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词义解释技巧
日记200字-韩国汗蒸房
○
高教高职研究
2008
年
4
月号上旬刊
论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词义解释技巧
方艳
210029
)(
南京审计学院对外
汉语系
,
江苏南京
摘要
:
汉语词汇的词义网络是汉语学习者熟悉汉<
br>语世界并形成认知概念的基础
。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
采用直观释义
、
以旧词解释新词
、
根据语素推测词义
、
语
境释义
、
汉语与学生母语的对比
、
近义词比较和反义词
对比
、
学生讲
解等解释词义的技巧可以加强教学效果
。
关键词
: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引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
词语既是词汇成员又是语法
结构单位
,它本身具有词汇意义
,
同时又是语法意义的
承担者和体现者
,
因
而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让
学生掌握汉语词汇的音
、
义
、
形和基本用法
,
培养在语
言交际中对词汇的正确理解和表达能力是汉语词
汇教
学的目的
。
其中汉语词汇的词义网络是汉语学习者熟
悉汉语世界并形成认
知概念的基础
,
因此在对外汉语
词汇教学中如何解释词义
,
让学习者
更好地理解词义
就需要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法中运用具体有效的技
巧
。
本文结
合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作了分析和归纳
。
一
、
直观释义
直观释义是利
用实物
、
图片
、
幻灯
、
动作演示等直
观
、
形象的教学手段来解释词义
。
徐子亮
(
1999
)
指出用
表象编码的词汇
,
一般来说很具体
、
很形象
、
很直观
,
可
以依托形象直接跟目的语沟通
。
比如
“
牛奶
”
绿茶
”、“、
菠萝
”
中国结
”
等
词语可以通过直接呈现实物让学
“、“
生一目了然
;“
龙
”
四合院
”
裁判员
”
约会
”
挂
、“、“、“、“号
”
着急
”
哭
”
等词语可通过显示其所指事物或情、“、“
状的图片
、
幻灯片方便学生理解
;“
拉
”拖
”
拿
”、“、“、
递
”
抬
”
提”
端
”
扶
”
搀
”
等这些词单靠翻译
,
“、“、“、“、“、“
是很难区分意义
,
可通过演示具体的动作
,
使学生准确
地理解词义
。
直观的释义方法生动
、
活泼
,给学生以视
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它利用
语
言习得的认知规律
,
直接把目的语词汇的形音义与具
体的物象
、<
br>情状融为一体
,
而省却了借助学生母语翻译
这一中间环节
,
既
便于理解
,
又可加深记忆
。
二
、
以旧词解释新词
用
学生已经学过的汉语词汇来解释新词
,
这比借
助母语翻译或查阅汉语词典更能让学习者
接受
。
学习
者在汉语习得的初期特别是零起点阶段把母语视为唯
一语言靠山是
很自然的也是必要的
,
但长久养成习惯
即遇到一个新词就查用自己的母语怎么解释就不
科学
了
。
因为学生不能养成用汉语来思维的习惯
,
汉语水平
最终会受限制
,
而且母语的释义也未必准确
。
查阅汉语
词典虽然可以
找到较准确的解释
,
但词典是针对本族
人语文学习的
,
解释的语词常
常成为学习者接受的瓶
颈
。
如
“
耳背
”
一词现代汉
语词典解释为
“
听觉不灵
”,
[
1
]
汉语水平词汇
和汉字等级大纲
》
中没有
“
听觉
”
灵
”《,“是丁级词
。
这样的解释还是不易让学生明白
,
用已学过
的词句来
解释
,“
听力不好
,
声音小了就听不见
”,
简单
易
懂且信息量也大
。
再如
“
提醒
”
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
释为
“
从旁指点
,
促使注意
”,
直接说给学生反而越解释
越复杂
,
可改为
“
叫做事的人注意
,
不要忘了要做
的
事
”。
以旧词解释新词
,
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摆脱母语翻
译
的局限
,
正确地理解词义
,
而且可以复习
、
巩固所学
过的词语
,
提高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
。
三
、
根据语素推测
词义
引导学生根据新词中学过的旧语素的意义来推测
新词的意义
,
这种方法在
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受重视
程度不够
,
而这种训练对外国留学生又显得很有必要。
长期以来
,
词本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
词汇教
学完全照搬西方语言学词本位理论而忽视汉语
词汇的特点
。
生词只给词义
,<
br>不给字义
,
不考虑构词因
素
,
不对汉字
(
语
素
)
和构词法进行解释
[
2
]
。
由于看不到汉语词汇的规律性
,
外国学生学习时对汉语词汇规律的科
学利用也就无从谈起
。
他们记忆生词像记忆西语词一样
,
总是从词的整体出发
,
不知道
词中每个汉字都有独立的
意义
,
