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恐惧症(Scriptophobia)
玛丽莲梦兔
735次浏览
2020年07月30日 07:1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scarce-尔曹
by 李笑来 on 20080913
in 写清楚(系列)
豪斯医生的口头禅是“Everybody lies…”——这是不争的事实。人们撒谎的动机很多,而其中最普遍的除了“别有用心”之外就可能是“恐惧”了。无论是谁总有害怕的东西,有人怕蛇,有人怕鬼,有人害怕演讲……人们害怕的东西真的是千奇百怪,不妨看看这里——有人整理了英文中“XX恐惧症”的所有词汇,大抵上有六百个左右的专门词汇。其中有一个就是这篇文章所关心的,叫“Scriptophobia”——“写作恐惧症”。如果将要写出来的东西只是写给自己看的话,谁都不怕。“Scriptophobia”指的是“Fear of writing in public”,即,写出来的东西要给别人看的话,就可能要产生恐惧了,尤其在考试中写作——当写出来的东西将决定未来命运的时候。如果你有“写作恐惧症”,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人们害怕困难。由此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害怕写作——因为写作是一种很难习得的技能。习得任何技能的过程中,最困难的是“协调”。单一的技能通常很容易掌握,走路谁都会,跑步也不难,跨栏就不是谁都能很快学会的了。为什么呢?因为跨栏需要“跑”和“跳”两种技能的同时,还需要两种技能有效地协调才可以。游泳,是很多人一生都不会或学不会的运动项目,因为游泳需要协调的更多——对水的恐惧,上肢的运动,下肢的运动,还要与“呼与吸之间的协调”协调……
“识字”已经不容易,识足够多或者尽量多的字就更难了,而“造句”就已经是很多人憎恨的学习活动,因为要把“识字”、“阅读理解例句”、“观察”、“总结”,乃至“创造”各种能力全方位地协调起来。“阅读理解能力”其实是很多人并未掌握(或者准确点,并未完全掌握)的能力。尽管有些人由于生理原因患有“诵读困难”(Dyslexia,比如,有少数人读到的一切文字在眼睛里都是反方向的。),但更多生理正常的人在接受过所谓的“高等教育”之后,依然无法分辨文章中“事实”与“看法”之间的区别(Facts and Opinions),没有能力读懂字里行间的意义(Unstated premises and connotations),甚至连字面含义都可能完全忽略(Most people see and only see what they want to see)。
“写作”要比“识字”、“造句”、“阅读理解”困难许多。从根本上来看,写作起码要协调两种本身就已经很不容易的技能——“想明白”和“写清楚”。“想明白”有多难,抽时间看看“想明白系列”中的文章就会有个大致的了解——想明白的障碍不仅仅来自于“逻辑训练的缺失或不完整”,还来自“逻辑学本身也有种种局限”,更令
人沮丧的是,很多障碍来自于我们人类共有的、与生俱来的心理局限。而“写清楚”更是不容易。写清楚不仅仅涉及到“词汇量”、“语法知识”(很多人总是错误地认为自己的语法是没有任何瑕疵的——这与“绝大多数的司机坚信自己的驾驶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之上”一样滑稽且荒谬),最重要的是还涉及到另外一个涉及很多领域的技能——“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standing in others’ shoes)。
除了以上提到的各种本质性困难之外,“写作恐惧症”还有更多外界诱因。比如,成长过程中无数老师会貌似循循善诱地建议学生“再好好想想……”却从来不教学生“如何正确地想”。比如,学校里的所有作文考试从来都没有“公开的评分标准”,甚至从来都让学生觉得“一切只看老师的心情”,乃至于学生从来不曾写作当作“交流”、“分享”、“积累”的工具,而最终只不过是“迎合那些面目可憎、用意阴险、无常而又善变的评分者”的工具。高中毕业之前,与写作有关的老师只有“语文老师”,好像“思考”是学生与生俱来的能力一样,好像词汇(砖头)加上语法(水泥)就可以写出好文章(漂亮房子)一样(Articles are written by words just as houses are built with bricks, but merely a collection of words cannot be called an artile just as a pile of bricks cannot be called a house.)。
而语文老师这个群体中的个体多样性与他们之间的异同繁杂程度绝不亚于“蚂蚁”这个群体——据说地球上的蚂蚁大约有14,000个种类,其中已有12,000个种类被详细分类——可是几乎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坚信自己是“正宗”的语文老师。每个老师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一套规则或者戒律要学生遵守并且往往“懒得解释”,一旦学生提出疑问,就用“你怎么连这个都不懂?”的方式让学生自卑。这一点上,语文老师令学生迷惑的程度绝不亚于基督教教会的牧师——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当然也不关心),基督教至少有一万以上各不相同的教派(都声称他们才是真正的上帝之信徒,并且对异教徒有着同样的排斥)。
