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二)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毕业论文致谢模板-上饶市教育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二)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919——1949)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30年既是中
国共
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艰苦斗争推翻三座大山的
30年,也是中国革命翻天覆地的30年
。中国曾经
有过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经过两个中国
命运的较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民建立起新中国,
从而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重点和难点:
1.理解为什么官僚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对象?
2.分析中国为什么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
三、计划课时:2课时
在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
1
前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
会的主要矛盾仍
然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奉
国封建主义(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农民
仍然是反
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工人阶级、学生群
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这些新的社会力量发展了
起来
;而工人阶级则代替资产阶级成了新式的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
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推
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社会制度,取得了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完
成了争取民族独
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从而为实现
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
道路。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后果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
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压迫和剥削殖民地、
半殖民地的国家和人民,是帝
国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当时,欧
洲是世界的政治
中心。
在帝国主义时代,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
争夺,引发了1914年至1918年
的第一次世界大
战。大战的后果之一,是欧洲走向衰落(德国战败;
英、法虽为战胜国,但受到
削弱)和美国、日本作为
世界大国的兴起。当欧洲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
中国的经济侵略时,
美国尤其是日本的对华商品倾
销和资本输出迅速增加。大战结束后,英国势力又
卷土重来。其后
,日本侵略势力日益构成对中国的
主要威胁。
2.俄国十月革命及影响
1917年
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俄历10月
25日)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
十月革命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广大的可能
性和现实的道路
。十月革命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
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
帝国主义的
革命战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1919年
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
它积极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创
建共产
党。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逐步觉醒,
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帝
国
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
国际政治生活。”“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
了不再仅仅充当别人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
运的时期到来了。”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
会的各种矛盾,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
4
民地之间的矛盾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导致
国际
格局的重大变化。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
德国、日本先后确立法西斯统治,成为欧洲和亚洲
的战争策源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
家发动的。1931年九一八
事变,日本武装侵占中国
东北。1935年10月,意大利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7年7
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9
年9月1日,德军人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
开
始。占世界总人口45的60多个国家卷入了这
场战争。法西斯侵略者给世界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
难。中国是日本侵略的最大受害国。
中国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的国家,在东方开辟
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对于法西
斯国家的野蛮侵略,世界人民进行了
顽强的抵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开始互相
配合。1942年元旦,由美、英、苏、中四
5
国领衔,26个国
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决心互
相合作,结成反法西斯联盟。苏联红军在同年7月
至1943
年2月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性的转折。1944年6
月6日,美、英盟军发动诺曼底战役,开辟了欧洲
的第二战场,德国法西斯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1945年5月7日、8日,德国代表先后在西方盟军
司令部和苏军司令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
场
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对于日本的侵略,亚洲各国人民在长时间里进
行了英勇
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军民是在亚洲
大陆上抵抗日本侵略的主力。1944年,盟军在太平
洋战场上对日军全面展开攻势作战。1945年8月6
日、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8
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14日,日本政府决定
接受波茨坦公告,向同盟国投降。9月2日
,日本
政府和大本营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人民抗日
6
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一个具有划时代
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它引起了国际格局的深刻变
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战后世界政治形势中的新情况
