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纯粹理性批判》笔记(二)第二版序

巡山小妖精
500次浏览
2020年07月30日 04: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道生园-编者按是什么意思

读《纯粹理性批判》笔记(二)第二版序
第二版序
段一:第一版序讲哲学的危机,第二版序一上来就讲哥白尼革命。由结果判断学问是否走上康庄大道的容易我一点都看不出来,这个结果有两个可能一自身无矛盾二实际应用。康德显然指的是前一个,这实际上是普遍同意作为标准。可是这个标准无效。比如中世纪一个修士会说耶稣基督的话自从说出后没有人不同意,从没有更易过,所以基督的话就走上了科学的康庄大道。这显然是荒谬的。可是我们的确发现科学和哲学是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呢?这里康德再次说传统形而上学应当废弃。
段二:首先是逻辑,我们的介绍中都漏了逻辑。逻辑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成为科学了。即使今天我们有了数理逻辑仍然要承认康德是对的。可是逻辑本身不是哲学,探讨逻辑的基础才是哲学。可是逻辑的基础的确不明。形式逻辑的所谓正确是一种基础不牢的正确。所以后人其实是限制形式逻辑的使用范围而不能彻底否定它,比如黑格尔辩证逻辑。这和哲学的确不同,但它的情形比康德所说的要复杂的多。康德说的太简单化了。康德说逻辑不能前进的确是错了,数理逻辑把传统逻辑的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里看下去传统逻辑实在太稚嫩了。
康德罗列了心理学、形而上学和人类学来与逻辑学区分。这里给出了逻辑学的对象是一切思维之方式(形式?)的规律。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之类。这个理解是落后的,现代逻辑从句子出发,直接关注推理问题,真的问题,似乎更能体现逻辑的实质。(我的这些理解来自王路)
段三:逻辑的成功在于它限制了自己,这话说的极好。反过来说,哲学的失败在于它不限制自己,它总是想解决它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逻辑的地位——各种学问的门径。
段四:知识的一部分是先天的知识,先天知识根据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分为规定对象(或概念)和使对象成为现实。前者是理论的,后者是实践的。这里的规定象是说一种静观,现实则寓有行动。
先天知识根据是否完全不是来自经验分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这个划分似乎是说混杂的知识(不纯粹的知识)中有先天的部分,这个先天的部分也叫纯粹先天知识。这里一个问题是纯粹不纯粹的划分是否只针对理论知识,实践是否纯粹的问题《实践理性批判》谈过,可惜当时没看懂,现在也不记的。
段五:其次是数学和物理学。数学是完全纯粹的理论知识,物理学是混杂的(不纯粹的)理论知识。所以我们说纯粹数学是多此一举,说纯粹物理学则不是指所有物理学,而是纯粹的部分。
段六:数学在古希腊成为科
学,逻辑是一出现就成为科学的,数学不是。这涉及科学史的问题了。依据自己的概念加在图形上数学就走上科学道路了。这个说法在数学上究竟有多少正确性呢?康德所举的例子是指什么?不管怎么样,康德是为了引出哥白尼革命。
段六:物理学所谓一个半世纪推算一下应该是说十七世纪开始。培根的天才的建议指什么,大概是说重视经验归纳吧。康德强调物理学的成就在于经验知识上。这个精神和康德哥白尼革命的思想有对立的成分,也有符合的成分。对立的正如赵敦化老师说的哥白尼的哥白尼革命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康德的却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原话不是这样)。符合的是仔细体味古代的人类中心主义,恰恰是限制人的力量的,因为这一切是神的安排,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是稳定的,不求变化的。近代科学则是一种工具理性,是要追求控制的,是不稳定的。康德哲学也有这种味道。可是康德也有限制人的思想。可见问题异常复杂。绝不能简单化。另外,康德也许不知道数学的逻辑的方法在近代科学发展中至关重要,中国人也重视经验可就是缺少数学的抽象。
