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中语码混杂的特点和成因

余年寄山水
625次浏览
2020年07月30日 05:0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2013年江西高考-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第22卷第5期
2009年9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 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 ocialSciencesEdition)
Vol.22No.5
Sep.2009
网络语言中语码混杂的特点和成因
[摘要]网络语言作为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一种新语体,逐渐引 起人们的关注。在我国,网络语言常常呈现出
以汉语为主、英语为辅,糅合数字和字母的语码混杂状态。 对网络语言这一特殊语言现象的特点和成因进行分析,认为
社会文化语境为其形成提供可能条件,目的是 取得幽默诙谐生动的修辞效果,经济省力原则是其产生的动力,而礼貌原
则制约着网络语言中语码混杂的 形式。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码混杂;社会文化;经济原则;礼貌原则
[中图分类号]H13
[作者简介]谢群草(1984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的每项细微的变化和发展都会在 语言中以及时而适
当的方式表现出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作为一种介于
口语和书面语之间 的网络语正在形成。萨丕尔(1997)在《语
言论》里说:“语言有一个底座……语言也不脱离文化而 存在,
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
信仰的总体。”网络语是在网 络文化这个大背景下生成的,它
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变 体。
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网络语言的问题,例如
Christal(2001)对 邮件、聊天室等网络语的语言特点作了深层
次的讨论。董启明(2001)从语体角度分析万维网键谈的 文体
特征。刘绍忠(2002)从语用角度分析电子邮件写作。秦秀白
(2003)指出网络语 言是一种功能变体,其标志性特征是变异
性和个性化。金志茹(2004)从社会语言学的合作原则、礼 貌
原则、话语转化等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的特点。也有学者(如
金志茹,2007)从语言规范 角度进行分析。
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网络语指广大网民在
博客、QQ、BBS和M SN等场所使用的语言。在我国,网络语
言存在着严重的语码混杂(code-mixing)现象,例 如:“I服了U
(我服了你)”,“感觉很high”,“RP有问题(人品有问题)”,“3Q
(谢谢你)”等。这种语言的交流方式以汉字为主流,英语、汉
语拼音和数字符号只是辅助性符号(何 洪峰,2003)。这种语
码混杂现象曾引起一些语言学家的担忧,认为其不利于汉语
的规范, 但它的产生并非偶然,甚至有一些网络语被运用到口
语和书面语中。本文以狭义的网络语为研究对象,主 要对其
语码混杂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分析归纳,进而探讨其成因。
在网络语言中常见的语码混杂现 象

。这种语码混杂多采用
字母省略、谐音和拼凑等方法构成。
(一)中文和 英文混合
许多中国网民在进行网络交流时,经常夹杂英语。而这
种语码混杂很多时候以汉语为主 ,英语以个别单词或词缀插
进去。一般来说,这种表达有相对应的中文说法。例如:“晚
上有p arty”,“很happy”,“给我发email”,汉语中也有“晚会”、
“高兴”和“电子邮件 ”等相应的词汇。也有少数词汇,因为汉
语表达不是很清楚而直接用英语表达,如:“我不是XX的fa ns
(热情支持某人、某事或某项运动的人)”,“你真in(你很时髦)
等”。又比如“阅读 ing”可以用“正在阅读”来表示,但很多地
方用了英文粘着词素-ing的方式表达。类似的还有- ed词缀,
表示已经完成。用英文表达的部分多是名词词组、形容词、动
词和副词。这一类混合 某种程度上属于语码转换范畴,马伟
林(2004)将这种以汉语为主而混杂英语的语言变体称之为“网络皮钦语”。
(二)中文和字母混合
文字和字母一起使用也较为频繁,可以分为两类: 纯粹的
首字母缩写和谐音字母。前者指用英语单词或是汉语拼音的
第一个字母来取代词语或断句 。如“E时代”、“IT精英”、“他
RP(人品)有问题”等。谐音字母则主要是用英文字母与英文< br>单词发音相同或相似来谐音,如“CU(seeyou再见)”。字母混
合一般要大写,对其理解 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和推理能力。有
时相同的字母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意思,如“PS”可以指“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也可以指“Postscript(附言、顺
便说一 句)”。
(三)中文和数字混合
阿拉伯数字输入快捷,被广泛地运用到网络语言中,但数
字往往易认却不易解读。谐音表义原则是网络数字语言的最
大特点和解读关键。解读数字语时,须迅速 反应调节该音节
与类似音节的语素意义,在数字读音和与其相同相似音节的
诸多语素意义之间, 构架通联桥梁,确定每个数字符号的即时
意义。如“爱你1314(一生一世)”、“886(拜拜了) ”、“9494(就
是就是)”、“770(亲亲你)”等。部分数字与它们所表达的意义
一、 网络语言中语码混杂的类型和特点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网民更能够自由随意地使用新颖
的语言 表达方式进行交流,谐音、拼音简写、英文简写等方法
的时常运用形成了网络流行语。“它是一种特殊的 口语,是人
们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别致、活波而新鲜的词语。”(黄涛,
2003)网络语言常 常呈现出语码糅合和混杂的特征,汉字、英
文、字母和数字被网民同时运用到网络交流中,从而形成了现


