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诚斋体”的特点
无论总是造句-三分钟自我介绍
学术研讨
Academic research
论“诚斋体”的特点
■
李孟函
摘要:杨万里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在继承江西诗派风格的基
杨万里的独到之处,也
源于诗人理学思想的渗透。
础上,又吸收半山体、晚唐体的精髓,受自身性格及其政治生涯的影响,在杨万里笔下,各色生灵都是自然的宠儿。苍蝇是我们在夏天极其
又深受理学思想的熏陶,终在晚年
自成一体,形成其独具风格的“诚斋体”。
厌恶的东西,而到了冬天,看到一只存活的且生命力旺盛的苍
蝇,虽不会
他的诗歌创作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情感;洋溢着质朴、自然、清新活泼的特质,
彰显了
其诗歌创作的最大特点——“活法”;并融入大量儿童形象,运用
童真的思维及率真活泼的生活气息;且
充满睿智与豁达的幽默诙谐之趣。
关键词:诚斋体;主体意识;幽默诙谐;清新活泼;活法
1触
物感兴,彰显主体意识
在杨万里笔下,一切事物皆可入诗——自然万物、生活琐事等,并
赋予它
们一定的情感,将其人化。杨万里作诗,不仅仅是描述自然,叙说
生活本身,更重要地是他使触物感兴,
物我交融发挥到极致。如杨万里的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卷二六:
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
总成奇。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诗人不是闭门造“句”,而是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素
材,外界的大好
河山也没有辜负他,总会让诗人发现作诗的奇珍异宝,不仅看出诗人积极
实践的
诗学观点,也体现了一种最本真的哲学观点。而且也彰显出诗人对
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如《寒食雨
中同舍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
观》卷二0:
城里哦诗枉断髭,山中物物是诗题。
欲
将数句了天竺,天竺前头更有诗。
此诗为我们彰显杨万里的个性使然,他不拘泥于前人,不随波逐流,<
br>而是本着自己的个性和追求,去自然万物中寻找诗材,他这种发于自然而
作的诗歌更体现出其真性
情。他赋予天竺人化的特点,也透出勃勃的生机
和哲理情趣。
杨万里作诗少写祖国山河、战场征
战等宏大场面,而是独辟蹊径,
描写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凡是引发诗人联想或使诗人生情的景物,如风霜
雨雪、日月山水、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皆可入诗,进而彰显一种强烈的生
命意识和主体特征。他
爱生活,爱自然,更爱生命。在朋党之争这一乱世
中,他明哲保身,他懂得只有乐得清闲,才能自保,所
以他与自然为伴,
他赋予自然万物以生命与灵性。《桂源岭》:“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
声日
夜喧。”为突显溪流汩汩的流水声,诗人将其拟人化,先说所有的山
都不许小溪流淌穿越过去,因此小溪
淅淅沥沥地流着,日夜喧闹个不停,
把小溪写得活泼生动,同时赋予它生命的情趣。读者会在不知不觉中
,被
诗人带进这种欣欣向荣又欢乐无限的美好与灵动的自然界中。不仅如此,
自然中的山水草木
也懂得人情世故,如《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溪水
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我们看到溪水有
情,梅花有意,都被诗
人赋予一定的人格特点,彰显主体特征。再如《瓶中梅花长句》“一尊孤
斟懒论文,犹有梅花是故人。”诗人把“梅花”看作老朋友。“梅”在诚
斋笔下不再是只有清高孤高的意
象特征,让我们感受到那种生命的特征与
性情的相互交流,读来十分轻松自在。
杨万里这种触物
感兴的手法,将物我融合于一体,赋予自然万物以
生命,使自然成了有生命有情感的独立体,并能与诗人
成朋友,互相沟通,
使“诚斋体”这一特点发挥到了完美的境界。
2快、奇、新、俗,彰显“活
法”特色
“诚斋体”最大的特点就是“活法”。“活法”一词原是《江西诗
社宗派图》的作者吕
