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观地形
福建三支一扶-株洲市教育网
第三部分 景观设计要素
景观地形的改造与利用
一、景观地形<
br>•
•
1.1 概念:
“地形”是“地貌”的近义词,意思是地球表面三度空间的
起伏变化。简而
言之,地形就是地表的外观。就风景区范围而言,地形包括如下复杂多样的
类型
,如山谷、高山、丘陵、草原以及平原。这些地表类型一般称为“大地
形”。从园林范围来讲,地形包含
土丘、台地、斜坡、平地,或因台阶和坡
道所引起的水平面变化的地形。这类地形统称为“小地形”。起
伏最小的地
形叫“微地形”,它包括园内地形微弱的起伏变化,或是道路上石头和石块
的不同质
地变化。总之,地形是外部环境的地表因素。
•
•
在景观中,地形有很重要的意义:<
br>地形直接联系着众多的环境因素和环境外貌。此外,地形也能影响某一区域
的美学特征,影响空间
的构成和空间感受,也影响景观排水、小气候、土地
的使用,以及影响特定园址中的功能作用。地形还对
景观中其它自然设计要
素的作用和重要性起支配作用。这地形些要素包括植物、铺地材料、水体和
建筑。
一、景观地形
•1.2 地形的美学特征
•风景园林师独特而
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灵敏地利用地形
和熟练地使用地形的能力。此外,风景园林业还标志着为公众
的使用和享受而改变和管理地球表面。
各类型的地形能直接影响与之共存的造型和构图的
美学特征。
从各种与小地形有关的欧洲园林设计的比较上便可窥见一斑。
例如,意大利台地园完
全顺应了丘陵似的意大利地形,其设计
方式就是将整个园林景观,建造在一系列界限分明、高程不同的台地上。这些高出的台地有开阔的视野,以便能充分地收览
山谷的美景。18世纪英国的“风致式
“园林是时代的文化和
经济变迁的反映,它具有平缓起伏的地形,自然丛生的树木,
以及自然曲
折的水体等特征。自然式学派的这些特征清楚地说
明了典型的英国式乡村的地形特征。
上述的园
林学派的特征和布局,都直接与其所处地区的地形特
征相关联。而如将上述的三种风格相互调换,交错布
局,其设
计效果将不伦不类,毫无欣赏价值。
•
•
一、景观地
形
•由于其它设计要素必须在不同程度上与地面相接触,因而地形便成为室外环境中的基础成分,它是连接景观中所有因素和空间的主线。在平坦的地方,地形的这一普遍作用便是统一和协调,它
可以
从视觉和功能方面将景观中其它成分交织在一起。相反,在丘陵或山区,地形的统一作用便
失去了效果。
因为在这些地区,山脊和高地常常将整个区域分割成各独立的空间和用地。
一、景观地形
•在丘陵或山区内,山谷
(低点)和山脊(高点)的
大小和间距也能直接影
响
景观的韵味。当某人
穿过景点时所观察到的
虚(山谷或低点)、实(山
脊或高点)空间
之间的
比例,可构成不同的韵
律。
一、景观地形
•1.3
地形的功能
•
•
1.3.1 利用地形控制视线——造景功能
(1)障景;
(2)营造透景线;(3)景观序列或者景观层次的营造。
一、景观地形
•1.
3.2 利用地形排水
•
•
•
地面越陡,径流量越大,流速越快。地面太陡,
就会因流速太快而引起水土
流失。
种植灌木的斜坡为防止水土流失,必须保持10%的最大坡度
,而草坪地区为
避免出现积水,就需有不小于1%的坡度。
调节地表排水和引导水流方向,乃是
园址地形设计的重要而又不可分割的部
分——水线
•创造小气候条件
•地形能影响光照
、风向、以及降雨量。
一
、景观地形
•
•
•
•
•
1.4 地形的表现方式
1
.4.1等高线
原有等高线——虚线
设计等高线——实线
等高线不能交叉、不能穿路<
/p>
一、景观地形
•等高差
•
•
•
•
•
所谓“等高差”是指在一个已知平面上任何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而
且
等高差是一个常数,它常标注在图标上。
例如,一个数字为1m的等高差,就表示在平面上的每一条等高
线之间具有1
m的海拔高度变化。
1.原地形等高线应随手用短线(虚线)表示。
2
.改造后的地形由平面等高线在平面图上用实线表示。土地表面所出现的任
何变动或改造都称之为“地形
改造”。
为完成一系列设计目的,而在园址上进行地形的改造是非常必要的:(1)建造
合理的
排水系统;(2)地形改造后的园址应适应这些因素如:建筑物、道路、
停车场,娱乐场所等等;(3)
创造出具有美学价值,悦人眼目的地平面。关于
地形平整的其它目的和而在平面上所形成的线叫等高线。
< /p>
一、景观地形
•1.4.2 比例法
•坡度表示法
一、景观地形
