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中的谐音造词

玛丽莲梦兔
646次浏览
2020年07月30日 05: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法学专业课程


大大 众 文 艺
语言研究
网络语言中的谐音造词
李进学
1
李淑娟
2

(1.军械工程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3;2.石家庄赞皇县职工子弟小学 河北石家庄 051230)
摘要
:网民使用多种手法创新词语,其中,使用谐音手法创造
的新词占了网络新词的很大一部分。谐音词语主 要采用数字谐音、汉
字谐音、英文谐音等手段造词。我们应正确看待并规范这种新造词。
关键词
:网络语言;修辞;谐音;规范
在网络文化的形成过程中,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网络语言是网络文化的载体,网络文化能快速传播,网络语言功不可没。
网络语言的种类很多,包括网络词汇 、缩写语、谐音语、表情符
号等几个方面,这些网络新词与传统意义上的新词差异很大,对
部分 当代书面语产生了一些影响。谐音语作为网络新词的一个种
类,其创新性和规范化问题都值得研究。一、网络谐音造词的类型
谐音型网络语言一般包括数字谐音、汉字谐音和英文谐音三
种类型 。
(一)数字谐音型新词
数字谐音型新词一般是根据阿拉伯数字的汉语谐音,运用数
字 组合成为一系列简单易记、输入方便的符号,表示特殊含义的
字或者词语。例如:“886”表示“拜拜 喽”“7456”表示“气
死我了”“5555”表示“呜呜呜呜”。这种数字谐音造成的新
词 ,是通过汉字的发音与数字的发音相近,由数字的读音来谐汉
字的读音,从而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有些 数字谐音新词语是根
据方言来谐音的,如:“9494”表示“就是就是”。因为一些方
言区“ sh”和“s”不分,“si”读为“shi”,这些方言区的人
就能将数字“4”的读音化为“是”。 再如246谐音“饿死了”也
是根据方言谐音而成的。
(二)汉字谐音型新词
汉字谐音 型造词是用同音的其他词语来代替本词语,从而
达到调侃、幽默的效果。例如“大虾”表示“大侠”,二 词仅仅
语音相同,本没有联系,但是由于一些电脑发烧友长期沉迷与电
脑游戏,成为弯腰驼背, 形似大虾的身形,因此出现“大侠”的
谐音“大虾”,凭空多了些诙谐幽默的成分。类似这种汉字谐音< br>型造出的新词还有很多,例如“斑竹”“板猪”表示“版主”;
“板斧”表示“版副”都是汉字谐 音造成的新词。
(三)英文谐音造词
由于微软的操作系统以及一些软件的使用在文字说明上英< br>语占主流地位,而英语又属于表音的语言,因此在进行智能全拼
输入时就把英语单词汉语拼音化, 输入同音或音近的汉字来表示
原来的读音,它们在意义上不存在任何联系。例如“伊妹儿”表
示 “E-mail”“谷歌”表示“Google”“猫”表示“调制解调器
(modem)”等,这些都 属于英文谐音造词。
此外还有英汉混合型网络新词语,如“I服了YOU(我服了
你)”等。< br>谐音的运用其实在在汉语的歇后语中早就出现了,如“孔夫
子搬家——尽是书(输)”“外甥打灯 笼——照旧(舅)”等。
这些谐音主要是借助音同或者音近的现象来表达意思,是一种言
在此而 意在彼的修辞手法。网络语言中的谐音造词,在一定程度
上展示了汉语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在加快输入速 度方面,这些谐
音造词确实功不可没。
二、网络谐音造词产生的原因
(一)是语言表达 形式的有限性和思维无限性冲突的结果
网络空间是基于超文本计算机环境的产物。所以网络空间
具有不同于物理时空的虚拟性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人们可
以摆脱时空的束缚,通过信息的非线性、 跳跃性的方式,向更丰
富的信息空间进发。于是出现了诸多现实环境中很少使用的网络
语言。由 于思维的无限性遇到传统表意手段有限性的限制,网民