第一,在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德、意、日
三
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战胜国英、法也被严
重削弱;美国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第
二,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足以与美国抗
衡的世界一流强国。欧洲东部、中南部和亚洲东部、
东南部出现一系列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国家。
社会主义冲破一国范围在多国赢得胜利。
第
三,占世界陆地面积2/3、人口3/4的亚
非拉美及南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
许多原殖民地、附属国争得了或正在争取政治上的
独立,殖民主义体系急剧瓦解。
7
2.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
一个重大变化,就是近
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
格局被美、苏两极格
局所取代。在此基础上,逐步
形成分别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
阵营的对立。美
国一手拿着金元,一手拿着原子弹,
竭力向全世界扩张。控制中国,成为战后美国全球
战略的重
要组成部分。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扶蒋
反共的政策。这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是一个严重
的障
碍。正确制定应对美国的政策和策略,成为中
国革命胜利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在这时期,中国人民继续受到外国帝国主义、
本国封建主义
的压迫,后来又增加了官僚资本主义
的压迫。这三者,就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
大山”。
中国反动势力的政治代表,在辛亥革命失败以
8
后的一个
时期,主要是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的北洋
军阀控制的政府,史称北洋政府。
1925年至19
27年的大革命,就是以推翻北洋
军阀的反动统治为直接的斗争目标的。国共合作的
国民革命军
于1926年7月开始进行的北伐战争,
在人民的支持下,基本上击溃了北洋军阀的主力。
取代北洋政府统治全中国的,是国民党控制的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在北洋政府和国民
党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都没有改变,不仅封建压迫
继续存在,中国的
半殖民地化程度还进一步加深了。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北洋政府是以外国帝国主
义列强为靠山的。为
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它不惜出卖国家利权,从而
使外国侵略势力在中国得
到进一步的伸展。
国民党政府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的。蒋
介石集团上台之后,即宣言“
要联合各国共同对付
9
第三国际”,公开站到了帝国主义阵线一边
,不过,
他们在口头上仍标榜反对帝国主义。1928年6月,
南京政府发表“修改”不平等条
约宣言,要求与外
国列强“重订新约”。其主要内容是要求关税自主
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如
外国在华的租界、租借
地和驻兵、内河航行等特权。按照国民党政府同一
些国家订立的条约,中
国对外国进口货物除原定的
值百抽五以外,可增收5%—30%的附加税。这对
民族工商业的发
展有某些积极作用。但中国并没有
真正取得自定关税的权力,而且中国的海关也仍然
由外国人控
制,长时期内总税务司一直是由外国人
担任的。
正因为如此,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
资
本的控制,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
首要任务。
(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这个时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
10
位的,仍然是封建经济。
封建剥削制度是以地主占有大量土地
,把土地
出租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借以收取地租、剥削农
民的剩余劳动为基础的。
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常常是三位一体的。地
主不仅发放高利贷,有的还兼营商业。而商人、高
利贷者也往往在获利后去购买土地,使自己成为地
主。
在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下,中国
农村的经济
日益陷入绝境。由于农业生产水平的低下,农村无
法为中国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
品粮、轻工业原
料、工业品市场等条件,这就从根本上严重限制了
中国工业的发展。
正因为如此,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
彻底改革,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
任务。
(三)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11
中国人民在受到封建地主阶级压迫的同时,还
受到官僚资产阶级的压迫。 中国的资产阶级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依附于
外国垄断资本的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来形成官僚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即
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联系较少并受它们压迫的
中
等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
1.官僚资本的形成及内涵
1947年,毛泽东
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一文中指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在他们当权的二十
年中垄断了全国
的经济命脉;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
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同帝
国主义、本
国地主阶级以及旧式富农结合,成为“买
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资本,在中
国
的通俗名称叫做官僚资本”,这个资产阶级叫做
“官僚资产阶级”。
1927年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以后,官僚买
12
办
资本急剧地膨胀起来,买办资产阶级发展成为官
僚资产阶级,控制了全国政权。
官僚资本是中
国的垄断资本,它垄断了全国的
经济命脉。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
成为国家垄
断资本。这个垄断资本,同外国帝国主
义、本国地主阶级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
的国家
垄断资本。这就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
础。
2.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
(1)垄断和控制金融业
首先和主要的是在金融业方面开始的。国民党
政府通过加入
“官股”、改组有关机构等,将原北
洋军阀的两大金融支柱即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控制
起来。随
后,又成立了“国家的”中央银行和中国
农民银行。它们被赋予经理国库、发行兑换券、铸
发国
币、经募内外公债等项特权。以“四行二
局”(二局为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为中心
13
的金融垄断体系,不仅完全主宰了全国的金融业,
而且直接操纵着全国的经济。
发行“法币”,是四大银行完成其金融垄断的
有决定意义的步骤。滥发纸币,造成了通货的恶性
膨胀和物价的急剧上涨。人民手中持有的货币也就
由此一天比一天贬值。到全国解放前夕,物价
飞涨
已如脱缰的野马,甚至一天之内要上涨多次。到
1948年8月,“法币”发行额比抗日战
争前增长
47万多倍,物价则上涨7 255 862倍。通货膨胀,
物价飞涨,不仅使广大人
民遭到一次又一次的洗劫,
到了无法生存下去的地步,而且为官僚资本家进行
买空卖空、囤积居
奇、制造黑市以及吞并其他企业
等项投机活动大开了方便之门。
(2)发行内债
发
行内债,是官僚资本扩张的又一个重要手段。
承购内债的,主要是四大银行。内债不是按票面价
值发行,而是按5折、6折推销的(如购买100元公
14
债,只
需付50或60元),但还本付息时则按票面
额十足计算,而且票面利息一般也在6厘至8厘之
