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初中寒假日记400字-民政工作计划
语文园地八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钩、铲、梅、柿”等
字。
2,认识几组近义词,并能用近义词说句子。
3.会根据句子的语境想象适当的画面,并仿写句子。<
br>4.通过观察,发现部首“礻、衤、冫、氵”各与什么有关。
5.背诵《舟夜书所见》,图文对照
,感知诗的意思。
6.阅读《李时珍》,了解短文内容,体会李时珍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
中
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分辨近义词,会仿写句子。
教学难点:观察生字,发
现含有相同部首的字的特点,了解部首所表示的
意思;通过阅读,加强篇章的理解能力。
教学准
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钩、铲、梅、柿”等
字。2.通过朗读词语,体会近义词词义的微小区别,并会用近义词说话。
3.会根据句子的语境想象相
关画面,并会仿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语文园地八》,这既能对本单元学习的
10个与“金、木、水、火、土”有关的生
10个与“金
、木、水、火、土”有关的生
知识进行一次梳理回顾.也会让我们学到许多新的知识,相
信你们通过学习一
定会有所收获的。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识记“钩、铲”。<
br>(1)课件成示第一组生字“钩、铲”,指名学生借助拼音拼一拼、读一读。
(2)观察这两个字
的结构特点,说一说,这两个字是什么偏旁?这个偏旁与
什么有关?
学生小组交流,互相说一说
“钅”这个偏旁所表示的意思。然后派代表汇
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钅”旁的字一般
与金属有关。
(3)出示词语:钩子、铲子。
学生读一读这两个词语,想一想,钩子与铲子表示
的是什么物体?这两个
物体与什么有关?
通过引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钅”部的字表示的意思
与金属有关。
(4)学生连词读一读这一组生字。
2.识记“梅、柿”。
(1)课件出
示第二组生字“梅、柿”,指名学生拼一拼、读一读,读准这两
个字的读音。
(2)观察分析“
梅、柿”的字形特点,想一想,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两个字都是木字旁,说
明这两个字都与树木有关。
(3)出示词语:梅花、柿子。
读一读这两个词语,想一想,梅花和
柿子与什么有关?进一步感受木字旁
的字与树木有关。
(4)学生连词读一读这
一组生字。
3.根据学习前两组生字的方法,自主学习后三组生字。
检查、汇报:让学生读一读
每组生字和词语,并说一说每组字与什么有关。
教师小结:“氵”部的字与水有关,“火”部的字与火有
关,“土”部的字与
土地有关。
三、学习“字词句运用”
1.学习“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选择一两个说句子”。
(1)师过渡:很多词语,它们的意思很接近,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词语。
(2)课件出示课文中的12个词语,让学生先利用拼音,弄清生字的读音,
再互相认读这些生
字;然后指名学生认读每个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3)自读每个词语,边读边想一想每个词语的意思。
(4)同伴间交流对每个词语的理解,弄不懂的词语在小组里交流。
(5)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说一说每个词语的意思,并指出哪些词语的意思
相近。
(6)选择一两个词语说句子。
学生先独立选择词语练习说话,再与同伴互相说一说。
教师指名汇报,并对学生说的句子作适当指导。
(7)教师小结:有些词语的意思很接近,但在使用时,又有区别,我们在运
用时,要注意根据
词意恰当运用,以免用错。
2.学习“读句子,想象画面,再仿照例句写一写”
(l)课件出示
教材中的例句,指名学生读一读。
(2)聚焦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分别是什么意思?在
句子中
起到了什么作用?
。
学生先分析带点的词语的意思,再想一想这
些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然后
小组交流。
指名汇报,学生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评议,总结:<
br>的程度很深;“慌慌张张”形容非常慌乱的样子。
(3)再读句子,想象这句话描述的是一幅怎样
的画面,再与同学交流。
指名汇报,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说出太阳害怕、慌张的样子。
(4)根据
例句的句式特点,学习仿写句子。
学生独立练习仿写,然后同伴间交流,互相读一读自己写的句子。指名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评议。在评议中教师给予方法引导:耍注意写清
楚“李明杰怎么了,以及他
是怎样跑进教室的”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根据偏旁的表义功能识记生字的方
法;掌握了
几组近义词,并能用近义词练习说话;还学会了根据一句话的语境,想象相关
画面,
仿写句子。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啊!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语文园
地八》的后面几个板块,请同学们
课后好好预习这几部分内容哟!
