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接受美学读解_三国演义_和_水浒传_[1]
绝世美人儿
527次浏览
2020年07月30日 04: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抽泣的意思-泡沫的拼音
2002年第l期(总第268期)
JOURNALOFLITERAI
,
UR上:,Hlgr(〕RY丫气习L)PHIL(〕以)Pln尸
沁
.
1,2002(段rialNo
.
268)
用接受美学读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龙协涛
(北京大学学报,北京100871)
摘要:关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主题、社会价值和艺术手法,学术界存在种种争论,聚讼纷纭。如
果运用西方的接受美学理论,就能获得一个新的读解视角。在不断开掘这两部书的美学意蕴方面,应提倡认
同而不求同,存异而不逐异;或者说,毋须共同理解,但求各有卓见。罗贯中、施耐庵加工整理创作这两部书,
只是做了从民间流传到文人创作的文本贼形工作,而被称为作品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则应理解为从民
间流传、到文人创作、到接受传播这样一个动态的、完整的真实存在。
关键词:接受美学;三国演义;水浒传
中圈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1一4721《2002)01一0076一06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小说史上两
部脍炙人口的名著。关于这两部书的主题、社会价
值和艺术手法的种种争论,聚讼纷纭,其中一个重要
原因,无论是研究者还是读者,都是把这两部作品当
作一个纯粹的审美客体,企图寻绎出其中固有的某
些东西。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有人概括为有巧
种之多:“正统”说、“忠义”说、“悲剧”说、“分合”说、
“仁政”说、“道义”说、“人才”说、“农民愿望”说、“忠
义变异”说、“乱世英雄歌颂”说、“反映三国兴亡”说、
“宣扬用兵之道”说、“讴歌封建贤才”说、“圣君贤相
鱼水相谐”说、“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等等。面
对如此思想活跃的争论,有些研究者企图找出解决
争论的办法。有这样一种观点是颇具代表性的:
我认为产生《三国演义》主题越争越多这一
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提出主题论点的人,对什么
是主题的理解不同。为什么对主题的理解不同
呢?一方面因为目前通行的文学理论教科书关
于主题的说法不一,另一方面,因为古典长篇小
说的主题研究具有独特的性质。所以建立统一
的、科学的主题观是解决矛盾的基础,而建立统
一的、科学的古典长篇小说的“主题”概念,更是
古典文学工作者的当务之急。[l1
除主张“建立统一的、科学的主题观”外,还有研
究者提出“主题模糊说
”和“主题相对性”,以期找到
“解决矛盾”的办法。从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提出
的观点看,这是习惯于在分析作者、文本这两个维度
中兜圈子的传统的读解方法。其实,问题症结不是
由于“对什么是主题的理解不同”,也不需要提出主
题“模糊”和“相对”,而是客观上存在审美理解的多
样性和无限性,这是任何人不能强求统一的。如若
按照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西方接受美学理
论,引入读者第三个维度,将研究的视角翻转过来,
通过读者去反观作者和文本,就能摒弃通过争论而
使众多的说法定于一尊的企图。文学史不只是作家
和作品文本的历史,文学作品在不同时代的读者和
不同层次的读者的眼里,不都是以同一种面貌出现
的审美客体。文学史是作家加作品文本再加读者接
受这个最大变数的历史。罗贯中、施耐庵加工整理
创作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并不是《三国演义》、
《水浒传》的全部,他们只是做了从民间流传到文人
创作的文本赋形工作。而具有完整意义上被称为作
品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则是经历了民间流传、
收稿日期:2001一10一30
作者简介:龙协涛(1945一),男,湖北人,《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教授。文人创作和长期的接受过程才完成的;应该把作品