间。这样,承购内债,年利可达3分、4分,即一
年可获利30%—40%。本来,内债的发行,就是以
捐税作担保的。内债发行得越多,人民的捐税负担
也就越重。这就是说,发行内债实际上正是把
广大
人民主要是农民的财富转化成为官僚资本集团财产
的一种办法。
(3)从事商业投机活动
官僚资本集团在垄断金融的同时,利用自己的
政治特权,依
靠雄厚的金融力量,从事大规模的商
业投机活动。官僚资本实际上主要是商业投机资本。
外汇和
对外贸易,是由他们垄断的。如孔祥熙家族
独资经营的祥记商行专门贩卖匹头、煤油、颜料等
洋
货;宋子文家族经营的华南米业公司享有洋米进
口免税、垄断洋米运销的特权。他们借助于国民党
政府实行的贸易统制政策和专卖制度,控制了大量
15
商品。他
们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进行收购,又以
垄断价格出售,从而获取高额利润。
(4)对工业实行垄断性的掠夺
官僚资本集团还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工业实
行垄断
性的掠夺。1935年国民党政府成立的资源委
员会垄断了全国主要的重工业和矿业。抗日战争胜
利后,国民党政府又接收了日伪工厂4411家,其
中发还原主或标卖的仅10%,其余绝大部分成了
官
营企业,或者化“公”为私,成了官僚资本家的私
产。解放前夕,官僚资本已经占到整个工业
资本的
23,工业运输业固定资本的80%。它拥有电力的
67%,水泥产量的45%,纱锭设
备的40%,织布
机设备的60%,糖产量的90%,轮船吨位的45%,
铁路、公路、航空运
输的100%。
正因为如此,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
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就成
为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16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经营的,
是中等规模和
小规模的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
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占主体地
位。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阻碍
首先,是外国资本的压迫。
其次,是官僚资本的排挤。
再次,是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最后,是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正因为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条件下艰难地生长起来的,它也就具有了
以下几个特
点:
第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
重很小,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
要形式。
第二,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
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
。全国抗日战争
17
前,民族资本中80%是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工业
资本只占20%。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
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
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
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
br>官僚资本。
第四,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
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第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
万缕的联系。
3.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及地位
上述情况,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
阶级。民族资产
阶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他们在
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和反
官僚军阀政
府的革命,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
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而在另一个时期,就有跟
18
在买办资产阶级后面,成为它的助手的危险。
民族资产阶级虽
然人数不多,经济实力不强,
但在政治上有着很大的重要性。他们具有爱国的立
场,不少人还掌
握着发展生产所需要的生产技术和
管理经验。中国的一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
是以这个阶
级作为自己的社会基础的。中国的许多
知识分子出身于这个阶级,或者与这个阶级有比较
多的联
系。这个阶级在社会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它曾经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现代工业,形成了民族
市
场,同时传播了资产阶级文化。在这个基础上逐
渐形成为民主革命的一种政治力量。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
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
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产生
以后,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
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19
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他们是反动势力(有时称顽固势力)、
民主革命
的对象。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
民党统治集团。
在长时间
里,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力量。
他们同
广大人民处于尖锐对立的地位,因而主张继
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
统
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2.民族资产阶级。
他们是中间势力、民
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
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
主人士。
在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始终没有占
据统治地位。它们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名
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
由的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
20
义社会。
尽管辛亥革命的流产已经宣告了资产阶级共和
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的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
物还是一次又一次地把这个方案重新提了出来
。抗
日战争胜利以后的一个时期内,一些民主党派的领
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人士更大力鼓吹过“
中间路线”
或“第三条道路”,企图在国民党坚持的地主阶级
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专政和共产
党主张的无产阶
级领导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之外,另找一条
道路,实际上就是资产阶级共
和国的道路。这种资
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对于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
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治现实
是一种批判,但在实际上
却并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
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
br>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主张,中国人民应当在工人
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
