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近义副词“常常”和“往往”辨析-论文

温柔似野鬼°
582次浏览
2020年07月30日 05: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歇后语-总参57所


2014年第6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ON6,2014 < br>第38卷 
Vol_38 
(总第186期) 
Journal of She 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Genera1.№186 
基于语料库的近义副词“常常"和“往往’’辨析 
卢淑芳 
(平顶山学院文学J完,河南平项山467000) 
【摘要】从国家语委语料库中提取语料, 重点分析“常常”和“往往”在句法分布上的特点和使用限制,从而构建 
两者的使用环境。从北京语言 大学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提取语料,分析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这对近义副词时出现的 
偏误类型和偏误程 度。结合以上两类分析以期对现代汉语近义词研究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近义词教学提 
供参考。  
【关键词】‘‘常常”;“往往”;近义词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674-5450(2014)06-0080-04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近义词语 ,这为我们细 
总结,研究开始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但是究竟两者 
致描述事物和准确表达思 想感情提供了广阔的选择 
在使用时受到某方面限制的可能性有多大,总体的使 
空间。得体、 准确地运用近义词语在能够有效交际的 
用空间如何,还没有进行过研究。本文结合现代汉语 
同时也能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 
语料库和中介语语料库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以求细化 
郭春贵 (1997)指出:“任何一种语言,如果有两种 
这对近义副词的研究,并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  
不同的表达形式,那么他们必定有不同的语义功能和 
思路和解释力。 
语法功能。 ”【 牧语中常见的“常常”和“往往”是意义相 
二、本文的语料来源 
近的副词重叠形式, 有相同的句法功能,也都表示动 本文现代汉语方面举例所用语料来自国家语委 
作的经常性。我们也发 现,留学生在使用这对近义讵 
语料库。数据分析所用的语料中,含副词“常常”的语 
时存在 着混用、误用、句法错误等现象。对于这一 
料是1 781条,含副词“往往”的语料是2 321条 。所使 
题,我们结合中介语语料库和现代汉语语料库构建鼹 
用的中介语语料是北京语言大学 中介语语料库。提取 
者的使用环境,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和现代汉语近义 
的含“常常”语料 是479条,含“往往”的语料480条。 
词辨析有所帮助。 
三、两者使用环境的构建 < br>一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语义功能上 
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 虚词散论》(1985)田、侯掣 “常常”是客观陈述事情或行为动作的经常性和 
超《现代汉语虚词 词典》(1998)圈、吕叔湘《现代汉语/ 
频繁性。例如: 
百词))(1999)[41 的共同看法是:“常常”表示动作的重复; (1)卢平终于实现了自己苦苦追求的愿望,她常常 
“往 往”是带有规律性的总结。同时,也辨析了二者运 情不自禁地微笑。 
用的时态和语用功能,但在句法 功能的描写上不够汤; 
(2)作者那种调侃、那种反讽,常常引起读者会心 
人和细致。 < br>的微笑。 
陆俭明、马真(1985)、周小兵(1994)嘲、寿永砂} 
“往往”是 主观总结事情或行为动作发生具有某 
(2002)t ̄、史金生(2004)rn、沈桂丽(2006 )嘲、王宇培 方面的规律性。例如: 
(2006)等在两者的语义、语法、语用上进行了描写和 ( 3)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往往沿袭着自己幼年的 
[收稿日期】2014—06—07 
【基 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SJGLX272);国家语委科研项目(ze125-6 8) 
【作者简介】卢淑芳,女,河南汝州人,平顶山学院教师,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硕士。 