从创作到传播看成一个巨大的完整的链条,如果少
了读者接受这重要环节,就不能完整地、动态地理解
一部杰出作品的真实存在。由是观之,关于《三国演
义》主题的巧种说法,对(水浒传》的欣赏之、赞誉
之、批评之、禁毁之,乃至被当成“农民革命的史诗”、
“表现了一种空想的社会主义思想”一2;(咫75一883)……
正是这些层出不穷、形形色色的观点共同谱写了一
部丰富多采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接受史、传
播史。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历代读者中引起的种
种不同甚至相矛盾的看法与评价,从一个侧面正好
说明了它们的伟大,说明了它们不愧为名著。因为
内蕴越是丰富、复杂的作品,留给读者思考与感受的
空间越大。文学作品的不朽意义,正是在于它的文
本是建立在多重意义基础之上的。换言之,它不是
把一种意义强加给不同的读者,而是向不同的读者
和不同的时代呈现不同的意义。名著的文本具有巨
大的包容性,它带给读者的是开放性。三国戏中一
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讲赤壁之战时周瑜和诸葛亮一
块儿研究用什么办法攻曹操,他们俩互相摸底,各自
伸出手掌心来一看,不约而同都写着一个“火”字,两
人会心地开怀大笑。然而,文学读解中作者和读者
的关系却不是这样
,作者写一个“火”,应该允许读者
读成“大”、“太”或“犬”,即使被读成水火不相容的
“水”字,也用不着大惊小怪。当然这是一个形象化
的说法。在接受美学理论中,允许“误读”,允许“歧
解”,允许“作者之心未必然,而读者之心何必不然”。
文本对象与接受主体呈双向交流,二者是一种对话
关系。我们应该改变以往对这两部作品的静态考
察、客观考察,转向以读者为中心的动态建构,从文
学接受史的动态流程中去重新审视作品的意义和价
值:
接受美学产生于西方,是有深远影响的一种美
学理论。它突出了文学活动中接受主体这个最为活
跃的因素,把读者视为文学进程的基本环节和重要
动力,从解决著名的“文学史悖论”入手,不再把审美
和历史看成对立的两极,认为文学有着自身独立的
审美特质和形式的演进,但同时又与“一般的历史”
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史的发展休戚相关;文学史
又有别于受因果关系连缀、展示无数历史事实的客
观系列的“一般的历史”它突破了纯客观的因果关
系链,而是包含着两种主休(作者和读者)的参预和
介人的一部流动的历史。
接受美学对文本结构的分析是:文本虽是由作
者完成的,但它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形式结构系统,
而是一个处在潜伏状态的深层的语义结构系统和表
征了某种特定价值趋向的意义系统。也就是说,文
本是某种“图式化”的框架,有待于读者通过阅读活
动将其意义现实化和具体化。因此,接受美学认为,
作品的意义生成,既不是文本对象的客观反映,亦非
接受主体的主观引申,而是分布在两极之间相互作
用形成的张力场内。
在中国古典文论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与西方当
代接受美学理论相契合的命题与思想。与西方古典
文艺理论相比,中国古代文论中鉴赏论比创作论发
达,古代文论家一贯重视与肯定阅读主体的主观能
动作用。早在刘姆《文心雕龙·知音》中就有语云:
“兰为国香,服媚弥芬;书亦国华,玩绎方美”,对此,
刘永济先生解释道:“文学之事,作者之外,有读者
焉。假使作者之情性学术,才能识略,高矣美矣,其
辞令华采,已尽工矣,而读者识鉴之粗精,赏会之深
浅,其间差矣,有同天壤……盖作者往矣,其所述造,
犹能绵绵不绝者,实赖精识之士。”川(P186)这里对读
者的作用,特别是对其中的“精识之士”对作品的“识
鉴”和“赏会”、对文学传播的作用,都给予了充分肯
定。明清之际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很高文学修养的
评点家,他们正是刘永济所称道的“精识之士”,他们
对诗歌、戏曲、
小说的评点风靡一时。此时是中国评
点学的形成时期,产生了李蛰、金圣叹、毛伦父子、张
竹坡等评点大家,鉴赏理论发展到高峰,其中所蕴含
的丰富的接受美学思想比20世纪诞生在德国的“康
士坦茨学派”要早三四个世纪。其中李蛰、金圣叹的
《水浒传》评点,毛伦、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对
于这两部小说的接受与传播产生了尤为突出的影
响,为我们今天用接受美学理论来解读((三国演义》