帝
21
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
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提出这种明确的主张,经历了一个
在实践基础上
的探索过程。1922年7月,中共二
大提出了反帝反军阀的民主革命纲领。1925年1
月,
中共四大提出了工人阶级应当领导民主革命的
明确主张。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
等著作中,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建国
方案
作了系统的论述。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尽管在长时期里
,上列三种建国方案始终摆在
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去作
出选择,但是,
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
的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
22
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
或者是创建
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当
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
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
定的。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
因为
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帝国主义列强
来到中国,不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
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它们自己
的资本主义。对于它们来说,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中国,乃是理想的倾销商品的市场、投资的场
所与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如果中国成
为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就要在平等的基
础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这是它
们不
能容忍的。它们既不愿意失去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
益,更不愿意看到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
它们的竞
争对手。正因为如此,“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
23
<
br>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
国的近代史。”五四以来的情况,仍然是如此。
民族资产阶级是真诚地希望中国通过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但是,它的力
量过于软弱。它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
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
级共
和国扫清障碍。代表这个阶级要求的中间派,由于
提不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的纲领,无法动员
农民这个
最广大的群众;由于不敢进行革命的武装斗争,根
本不掌握军队。因此,他们在政治上
没有很大的分
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把实现民主政治的希
望,寄托在统治阶级让步这种幻
想之上。而中国的
反动统治者由于自身社会基础的极其狭窄,其统治
是十分残暴、同时又是十分
虚弱的,它既不能容忍、
更经受不住任何的民主改革。它绝不会对于中间势
力关于建立民主共和
国的要求作出原则性的让步。
某些中间党派、中间人士虽然一再声称自己要“以
24
民主的方法争取民主,以合法的手段争取合法地
位”,反动统治者还是不断地用
暴力对他们施行迫
害,直至取缔他们的组织,监视、逮捕以至杀害他
们个人。严酷的事实教育了
他们,使他们逐步放弃
了走中间路线的幻想,而站到了拥护共产党主张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
上来。在反对蒋介石独裁统
治的斗争中,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都
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
总起来说,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
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
大中
国人民的唾弃,它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
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
际,也没
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出多
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
。只有共产党
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地获得了
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
至民族资产阶级及
其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
25
的共同选择。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指出:“就是这样,
西方资
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
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
了
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
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br>这段话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
它揭示了广大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
的基
础上共同确认的一个历史性的真理。
思考题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
么时代条件下
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
哪些影响?
2.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3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
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
26
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章,使学生认识到:在十月革命后
不久,中国很快爆发了五
四运动,使中国革命和世
界革命联在一起,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转折点。五四运
动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从而认识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
运动相结合的产
物,批判苏联和西方学者诬蔑中国
共产党是“舶来品”的论点。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
党是中国人民的
救星,她从成立起,就担负着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先是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
合作,建立了统一战线,
再次掀起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并且促进国民政府
北伐,很快打败了北
洋军阀,使国民党成为执政党,
共产党的力量也得到了发展壮大。说明国共两党合
则两利;在统
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要坚持独立自主
27
原则,否则,就会葬送革命。
二、重点和难点:
1.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端?
2.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
展的客观要求
3.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
义?
4.中国共产党产生后,中国革命展现了哪些新
面貌?
