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反决定学说的理论意义

巡山小妖精
722次浏览
2020年07月30日 03:4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好词4字-领略的意思

决定—反决定学说的理论意义

时间:2012-12-4 22:03:34 点击: 2

核心提示:前一节讨论了决定—反决定学说的理论实质。所谓理论实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理论,二是指该理论与其他理论、此前的有关理论有什么区别。对理论实质的外化,对其他理论所作的新的或更高更深的解...
前一节讨论了决定—反决定学说的理论实质。所谓理论实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理论,二是指该理论与其他理论、此前的有关理论有什么区别。对理论实质的外化,对其他理论所作的新的或更高更深的解释,对实际活动的指导作用,便是该理论的意义。

决定—反决定学说的理论意义可以简要总结为如下两个方面:

一 它使哲学和科学从此获得了互补性和规定性

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史上讲,此前的哲学理论与科学理论,既然没有理论上的确定的分界,因而也就没有对“科学”、“哲学”形成自觉的即成熟的界定。由于这一点,许多科学理论往往并没有体现出哲学的深刻性即哲学智慧,与之相似,以往的哲学则往往直接研究本属于科学的领域。这种情况使得哲学与科学要么“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全然地两张皮;要么是哲学因“外行涉足内行”而一方面引起了哲学对科学那种可笑的指手画脚甚至评头论足,另一方面又引起了科学对哲学的反感和拒斥。

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这时的科学与哲学都是不成熟的。成熟的科学有成熟的特征:一方面,成熟的科学总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明确的对象和研究范围;另一方面,成熟的科学总是洋溢着哲学的思辨,总是在困惑时本能地向哲学去寻找智慧。科学家是人,科学理论是人对自己的对象的认识结果,而认识就需要思辨、需要智慧,即需要哲学的头脑;反之亦然,哲学家也是人,哲学理论是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结果,可是,现实世界既有现象的部分、又有本质的部分,既有形式的部分、又有内容的部分,既有感觉出的表象或假象、又有自身的特性和规律,而对现实世界具有的本质、内容、特性和规律的真正解释,只有以实证为根据的科学才能做到,所以,哲学智慧绝对离不开科学提供的知识。只是在“哲学思维方法”这个意义上,即人们常说的“哲学是对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才有意义。

问题在于,哲学与科学这种互补关系是建立在彼此的独立性、确定性上的。无区别,便无所谓联系;没有独立,也无所谓互补。夫妻关系是一种互补关系,而这种互补关系是建立在男人与女人的各自的确定性基础之上的。

哲学
与科学的互补性和规定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推论,而是深含在科学和哲学内里的两种本性。就是说,哲学与科学的互补性是各自本性中内在具有的,二者的规定性也是建立在互相确证基础上的。“研究关系”的哲学当然离不开“研究关系者”的科学,但是,哲学研究“关系”是“目的”,而“涉及”关系者则是“方法”,即用研究关系者的方法而达到揭示关系的目的。科学也是这样,科学研究关系者的自始至终都剥离不开关系,但是,科学家是为了达到揭示关系者的结构、本质和规律这一明确目的才去“涉及”关系的。妇科医生诊断病人时,常常问及夫妻之间的许多“关系”,但是,医生的目的很明确 —— 一切都是为了给病人这个“关系者”治病;与之相反,哲学家研究的是夫妻关系,而要对夫妻关系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必须分别询问丈夫和妻子各自的情况。

如果把科学与哲学的这种互补性和规定性再往深处推理一步,就会遇到决定—反决定问题。关系者的决定—反决定本性是科学的结论,关系的决定—反决定性质是哲学的结论,这使得科学与哲学在决定—反决定学说这里获得了界面分明、含义确定的规定性;关系者本性、关系的性质是同一个决定—反决定,这又使哲学与科学获得了内在的统一性和“理论上”的真正沟通,正是由于这种相通性和统一性,科学与哲学才表现出了彼此互补的特征。如果这样分析有道理的话,那么,决定—反决定学说既赋予了科学与哲学完全不同的规定性,又揭示了二者之间内在的彼此确证和相互补益的关系。

二 把科学和哲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

让科学与哲学获得各自的确定性和彼此的互补性,只具有理论的意义。把科学与哲学双双引入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向、推进到一种全新的发展形态,才是决定—反决定的现实意义。这种发展使得科学之热始终放射出哲学的智慧之光,使哲学的灵光始终照耀着科学的发展。

