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新的视角再解-李约瑟难题
重庆科技学院分数线-云南人事考试网成绩查询
从创新的视角再解“李约瑟难题"
卢小驰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
4)
摘要:中国古代科技支化以其强大的辐射力和智慧之光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而到了近代却远远落
后于
西方国家。“李约瑟难题”被人们一解再解.从创新视角来寻求这一难题的答案时,那就是中国封建
社会的保守
意识、封建专制制度、教育体制、科举书】度和阉关白守政策等.扼弗l了科擘创新精神并阻
断了科学奄{新契机。使得
近代中国缺乏一个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发展空间。
关键词:创新;李
约瑟难题;科学精神
中圈分类号:G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02)1
0—0021—01
三、封建教育体制和科举制度压抑科学创新精神
中国历代封建帝王为了巩固
自己的统治,都要采用愚民
政策,其中尤以笼络和控制知识分子作为治国要务。儒学崇
尚仁义札
乐和中庸之道,提倡封建的伦理纲常,反对各种革
新和革命的精神,这样的学说当然是封建统治阶级所乐
于利
用的,因此儒经也被各级官私学校作为主要的教科书。汉代
的“罢黜百家,独尊懦术”,实
行学官制度,设置五经博士,使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在公元3世纪到15、16世纪之间的1
千多
年时间里,一直雄居世界之首,为西方各国所望尘莫及,
并以其强大的辐射力和智慧之光影响着世界文明
的进程。然
而,中国科技文化自16世纪以后便“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
无息”。近代科技文明
诞生在中世纪时曾处于“黑暗”之中的
科技极不发达的西方国家,科学史家李约瑟提出:“中国古代有杰出之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
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有人认
为这是“文化与文明史
中一个最大的不解之谜”,是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哥德巴赫
猜想”。从不
同的视角解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会有不
同发现。从创新视角来透视这一难题。那就是中国传统文
化
发展到近代,其不利于科技刨新的消极因素日益在社会中占
主导地位。
一、在小农经
济中形成的保守意识扼制着创新思维的产生
自然经济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占统治地位.它不需要通
过交换就可以自给自足。几千年来,农业生产根据季节规律
顺应自然.农民“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凿
井而饮”,躬耕田
畴,世世代代从事简单的农业再生产.而且“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
来。”在重农与尚农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
“实用——经验理性”,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使人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与进步,不愿意接受新事物。这
种状况造成人们等待的心理和慢节律的
生活节奏缺乏紧迫
感和竟争意识。孔子教导人“乐天知命”、董仲舒提出“天不
变道亦不变”,
成了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中的保守思想的
总纲.所谓“祖宗之不可改”的观念成为保守者的行动指南。
长期以来,人们凡事唯“圣人之言是举”,行为不敢离经背
道,墨守成规,对新奇事物缺乏好奇
和探索的激情,久而久之
形成一种怕变革的病态心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土于
岸,流必
湍之;行高于众,人必谤之”,自己不思创新进取。也
反对他人革新,这无疑扼制了创新思维的产生。<
br>士子治学大都倾向于经学一途,天文、算学、地理、水利、农学
等都不能立于官学.限制了学术的
发展。到了明代,封建统治
者更明确规定“非科第者毋得与官”,还在京师设国子监,在
全国各
府、州、县、卫、所,遍设儒学,而对于科学技术方面的
教育则不予重视。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主
义奴化教育的产物,它排斥科学技
术的内容,使知识界唯以科名为尚,对于科学技术则不屑闻
问
。科举考试以“八股文”为标准款式,专以四书五经命题。
要求内容和答案都依据《四书》及朱熹的《四
书集注》里的
话,强迫应试者代古人立言,不允许考生自由发挥.这种呆滞
死板的文体僵化着那
些知识分子的思想,并把他们的思想禁
镏在巢臼之内。封建政权用这种方法网罗天下知识分子.驱
使他们在科举制度的羊肠小道上竞争,而这些缺乏科学精神
的八股出身的文官阶层,充当封建统治的奴
才帮凶有余,推
动科技创新发展则不足。
四、封建统治阶级的闭关自守政簸阻断了科技创新的契
机
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而不可能看科学
技术的重大社会意义,对于西方近代科技
发展也如阐“阳春
白雪”,和者盖寡。尽管西洋传教士打开了中国人认识外部世
界的一个被动的
窗口,但中国封建势力关心的首先是封建制
度的命运,对外来的东西一概排斥。如清朝统治者对外采取<
br>了闭关自守的政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严重阻碍了西学东
进。18世纪,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
命,而乾隆帝1791年在致
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称.“天朝特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
外夷
货物以通有无”,互派使节一事,“与天朝体制不合,断
不可行”。这种夜郎自大却叉保守排外的精神状
态,使中西科
技交流陷于中断.人们对于欧洲科学技术的新进展,以及新
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和科学手段茫然无知,完全阻断了近
代中国进行科技引进和创新的契机。
综上所述,在封建专制
统治下的近代中国缺乏一个有利
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无法为潜在的创新能力
提供
良好的发展空间,中国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方就是自然和
必然的了。
参考文献:
【1]1
科学传统与文化——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M].西安:陕西科
学技术出版社.1983.