更不知道能从汉字
(
语素
)
的结合中推导出新词的意
义
。
因此学过
“
鸡蛋
”<
br>却不知道
“
鸡
”
笔记
”
却不懂
,
明
白
“
笔
”
成绩单
”
存款单
”
惩罚
”
仍不清楚
“
罚单
”
“
、“、“。,
学过
“
培养学生根据语素的意义推测词义的能力
,
对于
提高学生的理解
、
阅读能力很有帮助
。
比如学习
“
电费
”
一词
,
教师提醒学生
“
费
”
是已学
过的语素
,
是
“
花掉的钱
”
的意思
,
那么
“
电费<
br>”
就是
“
用
电而花掉的钱
”
路费
”
水费
”
生活
。
以后再学习
“、“、“
费
”
服务费
”
邮费
”
就容易多了
。
又如
“
同感
”
一词
,、“、“
学生知道了
“
同
”
是<
br>“
同样
”
的
“
同
”
感
”
是
“
感觉
”
的
,“
感
”“
,
整个词
义就明白了
。
四
、
语境释义
以
“
第二语言学习”
作为出发点
,
语境可提供相关
细节信息勾勒目标词的特征
,<
br>将词语抽象的定义知识
具体化
,
其操作形式主要体现为提供典型的例句
。
因为
句子本身提供了语言环境
,
某种程度上可表现为一定
的情景内
容
,
使词汇意义通过与该词前后的语言信息
相互作用而得到方便
、
直
接的体现
。
如讲
“
质量
”
一词
,
词典的定
义较抽象
:“
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
”,
教学时
我们只需举个简单的
例句
:“
这双鞋穿了两个星期就坏
了
,
质量真差呀
”,就能让学生马上领会该词的意思
。
特别是在教汉语虚词的时候
,
例句的设
置显得更
为重要
。
由于虚词意义虚空
、
抽象
,
难以
把握
,
例句不仅
要提供信息
,
而且信息量要尽可能显示出其中隐性的
逻辑语义关系
,
否则就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
这样的句
词义
解释
220
2008
年
4
月号上旬刊
○高教高职研究
子可能会让我们本族人觉得罗嗦
,
冗余度大
,
但对
汉语
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外国人来说
,
可能正好
。
如
“<
br>还
是
”
在对话里
,
表示比较
、
选择的意义<
br>。
例句
“
我们还是
走着去学校吧
”
并不能较好地显示
这一意义
,
而例句
学校离这儿很近
,
我们不用骑自行车了
,
还是走着去
“
吧
”
中包含了比较的信息
,
选择的意
义就会让学生很自
然地领会
。
又如
“
并
”
和
“
又
”
都能表示多种语法意义
,
其
中之一都可以表示加强
否定语气
,
但两者又是有区别
的
。
例句
“
她晚上并
没有去跳舞
”
和
“
我爸爸又不喝酒
,
不能显示这两个词的使
用差异
。
我们把你买酒干吗
?
”
这两个例句分别扩展成两组对话。
对话
(1):
—
小李晚
——“
她晚上并没有去跳舞<
br>,
陪我逛街上又去跳舞了
?
”———“
了
。”
并”
在这样的上下文语境中显示的逻辑语义为
:
“
强调说明事实不是所说<
br>、
所想的那样
。
我们多呈现几对
该用法的情景对话
,
学生就对
“
并
”
的这一的具体用法
比较清楚了
。
对
话
(
2
):—
这瓶酒是我从成都买来送
——“
我爸爸又不喝
酒
,
你买酒干吗
?
”
给你爸爸的
。”
—
—
—
“
又
”
在上下文语境中显示的具体用法为
:
人们要否定<
br>“
某种事情或某种想法时
,
不采取直接否定的方式
,
而是通过否定该事情
、
该想法的前提条件来达到的目的
。
当
然我们不
是要把这些抽象的解释告诉学生
,
而是将这
类对话举一反三呈现给学生
,教学效果也就达到了
。
五
、
汉语与学生母语的对比
将汉语的词义
与相应的学生母语的词义进行对比
,
指
出词义的异同
,
可以防止学生
由于把汉语的某个词与相应
的翻译完全等同起来
,
从而避免他们在使用时出现偏误。
学生用母语对译导致的偏误跟我们对外汉语教材
中每课的词汇表有直接关系
。<
br>教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内容
,
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
对词
汇释义常用的方
式是给出汉语词条对应的外文
(
主要为英语和日语
)
注
释
。
然而由于各民族的语义系统在自身的完整结构中
呈发散性结构
,
从而导致两种语言词义对应的可能性
和非对应的必然性
,
词义的部分对等<
br>、
词义项缺位等现
象普遍存在
。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特别是教授母语背景
一致的学生时有必要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到这种不等
值性
,
从而更好地掌握汉
语使用的规律
。
我们以与英语的对比为例
,
两者的关系可表现为
汉语
词义与英语词义完全一致
,
汉语词义与英语词义
部分一致
,
汉语词义
在英语词义中义项缺位这三种情
况
。
汉英两种语言词义完全一致的以科技术语
、
学术及
专业用语
、
专有名词为主
,
且这些词都不是常用词
,
对
学生的汉语学习没有太大的干扰
。
汉语词义在英语词
尚
义中义项缺位的情况
,
主要指在英语世界里不存在
、
未出现或无法找到适合配
对汉语词语的英语词语
。
这些
词一般也较少见于对外汉语教材
,
偶尔
出现时我们应尽
可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
。
汉语词义与英