和《水浒传》这样的古典小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
想资源。
袁宏道在《东西汉通俗演义序》中充分肯定像李
蛰这样的评点家挖掘《水浒传》的精神所起的作用,
正是由于有像李蛰这样的专业读者,才使《水浒传》
的作者得以和一般读者沟通,才使《水浒传》的精神
和思想光芒散射在各个时代:
里中有好读书者,缄嘿十年,忽一日拍案狂
叫日:“异哉!卓吾老子吾师乎?”客惊问其故,
日:“人言《水浒传》奇,果奇。予每检《十三经》
或《二十一史》,一展卷,即忽忽欲睡去,未若《水
77浒》之明白晓畅,语语家常,使我捧玩不能释手
者也。”若无卓老揭出一段精神,则作者与读者
千古俱成梦境。[4三(巴30一33一)
冯镇峦在《读聊斋杂说》中也充分肯定金圣叹的
评点对开启后人接受所起的作用:
金人瑞批《水浒》、《西厢》,灵心妙舌,开后
人无限眼界,无限文心。故虽小说、院本,至今
不废。[5〕(巧33)
用接受美学的理论解读《三国演义》和《水浒
传》,我们对于这两部小说文本在不同时代、不同读
者眼中所产生的不同的艺术效应就不觉得难以理
解。因为小说文本只是提供了一个由语符组成的结
构框架,读者阅读作品文本,并非被动地接受,而是
在主动地进行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又受其所处的
时代、环境、阶层及个人的教养、趣味与个性的制约。
读者在对文本的主动接受与再创造过程中所产生的
种种差异与矛盾是很自然的事情。作为研究者,我
们可以探寻其来源、成因与影响,但却没有必要强分
高下,对这些差异与矛盾做出未必合理的价值判断。
即以《三国演义》在明清两代的接受史为例。这
部小说自从文本问世之后就不以作者意志为转移地
进人了漫长的接受过程。从明清至今,不同时代的
读者与研究者对它做出了种种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
评价。明清两代的评论者主要从两方面对它进行评
价,首先是从道德伦理角度讨论它是否合乎传统的
道德观念,其次是在艺术层面探讨它如何处理虚与
实,即史实与虚构的关系。这两方面的评价都是很
有分歧的。
从传统道德方面,持否定态度
的如明代莫是龙
在《笔座》中认为它是“野史芜秽之谈……焚之可
也”,清人金连凯在《灵台小补》中更明确指出它“上
慢忠义”,“实起祸之端倪,招邪之领袖,其害何胜言
哉?”而明人张尚德从“裨益风教”的评价尺度大加赞
赏,他在《三国通俗演义引》中认为只要读了《三国演
义》,就“知正统必当扶,窃位必当诛,忠孝节义必当
师,奸贪谈按必当去;是是非非,了然于心目之下,裨
益风教,广且大焉,何病其赘耶?”
对同样一个著名的情节“桃园三结义”,有人极
力叫好,赞誉为是“君臣契合”的表现,从传统的封建
道德讲,“亦理所当然”。而章学诚在《丙辰札记》中
则持相反的观点,他从严格的封建道德规范出发,责
难“桃园三结义”这一情节“忘其君臣,而直称兄弟”,
斥之为“最不可训”的事情。看来,同样都是站在封
建伦理道德的立场,看问题也有变通和偏执、开明和
守旧之分。
78
从艺术表现、处理虚实关系角度否定《三国演
义》的以谢肇制为代表。他在《五杂姐》中认为《三国
演义》“事太实则近腐”,“理而无味”,故只“可以悦里
巷小儿,而不足为士君子道也”。而另一些人则惊叹
《三国演义》的艺术魅力,推崇为雅俗共赏的典范。
托名金圣叹的((三国演义序》中指出:“今览此书之
奇,足以使学士读之而快,委巷不学之人读之而亦
快;英雄豪杰读之而快,凡夫俗子读之而亦快也。”吴
沃尧《两晋演义序》中亦云:“吾国人具有一种崇拜古
人之性质,崇拜古人则喜谈古事……故《三国演义》
出而脍炙人口,自士夫以至舆台,莫不人手一篇……
历史小说之最足动人者为《三国演义》。”这正应了前
引的刘永济先生的话,由于“读者识鉴之粗精,赏会
之深浅,其间差矣,有同天壤”。
晚清西学东渐也带来了小说观念的变革。在一
些受西学熏染的维新派人士眼里,小说从不登大雅
之堂的小道一跃而为关系到国家前途与社会进步的
大业。如梁启超认为小说“其性质其位置,又如空气
然,如寂粟然,为一社会中不可得避不可得屏之物,
于是华士坊贾,遂至握一国之主权而操纵之
矣”。[0](P45)陶佑曾亦认为:“小说者,实学术进步之
导火线也,社会文明之发光线也,个人卫生之新空气
也,国家发达之大基础也。”〔7张咫‘)从对小说功能与
地位的这种认识出发,人们对于《三国演义》的看法
亦可分为肯定与否定两种。肯定者如吴沃尧在《月
月小说序》中认为《三国演义》在历史小说发展史上
“功不可泯”,但“务使导之以人道德范围之内”。当
然他所谓的道德已
非传统道德,而是“改良社会之
心”。他认为阅读《三国演义》这样的历史小说也应
立足于“改良社会之心”,“借古鉴今为诱导”。但以
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基于变法图强的理
想,对旧小说的基本态度是全盘否定的。梁启超认