80・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总第186期)  
宗教模式,保留着本族的宗教传统。 
(4)实际上社会的与文化的环境的调适,与物质的 
与生物的环境的调适,往往同时发生。 
两者在语义上的区别就在于:“常常”是客观陈述, 
“往往”是主观总结;“常常”指动作发生的频繁性,“往 
往”指动作发生的规律性;“常常 ”带有“经常这样发生” 
的意味,“往往”带有“总是这样发生”的意味。 
2.语义指向上  
3.1谓语前 
3.1.1“常常”可以放在任何形式的谓语前面,而“往 
往”一 般不能和不附带任何条件谓语动词直接组句。 
“常常”可以单独修饰谓语,例如: 
(8)上 级领导对他这个称职的军务干部是满意的, 
可是近几年他自己却常常内疚。 
提取的语料中, “常常”和单独的谓语即光杆谓语 
组成的句子有80条。此外,“常常”也可以提取出来单 
独成为一个分句,起到强调作用。例如: 
2.1“常常”指向其后面的句子成分,但指向性有强 弱之分。 
2.1.1重点指向动词成分。如例(1),语义指向“情 
不自禁地微笑”, 重点是“微笑”,表明经常情不自禁地 
微笑;例(2)指向“引起读者会心的微笑”,表明作者的 < br>行文风格经常让读者会心微笑。 
2.1.2指向做主语的名词前的修饰语。“常常”和其 他成分共同构成定语修饰主语时就指向做主语的名 
词前的修饰语,而不是整个句子成分。例如: 
(5)据有关专家测定,常常操作于厨房的家庭主妇 
肺癌患者超过常人八倍。 
这里 的语义指向是“操作于厨房的家庭主妇肺癌 
患者”。 
2.1.3若宾语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指向谓语后的句 
子强,指向动词的指向性弱。例如: 
(6)我还常常想到,人在生病的时候 ,别人问候一 
声都是好的。 
语义指向上,“常常”可以指向谓语可以指向修饰 
语 也可以指向宾语。作为时间频度副词,其表示的是 
动作发生的时间限制和频度,因此,和谓语的空间位  
置相对最近。 
2.2“往往”一般指向谓语前面的状语、谓语后面的 
补语、宾语 前面的定语,重点是动词前后的修饰语。 
2.2.1指向宾语前的定语。 
例(3)指向“自 己幼年的”,表明沿袭的宗教模式是 
“自己幼年的”而不是其他的。 
2.2.2指向谓语前 的状语。 
例(4)指向“同时”,表明前面的两种调适都发生, 
且是“同时”发生,语义指 向重点是修饰动词的状语成 
分上。 
2.2_3指向谓语后的补语。例如: 
(7) 在新时期文学思潮起伏消长的发展过程中,青 
年作者往往走在前列。 
因为“常常”强调的是 动作发生的频繁性,因而语 
义指向是以动词为核心的整个句子成分;“往往”强调 
的是动作 发生的规律性,因而其语义指向是修饰限制 
动词的成分。因为有了这些成分,才显示出动作发生 的一贯性。 
3.句法分布上 
(9)“常常,她突然塞到我兜里一把花生,或是 
板栗。” 
“往往”放在光杆谓语前时,“往往”之前必需要有 
状语成分。这种光杆谓语可 以是动词可以是代词也可 
以是形容词。例如: 
这样把净化礼仪与祓除疫病结合起来,往往 
奏效。 
】)许多孪生子之间引起死亡的疾病也往往类似, 
这提示了确实存在着遗传 因素。 
即使要找三百个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 
也是很容易的。天下的事又往往如此。  
在不同的工业结构中,主导产业往往不同。 
不同物体做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往往不同, 
也就是说,做功的快慢并不相同。 
在“往往”语料库中,单独做谓语的成分中,其中动 词谓语有39条,代词谓语有3条,形容词谓语有8条, 
共50条。 
“往往”也可以修 饰已经定型的短语或成语。例如: 
这是因为总觉得农村戏容易搞成一般化,如用 
纯写实景往 往费力不讨好。 
艺术语言不如科学语言有一定的规范可以遵 
循,它往往因人而异。 
这样的句子语料中有l5条。 
在口语中出现时,一定要在“往往+光杆谓语”前 
加上状语 表示限制。如: 
我往往睡觉 
星期天我往往睡觉 
第一个例子不能成立是和“往往” 的语义功能有 
关,第二个例子能够成立就在于有了状语使得动词的 
发生有了限制,从而产生 规律性。 
3.1.2“常常”可以和动宾离合词和动宾词组结合, 
而“往往”一般不行。当 宾语前面有定语修饰限制时才 
可以使用“往往”。例如: 
商店和居民常常发生矛盾。 青年们细心揣摩顾客心理,分析行隋的变化, 
发现顾客往往有两个特点。 
例 中“常常 ”和动宾词组结合,如换上“往往”就 
不成立,但在谓语前加上状语或是在宾语前加定语即 