5.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三、计划课时:2课时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一)北洋军阀的核心人物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统治中国的主
要是北洋军阀控制的政府。
28
北洋军阀是在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封
建的买办的反动政
治武装集团。他们以地主阶级和
买办资产阶级作为自己的主要社会支柱,以外国帝
国主义作为自
己的主要靠山。
袁世凯当权时,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在形式
上是统一的。北洋军阀可谓“
卧虎藏龙”。即袁世
凯手下有著名的“北洋三杰”。段祺瑞任炮兵总办
(虎),冯国璋任陆军总
办(狗),王士珍任工程兵
总办(龙)。
(二)袁世凯死后的权力交接
袁世凯死前
,在“嘉禾金简”上推荐继任者时
给后人留下难题,即在“嘉禾金简”上写了三个人
名,徐世昌
、段祺瑞和黎元洪。老谋深算的徐世昌
自觉在实力上其不如段祺瑞,在法理上不如黎元洪,
乃决
定“退耕让位”。经过权力的角逐,最后决定
由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冯国璋任副总统。
(三)北洋军阀分裂表现
29
在1916年袁称帝败亡
之后,连这种形式上的
统一也维持不住了,中国陷人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北洋军阀分裂成三大
派系,皖系首领段祺瑞,
直系首领冯国璋,冯国璋死后其部下曹昆和吴佩孚
与段祺瑞抗衡,山海
关外有奉系首领张作霖,1928
年张作霖被炸死后由其子张学良统帅。
这种局面之所以形成
,其深刻的原因,一方面
是由于中国主要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而没有形成统
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市
场,另一方面是由于帝国主义
国家在中国采取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这
些割据称雄的各
派系军阀之间,或者为了争夺中央
政权,或者为了保持与扩大自己的地盘,进行连年
不断的纷争
,引发多次的战乱。
军队是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主要支柱。各派军
阀竞相扩充军队。为了支付
庞大的军费,军阀政府
不惜以出卖国家利权为代价大量举借外债,并采取
强售公债、强迫借款、
滥发纸币,尤其是增加赋税
30
等办法,对各阶层人民主要是广大农民进行直接的
掠夺。
军阀的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民带来无穷
灾难,使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中国的出路是什么?这个问题再一次被提到了
中国人民的面前。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是与旧文化相对而言的,是对于千百年
来的历史沉淀,沉淀而成的旧文化的扬弃、超越。
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先进
分子曾经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
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
而三地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
的建
立,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
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
数先觉者的
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
31
<
br>“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中国国民的
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
因
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期廓
清蒙昧、
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
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
文化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
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
的旧文化的斗争。
这个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后改名《新
青年》)开始的。1917年
1月,爱国民主主义者、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
学校长。他聘陈
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
辑部也随之迁至北京。1918年1月,《新青年》由
陈独
秀个人主编的刊物改为同人刊物。李大钊、鲁
迅、胡适等参加编辑部并成为主要撰稿人。《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与
32
“科学” <
br>《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
所谓拥护“德先生”(Democracy)和“赛
先
生”(Science)。
民主和科学的具体涵义是什么?在陈独秀看来,
民主
,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
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科学,则有广狭二义:“狭
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
他强调要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
研究社会。
孔学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进入民国时期,
北洋军阀政府仍然把孔学
当作宗教教条一样强迫人
民去信奉。那时统治阶级及其帮闲者们的文章和教
育,不论它的内容和
形式,都是八股式、教条式的。
这种情况,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民族
的生机和创造
力。
由于孔子所提倡的,是“封建时代之道德、礼
33
教、生活、政治”,与“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的
目标不相适应,所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定,<
br>为了提倡民主和科学,给发展资本主义扫清思想障
碍,必须对孔学进行批判。为此,他们大声疾呼
:
“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
学说,何以造新国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
已吁!”