为旧小说是“中国群治腐败之总根源”,明确指出其
中包括((三国演义》。他满怀激情呼唤着革故鼎新的
新小说之诞生:“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
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
欲新政治,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必新人格;必新
小说”。阁(P4,)对小说的社会作用与地位评价之高莫
过于此者。
此时也出现了一些引进西方美学观念、以此为
参照来审视中国旧小说的论者。如徐念慈在《小说
林缘起》中提出小说乃“殆合理想美学、感情美学而
居其最上乘者”。像《三国演义》这样的中国小说“事
迹繁,格局变,人物则忠奸贤愚并列,事迹则巧拙奇
正杂陈,其首尾联络,映带起伏,非有大手笔、大结构、雄于文者,不能为此。盖深明乎具象理想之道,
能使人一读再读即十读百读亦不厌也”。夏曾佑《小
说原理》则指出(三国演义)人物描写上存有不懂得
艺术辩证法的缺陷,认为(三国演义)本欲力显关羽
之忠义,而“适成一骄矜灭裂之人”;欲写诸葛亮之智
慧,而“适成一刻薄轻狡之人”。这与鲁迅在《中国小
说史略》所论《三国演义》写人的缺陷,观点与用语都
极为接近,叫(Pl29)这是用新小说观看问题而又能切
中要害的美学分析。
从以上对于明清时期《三国演义》接受史的回顾
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对此书的解读受时代环境与读
者观念的制约。晚清西学东渐之风更将《三国演义)
置于东西文化碰撞而形成的新观念与新视角的审视
之下,自然对其文化内涵和美学特征有新的见解。
这样,作品的意义在解读过程中呈现得愈来愈丰富,
作品的价值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到新的定位。后
来的读者又可以在对文本的新的读解和对其接受史
的了解中为这一过程增添新鲜的内容,而作品的生
命力就体现在这种永不完结的读者再创造的历史长
河中。
因此,当我们用接受美学解读《三国演义》与《水
浒传》时,我们关注的就不仅仅是作者在作品文本中
已经说了些什么,而是后世无数读者眼中作品文本
已经和将要说些什么。这两部作品文本的思想内
容、社会效应和艺术价值所呈现的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正是其非凡艺术魅力的最好证明。
.
二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是召唤性的语符结构,对于
接受主体来说,任何文学文本都具有未定性,都不是
决定性的或自足性的纯客观存在,而是一个多层面
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其中存在着许多的空白或未
定点。这个结构虽然是作家主观生气所灌注,是作
家主体灵感、想象和内在生命的外射和移注,但呈现
给读者的却是一连串的由语言文字组成的简化的图
式和僵硬的语符。作家所创造的形象和意蕴,就完
全隐藏或附丽于这个语符结构中,通过一系列语义
规定及其相互间的联系、配合和映衬等关系,巧妙地
启示给读者。语言符号的抽象性质,使它所转译的
形象和表达的情感失去了直接可感性,读者要想通
过文本感受艺术形象,就必须用自己的情感与经验
去融化语符,填充图式,重构形象,使作者的经验、情
感由凝固的物化形态,重新变为流动的观念形态。
这种被接受美学理论家称之为召唤性结构的文本向
读者提供了一个驰骋自己想象力的广阔空间。读者
对作品的感受与阐发就是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精神
智蔽投人这个“意义空筐”。
事实上,(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评点者们已
经注意到了这两部作品中精心设置的空白点。如毛
宗岗在《三国演义》第九回总评中云:“吕布去世,貂
蝉竟不知下落,何也?曰:成功者退,神龙见首不见
尾,正妙在不知下落。则范大夫泛湖之后,又谁知西
子踪迹乎?”吕布死后,《三国演义》中不再提貂蝉的
下落和结局,毛氏认为这并非作者疏忽,而是作者得
意之笔,“神龙见首不见尾”,读者完全可以发挥自己
的想象力与推理能力,将神龙的形象补全。
读者填补空白,不仅依赖理性经验与推理,更依
靠情感体验与设身处地的想象。《三国演义》虽是历
史小说,以写战争场面和谋略见长,但其中也有富有
人情味的精彩描写。如第三十六回,写刘备与谋士
徐庶分别一段,行文跌宕有致,依依不舍之情令千古
读者鼻酸。毛宗岗在此回的总评中说:
观玄德与徐庶作别一段,长亭分手,肠断阳
关,瞻望弗及,伫立以泣。胜读唐人送别诗数十
首,几令人潜然泪下矣!