81・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总第186期 ) 
可,如“商店和居民往往会因为垃圾问题发生矛盾”,或 
是“商店和居民往往发生激烈的 矛盾”。同样,例 如 
果去掉宾语前的定语“两个”也是不成立的。因为“往 
往”是主观的 规律性总结,必需陈述清楚事情事实或 
行为特点,显示出表述问题的明晰和具体。因而我们 
也总结出“往往”的语义指向是动词前后的成分和宾 
语前的成分。 
3.1-3若修饰形容词 谓语时,形容词前后一般要有 
修饰语构成谓词性结构。因为形容词一般接受程度副 
词来修饰 ,对于时间副词来说,不能直接修饰形容词 
表示形容词本身性质和状态的变化。但是副词可以连 用来修饰限制形容词,因而形容词前后出现程度副词 
或补语句子就能成立。例如: 
而写 文章就不然,词汇常常广泛得多,句子常 
常比较复杂,前后比较连贯。 
∞事实上,普通班的 学生纪律往往要差一些,学 
习基础也不好,教师常常要费更多的精力。 
“往往”语料中形容 词谓词性结构做谓语的有54 
条,和上面的形容词单独做谓语的8条语料比起来,占 
绝对优 势。 
3.2动态助词选择和搭配 
“常常”语料中动态助词的搭配比例如下: 
和“ 着”共现的语料有114条,和“了”共现的语料 
有47条。两者的比例是2.4:1。 
“ 往往”语料中动态助词的搭配比例如下:和“着” 
共现的语料有61条,和“了”共现的语料有44条 。两者 
的比例是1.5:1。 
“常常”和“往往”都是与“着”共现的多,与“了”共 < br>现的少,基本不能与“过”共现。但“往往”与“了”共现的 
相对比例要比“常常”高。这是因 为“着”表示的是进行 
体,“了”表示的是完成体。“常常”可以用在任何时态, 
而“往往 ”只能用在过去和现在时态。 
3.3与补语的搭配 
王宇培(2006)认为:“‘常常’可 以与结果补语外的 
所有类型补语搭配。‘往往’可以修饰整个述补短语而 
不能单独修饰其中 的动词,不能修饰结果补语和可能 
补语。”[91 
1781条语料中,“常常”与各种补语 的搭配比例如 
下:状态补语33个;数量补语21个;时间补语3个;趋 
向补语41个;可 能补语14个;处所补语42个;程度补 
语8个。可见,和“常常”搭配的补语类型中趋向补语和 < br>处所补语所占比例较大。 
2 321条语料中,“往往”与各种补语的搭配比例如 
下 :状态补语23个;数量补语17个;时间补语6个;趋 
向补语58个;处所补语21个;程度补语8 个。可见,和 
“往往”搭配的补语类型中趋向补语和状态补语所占 
比例较大。 

82・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常常”和“往往”在搭配补语 
时都和趋向补语搭配比 例较大,另外,状态补语和处 
所补语也都是经常搭配的类型。 
4.位置上 
4.1 两者都可出现在句首统摄全句。 
4.2出现在句中时,作为时间副词要位于语气副词 
和关联 词之后其它副词前。当范围副词“都”带有语气 
功能时可以放在“都”之后同时自身也获得方式功能。  
4.3和否定副词“不”共现时,“常常”可前可后,“往 
往”只能放在前面。 
4_4都可放在时点词和时段词前面。 
4.5“常常”可以放在句末,单纯指动作行为多次发 
生;而“往往”通常不能易位于句末。 
四、中介语中“常常”和“往往”的偏误分析 
(一 )提取的含“常常”的479条语料中,偏误句子 
有146条,偏误率为30.48%。 
1 .谓语问题 
1.1谓语缺失 
留学生由于没有很好把握副词“常常”的语义特 
征, 就会在写作中缺失谓词。例如: 
(1)在电车上常常很多人,跟北京的公共汽车一样。 
1. 2谓语位置偏误 
从现代汉语语料库的语料分析中,我们发现,不 
管“常常”语义上是指向动 词、指向修饰语还是指向句 
子,与谓语的空间位置相对总是最近。也就是说,“常 
常”和谓 语之间如果有成分一般是状语成分。留学生 
在习得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和谓语位置有关的偏误。 例如: 
(2 我们常常关于国际形势进行讨论 
(3 上课的时候常常声调念得不对。 
例(2)可以表达为“我们常常讨论国际形势”,例(3) 
可以表达为“上课的时候声调常常 念不对”,或是“上课 
的时候常常念不对声调”。这些偏误都是和谓语位置 
有关系。在语料 中有35条这样的偏误句子,占总偏误 
的23.9%。 
2.动态助词使用偏误 
中 介语中,“常常”和“了”共现的偏误语料有 
12条,占总偏误的8.3%。例如: 
(4胆 是他的水管常常坏了,所以他的女仆很不 
高兴。 
(5)我已经买了一台彩电夏普晚上我常常 看电 
视了。 
例(4)中陈述“他的水管常常坏”的事实,强调“坏” 
的频繁眭。 “了”表示的是完成体,因为不是陈述“水管 
坏了”的事实,故不用“了”。例(5)和例(4)一样 ,陈述事 
实的辖域不一样,因此,不能用表示完成体的“了”。这 
类偏误在中介语语料中占 有一定比例。和助词“过”共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总 第186期) 
现的偏误有1条。 
3.语义偏误 
时间频度副词“常常”表示的是动 作发生的频繁I生和 
经常眭。因此,如果不表示动作发生的频繁『生时用了“常 
常”就是不 理解它的语义,就出现了语义偏误。例如: 
(6) 我要去中国的时候,父亲常常向我借了一笔钱。 
(7) 这天下午我们常常去基督教堂。 
这类偏误在语料中有21条,占总偏误的14.4% 。 
还有一种情况是,该用“往往”却用了“常常”。“往 
往”是对动作发生规律性的总结。 因此,当语义上有这 
样的表达需求时就要用“往往”而不是“常常”。例如: 
(8) 因为 常常儿子,当父母的时候,也犯错误,跟 
自己父母犯的一样。 
例(8)要表达的意思是“因 为往往当孩子当上父母 
时也会犯跟自己父母一样的错误”,带有经验性的总 
结,用“往往” 比较恰当。又如: 
(9)因为这些专门的词儿在每个方言表示不一样 
的意思,所以两个从不 一样的地方或者省来的荷兰人 