解决任何困难之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甄别困难的种类和难度。低估困难是获得失败的最有效方法。以上的分析,只是让患有“写作恐惧症”的人清楚地了解所面临困难之巨大,这样才有可能真的摆脱这种障碍,实际上写作恐惧症不仅可以克服,甚至“征服”。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们往往只关注后半句,而忽略了第一个词“千里”——路漫漫啊!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
by 李笑来 on 2008/09/16
in 写清楚(系列)
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写文章,写着写着就写不
下去了的最根本原因(没有“之一”),通常只不过是因为正在写的话题太“大”。话题越大越难以掌控,话题越大的文章越容易最终成为“华丽而空洞”的文字垃圾。
我们的语文教育失败的根本也在这里,从最一开始就让孩子写“我的母校”,“我的家乡”,“我的祖国”之类的话题,根本不在意孩子们实际上写不出任何实质性的内容;“假大空”成了孩子们的唯一选择。实际上以孩子们当时的能力,根本写不出一篇精彩的关于“我的祖国”的文章——因为他们对他们的祖国还不足够了解,至少还不够写一篇好的文章;“我的家乡”也是个大而空泛的话题;即便“我的母校”,尽管看起来已经是小很多的话题,但也一样超出小孩子的掌控能力之外。
小孩子能写的话题是什么呢?我的祖国里有我的家乡,我的家乡里有我的母校,我的母校门口有一条路,那条路上有一棵树……其实,“这一棵树”很可能是小孩子能够写得极为精彩的一个话题:因为他(们)天天路过那棵树,或在那棵树下等车,连那棵树上有几个鸟窝都了如指掌。这样的一个话题,很小,很具体;但恰恰因为这是一个很小很具体的话题,所以,实际上有很多具体而不空泛,生动而不无聊的细节可以描写,可以阐述,可以想象和发挥。
以上的道理貌似简单,但可以解释很多现象。很多有深度的人轻易不谈国家大事,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奉行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原则,而是因为他们真切地知道他们的能力有限,所以比较现实地 “退避三舍”。然而如果时事恰好是他们所熟悉的并且以他们的能力能够做出一点有益于改变现状的事情的话,再加上一点点社会责任感,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大声讲话,或者操起纸笔当作武器。(在任何一个国度,说话写字或多或少都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就算说假话也不一定没有风险。)但是,有更多的人完全不顾自己的能力所及,整天谈论国家大事;于是,最终我们能看到的绝大多数关于“大事”的言论(尤其在网上,因为可以“匿名”,很多人能够暂时摆脱“写作恐惧症”)本质上都很空泛,说不上几句话,已经开始问候上一代或者直指身段中点之下的某个令他们痴迷的部位了。
在另外一些领域,很多人“好高骛远”其实也可以用同样的道理解释。思维严谨的表现之一就是说话写字都尽量做到有根有据,即,“不说胡话”。如果一个人“假大空”的话说多了写多了,思维能力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于是接下来行动就会出现偏差。每个决定都完全不顾自己的能力范围,目标很高,能力很差,即,计划没有任何根据
,最终一切行动都变成徒劳。当然,这世界还有另外一种人,“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们的境界不是一般的人可以达到的,不在我们讨论的范畴之内。
“少即是多”是个很重要的原则,并且在任何地方都可能有所应用。
我现在想要写一个“写明白”系列,为的是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那么,我最好把话题范围缩小一点,而不是去写“写作教程”。事实上,任何有效的“写作训练”第一件事儿就应该讲明白“Narrow down your topic”。“具体一些,再具体一些,怎么具体都不过分”——这就是缩小话题范围的基本手段。
“写作教程”,不是我的能力所能掌控的。“英语写作教程”?不仅没有缩小范围,还增加了难度。但“留学考试英语写作教程”就好多了。为什么呢?因为几乎所有留学考试(TOEFL、SAT、GRE、GMAT、IELTS……)中的作文考试要求学生写的都是“说明性说理性文字”。所以,“留学考试英语写作教程”尽管比相对于“写作教程”更难以掌控的“英语写作教程”只多出一个限定范围——“留学考试”——但是却属于很小的范畴,同时也是更加具体、更加容易掌控的话题。又因为我个人在这个领域里的工作经验近乎十年,所以,于我来讲,更是一个有能力掌控的话题。
“说明性说理性文字”与“文艺性文字”有着一定的差别。尽管不是绝对,但在一定程度上与“文艺性文字”(用来创作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等)不同,“说明性说理性文字”(用来撰写说明文,说理文)追求的是“简洁、朴素、有效、准确、具体”,如果可能的话再“生动”一点就更好了;“文艺性文字”更可能依赖各种修辞手段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说明性说理性文字”却只需要两种基本的修辞手段就足以做到“生动”——“排比”与“类比”,并且更需要的是严密的逻辑能力;“文艺性文字”更多的是“创作”的工具,而“说明性说理性文字”更多的是用来“记录”、“分享”研究的结果。
有些人的文字功力远远超乎常人所能想象。比如,有些人就是能在说明说理的过程中大量运用“文艺性文字”而文采飞扬,比如林语堂先生;而另外一些人竟然可以用“说明性说理性文字”去创作弥久愈新文艺性作品,比如李宗盛先生。但对绝大多数准备留学考试的考生来讲,那只是一个可以欣赏的境界,并不是“短时间内刻意追求的目标”。
