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

玛丽莲梦兔
731次浏览
2020年07月30日 04: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成都在职研究生-报名号查询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
五、古诗词三首
1.文学常识:
吕岩(著名岩客)一般指吕洞宾(唐代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
吕洞宾,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名 喦(喦”或作“岩”),字洞宾,
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
现在山西运城市芮城有元代丘处机奉皇帝御旨兴建的永乐宫,属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大 纯阳万寿宫。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
目前道教全真派北派(王重阳真人的全真教)、南派(张紫阳真 人)、
东派(陆潜虚)、西派(李涵虚),还有隐于民间的道门教外别传,皆
自谓源于吕祖。原 为儒生,40岁遇郑火龙真人传剑术,64岁遇钟离
权传丹法,道成之后,普度众生,世间多有传说,被 尊为剑祖剑仙(天
下剑仙之首)。华轩居士据《全真诠绎》记载,于北宋期间应八仙之
首铁拐李 邀在著名仙苑石笋山聚会时列入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
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 国舅)之列。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
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 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
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 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
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 太子侍读、秘书监等
职,累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

< p>
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 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 br>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
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 有《诚斋集》等作品传世。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 字
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1-2],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
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 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
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 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
与耿京起义,擒杀叛 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
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 ,平定荆南
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
他与当政的主和 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
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 兴、镇江二府,
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
弃疾抱 憾病逝,年六十八。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 舛、壮志难酬。但他
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
命运的 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3]。其词艺术风格多样,
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 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
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


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
作品。现存词六百多 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2.课文层次梳理:
《牧童》
视觉:草铺横野心旷神怡
听觉:笛弄晚风
“弄”:嬉戏
“卧”:放松
《舟过安仁》
所见
所悟
《清平乐●村居》
景物
人物
茅屋、小溪、青青草
翁媪
大儿
中儿
小儿
3.课文主题归纳:
《牧童》有情有景,有人物有 声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晚归休憩
图,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喧嚣、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之情 。
《舟过安仁》充满情趣,展示了两个无忧无虑的小童童真、幼稚的行
醉里吴音相媚好—悠然自 得
锄豆溪东
正织鸡笼
卧剥莲蓬
恬静
优美
勤劳
平和< br>可爱
无忧
牧童停棹
张伞使风
自由自在


为,以及 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西想,表达了诗人对儿
童的喜爱以及对他们的聪明伶俐的赞赏之情。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勾画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景图,
描绘出了一家五口各具情 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了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4.基础知识积累:
反映童真童趣的古诗: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常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诗意: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
而绿荫 已映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起来后,感到无聊,
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捉着空中飘飞的柳絮。


六、冬阳.童年.骆驼队
1.文学常识:
林海音(1918年-200 1年),原名林含英,女,1918年出生于日
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著名作家 。
1921年林海音随父母返回台湾。曾担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
主持《联合报》副刊1 0年。一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
林海音于1994年荣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及“亚华 作家文艺基金
会”颁赠的“向资深华文作家致敬奖”,于1998年获“世界华文作家
大会”颁 “终身成就奖”。其自传体长篇小说《城南旧事》,于1999
年获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德文 版获瑞士颁赠“蓝眼镜蛇奖”。
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 业出
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 通过英子童稚的
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
作者对童年 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
2.课文层次梳理:
骆驼队来了(1-3)停在“我”家门前等候 安排
回忆童年生活
的四个片段
观察骆驼咀嚼
谈骆驼带铃铛
念念不忘< br>想替骆驼剪毛皮
(4-14)
问夏天骆驼去哪里
深深眷恋
淡淡感伤思绪回到现实(15-16)童年不再著书留念


3.课文主题归纳:
本文围 绕骆驼队,写了童年的几件趣事:观察骆驼咀嚼、谈骆驼带铃
铛,想替骆驼剪皮毛,问夏天骆驼去哪里,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
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留恋。
4.基础知识积累:
嚼:jué嚼)jiáo(嚼舌)
教:jiāo(教学)jiào(教室)
反义词:
侵犯——保卫幼稚——成熟
清脆——沙哑
近义词:
等候——等待安排——安置
充满——布满寂寞——孤寂
想念——思念
轻松——沉重
侵犯——侵害
暖和—— 温暖


七、祖父的园子
1.文学常识:
萧红(1911年6月1日-19 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 神”。乳
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
玲玲、田娣等。< br>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32年,结识萧军。 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 场》。1936年,东渡日
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
传》等。1942年1月22日 ,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
年仅31岁。
《呼兰河传》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 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全
书七章:一、二章写小城风情,三、四章谈家中亲疏人物,五、六、
七章摹绘独立旁枝人物。作者用舒展自如的巡视式艺术手法,以情感
的起伏为脉络,为“生于斯、长于斯 的呼兰河畔的乡镇作传,为这个
乡镇的风土人情,为各种各样人的生与死、欢乐与悲哀作传”。全书七章可各自独立又浑然一体,尾声余响不绝。萧红以娴熟的写作技巧,
抒情诗的意境,浑重而又轻盈 的文笔,造就了她的巅峰之作,为中国
文学奉献了一部不朽的经典。


