,是处理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的准则。 
“无为”思想落实到教育中就是提倡“圣 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教。”(第47页),意指教育者应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事务,实 行“不言”的教化。所谓“不言之教”,是指多说无益,强调少而精, 
关键是少说多做,以身作则 ,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影响 
感染教育对象。 
老子的“无为”思想,其真意就在遵循 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 
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顺其自然,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以教育情景 
的熏陶 、教育技能的感染以及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手段,潜 
移默化,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教育,掌握知 识,提高认识,不断 
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并不断得以提高。 
《道德经》认为,“道”是万物 的根本,天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 
是“道”所产生并依“道”的规律运行而生存,从而真正体现“道” , 
赞美天地,以自然界的事物来喻人、教人,进而以天道推及人道, 
并希望人道效法天道。 老子用水性和张弓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 
的人格,“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 于 
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第66页)水甘 于处在人们所厌恶的低洼污秽处,这种品格胜过 
儒家所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境界,具有默 默奉献的精 
神。作为教育者要比其他任何职业的人更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应 
像水一样具有坚 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所谓“水滴穿石”。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 者损之,不足者 
补之。”(第276页)老子以张弓射箭为喻,强调教育者应正确看 
待自己 所处的位置,为建立一个和谐的环境,把自己放在适中的 
位置。 
反观现在的教育,我们就会 发现,学生如同齿轮一样不停地 
学习着,校规校纪和老师们发号的施令则是驱使他们学习的鞭 
子,这些举措无疑压抑了学生的思想,束缚了学生的手脚,限制 
了学生的独立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所有这些现象与表现无不 
与老子的“不言之教”相背离。因此,在当今的教育活动中,借鉴 
汲取老子的“无为”思想应该说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2.3贵柔 
为实现教育者的“无为 ”,老子充分强调了要将“贵柔”作为实 
现“无为”的重要内容,提出教育者要遵循“柔”的规律,培 养“贵 
柔”的美德。老子认为,柔就是要顺时而变,接受新事物。在自然 
2老子“无为”思 想蕴含着教育者应具备的基本修养 
“无为”思想贯穿于教育活动过程中,将产生巨大的良性反 
界,新生之物总是柔弱的,而柔弱的新生之物却是充满生机充满 
活力的,所以“柔弱”是“生”的自 然法则。所以老子说:“天下之至 
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第181页)老子的这一观点,也给教 育 
者在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即教育者 
应关注时局变化,正确面 对新事物、新现象,并合理利用它们。用 
新理念、新形式、新方法教育管理学生,打破过去空洞的教学 方 

1 13- 

2020中考-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优秀作文选-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


湖北省教育厅电话-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happiness作文-在快乐中成长


实践论文-文明单位汇报材料


幼儿园环境布置-退伍军人补贴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地址-警钟长鸣心得体会


环保诗歌-四川省注册会计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