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金庸初步比较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迎新工作总结
维普资讯 http:
・56・
Journal of Jiaxing
College
嘉兴学院学报 第l4卷第4期2002年7月
VoI.14 No.4
2002.7。
鲁迅金庸初步比较
方伯荣
(嘉兴学院中文系,浙江嘉兴3140
01)
摘 要:该文试图从“鲁迅现象”与“金庸现象”、“鲁迅精神”与“金庸精神”、鲁迅的《铸
剑》与
金庸的武侠小说、鲁迅的阿Q与金庸的韦小宝、鲁迅的杂文与金庸的政论、鲁迅的写实手法与金
庸的虚
幻写法等方面进行异同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两位世界级大作家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鲁迅不朽
,金庸
不倒。
关键词:鲁迅;金庸;比较。 中图分类号:I210.97
Ab
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
ifferences between Lu Xun and Jin Yong by com—
paring“Lu Xun Phenomenon with“Jin Yong Phenomenon
”,”Lu Xun Spirit”with“Jin Yong Spririt”.
I u X
un’S Sword Casting with Jin Yong’S Gongfu novels,t
he character of Ah Q in Lu Xun’S novel with
We
i Xiaobao in Jin Yong’S,I u Xun’S essays with Jin
Yong’S political remarks and Lu Xun S realism with
Jin Yong’S pure imaginativeness in writing.Th
is preliminary study ends with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two
great writers offer different works o
f equal excellence.
Key words:Lu Xun;Jin Yong;
compare. CLC:I210.97
文献标识码:A.
一
文章编号:16
71—3079(2002)O4~0056一(O6)
、
鲁迅现象与金庸现象 学者教授,
金庸的武侠小说都受到他们的喜爱。但是,2O
据多种渠道调查测评,鲁迅和金庸都是2O世纪最 世
纪末,文学界出现了一股大反武侠小说、大反金庸的
受欢迎的中国作家。但是,越受欢迎,也就越容易
受人
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金庸小说论争集》真实
批判,甚至攻击。鲁迅无论是生
前还是死后,大致没有 地记录了这场论争的概貌。“金庸现象”的出现也不是偶
过安稳的日子:先是
受到北洋军阀政府及其走狗的诬陷
然的,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值得探索的人文精神原
攻击
,后是遭到国民党及其走卒的批判通缉;受到不同 因。我说金庸比鲁迅幸运得多,这是相对而言,其实在 文学派别的代表人物的攻击,《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一 文革期间,因金庸政治上倾向共产党,所以香港的
造反
书便是历史的记录;同时还受到自己人的误解。今年是 派也出现过火烧《明报》事件。
鲁迅诞辰120周年,鲁迅去世65年了,在他死后的几十 古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土话说,出头的橡
年中,攻击鲁迅的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四人帮”时
子先烂。名人难当。王国维说过,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
代,他们为了达到篡党夺权的目的,有意神化鲁迅,把 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
鲁迅作为他们搞阴谋活动的工具;拔乱反正之后,清除
望
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
极左思潮,还鲁迅本来面目,鲁迅依然伟大,光
照天地。 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然而在2O世纪末期,又掀起了
一股反鲁迅的逆流,几乎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人间词话》)稍
达到疯狂的程度
。这种“鲁迅现象”。非常值得人们高度 作改动,我以为古今名人一定经过三种境界:“千金之
庄子
《列御寇》)事业
重视。金庸当然比鲁迅幸运得多,毕竟他是当代作家,又
珠,必在九重之
渊而骊龙颔下 ”(
成名在香港这块特殊的土地上。在华人作家中。金庸拥 成功必须艰苦奋斗,此第一
境也;“良言一句三冬暖,恶
有最大的读者群,从小商小贩到政府官员,从半文盲到
语伤人
六月寒。”(明:佚名《名贤集》)成名后总会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