的思想、情感在网络这个特殊语境中难以尽情宣泄 ,于是他们借
助计算机技术打造出的虚拟语境和虚拟交往规则,以有别于现实
语言表达手段的新 奇怪异的网络语言的形式来表情达意。如:
3344520代表“生生世世爱死你”。正如陈原先生所说 :“现代
社会生活的某种特殊情景,不能使用或不满足于使用传统语言作
为交际工具,所以常常 求助于能直接打动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
样的符号,以代替语言,以便更直接,更有效,并能更迅速地做
出反应。这是只有在网络这样的语境中方可以生存并被接受和推
广的另类语言模式。”
(二)身份的隐匿性使突破传统表意形式成为可能
现实生活中,人们相互交往时,除了语言外,更有体态 、
性别、年龄、相貌、社会地位、宗教信仰等诸多外在的附加的信
息,这些附加信息的约束使得 现实交往一般多表现为中规中矩。
网络上,这些附加信息都不存在了,甚至名字也是虚拟出来的。
人们之间的交流成为纯粹的符号和符号的交流,网络的这种隐匿
性保证了参与者在形式上具有平等的话 语权。信息交流少了顾
忌,多了坦诚,交流内容在广度上和深度上便有了更进一步的机
会。交流 的语言形式就有了诸多创新,“大虾(大侠)”“246
(饿死了)”“I服了YOU(我服了你)”等 都是形式创新的产
物。因为身份的隐匿,网上的人们也多了些宽容和将就,不符合
传统表意方式 的语言符号大行其道也就不奇怪了。
(三)网络的开放性使谐音造词等网络语言层出不穷
网络打 破了地域、文化、种族、语言的阻隔,“信息高速公
路”把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联系起来,人们借助于网 络空间,足
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可以超越时空的进行交流,人们
获得了现实生活中无 法获得的自由。网络的开放性使网络成为一
个联系不同社会、不同国家、种族、不同地区的桥梁,人们可 以
以平等的身份,时空压缩的形式,高速地获取并交流信息,网络
语言混合的现象(包括谐音造 词)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网民中具有语言开放意识的先行者为追求简便省事,
标新立异、突 破传统,从而展示他们的语言个性,使网络语言
中兼容了方言谐音、外来语谐音、数字谐音等汉英语杂糅 等形
式的网络新词。如酱紫(台湾普通话,“这样子”)3Q(Thank
you)等。这种 突破传统的杂糅,是因为网络环境的自由,以及
年轻化、知识化的网民语言开放意识的反应。
三 、如何看待谐音造词及其他网络语言
网络新词作为新生事物,正在快速增长,有些新词进入社会
日常交际,逐渐为人们接受,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词汇,增
加了表意手段,推动了汉语的增长。但是,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应该具有确定性,但是网
络语言却随心所欲,有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有的仅仅以同音词
形式出现,没有任何褒贬功能,如“这样子”写成“酱紫”,就
破坏了汉字 具有的独特内涵,妨碍了人们的正常理解。包括谐音
造词在内的网络语言,给传统语言文化和现代文明生 活带来了一
些消极的东西。网络语言追求新奇快捷、幽默调侃以及不顾语言
规范的错别字、怪异 句式等荒诞的文字比比皆是。由于网上缺少
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一些粗俗低级的杂质类词语也出现在网络 空
间,如“TNND”(他奶奶的)“WBD”(王八蛋)等。网上主体
身份的隐匿性和信息的 高透明度,很容易将人性深处的丑陋诱发
出来。这种语言失范造成了广大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语言
失范,造成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担忧害怕和声讨。
134


