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牛图
萌到你眼炸
698次浏览
2020年07月30日 10: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关于读书的书签-兴拼音
五牛图 历史背景:《五牛图》卷在北宋时曾收入内府,宋徽宗还曾题词签
字,但这些痕迹都因后人的挖割而不复存在了。在明代,它几易其
主,
《五牛图》卷又陆续到了大收藏家和鉴赏家项元汴与宋荦的手
中。清兵入关后一度下落不明,直到乾隆年间,才从民间收集到宫
中珍藏。乾隆皇帝非常喜爱,并多次命大臣在卷后题跋。1900年,
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五牛图》被劫出国外,从此杳无音讯。上
个世纪50年代,它被一位寓居香港的爱国人士发现,以6万港元
成交。
内容描述: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
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
痒。整幅画面出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别无其它衬景,因此每头
牛可独立成章。画家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 在技巧语
汇表现上,作者更是独具匠心,作者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
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形式分析:《五
牛图》画在一张窄而长的桑皮纸上,五牛姿态各异、身形逼肖,全图除了一丛荆棘之外,不设任何背景,着重突出牛的既倔强又温顺的性格。韩用粗壮雄健而富于变化的线描,表现牛的骨骼和筋骨,以赭、黄、青、白等色彩表现五牛毛色的不同,且根据牛体的凹凸施以不同颜色,具有立体感。“点睛”是牵动全局的关键,画家将牛眼适当夸大,着意刻画,使五牛瞳眸炯炯有神,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画家意图:五牛目光炯炯,深邃传神,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画者着重刻画牛的眼睛及眼眶周围的皱纹,还用尖细劲利的笔触细心描绘了五牛眼眶边缘的睫毛,通过细节的刻画,把每头牛独具的个性加以强调,使它们鲜明地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神情。观者分明能感觉到这五头牛不但有生命、有情感,而且有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这是人格化了的五牛。
作品评价:2013年1月1日《国家人文历史》九大专家共同推出,唐·韩滉《五牛图》评为:九大镇国之宝
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所以元代大画家赵孟頫题道:“五牛神气磊落,希世名笔也。”韩由于画艺高超,又对牛的生活习性熟悉,才能留下如此神妙绝品。 南宋陆游赞韩滉画作:“每见村童牧牛于风林烟草之间,便觉身在图画,起辞官归里之望。”与韩干齐名。