“留学考试”这个限定实际上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细节:所有的留学英语考试中的作文考试都是有“公开的评分标准”的,托福、SAT、GRE、GMAT、IELTS中的作文考试都是如此,其中的一些考试甚至连题库都
是公开的。这对中国考生来讲,几乎是最大的福音,因为终于可以不用无谓且又徒劳地猜测判官的偏好,也不用再担心决定命运的那一刻判官恰好心情不好而导致的所谓“阴差阳错”。
老生常谈并非全是扯淡
by 李笑来 on 2007/08/20
in UNCATEGORIZED
每个人天生的智商肯定并不相同,但每个人的自知程度几乎都是一样的——基本上不自知(人贵自知,老生常谈之一)。不自知到什么地步呢?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调查非常能够说明问题:绝大多数司机坚信自己的驾驶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之上。
恰好就是这个原因陷害了我。有那么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固执地认为自己的智商不仅肯定是中等水平以上,还必然是众人忘我项背才正常。甚至矫情到在看到王朔在小说里说“我知道我是有来历的,走在芸芸众生中,这种感觉尤为强烈”的时候,竟然热泪盈眶并且欲滴。
自认聪明的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最有道理的、绝不是扯淡的老生常谈之一)。做出判断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不停地做判断肯定是非常容易使人厌倦的事情。于是,自作聪明的人,比如曾经的我,慢慢学会并且习惯把身边的人分成傻逼的和不傻逼的两种(或者这样说也行,牛逼的和不牛逼的两种)。这样就比较省事儿了,那些傻逼的人所拥有的想法,直接忽略就可以了——甚至干脆直接反其道而行就是对的了。
要命的是,越是傻逼的人越喜欢重复、引用那些老生常谈(从这个角度上讲,应该叫傻逼长谈才对)。这就使得我做出了个现在回头看特傻逼的判断——老生常谈全是扯淡。一个例子就够了:当第n个老师用几乎同样的语调,同样语重心长的方式抽动着脸部肌肉,对着台下说“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时候,我早就给他们做了盖棺定论,当然他们的话就已经按照前面说的定式处理掉了——直到许多年后才发现,他们说的话其实有道理。其实,一个人无论多愚蠢都有可能说一些有道理的话——最损还可以做做鹦鹉。
从这个意义上,我甚至对那个最有道理的老生常谈——“聪明反被聪明误”——都误解了许多年。当然最要命的是同时误解的还有“人贵自知”!
还好,终于发现重新思考老生常谈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我常常慨叹我自己有这样的运气——竟然有机会莫名其妙地醒悟。
==================================
《早知道就好了》是我最近特别想写的一个专题。不为别的,写着玩都很开心。这个帖子算是个开头。
谁要是有自己觉得或者曾经觉得很厌恶的“老生常谈”,不妨在下面回复。比如,”磨刀不误砍柴工”等等什么的——应该可以给我很
多思维刺激呢。谢谢。
“要是早知道就好了……”
by 李笑来 on 2010/03/07
in 想明白(系列),把时间当作朋友
“要是……就好了”,是最浪费时间的句型。这我以前提过。理由往简单了说一句话就够:“人生没有Control+Z”(在我的macbook上是Command+Z)。
最近有不少读者来信提到“……我看了您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要是这些道理早知道就好了……”。
我倒是想给出另外一个解释。
我们每天都暴露在海量信息之下,而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每个人都在“过滤”信息──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一定的过滤手段,使我们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然而,我们所掌握的标准不见得准确,所以,在我们自以为是地过滤糟粕的时候,几乎总是在我们自己并不知晓的情况下,早已错过精华无数。
事实上,我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没有讲什么“新道理”──那些道理绝对不是我第一个发现的。所以,我倾向于相信看过《把时间当作朋友》之后,产生“要是早知道这些道理就好了”的人,事实上只是在过去“错过”了这些道理而已,不是“从未有机会知道”,而是有过很多次机会,但那些原本存在的“声音”被过滤掉了而已。
所以,这样的读者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要解决的问题,显然不是懊恼,也不似懊恼能够解决的。真正的问题是,如何改善自己的输入机制?过滤是必要的,但是如何做才能不错过(起码少错过一些)有效信息呢?
解决方法其实很简单──建立并保持开放的心态(Open Mind)。前两天,我提到“为什么我在Twitter上Follow所有Follow我的人”,其实讲的就是这件事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滤机制,但一定要认真对待它,不能在一不留神之间就使它成为自己的“封闭玻璃罩”──在不知不觉之间把自己封闭起来且不自知。相信我,有些道理并不是等你想明白的那一瞬间才存在──它甚至可能早已存在了千百年──只不过你现在才注意到它而已。为什么它就在那里你却看不到,偏要众里寻他千百度,还要为伊消得人憔悴,才能在蓦然回首间看到他在灯火阑珊处呢?某种意义上,都是缺乏开放心态造成的。
至于如何培养自己的开放心态,还真的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