本中提出的,意在“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
亦不背于规矩也。”(《夏均父集序》)[2]杨万
里的“活法”也包含这
个意思,但立足点是师法自然,且又有一种独特的眼光。下面将对“诚斋
体”的“活法”特色进行分析。
2.1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画面
杨诚斋将自然万物入诗,最与众
不同的特点就是善于写快景,这是
482
喜爱,但也有几分诧异。如《冻蝇》:
隔窗偶
见负暄蝇,双脚授挲弄晓晴。
日影欲移先会得,忽然飞落别窗声。
在诗人笔下的苍蝇写得生动形
象,又有些可爱。冬天的苍蝇趴在日
光照射下的窗上,摩擦着双脚,随着日影的移动,为了取暖,也跟着
飞动。
不论写物,还是写景,诗人都能抓住瞬间的变化,如《秋凉晚步》:
秋气堪悲未必然,清
寒正是客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诗人犹如一位猎人,以“稳、准、快”的方
法迅速捕捉到自己的猎物。
在“绿池落尽红蕖却”的映衬下荷叶吐出小钱般的绿,这是一幅瞬间的画面,却让诗人将其记录成永恒,让读者领略到生命的绽放。
诚斋就是这么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地
描写自然,正如钱钟书先
生在《谈艺录》中所说的“诚斋擅写生……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
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及其未改,眼明手捷,踪
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
[3]着实令人佩服!
2.2想象丰富,构思奇特
诚斋在书写自然的基础上大胆地发挥想象,从
而使这种“活法”特
色更具内涵。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从别人忽略之处着手,运用奇特的构
思
以及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来,且常常让人忍俊不禁。如他在《重九后二
日,同徐克辛登万花川谷,月下传
觞》中所写“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
中月先入!”是说诗人渴急了,却不料月亮比诗人还急,诗人刚把
酒倒上,
月亮却早已进入杯中饮酒了。在诗人笔下,月亮也被赋予一定的人格特色,。
由此我们
也可以看出诗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与奇特!又如《芭蕉》:
萧萧洒洒复婷婷,一半风流一半清。
不为暑窗添午阴,却来愁枕作秋声。
诗人奇特的构思也在这种布局安排跳跃式思维上表现出来。诗人前<
br>二句分明写的是对芭蕉的赞美之情,而出人意料的是后二句跳跃式地转为
一种埋怨,超出读者期待
的视野,而这又是在情理之中的,我们想夏日的
午后是闷热的,诗人希望有个阴凉地儿乘凉,可芭蕉偏偏
不给力,不能给
诗人提供方便,所以诗人也只有转为一种埋怨了!这着实与美国短篇小说
家欧・
亨利的“欧・亨利式结尾”不谋而合。
像“月亮”“梅花”等意象,到了诚斋笔下也别具特色。大多数诗
人用“梅
花”来指代高洁的品质,来表达自己那种清高与不为世俗所累的情操。而
诚斋则运用他
独特的方式,将其拟人化,成为“梅兄”,诚斋大胆地发挥
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内心的某种感受,或只
是描述某种现象。如《烛下
和梅折雪》:
梅兄冲雪来相见,雪片满须仍满面。
一生梅瘦
今却肥,是雪是梅浑不辨。
唤来灯下细看渠,不知真个有雪无?
只见玉颜流汗珠,汗珠满面滴到
须。
诗人以奇特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寻常的场景刻画成一幅生
动的画面。“梅兄”冒着
大雪来拜访,胡须上沾满雪,脸上也布满雪,诗
人惊喜万分,“梅兄”本身很瘦可如今却为何这般丰腴呢
?着实辨不清是
雪还是梅,便将烛灯取近照明,只见雪融化,“梅兄”满脸的雪花变作汗
珠一直
滴到须,让人忍俊不禁。
2.3语言清新活泼,俗语口语入诗
诚斋作诗不仅从内容上诠释这种“
活法”特色,在语言上,更是以
一种鲜活生动之感使“活法”特色完美地发挥出来。他运用一些俗语口语
,
使文章通俗易懂。他亦用典,却不用生僻的典故,也不用典故的堆砌来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