之间有相对稳定的关系,如“0”一般代表“你”,“5”代表“吾
(我)”或 者表示哭声“呜”(如“555”)。
(四)数字和字母混合
数字和字母的组合比较复杂,随意 性很大,初次接触时很
难理解。谐音和首字母缩写为其特点。如“F2F”、“4U”、“3ks”、< br>“me2”等。在“F2F”中,“F”是英语单词“face”的缩写,“2”的英
语发音和“ to”接近,合起来表示一个英语词组“facetoface(面
对面)”;“4U”中,“4”的英 语读音和“U”字母读音结合谐音为
“foryou(为了你)”。
效果。从信息传递角度看, 简约、缩略的语言表达要比复杂、
累赘的表达更能迅速地传递人们的思想感情。信息传递不仅
要 准确,而且应该在最大程度上既快速又节省。在高速运转
的信息社会,交流变得简约化。语言用来传递信 息、阐明事理
的功能成为语言的第一功能。为了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
率,必然要求语言符号 形式上的简化。人类言语的创造运用
存在着经济学中效用最大化的驱动原理,即省力原则。按照
Zipf(1949)的说法,我们在用语言表达思想时感受到两个方向
相反的力的作用,即单一化的力 和多样化的力,它们在说话时
共同作用,一方面希望尽量简短,另一方面又要让人能够理
解,要 使每个概念都能用一个对应的词来表达,从而让听者
理解起来最省力。
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 言变体,它不于与口语和书面
语,是一种以电脑键盘提供的符号系统,以电脑软件中文拼音
输入 法为编码工具。电脑输入工具主要是键盘,因此网民经
常用键盘上的字母或数字来简化语言,英语作为一 种字母文
字也被充分的利用。网络信息社会高效快速的特点使网络语
言呈现语码混杂特点。例如 ,用英文字母或数字代替汉字(如
“E时代”、“9494[就是就是]”等),缩略语代替单词(CU ),词
缀-ing表正在进行的动作等等。语言经济学中的言语配置最
优化要求在最短时间内传 递最大的信息量。网络语言的语码
混杂现象正好体现了经济学中的省力原则。
2.礼貌原则的影 响
Leech(1983)指出,人们违反合作原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出于礼貌,因此人们在交 际时遵循礼貌原则,尽量使自己受损
他人受益。根据Verschueren(1999)提出的社会规 约顺应,语
言使用者在交际中动态的顺应或遵守了社会规约,或出于交
际的需要违背了社会规约 ,当交谈中会违背社会规约或礼貌
原则时,使用语码转换可以起到回避的作用,使参与者避免难
堪,也使得话语更含蓄、更间接地为他人所接受。
网络语言本来是在网络媒体广泛运用下产生的新语体。
在网络这一虚拟的空间里,交际者的身份特征大多被隐匿,人
们可以随意言说。所以,网民在交 流中会用到一些有贬义或
是消极语义特征的词语,尤其是发泄情感和表达意见时。为
了淡化这些 消极特点,避免交际中的尴尬和争吵,同时也为了
交流方便快捷,使用字母和数字谐音成了最佳选择,从 某种意
义上说,其属于网络委婉语表达。如“7456(气死我了)”、“RP
(人品)有问题 ”、“这人很BC(白痴)”、“419(foronenight一
夜情)”、“BL(boy'sl ove男同性恋)”、“你真是个286(迟钝愚
笨的家伙)”等。网民通过这种表达方式使某些不便直 接表达
的情感或敏感的话题变得间接婉转,既给自己留有余地,又不
让对方感到难堪或难以接受 。Brown&Levinson(1978)将面
子分为积极面子(获得赞同或喜爱)和消极面子(得 到尊重或
不受干扰)。中国网民用母语交流是为了维护消极面子,用英
语交流则是对积极面子的 追求(刘正光2000)。
我国网络语言是特定的言语社团使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
方言。它呈现 出汉字、英文、数字和字母等语码混杂的特点。
任何新事物和新词语的出现和存在都有必然的理由和意义 。
本文在分析归纳我国网络语言中语码混合的类型和特点的基
础上,从社会文化语境、修辞效果 、语用原则等三个方面对其
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必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
网络语言 。对网络语言中出现的语码混杂现象,我们不宜作
简单的否定或是肯定,而应该采取积极宽容的态度,取 其精
华,弃其糟粕,以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语言。
(下转第792页)
二、网络语言中语 码混杂的成因
(一)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
英语日益成为一种全球性语言,在互联网上英语表达占
很大比例。美国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源地,现在很多操作
系统和网络搜索软件也都是美国人发 明的。英语在网络上的
地位因美国文化的强大而进一步确立,英语在计算机、互联网
的专业术语 中最通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上差别
很大,英文中有一些文化局限词在中文中没有表示对应概 念
的词汇,或只有部分概念相同,这些词汇即使翻译成中文,也
往往只能将其音译。在这种情况 下,网民往往会采用英文来
代替中文表达。如“flash”、“fans”这样的英语表达形式已被大
众接收。
另一方面,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统计,目前
有85.8%的网民 的年龄在18~35岁之间,大专以上学历的人
占84%。较高的外语水平为网络语言中的中英语码混杂 提供
了条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也加入网民行列,年轻
人思想活跃,更加乐于表现自我 ,接收新事物较快,崇尚非主
流,要求摆脱束缚,展示个性。他们对网络中用英语、数字或
是字 母混合来交流的方式表现出宽容的态度,同时也运用甚
至参与其创造。
(二)修辞效果的影响< br>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通过键
盘,没有语音语调或手势、面部表情等手段 来传递信息,网民
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以先有的语言文字为
基础,运用各种方 法创造独特的音形义结合体来有效地传递
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例如“I服了U”比直接用中文表达显< br>得风趣幽默。在网络社区里,还有很多既表意又传神的拟声
词,如“5555555”拖长了呜咽 声音的模拟,表沮丧或痛苦或同
情,若换成“呜”就会显得生硬。类似的表达法如“哇KAKA
(笑声)”表示开心激动,“MUA”是亲吻时发出的声音。拟声
词通过听觉的刺激,达到直观生动的效 果。如“Zzzz”来源于
日本漫画,表示睡觉的意思,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为了增加
词的表 意性和生动性,“4U”和“3ks”这类混合起初可能由作者
或使用者临时拼凑而成,但其本身带有幽 默和诙谐的色彩。
在中文的映衬下,英语、数字和字母更容易引起对方的注意。
谐音在口头交际 中效果不太明显,但在网络交谈时,把书面的
视觉感受转化为口语的听觉效果,诙谐和幽默就产生了。< br>(三)语用原则的影响
1.经济原则的影响
Martinet(1962)为探讨语音变 化提出一种假说,这种假说
认为人们在保证语言完成交际功能的前提下,总是自觉或不
自觉地对 言语活动中力量的消耗做出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
要尽可能地“节省力量的消耗”,使用比较少的、省力 的、已经
熟悉了的或比较习惯的、具有较大普遍性的语言单位。人们
使用语言交际时,总是力求 用最小的努力去达到最大的交际
—767—