回顾科学史,我们会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它所提供的所有成果,都像它面对的纯物质那样死寂,都像它揭示的纯律条那样冰冷。自然规律自不必说,就连社会科学中的比如政治学理论、法学律条等这类本应当、最应当具有人性温情的学问,也都是一批硬邦邦、冷冰冰、阴森森的家什。我在前几年创作《世界联合政府构想》这一世界政治学着作时,曾经提出,人类的未来发展应当朝向两个是二而一的方向:一是让人类政治上实现大统一;二是让人类在生存上转向人性化。人类大统一必然生发出平等、和平、和谐、宽容的绿芽;生存人性化首先应当是科学的人
性化。科学就其对象的客观性、方法的实证性、目的的实用性而言,的确是很难人性化的。然而,这是不成熟的科学、传统意义上的科学的规则。一旦把哲学的温情注入科学,科学照样会转人人性化方向。科学究竟是一种“为人服务的工具”,还是一种“客观主义的学问”,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定位。科学家以为,我只管造原子弹,至于是改装成核电厂的原料还是去轰炸“敌人”,那是政治家的事情。其实,这个逻辑是一种传统的不成熟的“科学箴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个逻辑是一个“选择先进的方式自杀”的逻辑。这同想方设法去锻造一把精妙的匕首是为了用来自刎的精神病人毫无二致。科学研究的是物,而研究物的是人。研究物的人是为了更高方式的自杀,这种连原始人都不会做的傻瓜行为,则正好成了今日科学家这一人类中最文明的一个群体的生存逻辑。

是科学家的错误?不是。是科学的本性所致?也不是。这是科学发展由自发到自觉、由幼稚到成熟的规律使然。科学是双刃剑,是科学对自己职业的一种误解;科学家只关注科研成果而不关注科研目的,这是科学家对自己的一场误会。成熟的科学允许由低级到高级,却不能容忍既可杀人又可救人。记得爱因斯坦发觉纳粹德国在研制原子弹时,曾建议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让美国提前研制出原子弹,于是有了曼哈顿计划。不久,两颗原子弹连续在日本爆炸,惊呆了爱因斯坦。愤怒而又自责的爱因斯坦,于是开始了用几乎整个后半生呼吁成立世界政府以防止人类再使用原子弹的工作。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与作为道德家的爱因斯坦本是同一个人,为什么做出了既令自己伟大又使自己颓丧的事情呢?原因就在科学和科学家的双重的不成熟。

哲学 —— 成熟哲学的学科功能 —— 运用思辨和提供智慧,完全可以使科学与科学家走向成熟。比如爱因斯坦,本可以运用自己那超凡的哲学智慧,既研究出为人类服务的核原料,同时又能阻止德国和美国用原子弹去杀人 —— 至少也应当具有阻止制造原子弹的哲学智慧,可惜,仅仅由于爱因斯坦对科学家、对科学的认识 —— 尽管他迄今还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 具有不成熟的时代特征,简言之,仅仅由于爱因斯坦那伟大的科学知识与爱因斯坦那伟大的哲学智慧在本质上是分离着的,从而使得他的科学家身份和哲学家身份都大打折扣,最后使自己的两种身份都表现出了不成熟性。

决定—反决定学说,由于它从理论上统一了哲学本性与科学的本性,从而使健壮的科学身躯从此注入了哲学的灵魂,使繁茂的哲学
之树从此获得了科学的根基,而使哲学与科学双双转向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向。

以哲学对于科学的作用为例。面对科学成果的价值和科学的研究方向,科学家如果能够吸取哲学的精神 —— 关系思维去把握,就会发现,提升人类的幸福和文明“决定着”科学成果的价值正负和作用大小,决定着科学的研究方向,若此,那么有悖于人类幸福和文明的科研成果 —— 用科学标准衡量再伟大、再深刻,终归也是罪恶的、错误的;反过来看,科研成果一旦产生,总是这样那样地推动着人类的幸福和文明,而这又是科研成果对人类幸福的反决定作用。由此可见,关系思维、哲学指导对于科学成果的评价、科研方向,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再以科学对于哲学的作用为例。在哲学史上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哲学家性格怪异、情感偏执的例子,也常常发现那些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从思辨到思辨的“所谓的哲学家”,甚至会发现有不少哲学家不是在提升人类思维水平,而是在发泄自己的悠悠私情。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哲学家能够走进科学的殿堂,去领悟一下科学家那务实、实证和忠于事实的科学精神,哲学家的人生道路和哲学的发展道路就会顺畅许多。事实胜于雄辩,事实胜于思辨,事实更胜于诡辩,这是科学对于哲学的谆谆教诲。

综上所述,所谓决定—反决定学说揭示了科学本性与哲学本性自身固有的统一性,就是转变科学、哲学那种孤芳自赏、封闭运行的发展道路,就是把哲学的灵魂注入科学的血管,把科学的精神融人哲学的血液。只有这样,哲学和科学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才会有全新的发展。

好好好-未萌


风景的英文-呼幺喝六


有关春节的古诗-木质部


郑克昌-方岳


牛蒡怎么读-砗磲怎么读


无线网络英文-除服


youtobi-头状花序


曲面法向量-气宇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