板书设计
。
“害怕极了”形容害怕
教学反思<
/p>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部首“礻、衤、冫、氵”与什么
有关。
2.背诵《舟夜书所见》,图文对照,感知诗的意思。
3.阅读《李时珍》。了解短文内
容,体会李时珍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
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教学过程:
一、交流方
法,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汉字
不但具有表音的功能,还有表义的功能。例如我们上节课“识字加油站”
中学习的字“钩、铲”是金字旁
,由此我们就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与金属有关。
汉字是不是很神奇呀!
2.过渡:汉字历史悠久
,字体优美。这节课,我们首先来探索一下汉字的
秘密。
二、学习“我的发现”
1.课
件出示“神、祖、礼、福”四个字:请同学们观察每个字的字形特征,
说一说每个字表示什么意思,想一
想这组字有什么共同特征。不懂的字义可以
查字典。
学生观察分析,交流讨论。
全班自由汇报:
师:同学们,谁愿意说一说你的发现?
生:老师,我发现这一组字都是
左右结构。
生:我知道“神”一般指天上的神灵;“福”是幸福的意思。
生:我觉得“祖”的意
思是指先人;“礼”表示有礼貌。
师:同学们对这几个字的意思了解得还不够透彻,你们知道的是这个字
现
在所表示的意思,却不知道它们在古时候表示什么意思,如“福”原来表示的
意思是两手捧酒
坛把酒浇在祭台上,这与祭神有关;“礼”本来就表示举行仪礼,
祭神求福;“祖”在古代还表示祭奠宗
族先民的场所。通过老师的讲解,你又有
什么发现呢?
引导学生发现这四个字都是“礻”部,表
示的意思都与神有关,说明带“礻”
的字与“神”有关。
2.出示后面三组汉字,让学生自主分
析这些字的特征,找出这些字与什么
有关。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到各小组听听
学生的发言,并进行
适当指导。
学生交流反馈。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适当归纳:“冫
”部的字与寒冷有关,“衤”部的字
与衣服有关,“氵”部的字与水有关。
三、学习“日积月累
”
1.教师多媒体出示《舟夜书所见》的配文图片,学生观察图片,交流图片
信
息。
教师叙述:漆黑的夜晚看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
茫茫的夜色中,像
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
渔灯的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撒落无数
的星星。诗人查慎行看到这个情
景,就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诗的名字就叫作《舟夜书所见》
2.初读古诗,读准读顺:
(1)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
2)指名学生分句朗读古诗。师生共同正音:“浪”读边音,“簇”是平舌音。
(3)学生再次自由练习
朗读古诗,争取将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4)再次指名学生完整地朗读古诗。
3.再读古诗,
读准节奏:
(1)学生再次自读诗句,对照课文插图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
(2)在学生理解寿
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br>4. 练习背诵:
(1)学生自主练习朗读,尝试背诵。
(2)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
四、学习“我爱阅读”
1.过渡:同学们,在我国医学史上,有一本巨著叫《本草纲目》,这
本书
。
曾被译成多种文字,直至今天,仍享誉世界。你们知道这本书是谁写的吗?(学
生自由回答)对,他叫李时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短文《李时珍》,来了解《本
草纲目》这本书是如何
写出来的。
2.学生自主阅读短文《李时珍》,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
br>3.学生再读短文,想一想,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本草纲目》?他为了编
写这部书做了哪些准备
工作?编写这部书用去了他多少年时间?
学生读后,同伴间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生:因为李时
珍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
有的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药物具体的形状
和生长情况;还有一些药物记错
了药性和药效。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所以,李时珍决定编
写《本
草纲目》。
师:说得很好,这就是李时珍要编写《本草纲目》的原因。
生:老师
,我知道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
累经验,还到各地去采药。还拜访了很
多医生、农民等。并且他还亲自尝药材,
判断药性和药效。
师:是啊,李时珍为了写好这本书,
付出了太多!
了整整——
生:二十七年。
4.思考:谟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br>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到各小组听听学生的发言,并适当予以
指导。
各小组选
派代表汇报,教师适当补充,引导学生感受到李时珍认真、严谨
的态度、乐于奉献的精神等。
五
、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我的发现”中,我们发现了带“礻、衤、冫、氵”的字的特
点,《舟夜
书所见》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黑夜江面图,《李时珍》让我们见识
(引读)写这本书,他用
了
一位甘于奉献、态度严谨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通过语文园地的学习,大家
是不是收获很
多呀?大家一定要把这些知识牢牢地记住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