•1.4.4 各种坡度适宜建造类型
•
•
0%~1%(过于平坦):
这种比例的斜坡总的说来排水性差。除了适宜作为受保护的潮湿
地外,几乎不适宜作
室外空间利用和使用功能的开发。1%的坡度最好让其成为一片开阔地或是一片保护
区,
在这些区域偶尔出现的积水,不会带来任何副作用。
l%~5%:
该比例的坡度对
于许多外部空间和地形使用功能来说比较理想,为外部的开发提供最
大的机动性,适应大面积工程用地的
需要,如楼房、停车场、网球场或运动场等。而
且不会出现平整土地的问题。不过,这种条件的坡度有一
个潜在的缺点,那就是如果
其在一片区域内延伸过大,就会在视觉上变得单调乏味。此外,这类斜坡若坡
度较平
缓,那么在不透水土壤上的排水会成为一个问题。下面是这一类斜坡更具细的情况:
1%
的坡度:
假定的最小坡度,主要是草坪和草地。
•
•
•
•
一、景观地形
•
•
•
•
•
•
2%的坡 度:
这是适合草坪运动场的最大坡度。就这种斜坡而言,它也同样适合平台和庭院铺地。
3%的 坡度:
这一比例使地面倾斜度显而易见。若低于3%的比例,地面则相对呈水平状。
5%~10 %的坡度:
这一坡度的斜坡可适合多种形式的土地利用。依据斜坡的走向,合理安排各种工程要
素。在这种坡度上若配置较密集的墙体和阶梯的话,完全可能创造出动人的平面变化。
排水性良好,但若 不加以控制,则很可能会引起水土流失。作为人行道来说,10%的
坡度为最大极限坡度。
10 %~15%起伏型斜坡:
对于许多土地利用来说,这种坡度有过于陡斜的感觉。为防止水土流失必须尽量 少动
土方,减少土方挖填量,并使其与地形在视觉上保持和谐。在该种斜坡的高处,通常
视野开 阔,能观察到四周的景观。
大于15%的陡坡:
大于15%比例的斜坡,因陡峭大多数不适于土 地利用。特殊条件下,对该种状况的地
形使用得当,它便能创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动人的景观。(美国 建筑师 莱特)
•
•
•
•
一、景观地形
•1.4.5
地形的景观特征
•
•
•
1).平坦地形
当站立于或穿行于一平坦地形
时,总有一种舒适和踏实的感觉。水平地面成为人们站立、聚会或坐卧休息
的一个理想的场所。基于同种
原因,水平地域也为建造楼房的理想场所。
缺乏三维空间的平坦水平地形自身不能形成私密的空间限制空
间,私密性的建立必须依靠地形的变化和其
它因素的帮助地形,创造一种开阔空旷的、暴露的感觉,看不
到封闭空间的迹象(虽然天空和地平线,的确
扮演着暗含的空间边缘的角色),没有私密性,更没有任何
可蔽挡不悦和噪音、遮风蔽日的屏障。由此,为
了解决其缺少空间制约物的问题,我们必须将其加以改造
,或给它加上其它要素,如植被和墙体。
美学特征
平坦地形具有宁静的特征,存在着对水平面的
协调,水平线和水平造型成为协调要素
垂直形状与水平地形形成对比
使用特征
水平地形
允许所给点向各个方向发展,适合大规模散布的建筑、停车场和娱乐设施
抽象几何形状适宜安置在平坦地
形上
•
•
•
•
•
•
一、景观地形
•
•
地形的景观特征
凸地形本身
是一负空间,但它却建立了空间范围的边界。凸地形的坡面和顶部限制了空
间,控制视线出入。凸地形较
高的顶部和陡峭的坡面,强烈限制着空间。凸地形在景观
中可作为焦点物或具有支配地位的要素,特别是
当其被较低矮、更具中性特征的设计形
状所环绕时。
如果在凸面地形的顶端焦点上布置其它设计
要素,如楼房或树木,那么凸面地形的这种
焦点特性就会更加显著,凸面地形的高度将增大,从而使其在
周围环境中更易显而易见,
并能更加突出其重要性。
视野开阔,适合作为观景场所
•<
br>•
•
•
•
•
山脊
山脊提供了许多个外倾于周围景观的
观景点,山脊的终点景观视野效果最佳(建筑)。
障景作用
道路沿山脊布局,视野好,排水好。
在场地设计中,道路、建筑、停车场均沿山脊布局,
而谷地和洼地则是已被保留为开放空间。
一、景观地形
•凹地型
•
•
••
•
凹地型是具有内向性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他可以将该空间中人的注意力集中于其中
心或底层,通常给人分割感、私密感、封闭感。
由于凹地型具有封闭性和内倾性,因而一般作为
舞台或剧场,人们可以从四周观看表演。
改善小气侯
河流、排水
在谷地内修路或者进行
建设时,最好将设施分布在谷底边缘高于泛洪区的地方。同时要
避开潮湿地段,不使敏感的生态环境遭受
破坏。
•谷地
一、景观地形
•地形的实用功能
分隔空间
一、景观地形
•地形的实用功能
•控制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