(三)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1.对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提倡,有振聋发聩
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提
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正因为如
此,这两个口号在当时即获得
了人们广泛的赞同,
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事实上,当封建主义还在政
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支配
地位的时候,对于资产阶
级民主主义的提倡,在客观上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
作用。这些启蒙思想
家,是敢于向两千年来神圣不
34
可侵犯的封建礼教进行自觉挑战的第一批不妥协的
战士。
2.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
立思考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
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
首先,他们指出,孔学并不等于全部国学。
其次,他们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
再次,他们也没有把孔学说得一无是处。
3.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而这个
闸门一被打开,各种新思潮的涌流就不仅不可避免,<
br>而且是无法遏制的了。正因为如此,“在那时,这
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
(四)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一些弱点。
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
35
国发
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
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
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但是,
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
br>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
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
民
性,是不可能的。
3.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
批判精神,他们
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
的方法。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
的坏,好就
是绝对的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
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五)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怀
疑
事实上,在当时的先进分子中,有的人在宣传
36
西方资
产阶级民主主义时,就已经开始对它有所怀
疑和保留了。他们之所以对资本主义持某种程度的
怀
疑和保留的态度,是因为:
1.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
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
2.19
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
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
克
服的矛盾
3.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
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
国的可行性产生
了极大的疑问
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
去。怀
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新文化运动左
翼人士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怀疑,推动着他们去
探
索挽救危亡的新的途径,为他们以后接受马克思
主义准备了合宜的土壤。
这样,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就分成了两个潮
37
流。一
部分人(如李大钊等)继承了它的科学和民主
的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另一
部分人(如胡适等)则沿着资产阶级的道路继续走下
去了。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
是他们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所作出的一种
选择。
马克思主义学说在19世纪40年
代创立以后,
在长时间里,其影响主要限于欧洲。孙中山、朱执
信、梁启超等人虽也提过一下马
克思,不过在俄国
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并没有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
(一)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揭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1917年俄国爆发的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中
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
产阶级民主主义转
向社会主义。
38
十月革命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
史事件。
2.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它昭示人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永恒的,无
产阶级
和其他劳动群众一旦觉醒起来、组织起来,
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创造出维护绝大多数人利
益
的崭新的社会制度。
3.沟通了东西方革命的桥梁
由于这个革命发生在中国学习西方的努力
遭到
失败、中国的先进分子陷于彷徨和苦闷之中的时候,
它确实使中国人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
望。李大钊
说,十月革命所开始的,“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
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我们在这黑
暗的中国,死寂
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
夜中得一小小的明星,照见新
人生的路”。
(二)十月革命对中国先进分子的启示
十月革命怎样推动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
39
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呢?
1.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
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十月革命发生在其国
情与中国相同(封建压迫
严重)或近似(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因而对中国的
先进分子具有特
殊的吸引力。他们感到,中国国情
“皆与俄国相近”,所以中国“须有同类的精神,
即使用革命
的社会主义”。青年毛泽东兴奋地说:
“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
皆走不
通了的一个变计”,“只此方法较之别的方
法所含可能的性质为多”。
2.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先例,推动了社会
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诞生
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
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
社会主义思想
在中国的传播。
1919年苏维埃俄国第一次对华宣言声明放弃
40
沙俄在中国攫取的一切特权,更引起人们很大的震
动。《新青年》刊登的读者来信即提出, 我们要由此
跨进一步,去“研究俄国劳农政府的主义”,赞同
它“所根据的真理”。
3.使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
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
所遵循的主义。这样,在十月革命以后、五四运动
前后的中国思想界,就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 月社
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为一股有相当影 响的思想
潮流。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李大钊。
五四运动前,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李大钊,从
41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马克
思主义的?