起聊天时常常会发生矛盾。 
这样的偏误在语料中有 5条,占总偏误的3.5%。 
综上,在中介语语料中,留学生使用“常常”的偏误 
主要集中 在语义偏误、位置偏误、助词偏误三方面上, 
总的偏误率还是偏高。 
(二)提取的含“往往 ”的480条语料中,偏误句子 
有88条,占总偏误的18.33%。 
1.谓语问题 1.1谓语缺失 
和“常常”一样,留学生由于没有很好把握副词“往 
往”的语义特征, 就会在写作中缺失谓词。例如: 
(10) 金钱问题往往家庭破裂的主要原因。 
1.2谓语 位置偏误 
从现代汉语语料库的语料分析中,我们发现“往 
往”一般不能和不附带任何条件的 谓语动词直接组 
句。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和谓语位置有 
关的偏误。例如: < br>(11) 我们普通人,就是说一般过日子当中没有大 
的温饱问题的幸福的人会往往追求吃绿色 食品。 
(12) 但其实很难,因为人类是往往懒的。 
这些偏误都是和谓语位置有关系。在 语料中有18 
条这样的偏误句子,占总偏误的20.45%。 
2.动态助词使用偏误 中介语中,“往往”和“了”共现的偏误语料有11 
条,占总偏误的12.5%。例如: 
(13) 我觉得如果人要控制人的话,以后会有后 
果,这个后果往往很悲惨了。 
(14 ),-c所以子女和父母对话时或者商量某件事的 
时候往往发生了矛盾。 
“往往”只能用在 过去和现在时态,以上两例都是 
对将来的预测,不能和表示完成体的“了”共现。这类 
偏误 在中介语语料中占有一定比例。在中介语中没有 
发现和助词“过”“着”共现的偏误句。 
3 .语义偏误 
语义上的偏误都是该用“常常”而用了“往往”,属 
于典型的副词“往往”过度 泛化。这样的偏误在语料中 
有48条,占总偏误的54.55%。 
f15) 我往往感到孤 独,想跟母亲一起吃饭聊天。 
(16) 我也像普通的青少年那样喜欢流行歌曲,也 
往往带 着MP3在休闲的时候拿出来听一听。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留学生使用“往往” 
的偏 误率并不高,偏误主要是集中在语义偏误和句 
法位置两方面上。 
五、对教学的启示 
通过偏误分析我们发现学习者在使用这对副词 
时,一是对其语义的把握并不准确,出现了较高的语 
义偏误;二是因为对汉语副词的句法特征把握不好, 
出现了句法位置上的偏误;三是对汉语特 殊的动态助 
词使用把握不到位,出现了偏误。 
在二语课堂教学中,应该提高课堂中对各自使 用 
环境特别是两者自身语义特征的讲解和训练渗透。一 
般情况下最好不要用外语翻译它们, 因为简单的对应 
翻译只是意义上的大致重合,在使用上还存在相当多 
的不同。建议在教学中 ,重点分析两者的语义特点和 
句法功能,创造情景对话,增加学生的训练机会,从他 
们的偏 误中发现问题并纠正问题。因为位置偏误也占 
有相当的比例,因此在二语词典编纂中,要重视句法 < br>功能上的特点描述和语用限制。 
[参考文献】 
【1】郭春贵.时间副词“已经”和“ 都”的异同[J].世界汉语教 
学,1997(2). 
[2]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 散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1985. 
【3】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 印书馆,1999. 
[5凋小兵.“常常”和“通常”[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4). 
【6】寿永明.常常与往往的语义语法特征[J】.浙江师范大学 
学报,2002(2). 
f7】史金生,胡晓萍.动量副词的类别及其选择性[J1.语文 
研究,2004(2). 
【8】沈桂丽.“常常”和“往往”[J】.湘南学院学报,2006(6). 
【9】王宇培 .现代汉语表频时间副词常常和往往的比较研 
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 
【责 任编辑杨抱朴】 

83・ 

工程补充协议-育儿知识大百科


背影原文-讲笑话


好习惯的名言警句-吉林省会计网成绩查询


都匀一中-关于汉字的歇后语


祝福语言-伊丽莎


我的故乡-工程师工作总结


合肥人事考试网-赞美教师的名言


聆听自然-高中学生评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