段七:这里康德的思想很深刻,很能与证伪主义合拍。假设先行,而不是观察先行。可是康德的并没有把这个过程讲清楚,按照他的体系,他恐怕没有体会到证伪主义的思想。这是康德论及经验科学的地方,也就是康德的科学哲学。可以引发思考的地方很多。可惜康德没有详细展开,因为康德关心的主要是形而上学。也许康德是明智的,因为科学不需要这么多哲学说明自己已经可以很好的发展了。科学哲学很象个累赘。也是因为康德时代纯哲学还没彻底衰落,我们的时代应用哲学大行其道了。
段八:哲学还未成为科学。玄学在一切学问被破坏后仍然可以存在,比如黑暗时代。这个事实说明哲学的顽强生命力,哲学是人性的必有之义。哲学的问题是(比较第一版序论哲学的危机)哲学在常识上都会陷入困境,哲学家们没有一致意见。哲学仅在概念中盲目摸索。
段九:哲学是否能够成为科学,如果不能为什么有这种探求哲学的禀赋,如果能,该当如何?
段十:康德也是符合论者,只是传统的符合论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知识与对象相符合,康德把他转过来。康德的论证却很成问题,他说如果不这样就不能说明先天知识是怎么可能的,这是把先天知识的存在作为预设了。这个到导论里再谈。
注释:康德反复说经验知识用经验可以检验,超验的哲学不能用经验检验。显然他认为经验可以证明知识是普遍必然的,只是不能说明这种普遍必然的原因。但是我们现在知道经验
不能证明全称命题是必然的,这个休谟就已经指出了,休谟把经验知识称为或然的知识,在原文中实际上是knowledge和probablity这样两个词,或然性知识不被叫做知识。不知道康德为什么还这么认为。康德这里说了现象界与物自体的二元划分。感观和悟性所经验的对象是现象,理性的对象思维对象是物自体。做了这种区分就可以避免矛盾。
段十一:这里所谓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不太清楚指的是什么。大概是分析论和辩证论。只是这里说的是玄学的两部分。批判并非玄学,但康德用词未必准确。分析论说明先天知识如何可能,辩证论说明超验如何之不可能。康德接着说明为什么必须区分现象和物自体,这样就可以避免矛盾。可是有一个问题始终不明白,康德认为我们可不可能以某种方式有与物自体相符合的知识。综合前后的说法大概是认知是不可能的,思维是可能的。物自体的确不可知,但可思。这个思是否只意味着实践中,那康德致力于理论形而上学的建设根据何在?
注释一:所谓还元不知什么意思,与现在化学上的还原反应恐怕意义不同。这里综合是综合命题的综合吗?以辨证方法联结关于现象的知识和关于物自体的知识来与理念相调和,这个不解,总是说经验知识与道德知识并行不悖,三个理念得以存在,不遭自然因果性否定。
注释二:这里康德说明序言中提到的只是假设,整个书才是论证。
以上可以说是第一部分哥白尼革命。
段十二:纯粹理性批判说做的实际上是纯粹思辨理性批判,目的是形而上学革命,也就是哥白尼革命。这段说明他预示着一个形而上学体系。但没有说只有实践的是可能的。这里再次强调了批判的体系性和由此对未来形而上学的好处。
段十三:这里明确说理论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但着重说的确是在何种意义上批判有积极的意义,那就是为实践形而上学的建设扫清障碍。这里凸现了康德关注的另一个问题:自由的问题。
注释:康德将知识限定在经验领域,可是并不是说对于物自身我们就毫无作为。我们不能认知物自身,却可以思维物自身。这里有一个注释来解释这里的认知与思维。认知要证明可能性,思维只要不矛盾有可能性就可以了。这里有两种可能性,逻辑的可能性和实在的可能性。这无疑表达了康德对于认为如果是逻辑上矛盾的那么连思维都不可能,但只要逻辑上可能即便没有实在的可能也可思维,有意义。这种理性的主观的(ideal)立场表露无疑。
段十四:说明为什么不能否认自由,科学的因果性对道德的最大威胁是自由成为不可能了。我怎么都觉得康德无非是说我们要有道德所以不