留学日
本,使李大钊初步打下了社会主义的思
想基础。辛亥革命之际,李大钊已经在政治舞台初
露头脚
,他热情地向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动情
地欢呼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建立,1913年,他留
学日本,而在这之前,李大钊并没有读过或者谈过
社会主义,东渡日本后,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
br>李大钊在早稻田大学留学期间,日本早期著名的社
会主义者安布吉雄正在该校任教授,对此,在早
稻
田大学百年时这样描述到:李大钊曾在政治部经济
学科学习,深受安布吉雄经济学的影响。
十月革命后,他非常关注、潜心研究和热情宣
传十月革命。李大钊是从爱国的立场出发,从民主
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十月革命以后,他于
1918年7月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
文,认
定资本主义文明“当人盛极而衰之运”,“二十世
42
纪初叶以后之文明,必将起绝大之变动”。在同年
11月、12月发表的《庶民的胜利》、《Bol
shevism
的胜利》两文中,他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
世界革命的先声”,确信“将
来的环球,必是赤旗
的世界”。1919年9月、11月,他发表了《我的
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世
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并且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与以往一些人对马克思学说所作的片断的、不确切
的表述
不同,他的这篇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已
经具有相当完整的形态,而且得到了基本正确的阐
释
。这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
主义者。
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919年5月爆
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
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个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
43
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1.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在1914年至1918年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
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相当迅速的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也进一步成长起来。五四运动
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经达到200余万人。这样
,
五四运动就获得了比以往的革命斗争更加广泛的群
众基础。
2.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
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
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3.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在当时,陈独秀就说,十月革命以后,“中国
人也
受了两个教训:一是无论南北,凡军阀都不应
当存在;一是人民有直接行动的希望。五四运动遂
应运而生”。毛泽东也说,俄罗斯以民众大联合打
44
倒贵族、驱
逐富人的事实,使“全世界为之震动”。
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异军特起,更有中华长城渤
海之
间,发生了‘五四’运动”。
(二)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
中国外交的失败
在1919年上半年召开的巴黎“和平会议”上,
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
退外
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
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这个由
几个西方
列强把持的会议,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
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会议给予中
国的,只是归
还八国联军入京时被德国掠去的天文仪器而已。北
洋政府居然准备在这样的和约上
签字。消息传到国
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运动由此
爆发。
(三)五四运动的过程
1. 1919年5月4日~6月3日
45
运动中心在北京,运动主体是学生。
第一个高潮:
5月4日,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
楼。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北京十几所学
校的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示威
游行。学界的宣言呼吁:“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
br>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
亡了!同胞起来呀!”
第二个高潮: 5月19日,挽留蔡元培
2. 1919年6月3日~6月10日
运动中心在上海,运动主体是工人、市民和学
生。
第三个高潮:
6月5日,实现“三罢”。
学生的爱国行动受到北洋政府的严厉镇压。正
当学生的爱国运动面
临夭折的危险时,中国工人阶
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从6月5日起,
上海六七万工
人为声援学生先后自动举行罢工。工
46
人罢工推动了商人罢市、
学生罢课。随后,这场反
帝爱国运动扩展到了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
这时,运动突
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
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
围的革命运动
了。斗争的主力由学生转向了工人,
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了上海。
第四个高潮:
6月10日,罢免卖国贼
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于6月
10日释放被捕学生,
并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
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3.
1919年6月10日~6月28日
运动中心在巴黎,运动主体是留学生。
第五个高潮:
6月28日,中国代表陆征祥拒签
《巴黎和约》。
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巴黎
和约
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
(四)五四运动取得胜利原因
47
1.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
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上海学生联合会在告同胞书中说:“学生罢课
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工界
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2.社会各阶层联合的作用
3.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
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指导
当时有人写
诗称赞陈独秀、李大钊:北大红楼
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
双悬照古今
。
(五)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由于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它
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
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
48
两个阶
段。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认识的阶段,这
典型地表现在义和团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
第
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
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
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
质,这种认识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
。
在这场运动中,提出了“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
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
新政府”
这样的口号。这表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了。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
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
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
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有力地打破了人
49
们对于资本主义列强的幻想。
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
工人在斗争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事实,给予先
进的知识分子以真切的教育。那些接触了社会
主义
思潮、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脱下学生
装,穿上粗布衣,开始到工人中去进行宣
传工作和
组织工作。他们发挥了某种先锋和桥梁的作用。而
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
程,也就是马
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这样,五
四运动就为1921年中国共产
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
和干部上的准备。
(六)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的重大事件。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
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从时代特点看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