[2】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lU].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31禹春梅创造力开发:-
袅胜未苯的遣择【M】.北京:中国杜套科学出
版社.2001
[4】冯之遵软科学断想【MJ
.北京:中圆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二冲图封建专制制度是科技创新思想的严重桎梏
中国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官僚主义发展的顶峰,是科学
赖以繁荣的民主制度的死敌。从封建的最高统治者皇帝
,到
一个普通的县丞,构成了中国庞大的封建官僚阶层,皇帝的
命令就是法律制度,太小官吏就
得仰承鼻息,惟命是从。人民
的贫困无知是这种官僚政治得以维持的基本条件。秦汉以
来,封建
君主为了强化其专制制度,实行遏制思想自由的文
化专制主义政策,阻断科技文化创新发展,明清时期,
封建专
制对创新思想的禁锢达到了顶峰,统治者一方面把知识分子
引导到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的
轨道上,给通儒经者提供功名
利禄,反对各种革新精神。另一方面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罗织
文化
罪名,在文化领域采取高压政策,将学术引入脱离生产
和实际,脱离对自然的科学研究的歧途,这是与科
学的创新
精神完全相悖的。例如,乾隆帝一手操纵了长达19年的禁书
活动.文网之森严,使整
个思想界如一潭死水。许多知识分子
只能被迫远离实际,钻人故纸堆中潜心于对封建文化的整
理
、校勘、注疏和考证等工作。学者们所掌握的天算、医学、地
理等自然科学知识.只能成为考据经史的工
具,而不能为科
技进步服务。这种缺乏民主与自由的复古主义学术道路.实
难益于科学创新。<
br>21
责任编辑李萍
万方数据
从创新的视角再解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卢小驰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理论月刊
THEORY
MONTHLY
2002(10)
3次
参考文献(4条)
1.科学传统与文化--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 1983
2.杜石然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1987
3.高春梅
创造力开发--决胜未来的选择
2001
4.冯之浚
软科学断想 1999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蒋志文
创新教育和李约瑟难题[期刊论文]-科技信息(科技教育版)2006(9)
2.
林永柏
李约瑟难题的教育学初解[期刊论文]-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
3.
熊建文
[期刊论文]-唯实2010(1)
4.
罗曼予
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方面谈李约瑟难题[期刊论文]-科教文汇2011
(24)
5.
邢兆良
从爱因斯坦论断到李约瑟难题--从科学形
态的角度进行的理论思考[期刊论文]-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4,12(2)<
br>6.
刘开云
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科学、教育理念的碰撞——对[期
刊论文]-中国大学教学
2007(7)
7.
王勇.董雪
从[期刊论文]-科技传播2010(5)
8.
李宁宁.雷怡安.LI
Yi-an
从[期刊
论文]-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3)
9.
姜晓玲
[期刊论文]-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9)
10.
张风帆
从社会的科学能力看[期刊论文]-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6)
引证文献(3条)
1.杨冉丽
李约瑟难题浅析[期刊论文]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2.疏志芳,汪志国
近十年来[期刊论文]
-
池州师专学报 2005(02)
3.吴卫
器以象制 象以圜生——明末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
引用本文格式:卢小驰
从创新的视角再解[期刊论文]
-
理论月刊 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