这是毛氏读这一段的感受,今天有一定古典文
学修养的读者,也会像毛氏那样,由这一段的启发,
在头脑中闪现出几组唐诗意境,如同电影的叠加镜
头一样。有些读者可能会忆起杜甫《偶题》中“明朝
牵世务,挥泪各东西”的吟哦,有些读者可
.
能会想起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中“数声风笛离亭院,君向潇湘
我向秦”的感叹,有些读者可能会记起顾况《赠远》中
“故人一别几时见,春草还从旧处生”的咏唱……这
些都是读者沿着刘、徐分别的情感坐标轴的方向所
产生的联想,是他们用自己的情感与审美
经验去补
充、丰富小说文本而赋予它以更为深厚、隽永的意
蕴。
作为一部艺术成就更高的小说,《水浒传》中这
种能引人想象的空白点更多。这只需看一看该书诞
生以来由水浒故事演化而来的无数的平话、小说和
戏曲即可了然。从《水浒传》故事生发出来的小说今
存三种:《金瓶梅》、《水浒后传》与《荡寇志》。戏曲作
品有明代李开先的《宝剑记》,写林冲故事;沈曝《义
侠记》,写武松故事;邱园《虎囊弹》,写鲁智深故事;
许自昌《水浒记》,写智取生辰纲和杀惜故事,等等。
最值得一提的是,《金瓶梅》这部大书就是从《水浒
传》中的一个次要角色潘金莲的故事铺展开去,敷演
而成。从中外文学的接受和演化来看,这不能不说
是一个奇迹。
79由《水浒传》一段“空白”出色地填充而来的《金
瓶梅》,它的艺术性也表现为书中有着“不确定性”和
“空白”。兰陵笑笑生以明代社会为背景,以西门庆
从发迹到暴亡为中心,描绘了从封建社会的最高层
到乡里市井无赖所构成的一个鬼域世界。正如郑振
铎所说:“《金瓶梅》的社会是并不曾僵死的;《金瓶
梅》的时代,至今还顽强的存在着。”[’o〕而书中的典
型人物如西门庆、吴月娘、潘金莲、李瓶儿、春梅、应
伯爵、陈敬济等等,虽然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转换
了,但读者眼前不难看到这些人物晃动的影子。即
使拿出西门庆,他无疑是“淫欲”的化身,称得上是
“打老婆的班头,坑妇女的领袖”。但作者也并非把
他完全“模式化”地写下去,也给读者留出想象的“空
白”。主导西门庆的当然是淫欲和贪婪,但周旋于妻
妾之间他绝非只有“欲”而无“情”。书中写到李瓶儿
死后西门庆呼天抢地的哀号也算是流露出动人的真
情的。
中国传统的绘画与书法是十分重视“空白”的。
黄宾虹深有体会地说:“古人作画,用心于无笔墨处,
尤难学步,知白守黑,得其玄妙,未易言语形容。”“看
画,不但要看画之实处,还要看画之空白
处。”[ll](P4一5)中国艺术中的“空白”论和西方当代接
受美学的“空白”论不完全是一回事,但可以说二者
是沟通的,存在着许多相同点。接受美学重视“空
白”,是因为“这种‘空白’恰恰是‘一种寻求缺失的连
接的无言邀请’,即读者自己把‘空白’填上,把情节
接上。”[lz】(代2)中国艺术的“空白”论和西方当代接
受美学的“空白”论,二者都是着眼于留给读者发挥
主体性、进行审美再创造的空间。艺术中的“空白”
不是空洞与空虚,它是充实中的空白,确定中的模
糊,属于言外之意,象外之旨,弦
外之音和景外之情,
令读者咀嚼无尽,余味绵长。
金圣叹腰斩《水浒》,不仅令版本考据家们大费
心力去分析、考证,也令后世的评论者们对其动机与
效果争论不休。鲁迅先生认为金圣叹此举实在“昏
庸得可以”,其效果是使《水浒》成了“断尾巴蜻蜒”;
聂给弩先生则认为金圣叹“是从封建立场删的,但同
时也把从反封建立场看起来更应该删的删了。虽说
删掉之后,还假造了卢俊义一梦,影射宋江等不会有
好结果,但比受招安之类,还是好得多。这是金圣叹
万想不到的”。更有论者认为《水浒传》经过金圣叹
的删改,才变成鼓吹武装反抗到底的革命课本,故盛
80
赞金圣叹把鼓吹投降的《忠义水浒》,修改成宣扬武
装斗争到底的《水浒》的功绩。我们在此并不想对这
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做出价值判断,只想说明,用接受
美学的理论来分析,《水浒传》的各种版本包括金圣
叹腰斩的七十回本,均是在传播过程中都起到各自
作用的该书文本。金圣叹腰斩《水浒》这一事件,若
孤立来看,很难论功过,只是在身份不同、“期待视
野”各异的阅读者眼中,这一事件和经腰斩的文本才
有了好坏之分与高下之别。金圣叹腰斩后的《水
浒》,集中描写起义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生活道