OnConstructionof HarmoniousCollegesBasedon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
HuangGuoming
[Abstract]Buildingaharmoniousc ampusistheonlyroadtoachieveuniversity'edbyscientif icdevelop-
mentview,universitiesshouldmakeeffor tstobuildasocialistharmoniouscampusthatisscientifi callymanaged,stable,orderly,civi-
lized,elegant anddynamic;thuspromotetheharmonious,healthyandsust ainabledevelopmentofuniversities.
[Keywords]har moniouscampus;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build
参 考文献:

1

plesofPragmatics

M< br>]
.London

LongmanG-
roupLimited
1983.

2

geandtheInternet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 rsityPress

2001.

3

ionalVi ewofLanguage

M

.Oxford

Cla ren-
donPress

1962.

4

t andingPragmatics

M

.London

Arnold

1999.

5

ehaviorand thePrincipleofLeastHumanEffort

M

. Cambridge

Addison-Wesley

1949.

6
]董启明,刘玉梅
.
万维网键谈英语的文体特征[
J

.
外语教学与研
究,(
1
):
200142
78.

8
]黄涛
.
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
M

.
上海辞书版社,
2003.

9
]金志茹
.
从 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交际语言的特点[
J

.
西
南民族大学学 报,:
2004

4

427
120.

11
]刘绍忠等
.
礼貌原则与电子邮件写作[
J

.
外语电化教学,
2002

2
):
34
35.

13
]马伟林
.
中国皮钦英语的历史演变[
J
](
3
):
.
修辞学习,
2004
21
6.

15
]萨丕尔
.
语言论[
M
]商务印书馆,
.
北京 :
1997.

16
]盛跃东
.
论中国网络皮钦语的区别性 特征[
J

.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4
):
2005145

人大会议议程-班组总结


信阳师范学院主页-体育手抄报


公关礼仪的作用-情人节诗歌


上海医科大学分数线-英语爱情签名


运动会的广播稿-福建中招网


怀念爸爸-jxeea


臭脚盐-济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2017中考成绩查询-河南核工业地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