文史哲
大 众 文 艺
浅谈北宋时代的唱和诗风
李秀娥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大连 116030)
摘要
: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繁荣时期,陈寅恪曾说:< br>“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因此,作
为宋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宋 初的唱和诗更是表现出与前代不同的风
格,不仅呈现出唱和诗人数量空前,而且唱和内容也丰富得多。< br>关键词
:北宋;唱和诗;诗风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中,唱和风气起源较早,大约可追溯
到诗经时代,但当时的“唱和”之意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唱和”
之意不同,在当时主要是指在歌 曲演唱中的相互呼应。《荀子•
乐论》中也有相关的论述:“唱和有应,善恶相象,故君子慎其
所去就也。”而到了魏晋南北朝之后,人们才将诗歌相互赠答称
为“唱和”。其后经过南北朝至唐代逐渐 繁荣,出现了元白唱
和、皮陆唱和等,而到了宋代这一现象达到了鼎盛。
一、唱和诗人数量空前
这与北宋时期特殊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下所形成的文人的特定
心态以及高度发展的文化是分不开的 。从宋初李昉、李至的《二
李唱和集》,王禹偁的《商于唱和集》以及杨亿的《西昆酬唱
集》至 北宋中期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石延年、富弼、文彦
博的唱和再到北宋后期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众 人的唱和,可以
说唱和这一现象贯穿着整个北宋时代。不仅唱和诗人数量空前,
且出现了有一定 数量规模的唱和群体,如以杨亿、刘筠等17人所
形成的宋初西昆体即是在奉诏编《册府元龟》时相互唱 和而形成
的诗人群体;富弼、文彦博居洛时与司马光等13人闲暇时聚会、
唱和所形成的“洛阳 耆英会”也堪称是这一现象的代表。
二、唱和诗内容的丰富性
宋代以前的唱和诗在内容上大多以 士大夫之间的问候和表现
现实政治为主要内容,如元白唱和,在二人分别被贬到通州和江
州后, 仍然有诗相互唱和,因此,“通江唱和”成为文学史上的
一个重要现象。
(一)歌咏升平与指刺 时政
在作品中或歌咏升平,或指刺时政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
是在杨亿的唱和诗中却同时表现了 这两方面的内容。杨亿是西昆
派的代表诗人,对于西昆派来说,通过诗词唱和以点缀升平,美
化 生活,颂扬王政是很正常的事,这也是西昆派一个很重要的特
征,因此,翻开《西昆酬唱集》中诸如此类 诗歌,占了很大的比
重,如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同题而和的《夜宴》即为此类,
从杨亿的这 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全诗贯穿着“绮宴”、“芳
罍”“珠喉”“愁黛”等华美的意象,而刘筠、钱惟 演等人的同
题和诗也表现出相同的风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们的奢华生活,
借此表现出社会的升 平景象。但是,宋代社会中的这种升平
却是
一种假象,其实社会内部已存在着很多矛盾,杨亿虽 是西昆派的
代表人物,但由于他性格耿介刚直,作为一位文人,他敏锐地觉
察到当时社会升平掩 盖下的阴暗,因此,在他手里,诗歌一方面
是歌咏升平的点缀,另一方面也成为揭露社会黑暗的武器,而 这
显然与当时社会的主调是相违背的,所以,曲高和寡,只有刘筠
与他同题而和,如《汉武》即 是其这一类诗歌的代表,杨、刘各
作一首,旨在以汉武帝晚年重道求仙之事来讽喻真宗不要妄生佞
神之念。其他的如,杨刘各作一首《明皇》,旨在规劝真宗不要
纵情声色。而仔细分析后一类诗歌,我 们会发现,在反映现实生
活、指刺时政这一类诗歌中,作者主要是借咏史诗的形式来表现
的,与 前面歌咏升平的诗歌相比,更加含蓄。
(二)与古人唱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在北宋时期主要表 现在苏轼的《和陶诗》中。从大部分
的唱和诗来看,都是同时代的两位或几位作家,由于政治观点、生活背景等相同,用诗歌相互唱和,除此之外,还有的像元白那
样在唱和中也有切蹉诗艺的意味,像 苏轼这样,跨越时空,与古
人唱和,这是一大开创。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苏轼在与陶诗唱和
中, 表现了他博爱的儒家思想、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佛老思想
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如在 《和陶饮酒二十
首》(百年六十化)中“是身如虚空,谁受誉与毁”,明显体现
了苏轼的佛老思 想,以借此来排解现实生活中所受到的政治上的
偃蹇和打击;而“倒床自甘寝,不择菅与绮”则体现了他 随缘自
适、随遇而安的思想,这其实也是其佛家思想的一个体现。又如
《和陶饮酒二十首》(民 劳吏无德,岁美天有道)中“暑雨避麦
秋,温风送蚕老”风调雨顺画面的描写,从正面表现出作者仁人< br>爱民的儒家思想,与之表达内容相同却表现手法不同的则是《和
陶劝家六首》中“天祸尔土,不麦 不稷……贪夫污吏,鹰挚狼
食”的描写。
唱和诗风由来已久,纵观北宋诗坛,无论其作为一种社 会活
动,还是一种文学活动,都充溢于诗坛的各个角落,形成这一现
象,既有诗人个人的因素, 也有社会的因素。唱和诗这一现象在
北宋时期的繁荣发展的原因中虽有消极的因素,但是它作为北宋时期的重要文学现象这一地位是不可抹杀的,其在构成宋代灿烂
文化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的。参考文献

[1]赫广霖《宋初诗派研究》 齐鲁书社 2008年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3]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4]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 1995年
对于规范问题,从传统语言 学观点来看,确实不合语言规
范,但是不能因为不合以往的规范就把这些网络语言视为洪水猛
兽 ,一棍子打死。规范是对以往语言现象的总结提炼,同时语言
规范应该随着新语言现象的出现,根据广大 语言实践者的自觉选
择,让时间来做裁判。正如于根元所说“规范是要推动发展,限
制了发展的 规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规范。”所以,随着网络文
化的广泛传播,谐音造词语等新型网络语言的广泛渗 透和影响,
我们一味抵触不能解决问题,应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陈琳.网络语言,别忘了回家 [J].咬文嚼字,2006(3).
作者简介:
李进学,文学硕士,军械工程学院基础部人文 教研室。
李淑娟,石家庄赞皇县职工子弟小学教师。
135

保密法学习心得-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2013上海高考-母亲节祝福短信


哈尔滨广厦学院-写端午节的作文


抚顺财政局-qq个人介绍


高考分数查询时间-河南中考网


2016年民主生活会-游园活动


经典对联大全-销售工作总结ppt


中山数学网-经典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