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案视角透视杨万里诗歌的“误会之法”
工商年检资料-小时代崇光
第l5卷第11期
鸡西大学学报
JOURNAL OF JIXI UNI
VERSITY
Vol_15 No.1l
NOV.2015
2015年11月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11—0128—3
从翻案视角透视杨万里诗
歌的“误会之法’’
仝 娜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
摘
2211
16)
要: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充满活泼谐趣的因素。而这些特色的形成首先
要归因
于他的翻案法。通过杨万里诗歌对翻案的另类阐释,我们进一步知晓了“误会”这一手法的重要
作用以及它在杨
万里诗歌中的审美表现和文学意义。
关键词:杨万里;翻案;误会;审美表
现
中图分类号:I207.21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杨万里的诗歌因
独具特色而
色的最好阐释。而构成这一特色又必须归因于他的翻案之
一
道屏风,跨
越这座高峰并看清屏风背后的精彩实属难事。
被誉为“诚斋体”。轻巧活泼,谐趣灵动便是对“诚斋体
”特 也如后人所说:人世间的好语言已经被杜甫用诗歌完美地
阐释出来;人世间的俗语言也已经被白
居易用他的语言传
法以及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悟入和活法精神。 达出来。宋代诗人在夹缝
中求得了生存,他们将视角伸向
如果将以上的分析具体而微,我们便会发现在众多的诗歌 民间大众和
日常生活,将诗歌表现手法与当时流行的禅悟
特色之中,隐藏在翻案视角之下的“误会”描写为杨万里
的
精神以及理学精神相结合。在悟道与尊理的指导下,宋代
诗歌锦上添花,谐趣横生。由此
,从翻案法到参悟的禅学思 诗人开辟了一番新天地。禅宗的顿悟精神,参省意识无疑
维再到误会描写
便构成了杨万里诗歌特色的一条主线。从 都成为他们取法的对象。禅悦化的倾向引导当时的诗人以
此
条主线,我们可以探寻它的分支,即历史、文化和社会的
俗话、口语化的语言进行诗歌创作,在敢于怀
疑、否定前人
之意的基础上达到诗歌的再创造。翻案法便在这一时代风
气的影响下走入宋代
诗人的诗作中。杨万里作为这一典型
时期的典型诗人,他的诗歌因翻案而成名,也在翻案之中完 影响以及在这条主线之下所蕴蓄着的诗歌的无穷魅力。
一
反常合道觅翻案
所谓
“翻案”即是宋代诗人为走出诗学承袭的困境,自
立新意,敢于突破而创造出的别一种诗歌理论方法。
虽然
成了自我诗歌的蜕变。然而,杨万里诗歌中的翻案描写与
“翻案”一词在中国早期诗歌
中已经有所体现,但是这一诗 前人的翻案之法有着显著的不同。前人的翻案或是翻他人
法独具理论特
色还需归因于宋代诗人的不懈努力、翻空出
之意或是翻他人之事,虽在某种程度上与禅学精神达到了
奇。宋代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故意沿用前人之意。但 统一,但是他们的翻案往往只是流于表面,流
于意思的相
在具体的表述上则是反一层说,曲一层说。看似意义相反 反。然而杨万里的诗歌不仅成熟
运用了翻案法,同时也使
的两句诗却能让读者感悟到某种共通性。如果说前一层的 得诗歌的内在诗意
与外在表象达到了和谐统一。翻案法的
句意相反是“翻案法”的具体表现,那么在读者心灵之中所 <
br>运用不仅仅停留在句意的否定,诗意的转折。同时,他的诗
产生的共鸣和感悟则是反常合道在后
一层中的具体表现。 歌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否定之中的肯定乃至转折之后的柳暗
神秀谓:“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 花明。这其中,不得不归因于“误会”这一诗歌手法的运
埃。
”而六祖慧能答之日:“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
用。
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作为
南北禅宗的代表,二人的禅学思
想虽是翻案的典型,但两首诗在基本精神和着力处却能让
读
者产生共鸣。即心与佛的关系,有与无的关系。在翻案
二 “误会”阐释扬清风
1.禅学悟
人精神之渗透。
所谓“误会诗法”指的就是杨万里诗歌中的视觉和感
为理性的感知,它是诗
人审美意识的主观投射。在杨万里
的诗法运用上,他绝非简单化用前人的翻案之法。前人的
翻案之法更多选择翻前人已有之意或前人已有之诗,而杨
的过程中,诗人们向禅宗取法。王安石、苏轼
、杨万里等人 知的误差。在特定的情境中,人的感受会由亲眼所见转变
便是翻案的主力。他们在诗歌
中所使用的翻案之法在向人
们展示宋代诗歌的独辟蹊径。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这一
手法之
所以能够形成风气的历史文化原因。
唐诗犹如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在宋人的心目中树立起 万里诗中的
“翻案法”却更多地运用“误会”这一角度来阐
作者简介:仝娜,在读硕士,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