2.课文层 次梳理:
对园子的初步
描绘(1-3)
各色昆虫新鲜漂亮
园中之树富有活力< br>跟着祖父:栽花拔草
难忘的园中往
事(4-15)
种小白菜:铲地浇水
自己游戏:摘吃黄瓜追逐
蜻蜓、采倭瓜花、捉玩蚂蚁
院子里的一切
(16-17)园中快乐入梦
以地为床、草帽遮脸
(18-20)
3.课文主题归纳:
本 文通过对祖父的园子的介绍,以及描述作者跟随祖父在园子里自由
自在地玩耍的美好感受,表现了作者儿 时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幸福、自由、快乐的心情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 基础知识积累:
种:zhǒng(种类)zhòng(种地)
晃:huǎng(明晃晃)huà ng(晃动)
钻:zuān(钻出)zuàn(钻石)
结:jiē(结实)jié(团结)反义词:
新鲜——腐烂承认——否认黑暗——明亮
太阳下的园子:健康漂亮
植物、 动物:自由、有灵性


祖父深爱孩子
园中充满幸福


随意——谨慎
近义词:
瞎闹——胡闹
马马虎虎——认认真真
存心——故意愿意 ——乐意
ABB:明晃晃笑呵呵懒洋洋气呼呼静悄悄
水汪汪金灿灿慢腾腾气冲冲轻飘飘空荡荡< /p>


八、童年的发现
1.文学常识:
胚胎(生物学术语)
胚胎是怀孕 最初两个月内的幼体。囊胚、胚的早期发育和胚胎发育是
一个连续过程。在体节时期,三个胚层都发生了 变化。外胚层在背部
中线凹陷成沟,称神经沟,沟的两岸称神经脊。神经脊逐渐接近、愈
合,致 使神经演变为纵贯胚体的神经管。神经管和神经脊将来演化为
神经系统。内胚层随着胚体卷曲成管状,称 原肠,原肠依部位又分为
前肠、中肠和后肠。
2.课文层次梳理:
概述发现(1-2)
如何发现
老师解释-继续追问-引出问题
(3-13)
痴迷思索-大胆猜想- 发现规律
大胆推测
得到证实
(14-19)
生物老师讲解
“我”发笑 受罚
善于提问
胚胎发育的规律
梦中飞行-产生疑惑-请教老师
勤于动脑
3.课文主题归纳:
本文讲的是作者小时候的一个发现,即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反映了
儿童 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4.基础知识积累:
禁:jīn(情不自禁)jìn(禁止)


旋:xuán(盘旋)xuàn(旋风)
反义词:
澄澈——浑浊
安静——吵闹
近义词:
思考——思索
迷恋——痴迷
舒展——伸展
繁 殖——繁衍
驱逐——驱赶
轻盈——笨拙淘气——乖巧
祸患——祸害惩罚——处罚
澄澈——清澈轻盈——轻巧
天赋——天资妨碍——阻碍
羞愧——惭愧误解——误会
情 不自禁——不由自主绞尽脑汁——冥思苦想


九、儿童诗两首
1.文学常识: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
诗歌。它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 美特点,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
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由于
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
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 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等,都必
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这样才能在 培养
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
等方面,尤其在培养儿 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自己
独特的作用。
2.课文层次梳理:
《我想 》
把小手安树枝上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长成一座绿色的蓬帐
把眼睛装 在风筝上蓝天是我的课堂
把自己中在春
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变小花,开得漂亮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到遥远的地方
对美的
追求和
向往


《童年的水墨画》
环境喧闹不受影响
读书
街头翻动书页嘴角带笑
专注
阳光挪动读书入迷
七彩童年
静:垂钓、山溪、人影、钓竿、蜻蜓
溪边
动:溪水 动、人影碎、鱼儿蹦、笑声起
拍水戏耍、你拨我溅
江上
钻入水中、露出虎牙
调 皮
快乐
溪水
钓鱼
欢乐如歌
3.课文主题归纳:
《我想》写了 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 把自己种春天的土
地上,表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童年的水墨画》摄 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街头读《水浒传》、
溪边钓鱼,江上戏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4.基础知识积累:
漂:piào(漂亮)piǎo(漂白)piāo(漂泊)
当:d àng(恰当)dāng(相当)
反义词:
柔软——坚硬
喧闹——安静
明亮— —昏暗遥远——邻近


近义词:
汲取——吸取
戏耍——玩耍
天行 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解析:天的运动刚劲强健,与此相应,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那样,自
我力 求进步,刚毅坚贞,发奋图强,永不停止。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解析:不一定年龄大 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即使活到很
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解析:不要虚度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后悔也无济于事。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 不可轻。
解析:时间是过得很快的,一转眼就告别少年时光了,但要掌握一门
学问却是很难的, 所以请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解析:追寻真理的道路是 很漫长的,我将不断的追寻、探索。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解析:不 积累半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涓细流,
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
商量——商 讨喧闹——喧嚣

新西兰留学的条件-王二小的资料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工作表现证明


襄阳四中-温州大学城市学院


创文明城市标语-项目总结报告


丹皮的功效-毕业实习报告格式


统计师考试成绩查询-单词拼写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邀请函格式范文


yundonghui-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