能否认自由,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有道德呢?抱定了为信仰论证的目的其论证还可能是不偏颇的吗?莱布尼兹就致力于维护信仰,康德也是。不过康德是道德先于宗教的,并且不会想莱布尼兹那样在论证中搬出上帝帮忙。
段十五:批判对于自然学说和道德学说的两不妨碍有奠基意义。
段十六:这段里有那句留地盘的名言。前面说明自由问题,实际上上帝存在,灵魂不朽也是如此。单独说是个自由问题不妥当,当为信仰问题较好。但自由问题在信仰问题中占重要地位也是事实。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意义就在于限制知识。康德其实也是实践优先的,如同后来的德国哲学家一样。他们从唯心的(idealism的广义,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唯心不同)角度发展康德也是符合康德的意向的。
以上是第二部分批判对于道德信仰的意义。不清楚第二版什么时候出的,那是实践理性批判是否已经出了。若是则这里强调了道德意义很合理,康德对整体体系考虑更多了。
段十七:上面一段末尾说独断论是无信仰的根源,这下面一部分讨论本书的价值,第一个就是消除独断论的恶劣影响,第二点是保卫信仰,第三点是消除独断的学派对信仰的独占权。这一段说了前两个,第二个详细的见于前面。
段十八:批判不会使人类之关心事项受到损失,但会使学派的独占权受损失。这其实是不反对上帝存在等信条但反对传统的论证。这很与宗教改革的路向相一致。反对教会但不反对上帝。但是很多人都是这个态度,休谟也是。传统的学派是无用的,一是繁琐,二是对公众不起作用,当然还有不正确,所以抛弃它不会有什么可惜的。可是康德接着说批判绝不能通俗化,也没必要通俗化。对我们来说就是哲学的通俗化没有可能性和必要性。这就是说康德自己也承认自己的理论是一种新的权威。所谓权威就是不懂还不敢说它是错的,老实说是懂了也不敢说是错的,要装出不懂的样子来。唯有批判不遭批判这大概就是康德的意思。可是如此说来上帝存在也可以批判了,批判的结果有可能就是否定它的存在。当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存在主义者面对着没有上帝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状况时存在主义哲学就诞生了。康德却避开这个问题,不愿意否认上帝存在。康德也许觉得上帝不存在象孩子没有母亲一样荒谬。可是应该看到这里面也有理论考虑,因为没有上帝道德的确岌岌可危。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在这方面的确欠考虑。
段十九:这一段区分了独断(的)和独断论两个概念。我以前说康德本质上是独断论者,这话显然错了。但康德自己也承认自己是独断的。两者的区别是是否进行批判。
独断是自先天原理产生严格证明,这再次体现康德的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康德绝不沦入否定一切形而上学的怀疑论。“形而上学应该完全先天的成就其事业”,康德对沃尔夫仍然有很高评价——一切独断的哲学家中的最伟大者。我觉得我们现在也许对沃尔夫太苛刻了。不了解沃尔夫体系就不好理解康德。康德对于哲学显然抱有一种很神圣的形态,觉得是很伟大的事业。于是他追求一种超越个人意见的普全真理,这些近代特色在现代都遭批评。
以上为第三部分:主要是批判理论反对独断论的意义。
段二十:最后是关于第二版与第一版的不同之处的说明,这些我结合正文看较好(包括一个长长的注释)。总的看康德对自己的体系十分自信认为论点、证明和结构都不需要变。变的只是阐释方法,这个与证明的区别似乎是证明是没错的,问题在阐释证明的方法。是如何说的问题。最后康德再次强调体系性的问题,认为哲学著作细节错误难免,但重要的是体系。


人文主义精神-判若两人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是历史


查尔斯二世-武断的意思


中心论点-危险的反义词


含沙射影游戏-端庄的拼音


影响供给的因素-静谧的读音


三节约-兜鍪


复写纸怎么用-安民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