路,客观上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真理,展现了起义者
各具风貌的英雄气概;而全本《水浒》则在此之外更
通过起义队伍受招安且最终被杀戮的悲剧结局,客
观上总结了农民起义失败的历史教训。在赞赏梁山
英雄反抗精神的读者眼中,金圣叹腰斩过的《水浒》
显然优于全本《水浒》,而在想从书中总结与汲取农
民起义的经验与教训的政治家眼中,七十回本砍去
了受招安的结局,无从看到梁山起义从发生、发展到
最后失败的全过程,显然不如全本《水浒》。
金圣叹评点《水浒》的许多批语也存在着矛盾,
这也是为研究者们所争议的一个问题。聂给弩先生
就认为“金圣叹对于《水浒》的见解,是矛盾到极点
的”。[l3找阶)我们试图用接受主体的角色效应来说
明这一现象。接受美学认为,接受主体与文本对象
之间也是一种对位关系。读者要与文本实现情感与
精神的对流,他必然要随着不同文本的性质,实现心
理对位,完成角色关系的转换。当读者从文本中获
得的感受与自身的心境一致时,必然要引起情感的
波动,引起灵魂的震撼。角色效应常常发生在读者
与文本对象产生共鸣的时候。此时接受主体取一种
全身心投人的态度,把作品中事件、人物遭遇、环境
氛围等等,当成自身移情之所在,悲痛处泪湿青衫,
畅怀时
放声长笑。此时接受主体与文本对象达到形
神交会、物我合一的境界。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不
得意的文人,金圣叹对各级贪官污吏的腐败无能与
为非作歹有切身的感受,他对于黑暗现实有不满,有
痛恨。这使他在读到《水浒》中起义英雄反抗官府的
压迫、将矛头直指各级贪官污吏的描写时,能产生情
感与良知上的共鸣,故而写出了许多抒发这种不平
之慨的佳句。出于这种共鸣,他对起义英雄的反抗
精神与反抗行为也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与同情。但金
圣叹毕竟深受封建伦常的教育,他的社会角色意识
使他自觉地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何况他评改
《水浒》的时代正是统治阶级中主抚派一败涂地的时
候。因此他指责后世所谓“好乱之徒”,在《水浒》之上“谬加以忠义之目”,他认为:“若使忠义而在水浒,
忠义为天下之凶物、恶物乎哉!且水浒有忠义,国家
无忠义耶?夫君则犹是君也,臣则犹是臣也,夫何至
于国而无忠义!此虽恶其臣之辞而已,难乎为吾之
君解也。”因此,他激烈反对《忠义水浒》“无恶不归朝
廷,无美不归绿林”的思想倾向。在他看来,“由今日
之《忠义水浒》言之,则直与宋江之赚人伙,吴用之说
撞筹,无以异也;无恶不归朝廷,无美不归绿林,已为
盗者读之而自豪,未为盗者读之而为盗
也”。〔14](P7一8)
金圣叹一面写下赞扬水浒英雄的评语,一面又
写了一些维护封建统治的评语,这是矛盾的,但我们
有时也能从矛盾中找到统一点。例如第三十一回写
王英骂“如今世上都是那大头巾弄得歹了”,金圣叹
在此处评道:“骂世语,竟似李赞恶习矣。然偶然一
见即不妨,但不得通身学李蛰,便殊累盛德也。”这真
是坦诚的夫子自道。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金批
中会“偶然一见”些“骂世语”。原来金圣叹颇能把握
事情的“度”,可以偶尔学一下水浒英雄,抒解胸中不
平之气,但“通身”还是封建士大夫本色,不敢越过
“殊累盛德”的雷池。
综上所述,接受美学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开放的、
动态的思维方式,它充分肯定读者再创造的权力和
价值。正是读者包括研究者永无止境的再创造,才
极大地丰富了“三国学”、“水浒学”的内容,使这两部
名著向我们不断展现为作者始料不及的潜藏的内蕴
与光辉。学者们对这两部名著的读解心得,各抒所
见,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甚至是针锋相对的。对
相同的见解,当然要作为研究成果肯定下来。对不
相同的见解,甚至是针锋相对的见解,只要是从作品
文本出发,言之成理,也应该作为研究成果肯定下
来。阅读文学作品,读
者与作者是心与心的碰撞、情
感与情感的交流,所得结果必然是异彩纷呈,气象万
千,那种以自家得了作者唯一真传、揭示了作品唯一
