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语言“进化史”
这个冬天有点冷-父亲节日
我国网络语言“进化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姚志华
2019.05
自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二十
五年来,我国社会语言生活发生了翻天
言自身的发展以及网民的社会语言生活。综合以上
因素,笔者将二十五年来我国网络语言发展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1994年—2000年:匿名下的始创
1.初创的网络语言环境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这是网络语
言环境形成的发端。这一时期,网民人数较
少,家庭
电脑尚未普及,网吧是网络社群活动的主要场所,网
民大部分是青少年,他们是网络语
言创造和使用的
生力军。由于没有防沉迷技术机制,以及网络管理
尚未跟上,青少年的网瘾问题
成为这一时期突出的
社会问题。互联网还处在窄带时期,网速缓慢。
1997—1998年,新
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相继创
办,聊天室、网络论坛开始产生;1999年,影响巨大的
互
联网即时通信工具QQ一经面世,迅速受到青少年
网民的喜爱,匿名聊天成为青少年渴望交流、发泄空<
br>虚、逃避现实的重要渠道。这是我国网络语言产生
和使用的初始环境。
2.稚嫩的网络语
言形式
早期产生的网络语言,呈现出基于网络硬件(键
覆地的变化,网络语言和网络空间语言生
活治理成为
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之一。网
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还有专
门指称与网络有关
的专有名词,如局域网、域名、超文本等。这里的网络
语言,不同于一般的宽
泛意义上的网络中使用的一切
语言文字,也不是指非常狭义的在网络环境中产生的
词汇意义上出
现的新词新语,而是指在网络环境中产
生,在使用中与现实常用语言相区别的词汇(包括有
含义
的符号)以及语音、语法、语用、修辞等现象,包括
在网络环境中产生的新词新语,具有语言文字交际功
能的符号、动图和图文语篇,以及在网络环境中产生
的新的语用现象。这种界定既扎根网络语言
的本体
考察,又有利于将网络语言现象与网络语言现象有关
的网络空间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由于语言系统(包括成体系的社会方言)发展演
变的复杂性,以时间线性方式科学划分网络语言
发
展的阶段并非易事。笔者认为,对我国网络语言发
展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阶段划分,至少应考
虑网络
技术赋能与赋权、网络语言政策约束与引导、网络语
语
文
生
活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