语词义
部分一致的情况是我们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的
。
它主要表现为
:(
一
)
汉语词义范畴包含英语词义
时间到了
”
范畴
,
如
“:
Time
’
sup
[
3
]
,
我们应让
学生知道汉
语
“
时间到了
”
既可以用于宣布某一活动的开始
,
也可
以宣布某项活动的结束
,
而英语
“
仅用于宣
Time
’
sup
”
布某一活动的结束
。
(
二)
汉语词义范畴内含于英语词
顺便
”
除了
“
顺
义范畴
,
如
“:
bytheway
[
3
]
,“
bytheway
”
便
”
这个义项外还包括
“
在途中
”
的义项
,
要提醒学生这
两者的使用差异
。(
三
)
汉语词义范畴与英语词义范畴
都是神话
交叉
,
如“
龙
”
龙
”
和
“
:
dragon[
4
]
,
中国
“
dragon
”
参考
文献
:
中出现的一种动物
,
现实中并不存在
。
它们有很多共
同
点
,
比如可以飞翔
,
身披鳞甲
,
头生触角等等<
br>。
但中国
龙
”
是高贵
、
吉祥
、
腾飞
的象征
,
而长有翅膀
、
口喷烈焰
“
是凶恶
、
残暴的象征
。
讲清楚它们的内涵对
的
“
dragon
”<
br>学生正确理解汉语
,
了解中国文化有很大帮助
。
六
、
近义词比较和反义词对比
近义词比较是指将学过的词义相近的词与新词进
行比较
、分析
,
向学生讲清它们的共性与个性
。
留学生
随着汉语词汇量的
增加
,
碰到的近义词会越来越多
,
特
别是到了中高级阶段
,
若不对近义词作适当的比较
,
会
直接影响留学生比较准确
、
得体地用汉语组织语言进
行口头或书面交际
。
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
创造
”
和
“
制造
”
造
”(
1<
br>)
对比基本义
,
比如
“,
虽然都是
“,
但<
br>“
创造
”
出来的是以前没有的
,“
制造
”
出
来的都是已
有的
。
(2)
对比感情意义
,
比如
“<
br>出售
”
出卖
”、“,
都有卖的
意思
,
但“
出卖
”
含有贬义
。(
3
)
对比语体意义,
比如
“
看
法
”
和
“
观点
”
,
前者多用于口语
,
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
反义词对比是用一
个已经学过的反义词的否定形式
来解释词义
。
这对学生理解词义
,
建
立词与词之间的联系
很有帮助
。
这种方法有它的局限性
,
限于两个意
义上完全
脏
”
可以解释为
“
不干净
”
偶
互
相排斥的反义词
。
例如
:“,“
尔
”
可以解释为
“
不经常
”
枯燥
”
可以解释为
“
没有趣
,“
味
”
完美
”
可以解释为
“
没有缺点
”陌生
”
可以解释为
,“,“
不熟
”
等等
,这样的解释简单清楚
,
容易让学生接受
。“
七
、
学生讲
解
这种方法是让学生主动参与
,
在课上用汉语讲解所
学的新词语
,<
br>然后由教师修正
、
补充
。
它适用于较高年级
的学生
。
由于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激发学生的表
达欲望和学习热情
,<
br>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
学生往
往表现出较大的兴趣
,
课堂
气氛也比较活跃
。
我们可以
在学新课之前先给学生们分配任务
。
为了
保证每个学生
都有机会
,
要讲的量不能太多
,
每人大概准备一两个生
词就可以了
。
从他们开始准备到在课堂上讲解
,
其实每
个学
生都经历了语言学习中输入再输出的过程
,
因此能
较扎实地掌握新知识
。讲之前他们先通过查阅资料
,
弄
懂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
然后还得
考虑怎么来表现
、
外化
自己理解的内容
,
让其他学生更好地接受,
因此想方设
法通过总结例句
,
呈现图片
、
卡片等多种
教学设计来配
合自己的讲解
。
等学生把各个环节都处理好了
,
他们对
自己所讲词的词义和用法已进行了很好的学习和巩固
。
在这整个过程中
,教师必须对学生没讲清楚的地方给予
及时
、
到位的修正和补充
。
当然
,
我们认为这种方法的采
用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
,
也会
占用他们较多的
时间
,
因此我们不提倡将之作为常用的方法来使用
,
可
以选择适当的机会用该方法调整一下学生的情绪
。
[1]
徐子亮
.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
[M].
北京
:
华语教学出版社<
br>,
2000.
[2]
贾颖
.
字本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J].
汉语学习
,
2001
,(
4
)
.
[3]
刘德联
.
中级汉语口语
[M].
北京
:
北
京大学出版社
,
2002.
[4]
陈灼
.
桥梁
・<
br>实用汉语中级教程
[M].
北京
:
北京语
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br>,
2000.
基金项目
:
江苏省教育厅教改课题
—“
文学语言类课
程立体化教学的探索
”
基金资助项目
(
苏教高
[2005]27
号
)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