真谛而排斥别家的做法,是违背美学规律的。当然,
我们也反对一味地标新立异、离开作品文本的架构
和图式而随心所欲地去发挥。这就叫做认同而不求
同,存异而不逐异。或者说,毋须共同理解,但求各
有卓见。这正是本文倡导用接受美学理论读解《三
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基本用心。
参考文献:
【1〕杨凌芬.为什么《三国演义》的主题越争越多【J].三国演义学刊
(2)
.
P18一29
.
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2」游国恩.中国文学史(4)【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
〔3〕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仁M」
.
北京:中华书局,1962.
〔4」蔡景康
.
明代文论选〔MI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5」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上)【C]
.
南昌:江西人民出
版社,1985
.
【6]黄霖,韩同文
.
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下)〔C〕
.
南昌:江西人民出
版社,1985年版。
[7〕郭绍澳.中国历佬文论选,第4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8〕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下)tC〕.南昌:江西人民出
版社,1985
.
【9」鲁迅
.
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
「10〕郑振铎
.
谈《金瓶梅词话》【J」
.
文学1一1,1933
汇n〕黄宾虹
.
黄宾虹画语录〔M〕
.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
.
【12]朱立元.接受美学〔M3,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3」聂给弩.《水浒》的影响【A〕.名家解读《水浒传》【C〕.济南:山东
人民出版社,1998
.
〔14」陈曦钟
‘
水浒传会评本(上)〔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
R.闭以n仪ofthe刀In沈幻.州物岭田记w.t巴.团甩‘nAR“Idingf八旧lthe碑”p比tiveofR概pt俪口11州即
1丈)NGXie一tao
(块加rt~tof了d双~2ofl飞关ingUni~ty,拢红ing)
A肠臼,ct:Thethelne,就ialvalueandartisticdevicesofF劝manceoftheThreeKingh~邵ldwaterM缸硕nhavecau庆妇nluchaca-
den五c~trove龙ev门刃Int15found诚ththead叩tionofw哎ern~Ptlonth以又y
.
Intheex口oringoftheaesthetiesignif-
cianceofthat巩心novds,thesin五laritiesanddilf云eneessh泪ldberec〔〕gnl云曰butnotpresul〕1司.Theimp角v白力entandan妞ng已”entby
L印伽a他hongandShiNai’an’s批耐ytl吮devel叩mentf吻1folkdreulatlontolitera即texts.F如伽neeofTh概Kingd~朋d
OutlawsoftheMarshasliteraryworkss抽uldbeview司asad”lan刀ep~,includingthefolkei卿以动,literaryalnlx飞I勺onandsPr段心ing.
盗ywords:ReCept10n〕、找犷y;R朋助ceoftheTI甘eeking味>rns;WaterMargln
〔责任编辑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